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2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亦称髓核突出(或脱出) 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就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腰腿痛病史。均经X线、CT及MRI确诊。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椎间盘突出间隙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法:
1.2.1 治疗组:常规术前准备,全麻.患者取俯卧位,取正中纵形切口,显露椎板和小关节突,用枪式咬骨钳咬除增厚的黄韧带和上位椎体的椎板下缘以及下位椎体的椎板上缘以扩大椎板间隙,显露硬膜囊。用神经拉钩将硬膜囊及神经根拉向对侧显露突出物.用小尖刀十字切开后纵韧带,用髓核钳、小刮匙、大刮匙依次刮除取净破碎的间盘组织,直到硬膜恢复波动及神经根彻底解除压迫为止口。
1.2.2 对照组 传统手术方法,即行全椎板切除或扩大椎板切除术。
1.3 疗效观察[1]: 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恢复原工作;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 休息后症状消失,恢复原工作;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 需减轻工作量;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从事正常工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后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与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2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治疗组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2例复发。对照组发生椎间隙感染 3例,经冲洗引流,静脉应用抗生素后痊愈出院,7例复发,治疗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观察结果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多样,如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开窗切除到介入、椎间盘镜手术等[2]。
其中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是一种有限创伤手术方式,可以摘除了突出的椎间盘,扩大神经根通道,达到松解粘连、去除神经根致压因素,减少对脊椎后方骨组织及软组织的破坏, 维持脊柱的动力性稳定,有效预防后期腰椎不稳[3]。
传统采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虽然视野清晰,减压彻底, 操作简便,但由于创伤大,出血多,且切除骨质过多, 坏了脊柱的部分稳定结构,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椎体滑脱、肌萎缩、瘢痕粘连甚至纤维束形成卡压神经根等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小切口开窗术的优点主要为:①正好足够暴露突出物,对神经根减压充分。②椎板切除少,保留了椎板的屏障作用,尽可能避免了硬膜外粘连。③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暴露时间短。④保留棘突,棘间及棘上韧带,保留大部分黄韧带,切除关节突少许,保持了椎体间稳定性。⑤术后患者能较早下床活动[4-5]。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上述优点。
综上,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
[2] 李殿发,马宪平,赵春岭.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医护论坛,2010,7 (5):158-159.
[3] 朱雪松.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4) :146-147.
[4] 廖瑛扬.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2 (1):11-12.
[5] 刘传伟,程国辉,张立祥.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吉林医学,20079,28(6):814-815.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切口椎板开窗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亦称髓核突出(或脱出) 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就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腰腿痛病史。均经X线、CT及MRI确诊。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椎间盘突出间隙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手术方法:
1.2.1 治疗组:常规术前准备,全麻.患者取俯卧位,取正中纵形切口,显露椎板和小关节突,用枪式咬骨钳咬除增厚的黄韧带和上位椎体的椎板下缘以及下位椎体的椎板上缘以扩大椎板间隙,显露硬膜囊。用神经拉钩将硬膜囊及神经根拉向对侧显露突出物.用小尖刀十字切开后纵韧带,用髓核钳、小刮匙、大刮匙依次刮除取净破碎的间盘组织,直到硬膜恢复波动及神经根彻底解除压迫为止口。
1.2.2 对照组 传统手术方法,即行全椎板切除或扩大椎板切除术。
1.3 疗效观察[1]: 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恢复原工作;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 休息后症状消失,恢复原工作;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 需减轻工作量;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从事正常工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后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与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28/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治疗组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或血肿等并发症发生,2例复发。对照组发生椎间隙感染 3例,经冲洗引流,静脉应用抗生素后痊愈出院,7例复发,治疗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观察结果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多样,如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开窗切除到介入、椎间盘镜手术等[2]。
其中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是一种有限创伤手术方式,可以摘除了突出的椎间盘,扩大神经根通道,达到松解粘连、去除神经根致压因素,减少对脊椎后方骨组织及软组织的破坏, 维持脊柱的动力性稳定,有效预防后期腰椎不稳[3]。
传统采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虽然视野清晰,减压彻底, 操作简便,但由于创伤大,出血多,且切除骨质过多, 坏了脊柱的部分稳定结构,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椎体滑脱、肌萎缩、瘢痕粘连甚至纤维束形成卡压神经根等并发症。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小切口开窗术的优点主要为:①正好足够暴露突出物,对神经根减压充分。②椎板切除少,保留了椎板的屏障作用,尽可能避免了硬膜外粘连。③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暴露时间短。④保留棘突,棘间及棘上韧带,保留大部分黄韧带,切除关节突少许,保持了椎体间稳定性。⑤术后患者能较早下床活动[4-5]。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上述优点。
综上,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
[2] 李殿发,马宪平,赵春岭.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医护论坛,2010,7 (5):158-159.
[3] 朱雪松.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4) :146-147.
[4] 廖瑛扬.小切口椎板开窗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2 (1):11-12.
[5] 刘传伟,程国辉,张立祥.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吉林医学,20079,28(6):81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