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土文化是我们中华文明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而家风家训是乡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传承优秀的家风家训并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过时,家风家训对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好的家风,是家庭之幸;不好的家风,则是家庭之祸。一个优秀家族家风家训的构建,对塑造孩子的成功、好的家庭的生活方式、家族人在社会中不可占据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家风家训;道德准则;教育观念
一、家风家训的内涵
随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长期繁衍,家庭教育的内涵逐渐衍生为家风家训。家风可以理解为一种门风,是格式化和条理化的行为准则,它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和文化氛围,在古代多以“家训、家规”为形式,代代相传,规范着家庭成员的品德行为。家训即“家庭或家族长期繁衍而形成的对子女教导或训诫的话”。家训的世代传承必定形成家庭的某种家风,家风的熏陶又反映在家训上。
二、家风家训的重要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一直对家风家训非常重视,在《礼记.大学》中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可以看出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在于修身,而修身的养成与家庭中的家风家训存在一定的联系。家风家训是家庭中的精神支柱,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風,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家风家训塑造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最早向孩子教授生活经验的场所,而家风家训尤为重要,长辈们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会影响着孩子,孩子因为年龄小,接触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但他们分辨能力不足容易形成错误的认知,家长的各种行为都可在孩子身上找到影子。家风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在精神动力,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更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上,好的家风家训能向孩子灌输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健康的人格特征,并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风家训有利于人们道德基础的养成。道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包括许多方面,例如:诚信、孝顺、助人为乐等等、道德不仅是我们行为处事的准则,而且是学会做人的基础。作为中国龙的传人来说,道德最基本的就是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根据我国流传至今的“百善孝为先”可以看出道德也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于自身来说,道德更是洁身自好、文明礼貌、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家风家训渗透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以父母的言传身教作为主要的传承、弘扬方式,是我们树立良好道德的基础。
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家风家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贴近个人、贴近社会、贴近国家的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而家风家训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生动化的形象表达和具体展示。家风家训使得社会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鲜活、易接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供更深厚的认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了家风家训[1],家风家训是以培养个人道德为主要目的,这也就是自古以来所说“修身”这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一个国家整体的视野来看待的,也就是古时所说的“治国、平天下”,是一种“大爱”,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说明了每个家庭都是国家的一部分、无国也就无家,国存则家存,国与家是相互依存依赖的关系。因此,发扬优秀的家风家训,才能树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才能使国家强盛。
三、家风家训在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社会背景的转变。近代以来,受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家风文化逐渐衰落,加上现在家庭模式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传统家风更是逐渐被淡忘。[2]现代化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工智能的信息化时代到来,使得人们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挑战,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传承家风家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信息化时代再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停滞了对淳朴、具有鲜明特色的家风家训的传承[3]。
家庭角色职能的转变。“事实上,家风家训文化之所以有效和得以传承,关键在于父家长对于家庭成员具有无可撼动的绝对权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父家长制已经瓦解。”[4]而现代化家庭大多数是趋于民主化的家庭,子女在家庭中有着独立的想法和意见,父母的角色相对于以前也有很大的差别,儿女未成年时,父母在生活中充当着监护人的角色,保护儿女的权利不容侵犯,关心子女的生活起居以及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化家庭教育十分具有功利主义倾向,希望子女在未来可以有更高的成就,十分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子女在道德和人格上的成长。子女从小就在父母设定的“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家庭——拥有成功”的逻辑人生和功利主义教育观中耳濡目染,无形中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5]。这对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如何更好地传承家风家训
面对社会背景的转变,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既要保持淳朴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首先我们可以挖掘整理家风家训,为家族文化传承提供基本保障。其次开展关于家族文化的活动,增加本家族的人们对家风家训的认知。
对于家庭角色职能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立教并且注重家庭日常训诫与奖惩相结合,社会方面应该多开展一些关于传承家风家训的讲座和家庭教育类小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先春,柳宝军.家训家风: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与有效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30-34.
[2]弓旭静.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张默雯,程宝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36-37+40.
[4]沈费伟.传承家风家训:乡村伦理重建的一个理论解释[J].学习论坛,2019(09):71-77.
