如果这样,语文课不如不用多媒体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uwu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的运用,让教师摆脱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它俱有很多优势,能激发兴趣、维持注意、创设情境、熏陶情感;也能较容易突破重难点,及时反馈,集中交流;还能有效填补认识空白点。但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反而因为误用、滥用多媒体,课堂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多媒体俨然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失去了应有的教学辅助价值,成了束缚师生思维、限制师生互动的桎梏。
  一、滥用多媒体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埋没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主导作用稍不留神就会被滥用的课件所取代。“跟着课件走”的思想有的老师备课时便流露出,于是上课过程中就时时刻刻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的指示走下去,按部就班,精彩的课文在课件的引导中黯然失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师恩难忘》,某课件从介绍作者到学习生字,从田老师讲课到作者回乡,从标题的揭示到篇末的总结,每个细节都有与画面相匹配的解说与分析,每个部分都有现成的答案与内容的范读,老师上课中只做点点鼠标、解说解说课件这样的小事。课堂教学预设的内容过多,而真正该生成的内容却没有生成,课件就主导着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那么语文教师或深沉含蓄,或热情大方,或温文尔雅,或爽朗俊逸的不同个性还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吗?不,教师组织教学的应变能力以及分析处理教材的深度、广度、板书设计等的才能都将被埋没,这样的课就像进了一个模具!
  二、滥用多媒体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做课件要把握一个“度”。《师恩难忘》的课件里如果每个画面都穿插一些动画,如屏幕下角不停摇摆的几枝红花,转换画面前一个个闪烁的按钮,还有时不时的各种杂乱的音效....这些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结果往往使得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些音乐和动画上面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的把握。
  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只有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以及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在大脑中自然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师恩难忘》的课件中如果直接展示了田老师的图片,直接展示了“烟村四五家”的样子,把人和景直观化固定化,就遏制了学生通过抽象的文字进行想象的能力,也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图像,至少在外形上全班几十个学生的心中只有一个田老师了。这样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三、机械使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机械化,师生情感交流冷漠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个别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但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养成过分依赖多媒体的不良习惯。机械使用多媒体,就失去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情味。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师生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关怀,没有正确运用多媒体,就会让这个冷若冰霜的电子程序割裂师生间的感情纽带,多媒体教学就变成了多媒体演示。没有了奔泻的激情、没有了思辩的火花、没有了迸发的灵感,没有了情感的交流,这不是更悲哀吗?!这样的语文课还不如不用多媒体!
  四、生搬硬套多媒体忽视了文本内涵,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某教师在制作《师恩难忘》的课件时,无论是介绍作者简历还是呈现课文句段,每一张幻灯片的边缘都镶嵌了红红绿绿的花草,背景画面繁杂,按钮奇形怪状,还插入了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一上课,学生满足于感官的刺激,把注意力集中在动听的声音、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动画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重视程度,冲淡了学生对“感恩、报恩”这一重点、难点的关注,文本中浓浓的师恩和作者饱满的感激之情消失怠尽,最终上成了“课件难忘”的实际效果。这完全违背了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
  总之,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我们要从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正确面对运用中的误区并进行有效的改进,这样才能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把握、感悟,最终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岳飞,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不仅是杰出的统帅,他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其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千古传诵。公元1136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但他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撤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开篇用一个“怒”和一个“冠”字形象地表达了作
期刊
读罢苏洵之《六国论》,心中颇为其浑雄之辩所钦服。然秦之胜,盖以时运耶?吾以为,非也。  孙子之言,胜负者,“五事七计”。其“五事”即“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日将、五日法”,其“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之所感,以“五事”为论也。  一日道,即人和也,君民齐心,则天下一也。秦之赢氏,多为明君,是以其民附之而未尝不顺之也。  二日天,即天之
期刊
如果没有出生在中国,我将永远不能体会天涯到底是多么遥远的地方,断肠又是怎样的相思,我会永远联想不了江南二字除了一个笼统的地名,还在那朦胧烟雨中藏着多少万世流芳的传说,而对于江湖是怎样的人生,边塞沙场埋藏了多少诗与酒地豪情,明月中又寄托了游子征夫怎样的乡愁,滚滚红尘中又曾经淹没过什么,可能一生都无从知晓。  我出生于冰雪苍茫的唐古拉山脉,看着似乎伸手就可以触碰的白云纠缠着阳光照射下璀璨刺眼的雪山,耳
期刊
孩童时代,跟着外婆在曲阜农村的老家生活。在农村,赶集对大人们是一件顶热闹的事。乡村的集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让大人们有了一个更好的场地,可以自行买卖东西;对孩子们来说,也算是一场另类的聚会,因为平日里父母不同意给买的物件,在这一天,只要多央求几句,就能轻易到手。对我来说也是如此,既能借着赶集的机会买一些心仪的物件,也能和朋友们相邀一起玩耍。即便跟着外婆去过这么多次集市,我仍然无比期待赶集。 
期刊
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  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
期刊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所以我的大部分童年时期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住的那间老屋上了年头,房门上留下了岁月斑驳的印记,一动起来就吱扭吱扭地响,房梁年岁久了看起来也摇摇欲坠,背阴的堂屋里面永远都是昏暗的灯光,空气里总是弥散着木尘的味道。那时姥姥是个严肃的老太太,整日板着脸不苟言笑,我并不懂何为压抑,只是下意识地有些害怕那间老屋,捎带着也害怕上了姥姥。  姥姥似乎知道我不喜欢那里,便带有“讨好”意味一般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依赖现象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90后”青少年而言,在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不少学生正承受着学习成绩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为宣泄和释放这一压力,他们选择了自主性较强,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其心理需要的网络虚拟世界。由于“网络情结”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教育机构要实施关爱教育,帮助青少年摆脱对网络世界的依赖。  关键词:青少年;上网;行为教育    网
期刊
本人在中职工艺美术基础课程的几年教学中,切身感受到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工艺类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益是值得探究的话题。  孔夫子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因材施教”,主旨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以学生为主体”。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入学新生都是初中毕业,而且学业成绩偏科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表面上或一无所知。而职中的学生又普遍存在缺乏学习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中。针对这样的现状,要想
期刊
摘要:古往今来,传授知识的主要场地就是课堂,把握好 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就会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受益,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设计    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想方设法抓住四十五分钟的教学过程,就可以使教学产生不凡的效果,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注意集中、积极思考、获得启发,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快乐的力量,从而达到提高
期刊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生活性”,“活动性”是本课程的特点。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和一些先进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品德与生活》教法三步曲:观察儿童生活——寻找切入点;营造综合活动——体验生活;反思活动过程——收获良好习惯,并提出《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五点思考。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生活化;教法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