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银币真假难辨八十载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as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钱币铸造史中,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币的争论,至今已持续了83年,仍没有完整的结论,这是非常少见的。
  令人生疑的钱币
  2014年的一次钱币拍卖中,一件由美国钱币评级公司NGC评定64分的拍品—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但笔者的第一感觉却是表面粗糙,字口、包浆不自然,颇令人起疑,最初判断其为镀铜银假币。
  然而回家后再次翻看图录,注意到该币的简介:“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银币一枚,银光甚好,此年份好品相罕见,耿爱德(E. Kann)旧藏,NGC MS64”。对此,笔者不解,因为NGC是国际知名的钱币鉴定评级公司,而耿爱德先生是世界著名的钱币收藏家,他们怎么可能看错呢?拍卖当天,该币经过几十个回合的较量,最终以3.2万元落槌,加上佣金,其成交价是3.68万元。
  为确认这枚64分币是铜镀银的老假币,笔者曾在预展时上手看过它,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拍摄。后将此币与笔者珍藏多年的一枚镀银铜币—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币(为便于行文,下文将64分币简称甲币,将笔者所藏简称乙币)两相对比发现:两币正面右边的那颗五角星都是稍微往左倾斜;同时,两币的“中”字也是一样的,且“中”字右下方多出一斜撇也都是相同的;还有“维埃”两字也一样,尤其是“埃”字的三角形头部开口。甲乙两币背面的地图上部图形也都一样。
  两币“中”字右下方多出一斜撇的特征,是最具典型意义的。因为这一斜撇对于整个币来说是多余的,笔者认为很有可能是钢模雕刻好后,被某种东西碰撞而成的凹槽,待币铸造出后就变成短线状凸起的图案。既然与币图毫无关系的一斜撇都一模一样,说明甲乙两枚币是同一钢模铸造而出的。只不过甲币保管得较好—镀银没有脱落,而乙币的磨损较厉害,铜币露馅儿了。预展时,笔者还曾经用30倍的放大镜看过甲币,其边缘其实已有不少铜锈。所以,笔者认为甲币是当年制作的假银币无疑。
  曾有多枚出现
  其实,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老假币,笔者之前曾在国内数家拍卖公司及相关网站见过多次。
  如在2007年的一次拍卖会中,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2年贰角银币(以下简称丙币),品相很好。按现在国际金银币的评级标准可能会在62分左右,估价1000元至2000元,但最终以1.12万元成交。
  用网站的放大系统观察丙币:正面101个马齿,“国”字无点并且右上角比较弯曲,右边五角星的左下角比较短,“角”字上方有一个小圆点,“一”字和“三”字下方的马齿边各有两个小圆点;背面97个马齿,左边24颗谷粒,右边22颗麦粒,党徽上方有一个小圆点,五角星有一条凹线。
  虽然没有办法知道丙币的重量和直径具体数值,但从其整体风格、图样来看,都与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币“无点国字版”一模一样。
  2011年,在北京一家拍卖公司的金银币拍卖图录中有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2年贰角银币,应用其官方网站的放大系统观察此币,竟然也和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币“无点国字版”一模一样,而此币的最终成交价为7.84万元。在当年的另一场拍卖中,又出现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2年贰角币(第1106号拍品),评级64分,最终以4.025万元成交。
  此类铜镀银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币当年制作了多少无从考证,但从现存实物来看约有三种版式:一是“无点国字版”,此种币有四个特征:“国”字没有点;币正面右边的五角星左下角比较短;背面中心有一个圆点;背面上方五角星中间有一条斜阴线。二是“有点年字版”,即“国”字有点且“年”字有点。三是“无点年字版”,即“国”字有点但“年”字无点。另外还有一种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假银币,其有三个比较明显特征,即“埃”字的三角形头部像凹字;背面五角星左边有拉丝痕迹;地图北极部分的经线中间少一条。
  上述四种假银币中,前两种的存世量略多,后两种较少。尤其是1933年版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一枚普通品相的假银币身价早已超过1.5万元。
  2011年9月,笔者从江西赣州的张先生处觅得一枚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币,而它则是一枚由“光绪元宝”铜币改制的,镀银已大部分脱落,但“光绪元宝”四个字还清晰可见。2014年,江西会昌县的一位泉友在瑞金古玩交流会上收到一枚铜币,笔者从微信所发图片来看,这是一枚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币,币上留有“光绪元宝”铜币背面的龙图案。笔者认为,这个龙图案是由于印花时机器压力不够,改制币上原有图案的遗留。但这说明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银币大部分是使用旧“光绪元宝”铜币,改铸上苏维埃贰角币图案镀银制作而成的。
  谁是造假者
