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皮肤黏膜免疫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是近期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结构和功能类似于IL-7,通过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可由皮肤角质形成细胞、黏膜上皮细胞、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产生,主要参与淋巴细胞生长、T细胞分化及过敏性炎症的发生,在皮肤黏膜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发现,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皮肤T淋巴细胞瘤、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临床上以表皮黑素细胞破坏缺失而出现色素脱失斑为主要特征.其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发现,通过体内外各种因素,引起白癜风患者体内的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导致体内的活性氧簇或活性氮簇增加,引起氧化应激,造成黑素细胞损伤.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人工或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白癜风的临床治疗,如槲皮素、胎盘制剂、银杏叶提取液等。
银屑病是一种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因素的复杂疾病.既往研究多采取家系连锁分析、候选基因的方法,但其检测效能较低.目前基于第三代遗传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寻找疾病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复杂疾病的广泛应用,使得银屑病的遗传学发病基础研究进入新阶段,并可能为银屑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其发病率高,临床预后较差,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能通过血清生物学标记对其早期预测,积极处理,有可能改善预后.文章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血清生物学标记进行了综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结果忽视过程,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深度思考力弱化,学生的学习状态趋于表面化.通过将趣味实验教学方法结合到初中化学教学中,能够将这些
在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和完善小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课程.但是在美术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内脏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按病理生理学特点可分为两类:肿瘤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肿瘤的直接效应是指恶性肿瘤转移灶生长影响周围器官或组织;间接效应即副肿瘤性皮肤病.文中复习了皮肤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的副肿瘤性皮肤病.皮肤表现可能是患者潜在肿瘤的首发临床表现.因此,认识肿瘤的皮肤表现,将有助于潜在肿瘤的早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