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骨科术后护理中康复锻炼应用的几点思考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择骨科骨折患者,对其术后进行的康复锻炼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此来探讨骨科术后护理中康复锻炼的效果及临床意义。
  关键词:骨科护理 骨科术后 康复锻炼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66-02
  骨科护理当中,康复锻炼在恢复身体原有功能,大幅度降低致残率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康复锻炼的护理应由主治医师和护士共同完成,一般根据患者的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了不造成伤害,切忌动作粗暴。
  1 临床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2月,观察了骨科术后患者64例。其中,按骨折部分来说,上肢骨折术后20例,下肢骨折术后44例;按年龄来计算,60岁以上50例,60岁以下14例。所有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1~8周的康复锻炼。完全无肢体障碍59例,轻度障碍5例,康复率达92.2%。
  2 康复锻炼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2.1 康复锻炼的方法。康复锻炼是指患者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来维持肌肉和关节的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等,进而恢复骨骼功能,将致残率降到最低。其中主动运动靠肌肉主动收缩来完成,被动运动则是在外力帮助下进行关节运动,而肌肉不作主动收缩。一般情况下,骨折后的康复锻炼更注重使用复位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忽视康复锻炼,这会使本可以恢复的功能丧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伤残,造成的伤害程度比原发性损伤更甚,因此,康复锻炼必须要依据科学进行。
  2.2 康复锻炼的临床意义。
  第一,康复锻炼可以消除水肿。外伤手术的创伤愈合期为4-6周,在这期间手术部位会有一定程度的水肿状况,尤其是伤肢肢端会更加明显。因此在这期间一定要注意指导患者将患肢抬高有利于血液的静脉回流,减轻甚至消除水肿。
  第二,康复锻炼可以减少肌肉萎缩的症状。骨科术后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运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对患肢进行锻炼少肌肉萎缩,保证患者的健康。
  第三,康复锻炼可以防止关节僵硬、粘连。骨折患者由于手术原因,肌肉不能自如活动,因此静脉和淋巴会瘀滞导致水肿的发生,最后会出现滑膜粘连的情况。所以在术后医生和护士可以指导患者做些主动运动。如果是上肢骨折可做些握拳运动;下肢骨折可做股四头肌的长收缩联系,因为主动运动有牵拉作用,通过温和的主动运动可以运动关节周围的肌肉,从而减轻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僵硬和粘连。
  第四,康复锻炼有利于促进骨骼愈合。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肌肉会加速代谢从而产生乳酸。乳酸则可以刺激血管扩张,增加循环血量,加速新生血管的成长,促进骨痂生成,加速骨骼的愈合。
  3 康复锻炼的几种方法
  3.1 疼痛心理护理。在进行锻炼之前,我们要让患者明白关节僵硬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关节长期固定而出现的挛缩现象,也就是关节周围的肌肉短缩以及关节囊里的空间紧缩。除此之外,关节内还会出现由于脂肪组织增生导致的关节占位,堵塞骨膜上的通道,关节的软骨会被该软组织的过度增生覆盖,并且融为一体。在压力作用下,在关节表面互相接触的位置会出现纤维化和退行性变,更有甚者会发生纤维粘连造成的骨性愈合,丧失运动功能。
  3.2 骨折早期的康复锻炼。患者伤后的1-2周,是康复锻炼的早期,这时的骨折肢体局部反应相对较大,肿胀和疼痛状况明显,还未形成骨痂。手术后骨折断端虽然已经被固定,却并不稳固。所以,在此阶段的锻炼主要以不活动关节为前提,主要是进行主动收缩和舒展肌肉。
  (1)上肢肌肉的锻炼方法是握拳运动,患者用力握拳,充分伸直手指,并进行反复和交替训练,从而增强双手握力。
  (2)下肢肌肉的锻炼方法则是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该练习不仅可以增强臀大肌、小腿三头肌以及股四头肌的力量,同时用力做踝关节的伸屈和背伸足趾的运动,这样能够有效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关节僵硬的情况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控制。
  (3)被动活动,例如进行一些向心性按摩,可以达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的效果。
  (4)肌腱用力踩床,用双肘和头部将全身支起,尽量使背部和臀部腾空,五点受力,即五点支撑法。该方法不仅能锻炼腰背肌,还能避免压疮。
  3.3 骨折中期的康复锻炼。手术后的3-6周是康复锻炼的中期阶段,这段时间骨折患者的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明显减轻,疼痛感减少,初步形成骨痂,骨折断端也已初步连接。这个阶段患者需要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逐步扩大肢体活动的力度和范围,但是还必须有所限制,避免由于活动范围的突然加大而导致的骨折错位。在这个阶段,有三步可以帮助患肢下地:第一步,用健肢和双拐组成三点,支撑身体的重量来进行地面活动,需注意的是患肢并不负重。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下,可以让患肢的脚尖轻微点地,适当负重。第三步,在进行了以上两步之后,让患肢全脚着地,与健肢一起负担全身重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进行,切不可一蹴而就,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训练时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以逐渐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3.4 骨折后期的康复锻炼。骨折手术后的6-8周是康复锻炼的后期,这个时期骨骼已经基本愈合,关节活动也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此时的康复锻炼强调的已不仅仅是局部的锻炼,同时也会进行全面的关节和肌肉锻炼。
  3.5 注意事项。康复锻炼一定要确保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坚持主动运动,适当添加一些被动运动。首先,康复锻炼以恢复肢体生理机能为目标,以上肢为例,恢复手的功能是恢复上肢活动的关键,同理,下肢则是以增强步行能力和负重为主。其次,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既要稳,又要慢,不要急于实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此外,康复锻炼也应有度,避免让患者感到劳累,更不能引起疼痛,如果运动过量则会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出现水肿。
