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常见问题和对策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跆拳道这项运动渐渐在大学校园内盛行起来,很多学校也都开始跆拳道的教学,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因此,由于设备功能不齐全、教师水平不够加强、学校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等问题,很多学校的跆拳道教学训练并没有达到足够的要求。本文对高校怎么解决跆拳道教学训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析目前学校有哪些教学水平不足的问题,因此评析怎样的方法实行一定的解决方案,帮助高校加强跆拳道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目前我国高校跆拳道的教学和训练还存在一些错误需要改善。因此,高校和教师应制定有针对性解决方案,让学生充分体验跆拳道的魅力,加强学生在跆拳道训练中的保障性,有利于高校跆拳道教育的发展。高校是为国家树立优秀人才的基地。大学教育不但要着重注意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跆拳道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强身健体功能的格斗运动,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对抗性,也非常关注学习者道德礼仪的培养。将把高校体育选修课,不仅可以提升了学生的体质,因此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1 跆拳道的特点
  跆拳道以腿法攻击为主,所以跆拳道的腿法在整个竞技体系中占据绝大多数,而且腿法的攻击力量也远超过拳法,跆拳道的拳法更偏重于防守和格挡。跆拳道竞技的过程中讲究呼吸,并且出招的时候会用声音来提升威慑力。而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通过声音能够让肌肉收缩的速度加快,所以大声喊叫和呼吸配合,也成为了跆拳道的特点之一。而且,跆拳道的力量大、速度快,出招之后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比赛中的选手一般都会使用直线进攻的方式,在防守和躲闪上的应用运用很少,多数时候都是以攻代守的。从文化上而言,跆拳道也十分看中礼仪,强调通过激烈的搏击过程来使双方能够尊重彼此。所以无论比赛开始和结束双方都会相互敬礼,培养道德修养。
  2 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常见问题
  2.1 高校缺少足够的教学训练设备
  很多高校存在跆拳道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来自于高校对跆拳道或者体育教学的不重视,致使资金投入不够,因此硬件设施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在教学和训练中,很多参加的学生对跆拳道的兴趣熱度非常明显,但是不能体验实践跆拳道的动作操作技法,难以将一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跆拳道中。因为缺少保护功能,很容易影响学生受伤的情况出现,教师在教学中也难以展现,只能减轻教学训练的热度。
  2.2 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的跆拳道教学训练有安全隐患一定程度上之所以硬件条件严重不够,但是因为高校对跆拳道和体育教学培养不够加强,也影响了安全知识、教学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跆拳道本身就是高对抗的运动,高校学生的力量都比较大,假设学生没有合理控制力量和速度,就很容易造成自身侵害。因此大部分跆拳道教师并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运动医学知识,在现场对学生的指导不足,也不能很好的采取一定的办法,致使学生出现磕碰有效的处理。
  2.3 高校跆拳道的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高校成立很多了跆拳道的课程,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跆拳道教师只是给学生讲解在竞技方面的技能,对跆拳道的理论知识讲解相对减弱,也缺乏了跆拳道文化的传授,致使教学很不全面,变成纯粹的竞技性训练。或者在教学中,只是讲解跆拳道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没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符合跆拳道的教学的需要,高校需要围绕跆拳道的教学目标进行创新。
  2.4 跆拳道教师专业训练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善,体育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不管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都将出现跆拳道教师的缺少,甚至有些学校跆拳道教师也在多学科教学,因此跆拳道运动更被人们所关注,跆拳道教师由于教学工作量加大,没有时间考虑跆拳道教学的专业训练,即使跆拳道运动已经在学校得到改善,但跆拳道教师的专业训练水平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训练水平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3 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改良方法
  3.1 完善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硬件设施
  高校跆拳道教学需要以硬件设施作为教育的基石,高校跆拳道教学的硬件设施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也是保障教学水平的前提。因此,高校需要针对跆拳道教学设置专门的场地,因此合理安排不同班级的跆拳道教学时间表,通过跆拳道和一些室内项目共享教学训练设备资源,充分对教学资源进行一定的处理,体现了对硬件设施的最大化利用,保障对教学整体上的改善。通过硬件设施的支持,有利于加强跆拳道教学的顺利实行。
  3.2 提高对跆拳道教学的重视程度
  为了能让高校加强对跆拳道教学的关注度,国家教育部需要对高校予以足够的支持和指导,让高校提高对跆拳道重视后有明确的方向。同时,要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务必出现跆拳道器材购买、硬件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被挪用的情况。为了加强跆拳道教学的水平,以及加大在高校内跆拳道文化的影响,可以邀请学者、运动员来给学生分析跆拳道运动的历史,以及比赛中发生的一些案例。与多方进行合作,加强对跆拳道教学的专业训练程度,提高跆拳道的教学质量。
  3.3 加强跆拳道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在跆拳道的教学训练中,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对跆拳道教学水平的加强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因为我国跆拳道运动开始时间比较短,在我国还存在教师不足的情况,为了保障跆拳道教学的顺利的进行,就需要加强教师的整体教育质量。因此,高校要针对跆拳道教师做好培训工作,保证教学的质量。
