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四种结束技法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1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头、猪肚、豹尾”一直为古代文人行文作诗所推崇。明代谢榛曾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就是说,一篇文章的开篇要响亮、美丽,让人为之一震;文章的结尾要富有韵味,让人回味无穷,可以说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这一要求也适合语文课堂,我们称好的结尾为“豹尾”,就是要求课堂收尾像豹子尾巴一样富有力量,令人回味无穷,收获颇丰。
其他文献
[真题回放]2011年高考安徽卷  21.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佳作展示一]  时间在流逝  安徽一考生  春花烂漫,冰河解冻,种子用一个冬天的时间烘焙出芳香的春天;  百川汇流,齐聚东海,鲑鱼记不起花费了多少个日夜
玉琮.是众多一代典籍中记述的一种礼器,其造型内圆外方呈方柱形,中心有一通孔,孔的口部有环形凸起,有的学者将凸起部位称之为“射”。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作为语言类基础性学科,语文课的教学更应体现这一点。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教学的良性改变并不是很大。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习惯性思维依然存在,再加上语文学习收效缓慢的特点,语文依然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思考,笔者认为,应当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做到教师、文本、学生三位一体,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