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导学式”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69023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物理知识机构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的应用,以期能有效开展导学式教学,真正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本文从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实施的可行性、具体实行方法及教学效果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式;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056-01
  目前全省上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加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活动,在“五严”办学要求的大背景影响下,各学校初二初三的物理周学时数只有三到四节。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程度的教学实效,是每一位一线中学物理教师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性,笔者在教学中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运用导学式物理教学法,突出以问来导,先导后试,试后再练,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奠定导学式教学基础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再加上科普知识的普及和现代化信息传播,使得现在的初中学生耳闻目睹地积累了相当的与物理学习有关的经验,潜意识里了解了某些物理的现象、过程和事件,这些模糊的物理概念正是开展导学式教学的潜在基础。
  即使是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经过七年的学习,也已经基本学会独立的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了解了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初步具备了学习物理学科的思想和物理学科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为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就使得导学式学习成为可能。
  二、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探索导学式教学可行性
  物理学是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中学物理的内容,从逻辑关系来看,知识与知识之间多为下位关系和上位关系,其次是并列关系。这就决定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嘗试性学习时,能够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对新问题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和类比,有助于学生依据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问题式导学教学,实现对新问题的同化或顺应,从而使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够获得成功。
  导学式教学法与其说是一种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如说是学生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学生合理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了物理教学的功能。它把传授知识、落实方法、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且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有效开展导学式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导学式教学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即: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巩固练习。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这一步,因此教师要充分设计好导学的问题,调控好课堂的进度,尽可能收集来自学生的多种探究的结果,为下一步的课堂讲解、讨论提供依据。
  1、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不能没有目标。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等相关文件,制定出符合本校学生实情的学习目标,不仅要突出学习重点与难点,也要充分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体现目标的坡度性和层次性,促进学生从低到高、从点到面的掌握各个知识点。
  2、指导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需要,指导指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等方式进行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和感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若是以概念为主的内容,可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在导学式思考题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其学习),后做尝试性的练习;若是以应用为主的内容,可先练后讲,练后再自学课本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最后由老师进行指导并规范学生解题的思路和习惯;若是定理定律的学习,则一般是在导学式问题引导下,使学生自主进行尝试推导或推理,归纳出定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3、有效开展学习过程。对问题的优化设计是开展导学式教学的关键。如果能用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导学式教学法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对于学习过程来说,如果能用一连串的问题把整个过程都紧密串联起来的话,课堂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堂。首先,教师可以设计1-2个问题,突出问题对新旧知识的衔接,为新课的导入铺路架桥,创设物理情境,或是以旧引新,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例如:在上杠杆这一节新课引入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杠杆有这么大的威力吗?什么是杠杆呢?在下一环节,教师可以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讨论和研究,在问题情境中感知物理现象和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安排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合作探究,对实验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及时做好记录、分析,也可以布置课外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获得知识、增强认识。
  4、巩固反馈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巩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导学式物理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探究,而作业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错程,起到教与学的反馈作用,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教学实践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开展导学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的教学方法,既符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物理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导学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仍然处在摸索和尝试阶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真正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晓芳.问题式导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J].试题与研究,2012,8:46.
  [2]陈亚东,沈克林.“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物理实验设计的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4,1:20-2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将微课等翻转教学模式融入传统课堂教学成为改革的又一重要尝试。本文从课改实践出发,总结并反思微课模式支持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改革实践尝试,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推行微课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微课;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反思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呼声已经很久,实践尝试也多种多样。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的先后出现,使得传统
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创作的"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同时也是影响最深、流传最广最经典的压轴之作。它是由小仲马的同名小说《茶花女》为创作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入手,剖析几所学校的课改实例,从制度的三个基本要素出发,简要阐述了学校的制度建设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制度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24-01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以来,不少学校以课堂改革为核心引导学校的整体变革,“课大于天”、“决胜在课堂”已成为不少学校的
在市一级设立城市建设投资中心(公司),赋予其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资产经营权,作为政府的投资主体在城市建设与城市资本运营中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具有多重意义和多方面的优势.
行政权力的扩张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是转变政府,规范行政行为。行政法治的发展应适应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规范政府行政权力范围,监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2.082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因此就对建筑路桥梁施工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路桥梁是我国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同样也是确保我国交通路线正常运行的强有力保障,我国路桥梁工程遍及各地,大规模的路桥梁建筑数不胜数,对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意义非凡。该文通过对路桥梁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了解之后,对其采取
摘 要:文章对职业学院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进行了探索,对传统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进行比较,从教学内容、教学地点、教学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探索,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任务驱动;实训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09-01  近年来,职业学院学生就业好,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招生人数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如何保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