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弥曼,用一生索求来自远古的声音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颁奖典礼上,一位82岁的中国老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她衣着简洁,笑容轻松,神态坚定。5分钟的演讲,她用了法语、英语、汉语、俄语四种语言,全程脱稿,发音标准,风趣幽默,赢得阵阵掌声,一举一动尽显大方优雅。她就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林奈学会外籍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弥曼女士。
  张弥曼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医学生物学教授,受父亲的影响,长大后的张弥曼产生了当医生的想法。然而,在张弥曼高中毕业时,受到“地质报国”的感召,她不顾家人反对,决定报考北京地质学院,以期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
  上了大学后,被分配到古生物系的张弥曼有些惴惴,又满怀期待,在此之前,她对这门学问一无所知。1955年,刚刚学习了一年的她,又被派往莫斯科大学古生物专业学习。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期间,张弥曼接受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的建议,选择古鱼类研究,从此踏上了“学鱼”的道路。
  1960年,留学归来的张弥曼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她接手的第一项研究,是来自浙江的鱼化石。“那些鱼化石拿来一看,就和现在的鱼差不多,但仔细一看,又都不一样,它们究竟和哪一类的鱼有关系?谁也不知道。”为此,她到处请教专家,自己一点点琢磨,解谜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有趣。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说起研究古生物,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荒漠戈壁、崇山峻岭之间,研究者们风餐露宿的身影。这也正是那时候张弥曼工作的常态。为了寻找化石,她一年里有3个月时间都是跟着地质勘察队一起“出野外”。作为队里唯一的女性,她和所有人一样背着几十斤重的行囊翻山越岭,一天步行20公里是家常便饭。
  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但也是张弥曼如今最怀念的日子。
  1980年,张弥曼赴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访学,带去了她和研究生于小波在云南曲靖发现的“杨氏鱼”化石。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她开始用“连续磨片法”对这种来自中国的早期总鳍鱼类化石进行研究。
  在那个科技手段还不发达的年代,“连续磨片法”能帮助研究者精确地掌握化石内部的结构,但也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把化石封在石膏模型中,每磨去1/20毫米,就要画一张切面图,再磨、再画。所有工作都由手工完成,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整块化石磨完为止。在瑞典的那些日子里,张弥曼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多时候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杨氏鱼”化石的绘制工作。总共只有2.8厘米长的化石,她足足画了540多幅图。
  这套精美的图纸为总鳍鱼类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一个更大的惊喜还在等着她:在磨片制图的过程中,张弥曼发现,杨氏鱼只有一对外鼻孔,并没有内鼻孔!
  是不是只有中国的总鳍鱼没有内鼻孔?帶着这样的疑问,张弥曼又研究了英、法、德等国所藏的同类化石,发现它们的构造均与“杨氏鱼”相似。
  1982年,张弥曼正式发表了这项成果,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答辩,获得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博士学位。当时,她的发现直接动摇了“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传统观点,在学界引发了巨大反响。
  2008年,张弥曼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关于伍氏献文鱼的研究成果,这类骨骼异常粗大的鱼类见证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青藏高原隆升以及由来已久的干旱化进程。2011年和2015年张弥曼分别荣获芝加哥大学、美国自然博物馆吉尔德研究生院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获国际古脊椎动物学界最高奖——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但在功成名就后,张弥曼没有停下脚步,而是转身投入另一个少有人关注的领域——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开始新的探索。“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她解释说,新生代鱼类化石反映了近年来地球的变化,未来还能很好地和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可能会有新的大发现。
