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居世界第一,主体为30岁以下年轻群体。如何利用网络正面引导、吸引凝聚团员青年,维护团员青年权益,成为团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针对团组织利用新媒体宣传的重要性、发展趋势及相应措施进行综合分析。
社交网络宣传工作青年吸引力新媒体如今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广大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利用微博、微信、人人等社交网络吸引凝聚青年成为共青团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的必要性
1.网络已成为广大团员青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网民每周上网时长为19个小时/周。当代青年中的绝大部分为网民,对网络的长时间使用促使其产生某种情感依赖,网络已成为青年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网络化非正式青年组织给团组织带来巨大挑战
随着网络和网络化非正式青年组织的快速发展,首先,淡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概念;其次,弱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影响。在服务、凝聚青年的过程中,传统青年组织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了部分职能缺位,而恰好网络化非正式组织给青年提供了一个交流、娱乐的平台,提供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机会,扩大了在青年和社会中的影响,从而相对地弱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影响。
3.网络对团员青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良莠不齐。团员青年作为网络的一个庞大的使用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稳定性,使得网络对青年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网络造成信息泛滥,使青年道德意识弱化、政治观念淡化、民族意识虚化;网络的隐蔽性导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网络的虚拟性特征造成青年非人格化的倾向。
二、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服务青年的定位
积极开辟网上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团员青年,发挥网络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中的积极作用。把握青少年多样化的网络需求,利用网络手段为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成长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把教育和服务结合起来。
2.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作用
充分认识广大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使用者和建设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参与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使广大青少年成为互联网建设的一支积极力量。
3.把共青团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优势,引导广大青少年参与共青团网络建设。注重利用网络传播的新技术、新手段,探索网上教育引导服务青少年的新思路。
4.坚持开放的工作机制,着眼长远,稳步推进
推动形成党政支持、社会资助、共青团主导、青年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共青团网络建设,积极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
三、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的具体措施
1.介入社会网络平台,逐步吸引凝聚青年,扩大团的影响
(1)通过各种方式在有影响力的社会网站上了解、吸引、凝聚青年。如采取新媒体平台建设、开展主题论坛等方式,加强网上思想舆论引导;开展网络社情民意收集,政策形势宣传,解答青年疑惑,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团的工作和团的服务项目等,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团工作的主流舆论。
(2)积极与网上青年自组织联系,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帮助。积极地给予支持和鼓励,做好其核心人物的工作,有意识地引导其承担一些现实中的公益性工作,把网上青年自组织培育成共青团在网上的一个工作站,为我所用。在有条件的网上青年自组织成立网络团支部,通过论坛上的跟帖、发帖开展团员登记、入团申请、投票选举、表决议事等工作,在虚拟世界中尝试团建工作。进一步整合网上青年自组织,由共青团主导成立类似“网络联盟”的正式组织,促使网络组织朝着团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2.完善团组织社交网络平台,创新吸引凝聚青年的宣传模式
(1)微博建设。通过微博,不仅可以时时传达学校的快讯,也可让同学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时事新闻。以微博为平台依托,凝聚广大团员,并为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提供全面的在线服务,形成一个团员广泛参与的网上组织活动阵地,使之成为广大团员的网上精神家园。
(2)微信建设。以宣传学校活动为核心,深入推进团组织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提问在线、回答在线”的创新工作方式,设置自动回复等相关信息,方便同学们随時随地了解各方面信息。
(3)人人网建设。建设人人网络,丰富网站内容,突出特色项目,开发多种功能,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在线服务,建设一个高效便捷的综合性青少年网络服务平台。
(4)网络和其他信息传播方式的有效整合。首先,和广播、电台的结合。如HIT直播间等,通过动感时尚的节目,以多种多样的互动手段以及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获得越来越多听众朋友的喜爱。其次,和手机短信结合。基于网络平台采取手机短信投票、短信征文等形式,实现网络、短信的互动,吸引青年的眼球。
3.利用网络平台,举行主题活动吸引凝聚青年
(1)团组织要顺应网络时代青年自主、个性、时尚的要求,以青年的口味来决定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项目内容和方式方法。通过设计一些自主型、实用型、娱乐型、学习型的网络项目来吸引青年网民的积极参与,同时力争特色,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青年网民参与,并满足其心理和兴趣需求,从而达到组织动员青年的目的。
(2)开辟青少年专属自己的网上阵地,丰富网站内容,完善网络功能。在栏目设置、板块功能、内容侧重、表现形式和技术水平上都应突出鲜明的共青团特色,多开设一些青少年感兴趣的特色活动、网上论坛等,增强互动功能,为青少年提供教育、维权、咨询、创业、就业等服务,满足新时期青少年群体的多层次需求。
4.加强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首先,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团组织建设、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共青团网络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形成团的网络工作骨干力量;再次,要深入研究共青团在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对网络的实际需求,认识和把握网络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理论研究,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之华.如何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J ].新闻三昧,2000,(3):18-19.
[2 ]曹文.关于共青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少年的思考 [J ].中国共青团,2008,(3):31-33.
[3 ]朱孟芳.对网络新闻宣传的几点思考 [J ].日照日报,2013,(10):28-29.
