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飞速迈进,设备类型日趋多元化,生产作业现场成倍数增长。以变电运维专业的设备运行巡视工作为例,按照时间要求开展的周期性巡视模式,无弹性,无论设备健康水平是否满足运行需要,值班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巡视,存在重复性工作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急需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探索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有效解决途径。
【关键词】变电运维;缺陷;精细化;巡视
“大检修”体系建设带来的职责的变化,对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凸显。而地市公司传统的“倒班制”值班模式,各班次按照班组成员情况平均分配,分布在各自所辖区域的中心站值班,人员相对分散,对人员的集中技能培训、人力资源的调配等造成一定制约,致使部分人员存在安于现状的惰性心理。且传统的值班模式,易导致现场多时人员短缺,现场少时人员空闲的现象发生。
(1)改善值班模式、发挥“集群效应”,促进人力资源集约化
1.调整“常白班”工作模式
新的工作模式调整后,既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各种制度的传达,又能够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运维正常班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班组所辖变电站的所有工作由当值的3-6人全权负责,而造成的工作质量不高,以及交接班遗漏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2.整合班组有效人力资源
运维班组集中办公、力量整合,彻底改善变电运维班组分散造成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使运维专业核心工作在班组内部相对实现专业化,容易实现集中培训,使专业技能及设备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3.大型现场“甘特图”的应用
依托运维正常班平台,创新使用运维甘特图掌控多个大型操作现场人员分工及操作、验收进度,有效解决多操作现场同时工作的安全、效率、质量的管控,实现“人、机、料、法”各环节、全方位的有机结合、高效运转。
(2)關注设备状态、实施“116”方案,突出缺陷管理系统化
为不断提高设备缺陷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缺陷闭环管理,保障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并实施“116”系统化解决方案,即追求“一个目标”(即实现年度设备缺陷零差错);构建一个“全闭环管理”(即变电缺陷360评价“全闭环”管理);应用六种策略(即优化缺陷管理流程、录制《变电设备标准化巡视视频教程》、编写《典型缺陷案例月刊》、完善《变电站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口袋书》、共享《设备缺陷指认和定位信息库》、应用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将缺陷管理关口前移,大大提升了设备缺陷管理和全寿命周期管理水平。
(3)找准定位点、推行“963”,实现大型现场精细化
以精细化为出发点,优化完善大型现场“963”工作法,即“作业准备九提前”、“作业过程六到位”、“作业结束三回头”。“963”工作法能够贯穿于大型现场各个环节,使现场工作中各个环节处于受控状态,全面实现大型现场精细化管理。
1.大型现场作业准备九提前
一是提前组织召开动员会;二是提前勘察现场,进行专项巡检;三是提前分析影响操作进度的因素;四是提前召开操作准备会;五是提前与调度沟通,实地模拟走位;六是提前核查检修设备;七是提前布置安全措施;八是提前开展危险点、事故分析预控;九是提前做好操作工器具、操作资料准备。
2.现场作业过程六到位
一是现场危险点控制措施落实执行到位;二是现场跟踪监督监护到位;三是两票执行到位;四是接地线管理到位;五是配合检修试验到位;六是设备验收到位。
3.大型现场作业结束三回头
一回头开展设备测温;二回头查看二次保护;三回头查现场整理。
(4)降本增效、动态管理,创新状态巡视精准化
巡视工作是运维工作另一个最重要的工作项目,公司在原定期巡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动态状态巡视模式,弥补了周期巡视中的不足,动态调整的状态巡视管理模式减轻了巡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良好变电站“过”的巡视,增加了“关注”变电站的特殊巡视,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基础上,降本增效。
(5)提升固化、多效合一,推动“变电运维一体化”高效运转
1.建立制度标准,优化调整业务流程
建立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制订了《供电公司变电运维绩效管理细则》:建立重业绩、强激励、比贡献的全员绩效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机制的持续改善。制定2018年360评价对标方案,全面提升巡视运维、现场工作、缺陷管理、教育培训、班组建设及标准化等事项关键指标,全面提升有机整合的实践和改善。
2.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现场问题,提高运维质量