  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币的来历,泉界一直争论不休。《中国收藏》杂志钱币专刊总第35期,曾刊登一篇《苏维埃贰角铜镀银币争议缠身》的文章,归纳为“土匪造”、“白军造”、“红军造”三种来历说。笔者认为,“土匪造”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据查史料,“土匪造”的观点最初来源于1932年春,苏区发现有铜镀银的苏维埃贰角币流通,毛泽东主席知道此事后,十分关心,就叫中央造币厂厂长陈祥生、业务处长谢里仁前去汇报。
  谢里仁汇报说:“敌人造的伪币是铜质而不是银质,他在红铜上面镀了一层银质。只要将伪币一摩擦,就可以看出铜质来。这种伪币是筠门岭的一个土匪制造出来的”。闻此毛泽东主席便指示,准备派两个师的兵力去围剿土匪,另外要造币厂出布告,告诉群众识别真伪,堵塞伪币在苏区的流通。
  从上述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土匪造”只是当时对伪币来历的一种普通说法。筠门岭属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在十万大山之中。很多镀银假币的电镀工艺是非常好的,历经80多年不脱落。土匪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先进的设备。
  另外,笔者认为“白军造”也不太可能。按逻辑推理,国民党军队当时就有很多先进的兵工厂,铜镀银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制作假币是非常简单的事。但假币的数量与流通的区域都非常有限,所起到干扰破坏苏区经济的作用也极其微弱,这很难与国军当时的实力划上等号。可以设想,与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纸币相比,这种贰角面值的假银币也太小儿科了,国民党军队要仿造也是大量仿造大面额的纸币,才能起到干扰和破坏苏区经济的作用。   而“红军造”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其一,苏区白银并不是非常紧缺。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央造币厂不仅铸造过这种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名的贰角银毫,而且为到白区购买物资,还铸造过不少“袁大头”、“孙小头”、“鹰洋”等银币。从收藏实践看,有不少苏区时期的证章都是用白银制作的。
  其二,同模币是根本不存在的。起初,笔者也曾经误认为存在同模币,后来才知道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同模币实际上都是品相比较好的铜镀银币。2012年夏季的一天,笔者在网站浏览,看到一枚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币,卖家确认是银币,但笔者认为是一枚非常漂亮的1933年铜镀银苏维埃贰角币,两人争论不休。因为是裸币,所以笔者建议卖家用放大镜观察币的边缘,有没有露出铜质。卖家是上海人,不懂得1933年铜镀银币的交易价格高出相同年份银币价格的好几倍,或者是被我指出假银币之后心虚,竟然低于原来一半的价格出售。币拿回来之后,在高倍放大镜之下证实了笔者的判断,币齿边也就裸露出铜来。2013年,笔者在网上又购得了一枚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币。从网上的图片看,的确非常像银币,但用磨刀石磨一下,然后抹点盐水,不久此币被磨破的地方就有铜锈露出。有过上述两币的实践,笔者重新再研究发现,所有同模币其实都是保管比较好的铜镀银假币。
  其三,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角铜镀银币多而1933年版少,不是“红军造”的因果关系。真正原因在于:首先,造假者趁当时苏区的贰角银币刚刚发行使用,立脚未稳,群众还不是很熟悉的背景下,抛出假币,以售其奸。其次,假币一经苏区政府识破,便进行了严厉打击,迫使其没有立足之地。如1933年8月16日《红色中华》报道,瑞金县黄安区禾安乡一个叫赖以辉的地主,从广东偷运170元假银毫子到苏区,查获后被处以死刑。如此强大的压力之下,谁还敢再去造假贩假?第三,苏区政府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队,根本不可能去干这种损害苏区群众利益的事。第四,假币的电镀银历经80多年还那么好,以至于蒙骗了那么多行家里手,可见当时的制作技术之精良。有资料显示,电镀技术到20世纪初我国才开始引进。苏区生活那么艰苦,经济落后,战争环境恶劣,不可能掌握这种先进的技术。退一万步说,苏区造币厂要是有造铜镀银币的技术、首先要造的也不会是贰角币,面值太小了,不如多造点铜镀银“袁大头”、“孙小头”、“鹰洋”等壹元的假银币,去白区购买物资。所以,红军或者苏区造的说法是毫无道理的。
  那么,铜镀银假币究竟是谁制造的呢?苏区时期,关于制作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假币的报道比较典型的有三个:一个就是瑞金县黄安区禾安乡地主赖以辉,但报道中并未说明是谁制作的。第二个是永定县反动“团总”阙渭明,藏匿到长汀县的汀州城里伪造苏维埃币, 被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及时查获,判处死刑。第三个是1934年的三四月间,福建连城县林坊区的林朋映、林积记兄弟一起用木刻印版印制苏维埃一元假纸币,被查获,并被枪毙,有力打击了制假之人。
  由上述报道看出,不管是地主赖以辉,还是反动“团总”阙渭明,或是林氏兄弟,既不代表土匪,也不代表白军,更不是苏区人员,这些人都是以个人身份来造假牟利的。所以,笔者认为苏维埃贰角铜镀银币实际上就是不法分子制作的。
其他文献
今年是我军首次授衔60周年。1955年参与授衔的人,最年轻的也已近耄耋之年。如今的年轻人也许不会知道,那个时候我军除了陆海空,还有公安和防空两大军种。那么,就让我们通过一些珍贵的遗存,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吧。  陆军 陆军无疑是诸军种的老大哥。不管你是海军也好、空军也好,还是防空军、公安军也好,都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如海军最早来自华东军区陆军部队;1950年至1951年,中央军委从陆军抽调1