  停不下来的张弥曼很喜欢苏轼的一句诗:“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有年轻人问她,该怎样消解日复一日平凡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倦怠感?“我真的不知道,”张弥曼回答,“我总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真的没有时间倦怠。”对于时间,张弥曼除了珍惜别无他想,“当老朋友一个个离去,我庆幸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更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跋山涉水,踽踽前行,张弥曼一头扎进石岭山岗,用一生索求那来自远古的声音。
其他文献
“Nu-Drip”盐水袋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可以像传统的输液袋一样挂在杆上,也可以如颈枕那样挂在脖子上,无论是上洗手间还是上楼梯,患者都不用借助他人或工具自由移動。  (设计师:Wang Yu-Chi and Huang Yu-Man)
近日,在对冥王星的斯普特尼克平原进行细致分析之后,美国圣安东尼奥西南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冥王星起源理论——这颗矮行星可能由10亿颗彗星合并而成。  科学家们在对2015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时收集到的数据,以及欧洲空间局在2014年到2016年发射的罗塞塔号探测器(这架航空探测器将菲莱登陆器安放在这颗多冰的天体表面,这是有史以来在彗星表面的第一次实现软着陆)在67
手势控制物联网手环由一套控制系统、一个手环、两种设备构成。“一套控制系统”即本手环软件设计构成的总和。“一个手环”则是用于选择和控制电器的装置,外观设计为手环样式。“两种设备”为新电器内置型设备与旧电器适应型设备。  新电器内置型设备收到红外试验信号时,可将电器的工作状态等信息上传至手环,并在手环的屏幕上显示,进而进入红外侦听状态。如果用户此时做出相应的手势,则可顺利发出操作指令。而旧电器适应型设
一只肾不见了,怎么就少了一只呢,太奇怪了。回家路上,我父亲呵护生命一样呵护着它,这是他竭尽全力拼凑点钱买回来的,重病在床的爷爷奶奶说,好久没闻见肾的味道了……  我父亲背对着我的爷爷奶奶在伤心。  爷爷奶奶发现儿子的双肩在夏风里起伏抽搐,铁匠拉风箱似的,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我父亲哽咽着说不出话。  儿,有事说,别把痛压在心里,我们扛得住。  一只肾不见了。  你买了几只?  两只。  不还有一只嘛,
夏季天气炎热,不少人会选择去泳池游泳,既能消暑,还能锻炼身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泳池里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多小孩在混乱的人群中容易离开家长身边,如果在夜晚,就更不容易找到人,一不小心就会酿成事故。去年我的小侄女在泳池里玩耍时,因为人太多,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家人的保护范围,还好发现及时,家人安全地把她带回了泳池边。  这件事情后,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小孩穿着的救生衣上装有灯,就能让家长们在发现
总有一些时光,如同不经意间划过的流星,虽转瞬即逝,但那微小而温暖的光亮,却永远停留在那一瞬,停留在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个角落。  闹钟把我从清晨的美梦中唤醒。我眯着迷蒙的睡眼,套上衣服走出房间。天还未亮,妈妈却已在厨房里忙碌了许久。香气钻进我的鼻腔,寒冷的早晨因为这一缕香气而变得温暖起来。妈妈披着衣服,在灶台前忙碌着,“施展”让简单食材变成佳肴美味的超级魔法。锅里,面条在翻滚,“突突突”冒着泡的汤汁
下面这张图你很可能见过——  但大脸兔想告诉你的是,这张人体排毒时間表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将“排毒”设定到各时间段,并且指定给某器官的说法很牵强。人的代谢、排泄以及解毒的体系非常完善,根本无须刻意地去“排毒”,额外的排毒都是给身体增加负担。  逐个分析排毒时间表  【误读】晚上9:00-11:00,此时间段是淋巴排毒时间,这时候免疫系统活跃起来,你应该静下心来,听听音乐,使自己尽量地
南华门东四条的一处小院原为阎氏故居,如今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办公地。就是这座爬满青藤、环绕名家匾额的小院曾经见证了“山药蛋派”的历史和“晋军崛起”的辉煌。两年前,在杨遥的倡导下,浦歌、钟小骏、王朝军、孔令剑、手指、陈克海等青年作家每周五下午在这里聚会,聊读书,谈创作,调侃人生。  “沙龙”这种聚会形式逐渐脱离其法语词源“salon”贵族聚会的本义,而作为文学创作和交流的一种饶有趣味的组织形式,在中外文
垃圾分类小程序  分别用微信和支付宝里两款垃圾分类小程序,对不锈钢保温杯、运动鞋、冰箱、面包进行测试。支付宝小程序成功识别出冰箱和面包,且分类正确,但未识别出保温杯,并将运动鞋识别成皮鞋。微信小程序成功识别出保温杯、运动鞋和面包,且分类正确,但未认出冰箱。此外,兩款程序还出现对同一物品分类不同的情况。  点评:分类小程序是很实用的垃圾分类好帮手,希望开发者能增加这类小程序或软件识别垃圾的范围,提高
7月18日开始入伏,进入一年中最酷热的日子。小编的很多同事连午餐都应付了事,还说什么“宁可在空调房饿死,也不做外出觅食的勇士”。现代人有空调、冰箱,夏天用这两件神器,就可以安然、惬意地度过。但古时候是没有这些制冷设备的,古人是怎么度过烈日炎炎的夏季呢?穿  短袖、短裤似乎已成了现代人的夏季着装标配,可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古代人,他们在夏季怎么受得了呢?有学者研究发现,古人在夏季其实也并不都裹得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