从技术手段支撑管理创新项目,结合运维现场发现及反映的问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其中“变电站电动大门防小动物组合密封条”、“手车式验电辅助装置”两项技术成果在大型现场和状态巡视中初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建立培训平台和竞赛机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遵循“双向融合,齐头并进”的原则,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工作。通过运维人员在检修班组“插班”学习和检修人员在运维班组“驻点”培训的互动方式,以及实战演练、技术沙龙、网络课堂等多元化培训,促使相关人员快速成长为“一岗多能”、“运维双尖”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需要。
三、实施效果
(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
值班模式的调整,实现了运维班组集中办公,增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不仅能够应对大规模会战,还能给员工提供培训和休假的机会,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同时大型现场“现场分工甘特图”的使用,精确划分了人员责任、现场交接节点,以时间节点为依托,保证各站同时停电连贯工作,把大任务分化为小项目,使相关人员增加了电网意识、配合意识,紧张有序的完成各项工作。例如:狮城站110kV母线停电工作,涉及停、送电现场5个,工作票13张,操作共计3916项,针对多个作业现场的特点,管理组科学、合理的安排,效果对比见表1。
(二)强化管控,作业质量、安全、效率明显提升
以超前精益化的“操作准备九提前”、严格规范化的“作业过程六到位”以及刚性执行的“作业结束三回头”为核心的变电运维作业“963”工作法为保障,大型现场运维作业质量、安全、效率发生明显变化。
同时,“116”缺陷管理模式实施以来,自2017年3月份,公司未发生一起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缺陷数据错误事件,保证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缺陷上报完整率、正确率和及时率。
(三)有效整合,“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格局效果显著
通过“值班模式、缺陷管理、大型现场、状态巡视”四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公司逐步形成成熟的“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格局。值班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状态巡视为缺陷管理的关口前移提供支撑,四者之间两两作用,互为支撑,促使“大检修”体系下,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作者单位: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
【关键词】变电运维;缺陷;精细化;巡视
“大检修”体系建设带来的职责的变化,对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凸显。而地市公司传统的“倒班制”值班模式,各班次按照班组成员情况平均分配,分布在各自所辖区域的中心站值班,人员相对分散,对人员的集中技能培训、人力资源的调配等造成一定制约,致使部分人员存在安于现状的惰性心理。且传统的值班模式,易导致现场多时人员短缺,现场少时人员空闲的现象发生。
(1)改善值班模式、发挥“集群效应”,促进人力资源集约化
1.调整“常白班”工作模式
新的工作模式调整后,既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各种制度的传达,又能够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运维正常班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班组所辖变电站的所有工作由当值的3-6人全权负责,而造成的工作质量不高,以及交接班遗漏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2.整合班组有效人力资源
运维班组集中办公、力量整合,彻底改善变电运维班组分散造成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使运维专业核心工作在班组内部相对实现专业化,容易实现集中培训,使专业技能及设备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3.大型现场“甘特图”的应用
依托运维正常班平台,创新使用运维甘特图掌控多个大型操作现场人员分工及操作、验收进度,有效解决多操作现场同时工作的安全、效率、质量的管控,实现“人、机、料、法”各环节、全方位的有机结合、高效运转。
(2)關注设备状态、实施“116”方案,突出缺陷管理系统化
为不断提高设备缺陷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缺陷闭环管理,保障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并实施“116”系统化解决方案,即追求“一个目标”(即实现年度设备缺陷零差错);构建一个“全闭环管理”(即变电缺陷360评价“全闭环”管理);应用六种策略(即优化缺陷管理流程、录制《变电设备标准化巡视视频教程》、编写《典型缺陷案例月刊》、完善《变电站常见异常及事故处理口袋书》、共享《设备缺陷指认和定位信息库》、应用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将缺陷管理关口前移,大大提升了设备缺陷管理和全寿命周期管理水平。