社交网络宣传工作青年吸引力新媒体如今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广大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为共青团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利用微博、微信、人人等社交网络吸引凝聚青年成为共青团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的必要性
1.网络已成为广大团员青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网民每周上网时长为19个小时/周。当代青年中的绝大部分为网民,对网络的长时间使用促使其产生某种情感依赖,网络已成为青年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网络化非正式青年组织给团组织带来巨大挑战
随着网络和网络化非正式青年组织的快速发展,首先,淡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概念;其次,弱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影响。在服务、凝聚青年的过程中,传统青年组织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了部分职能缺位,而恰好网络化非正式组织给青年提供了一个交流、娱乐的平台,提供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机会,扩大了在青年和社会中的影响,从而相对地弱化了传统青年组织的影响。
3.网络对团员青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良莠不齐。团员青年作为网络的一个庞大的使用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非稳定性,使得网络对青年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网络造成信息泛滥,使青年道德意识弱化、政治观念淡化、民族意识虚化;网络的隐蔽性导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网络的虚拟性特征造成青年非人格化的倾向。
二、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服务青年的定位
积极开辟网上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团员青年,发挥网络在教育引导服务青年中的积极作用。把握青少年多样化的网络需求,利用网络手段为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成长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把教育和服务结合起来。
2.发挥团员青年的主体作用
充分认识广大青少年作为网络的使用者和建设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参与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使广大青少年成为互联网建设的一支积极力量。
3.把共青团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优势,引导广大青少年参与共青团网络建设。注重利用网络传播的新技术、新手段,探索网上教育引导服务青少年的新思路。
4.坚持开放的工作机制,着眼长远,稳步推进
推动形成党政支持、社会资助、共青团主导、青年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共青团网络建设,积极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
三、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的具体措施
1.介入社会网络平台,逐步吸引凝聚青年,扩大团的影响
(1)通过各种方式在有影响力的社会网站上了解、吸引、凝聚青年。如采取新媒体平台建设、开展主题论坛等方式,加强网上思想舆论引导;开展网络社情民意收集,政策形势宣传,解答青年疑惑,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团的工作和团的服务项目等,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团工作的主流舆论。
(2)积极与网上青年自组织联系,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帮助。积极地给予支持和鼓励,做好其核心人物的工作,有意识地引导其承担一些现实中的公益性工作,把网上青年自组织培育成共青团在网上的一个工作站,为我所用。在有条件的网上青年自组织成立网络团支部,通过论坛上的跟帖、发帖开展团员登记、入团申请、投票选举、表决议事等工作,在虚拟世界中尝试团建工作。进一步整合网上青年自组织,由共青团主导成立类似“网络联盟”的正式组织,促使网络组织朝着团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2.完善团组织社交网络平台,创新吸引凝聚青年的宣传模式
(1)微博建设。通过微博,不仅可以时时传达学校的快讯,也可让同学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时事新闻。以微博为平台依托,凝聚广大团员,并为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提供全面的在线服务,形成一个团员广泛参与的网上组织活动阵地,使之成为广大团员的网上精神家园。
(2)微信建设。以宣传学校活动为核心,深入推进团组织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提问在线、回答在线”的创新工作方式,设置自动回复等相关信息,方便同学们随時随地了解各方面信息。
(3)人人网建设。建设人人网络,丰富网站内容,突出特色项目,开发多种功能,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在线服务,建设一个高效便捷的综合性青少年网络服务平台。
(4)网络和其他信息传播方式的有效整合。首先,和广播、电台的结合。如HIT直播间等,通过动感时尚的节目,以多种多样的互动手段以及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获得越来越多听众朋友的喜爱。其次,和手机短信结合。基于网络平台采取手机短信投票、短信征文等形式,实现网络、短信的互动,吸引青年的眼球。
3.利用网络平台,举行主题活动吸引凝聚青年
(1)团组织要顺应网络时代青年自主、个性、时尚的要求,以青年的口味来决定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项目内容和方式方法。通过设计一些自主型、实用型、娱乐型、学习型的网络项目来吸引青年网民的积极参与,同时力争特色,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青年网民参与,并满足其心理和兴趣需求,从而达到组织动员青年的目的。
(2)开辟青少年专属自己的网上阵地,丰富网站内容,完善网络功能。在栏目设置、板块功能、内容侧重、表现形式和技术水平上都应突出鲜明的共青团特色,多开设一些青少年感兴趣的特色活动、网上论坛等,增强互动功能,为青少年提供教育、维权、咨询、创业、就业等服务,满足新时期青少年群体的多层次需求。
4.加强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首先,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团组织建设、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共青团网络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形成团的网络工作骨干力量;再次,要深入研究共青团在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年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对网络的实际需求,认识和把握网络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理论研究,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之华.如何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J ].新闻三昧,2000,(3):18-19.
[2 ]曹文.关于共青团组织利用网络吸引凝聚青少年的思考 [J ].中国共青团,2008,(3):31-33.
[3 ]朱孟芳.对网络新闻宣传的几点思考 [J ].日照日报,2013,(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