  4 结论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经过1—8周的康复锻炼,完全无肢体障碍59例,轻度障碍5例,康复率达92.2%,根据随访1-2年的情况,患者康复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 刘琼芳.康复锻炼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5)
  [2] 涂春兰.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床上操 队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8,15(11)
  [3] 葛宇思,李丹.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通过微创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的术后护理。  方法:抽取2013年4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患有脑出血病症,并且采取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对术后患者病情康复近况进行观察,同时要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并且加强对于引流管方面的护理工作。  结果:100例患者中,20例患者彻底康复,病情明显好转的患者共计50例,略有好转的
期刊
摘要:产妇与其他患者不同,产妇需要承受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产妇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和护理。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提升,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因为,加强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妇产科产妇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以及产妇术后的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总结术前、手术时和术后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为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以及减少医疗纠纷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关键词: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泌尿外科手术患儿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治疗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  结果:①治疗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患者SAS评分更低(P0.05,具备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急诊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降低应激性反应的效果。  方法:选取90例急诊科清创缝合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其中研究组加以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血压情况,以及血液中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后心率比术前快,血压也明显升高;研究组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27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成功脱机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与预后情况。  结果:在对127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在机械通气时间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措施及护理对策。  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出生并发生窒息的1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抢救护理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抢救护理措施。对照2组的成功抢救率及并发症率。  结果:观察组成功抢救54例(98.18%),对照组因成功抢救49例(89.09%),2组新生儿的成功抢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于外科患者的心理状态来说,护理工作对其的影响非常大。良好的综合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心理帮助。  方法: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根据对其中的100例患者,我们可以对其分为两个组。一组我们给予良好的护理工作作为观察组,另外一组我们就按照常规的护理就可以了,通过对比,我们来区别其中的差异。  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工作之后,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两组的患者在之前的差异,我们通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8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9%,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方法:对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康复锻炼指导。  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充分肯定护理人员做好术后护理和指导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年轻患者的心理特点,并积极进行人性化护理。  方法:根据肿瘤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可能原因,针对性进行人性化护理。  结果:对年轻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大大减轻了其抑郁和焦虑,改善了生活质量。  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纠正不良认知,促进患者以积极心态配合术后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放化疗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