(3)找准定位点、推行“963”,实现大型现场精细化
以精细化为出发点,优化完善大型现场“963”工作法,即“作业准备九提前”、“作业过程六到位”、“作业结束三回头”。“963”工作法能够贯穿于大型现场各个环节,使现场工作中各个环节处于受控状态,全面实现大型现场精细化管理。
1.大型现场作业准备九提前
一是提前组织召开动员会;二是提前勘察现场,进行专项巡检;三是提前分析影响操作进度的因素;四是提前召开操作准备会;五是提前与调度沟通,实地模拟走位;六是提前核查检修设备;七是提前布置安全措施;八是提前开展危险点、事故分析预控;九是提前做好操作工器具、操作资料准备。
2.现场作业过程六到位
一是现场危险点控制措施落实执行到位;二是现场跟踪监督监护到位;三是两票执行到位;四是接地线管理到位;五是配合检修试验到位;六是设备验收到位。
3.大型现场作业结束三回头
一回头开展设备测温;二回头查看二次保护;三回头查现场整理。
(4)降本增效、动态管理,创新状态巡视精准化
巡视工作是运维工作另一个最重要的工作项目,公司在原定期巡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动态状态巡视模式,弥补了周期巡视中的不足,动态调整的状态巡视管理模式减轻了巡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良好变电站“过”的巡视,增加了“关注”变电站的特殊巡视,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基础上,降本增效。
(5)提升固化、多效合一,推动“变电运维一体化”高效运转
1.建立制度标准,优化调整业务流程
建立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制订了《供电公司变电运维绩效管理细则》:建立重业绩、强激励、比贡献的全员绩效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机制的持续改善。制定2018年360评价对标方案,全面提升巡视运维、现场工作、缺陷管理、教育培训、班组建设及标准化等事项关键指标,全面提升有机整合的实践和改善。
2.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现场问题,提高运维质量
从技术手段支撑管理创新项目,结合运维现场发现及反映的问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其中“变电站电动大门防小动物组合密封条”、“手车式验电辅助装置”两项技术成果在大型现场和状态巡视中初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建立培训平台和竞赛机制,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遵循“双向融合,齐头并进”的原则,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工作。通过运维人员在检修班组“插班”学习和检修人员在运维班组“驻点”培训的互动方式,以及实战演练、技术沙龙、网络课堂等多元化培训,促使相关人员快速成长为“一岗多能”、“运维双尖”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需要。
三、实施效果
(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
值班模式的调整,实现了运维班组集中办公,增加了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不仅能够应对大规模会战,还能给员工提供培训和休假的机会,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同时大型现场“现场分工甘特图”的使用,精确划分了人员责任、现场交接节点,以时间节点为依托,保证各站同时停电连贯工作,把大任务分化为小项目,使相关人员增加了电网意识、配合意识,紧张有序的完成各项工作。例如:狮城站110kV母线停电工作,涉及停、送电现场5个,工作票13张,操作共计3916项,针对多个作业现场的特点,管理组科学、合理的安排,效果对比见表1。
(二)强化管控,作业质量、安全、效率明显提升
以超前精益化的“操作准备九提前”、严格规范化的“作业过程六到位”以及刚性执行的“作业结束三回头”为核心的变电运维作业“963”工作法为保障,大型现场运维作业质量、安全、效率发生明显变化。
同时,“116”缺陷管理模式实施以来,自2017年3月份,公司未发生一起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缺陷数据错误事件,保证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缺陷上报完整率、正确率和及时率。
(三)有效整合,“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格局效果显著
通过“值班模式、缺陷管理、大型现场、状态巡视”四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公司逐步形成成熟的“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格局。值班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状态巡视为缺陷管理的关口前移提供支撑,四者之间两两作用,互为支撑,促使“大检修”体系下,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作者单位: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