[5]郝亚飞,李紫烨.中国古代家风建设及当代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01):76-80.
关键词:家风家训;道德准则;教育观念
一、家风家训的内涵
随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长期繁衍,家庭教育的内涵逐渐衍生为家风家训。家风可以理解为一种门风,是格式化和条理化的行为准则,它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和文化氛围,在古代多以“家训、家规”为形式,代代相传,规范着家庭成员的品德行为。家训即“家庭或家族长期繁衍而形成的对子女教导或训诫的话”。家训的世代传承必定形成家庭的某种家风,家风的熏陶又反映在家训上。
二、家风家训的重要性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一直对家风家训非常重视,在《礼记.大学》中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可以看出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本在于修身,而修身的养成与家庭中的家风家训存在一定的联系。家风家训是家庭中的精神支柱,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風,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家风家训塑造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最早向孩子教授生活经验的场所,而家风家训尤为重要,长辈们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会影响着孩子,孩子因为年龄小,接触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但他们分辨能力不足容易形成错误的认知,家长的各种行为都可在孩子身上找到影子。家风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在精神动力,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更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上,好的家风家训能向孩子灌输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健康的人格特征,并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风家训有利于人们道德基础的养成。道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包括许多方面,例如:诚信、孝顺、助人为乐等等、道德不仅是我们行为处事的准则,而且是学会做人的基础。作为中国龙的传人来说,道德最基本的就是爱国爱民,遵纪守法;根据我国流传至今的“百善孝为先”可以看出道德也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于自身来说,道德更是洁身自好、文明礼貌、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家风家训渗透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以父母的言传身教作为主要的传承、弘扬方式,是我们树立良好道德的基础。
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家风家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贴近个人、贴近社会、贴近国家的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而家风家训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生动化的形象表达和具体展示。家风家训使得社会核心价值观变得更加具体、鲜活、易接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供更深厚的认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了家风家训[1],家风家训是以培养个人道德为主要目的,这也就是自古以来所说“修身”这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一个国家整体的视野来看待的,也就是古时所说的“治国、平天下”,是一种“大爱”,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说明了每个家庭都是国家的一部分、无国也就无家,国存则家存,国与家是相互依存依赖的关系。因此,发扬优秀的家风家训,才能树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才能使国家强盛。
三、家风家训在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社会背景的转变。近代以来,受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家风文化逐渐衰落,加上现在家庭模式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传统家风更是逐渐被淡忘。[2]现代化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工智能的信息化时代到来,使得人们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挑战,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传承家风家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信息化时代再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停滞了对淳朴、具有鲜明特色的家风家训的传承[3]。
家庭角色职能的转变。“事实上,家风家训文化之所以有效和得以传承,关键在于父家长对于家庭成员具有无可撼动的绝对权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父家长制已经瓦解。”[4]而现代化家庭大多数是趋于民主化的家庭,子女在家庭中有着独立的想法和意见,父母的角色相对于以前也有很大的差别,儿女未成年时,父母在生活中充当着监护人的角色,保护儿女的权利不容侵犯,关心子女的生活起居以及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化家庭教育十分具有功利主义倾向,希望子女在未来可以有更高的成就,十分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子女在道德和人格上的成长。子女从小就在父母设定的“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家庭——拥有成功”的逻辑人生和功利主义教育观中耳濡目染,无形中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5]。这对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如何更好地传承家风家训
面对社会背景的转变,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既要保持淳朴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首先我们可以挖掘整理家风家训,为家族文化传承提供基本保障。其次开展关于家族文化的活动,增加本家族的人们对家风家训的认知。
对于家庭角色职能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立教并且注重家庭日常训诫与奖惩相结合,社会方面应该多开展一些关于传承家风家训的讲座和家庭教育类小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先春,柳宝军.家训家风: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根基与有效载体[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30-34.
[2]弓旭静.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张默雯,程宝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36-37+40.
[4]沈费伟.传承家风家训:乡村伦理重建的一个理论解释[J].学习论坛,2019(09):71-77.
[5]郝亚飞,李紫烨.中国古代家风建设及当代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0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