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正是为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研究导入阅读可以培养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
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小组合作;研究学习
一、小组合作研究式的导入阐释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而导入是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入方法通常有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实物导入法、音乐欣赏导入法和组织竞赛导入法等。不可否认,这些导入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不足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在教师的操控下,按照预先的设计思路导入,学生按部就班,被动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步骤,学生思想的火花难以迸发,教师也难以在导入的过程中获得预设外的惊喜。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束缚了教师的思维,使阅读教学模式难有质的飞跃。随着合作学习理论(包括Group Dynamics等教学法)和交际法的兴起和推广,小组活动被频繁地使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谓小组研究活动,是教师事先和学生商量,针对该单元的阅读课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在课前分小组,以4~6人为一小组单位,按照学生低、中、高学习能力相结合的原则,自愿选择或者由教师指派一个研究项目,查资料,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课堂上给与展示的过程。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初二下学期后,由于词汇量、理解和辨析性阅读题的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同程度地降低,上课的参与度(踊跃发言的人数)明显减少,更习惯于教师说、学生记的教学方式,阅读课尤为枯燥。因此,笔者决定在阅读课中采取小组合作研究式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积累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二、教学案例
英语阅读文章题材广泛,教师要顺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就要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思路,构思好学生事先需要准备好的话题和资料,当然也可以和学生讨论,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发言。不同的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的小组活动。在此,笔者以牛津版教材中的9A Module 3 Unit 6 “What’s a balanced diet”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导入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这篇阅读课围绕着“a balanced diet”展开话题,笔者让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做准备。
第一,让学生结合3个问题“What does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food include”“Why do the foreigners prefer these kinds of food”“Are all of them good for our health”收集并整理有关西方日常饮食结构的资料。英语程度不高的组员可以多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英文介绍,英语程度好的组员可以在收集的材料之上整合或以自己的语言改写,再发挥小组整体的力量制作成演示文稿,其作用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了解课文中提及的人和事,如西方三餐的构成、人们的饮食习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课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结合课文Reading部分“What is a balanced diet”所给的问题提示,让学生收集”healthy food groups“的构成。因为课文中举的例子不多,所以,学生收集更多的健康饮食组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以及如何在餐厅中点餐等。
三、理论依据
笔者的设想和案例设计与Group Dynamics(群体动力)英语教学法不谋而合。Group Dynamics就是利用群体互动与互助的模式,让学生参与有组员相助的学习活动,激发其语言潜能。同时,让学生亲自感受“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学习法则。根据知名的英国诺丁汉大学语言学习心理教授Zoltán D?rnyei 的研究,团体动力可以培养出崭新的学习能量(Zoltán D?rnye, 2004)。这种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实践练习的教学法更多用于阅读文本后的操作与实践,只不过笔者尝试着把它运用在阅读的导入过程中。
四、实践效果
一组学生用所学的英语介绍其西方日常饮食构成: breakfast mainly includes bacon, fried eggs, toast, salad, potato, fruit, juice, coffee; lunch includes sandwiches, hot dogs and so on; afternoon tea includes snacks and coffee; dinner includes steak, roast duck, snacks, desserts, salad, borsch and so on。同时,一些学生用课件展示美味可口的各类食品照片以及西方餐厅和饭厅的布置,把生词写在黑板上,并添加必要的中文解释。当一组图片演示介绍之后,还会提问其他同学有关刚才所学到的知识。例如:How many meals do they usually have each day?Where do they usually have dinner?Which meal is the most important?How many types of meat will dinner include?展示的组员讲得既生动又细致,其他学生听得也格外仔细,大家对外国的日常饮食有了更多的了解。笔者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提出两个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 What food do the Chinese meals include?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eals and western meals?反应快的学生略加思索就回答出了上述这个问题。生生之间形成互动,效果也比教师一味地讲要好得多,而且学生充满新鲜感和求知欲。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研究学习正是为实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研究导入阅读可以培养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