期刊
世间皆知德化窑白瓷—「中国白」闻名天下,殊不知德化窑彩瓷的魅力同样惊世骇俗。然而,除考古发现了清末民国初期的德化窑址有采集到彩瓷标本外,囿于史料阙如,关于德化窑五彩的始烧年代,众说纷纭。  德化五彩始烧何年  作为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南方五大名窑之一,德化窑不但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和手法也非常独特。一直以来,但凡谈及德化窑瓷,必提有“中国白”美誉的德化白瓷之精妙绝伦、瓷雕之传神,而很少赞叹装饰丰富
期刊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相信这句话曾经被写在了无数人的作文之上。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处在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居住城市里面的人们开始逐步告别收音机,步入了电视机时代,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得五彩斑斓。  随着大量港台影剧的热播,社会上刮起了一股新的潮流,新的娱乐节目不断涌现,很多年轻人开始习惯于晚上逛夜市、看电影、唱卡拉Ok等。随之,在这些年轻人聚集的场所催生出一个影响力
期刊
雅集作为文人的聚会,不仅对文化艺术的交流传播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优秀作品—诗文、书法、绘画等等。其中一些作品流传后世,为人所宝藏。在领略前人的风流仪态之中,沉浸追摹,因因成习,并成为中国人文化精神滥觞的所在。  文人雅集,或因山水,或因佳节,或因宴饮,或因旨趣,不一而足。在广阔的中国文化长河中,风雅更是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一种行为方式,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精神气韵。  兰亭宴饮  文
期刊
政治与政权会以人的立场和意向为转移,真正的艺术与文化却永远直指最原始的人心与人性。这也是为何文物会被承载赋予某种政治价值与政治认同感的原因。  “红墙绿瓦、宫锁珠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故宫最“致命”的吸引力,莫过于它的神秘莫测。即便已经建立博物院90年,依然如此。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心态:越是好奇,越想走近它。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故宫与民众之间的距离,舆论却总会有着这样那样的诟病,比如太封
期刊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7期杂志刊登了《兰生幽谷无人识 客种东轩遗我香》一文,作者从镜形、尺度、价格标注、家族传承、书体以及纪地方面,详细阐述了宋代铜镜的诸多特点。而关于纪地宋镜,作者还有更多研究。本文即是按《宋史·地理志》的地理排序,进行对照、比较,以了解每面宋镜铸造地的地理区划与行政所属(图片及表格请详见《兰生幽谷无人识 客种东轩遗我香》一文)。  “宋镜纪地”为《宋史·地理志》作了最好的物证,《宋
期刊
北京荣宝第79期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日前以1980.4万元的总成交额、79.93%的成交率落槌。本场拍卖共设两个专场,从总体来看,大规模无底价作品的亮相为本场拍卖赢得了众多藏家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在古董珍玩专场中,专场图录封面清嘉庆粉彩八宝纹香炉造型质朴端庄,绘画精细,以67.2万元夺魁。中国书画专场中,王明明的《会当凌绝顶》为43.7平尺大幅画作,将人与自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引来藏家的激烈争夺,最终以8
期刊
《蔷薇花束》为常玉早期关键性年代的作品,他一生以玫瑰为主题的画作仅有5件,《蔷薇花束》跨越了1929年这个艺术家生命中非常关键的年份,更显得稀少而弥足珍贵。此作早期曾为侯谢旧藏,从上世纪90年代现身拍场后即一直为重要私人收藏,完整的来源与丰富的出版和展览记录无不显示《蔷薇花束》在常玉作品中的独特与重要性。据悉,此作将在10月初举槌的保利香港秋拍中亮相。
期刊
苏黎世亚洲香港拍卖会日前落槌,两天的拍卖推出了近3800件珍罕邮票及邮政瑰宝,竞投气氛热烈,多项拍品均超出估价成交。其中,1947年(10月18日)贴上两枚毛主席拾圆浅蓝色票的实寄封,经过一番激烈竞投后,最终以超越估价多倍的80.5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创下解放区实寄封的世界拍卖记录。本次拍卖推出的1980年发行8分猴年票也备受藏家追捧,尤其是“金猴”80枚全张版票,票面鲜艳,品相极佳,由一位藏家通过
期刊
日前,以“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为主题的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京都国立博物馆馆长佐佐木丞平说:“当我们在思考今后的博物馆应该扮演何种角色时发觉,收集、保护、展示文物等例行活动是不够的。”他认为,博物馆应该超越时间和空间,担负起传播文化的职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当通过博物馆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对文化产生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