  3.4 加强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时代让教学工作得到了很多的便利,因此互联网教学正在变得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针对目前跆拳道教学资源的不足,就可以借助互联网,帮助教师为学生实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讲解,展示跆拳道的技术和文化魅力,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动作要领和技能。专业的信息设备可以通过慢放帮助学生分解动作,加强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
  3.5 提升高校跆拳道教学训练的安全性
  跆拳道教学训练中很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因此必须要保障对训练中的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为了务必学生因为训练强度过过度而影响的受伤等情况出现,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运动知识水平,针对跆拳道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教师都需要知道如何进行应对。教学训练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对学生准备活动,因此需要注重学生身体容易受伤的位置实行训练的安排,由于学生身体承受范围不够,使得跆拳道训练需要做好一定的引导工作。
  4 结语
  高校的跆拳道教学训练水平的提升,需要保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素质,加强教学水平以及保障教学过程中的安全。运用教师培训,以及教师之间的语言沟通技巧,能更好地加强教师的经验素质,以及丰富教学方案。因此,还可以将现代技术引入到教学当中去,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更加明显地了解跆拳道,保障教学效果。因此,高校也要提升硬件设施建设,为了让教学顺利地进行。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发现国内涉及动态拉伸训练研究的相关领域较少。有效的动态拉伸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柔韧性、协调性,矫正肌肉的大小失衡状态,结合跳远项目的训练需要,将动态拉伸应用到跳远准备活动中,依据动作的可行性,其效果可以达到专项训练的目的。  1 跳远的训练现状  优秀运动员能够灵活、熟练的运用和掌握跳远各个阶段的动作,并且能够熟练的做到动作之间的衔接,这些将会直接的
期刊
在新课标改革的推动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体育教师需要依据学生身体发育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身体素质练习,正确规范动作,才能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素质。然而怎样加大课堂容量,加强素质练习强度,提升学生的运动速度、力量与耐力,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文章对力量素质练习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对于正处在青春发育黄金阶段的初中生来讲,开展力量素质练习是十分
期刊
文章从社会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出发,结合当前训练基地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培养的情况,讨论训练基地的田径训练方法,并指出训练工作的重点。帮助训练基地解决目前在训练中的不足,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步上升。所以,训练基地也应该改变运动员培养方针,加强田径训练,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1 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  田径运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人类运
期刊
武术形象是武术良性发展的关键,而武术礼仪则是树立武术形象的重要旗帜。本文以武术形象为视角,以武术礼仪为抓手,重点阐述武术礼仪对武术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其价值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武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要求和部署,国家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印发了《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年)》。指导思想重点要求以国际推广、武术
期刊
在羽毛球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世界一流的羽毛球运动员之间的技术相差无几,而想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立足,技术的熟练运用以及针对不同选手而制定的不同战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对林丹和安塞龙两位运动员在2017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决赛中所运用到的技战术方面进行分析,依据所获得的数据从全场各区域得、失分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安塞龙的主动得分技术主要是杀球,扑球,推球。林丹主要的得分技术为杀球,
期刊
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被明确提出,并作为了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文件中,教育部进一步确立了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将课程改革的重点聚集在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在此背景下,体育学科的本质——健身育人,也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方向和教学任务,老师要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上出发,不断培养学生的运动品德和运动观念,进而满足社会和时代
期刊
终身体育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地位,同时也为衡量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需重视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本文首先针对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所存在问题加以分析,其次针对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的可行性途径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推动青少年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1 引言  终身体育主要指个体终身展开体育锻炼活动并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将终身体育渗透至人的一生之中。针对个体而言,借助终身体育的展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