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小组合作;研究学习
一、小组合作研究式的导入阐释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而导入是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入方法通常有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图片导入法、实物导入法、音乐欣赏导入法和组织竞赛导入法等。不可否认,这些导入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不足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在教师的操控下,按照预先的设计思路导入,学生按部就班,被动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步骤,学生思想的火花难以迸发,教师也难以在导入的过程中获得预设外的惊喜。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束缚了教师的思维,使阅读教学模式难有质的飞跃。随着合作学习理论(包括Group Dynamics等教学法)和交际法的兴起和推广,小组活动被频繁地使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谓小组研究活动,是教师事先和学生商量,针对该单元的阅读课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在课前分小组,以4~6人为一小组单位,按照学生低、中、高学习能力相结合的原则,自愿选择或者由教师指派一个研究项目,查资料,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课堂上给与展示的过程。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初二下学期后,由于词汇量、理解和辨析性阅读题的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同程度地降低,上课的参与度(踊跃发言的人数)明显减少,更习惯于教师说、学生记的教学方式,阅读课尤为枯燥。因此,笔者决定在阅读课中采取小组合作研究式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积累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
二、教学案例
英语阅读文章题材广泛,教师要顺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就要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思路,构思好学生事先需要准备好的话题和资料,当然也可以和学生讨论,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发言。不同的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的小组活动。在此,笔者以牛津版教材中的9A Module 3 Unit 6 “What’s a balanced diet”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导入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这篇阅读课围绕着“a balanced diet”展开话题,笔者让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做准备。
第一,让学生结合3个问题“What does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food include”“Why do the foreigners prefer these kinds of food”“Are all of them good for our health”收集并整理有关西方日常饮食结构的资料。英语程度不高的组员可以多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英文介绍,英语程度好的组员可以在收集的材料之上整合或以自己的语言改写,再发挥小组整体的力量制作成演示文稿,其作用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了解课文中提及的人和事,如西方三餐的构成、人们的饮食习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对所学课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结合课文Reading部分“What is a balanced diet”所给的问题提示,让学生收集”healthy food groups“的构成。因为课文中举的例子不多,所以,学生收集更多的健康饮食组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的饮食文化以及如何在餐厅中点餐等。
三、理论依据
笔者的设想和案例设计与Group Dynamics(群体动力)英语教学法不谋而合。Group Dynamics就是利用群体互动与互助的模式,让学生参与有组员相助的学习活动,激发其语言潜能。同时,让学生亲自感受“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学习法则。根据知名的英国诺丁汉大学语言学习心理教授Zoltán D?rnyei 的研究,团体动力可以培养出崭新的学习能量(Zoltán D?rnye, 2004)。这种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实践练习的教学法更多用于阅读文本后的操作与实践,只不过笔者尝试着把它运用在阅读的导入过程中。
四、实践效果
一组学生用所学的英语介绍其西方日常饮食构成: breakfast mainly includes bacon, fried eggs, toast, salad, potato, fruit, juice, coffee; lunch includes sandwiches, hot dogs and so on; afternoon tea includes snacks and coffee; dinner includes steak, roast duck, snacks, desserts, salad, borsch and so on。同时,一些学生用课件展示美味可口的各类食品照片以及西方餐厅和饭厅的布置,把生词写在黑板上,并添加必要的中文解释。当一组图片演示介绍之后,还会提问其他同学有关刚才所学到的知识。例如:How many meals do they usually have each day?Where do they usually have dinner?Which meal is the most important?How many types of meat will dinner include?展示的组员讲得既生动又细致,其他学生听得也格外仔细,大家对外国的日常饮食有了更多的了解。笔者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提出两个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 What food do the Chinese meals include?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eals and western meals?反应快的学生略加思索就回答出了上述这个问题。生生之间形成互动,效果也比教师一味地讲要好得多,而且学生充满新鲜感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