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集传》的“家国同构”观念--兼谈“孝”与“忠”的内在关系

来源 :商洛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同构"是中国封建社会家国关系的基本特色。运用归纳分析法对朱熹《诗集传》文本内容进行分类概括,阐发"家国同构"观念对宋代政治背景、社会氛围的影响。通过解读中国古代"孝"与"忠"思想的内在关系及其社会价值,论证以"子为父隐-臣为君隐""父非子不忤-君非臣不弃"为具体表现的"移孝作忠"的过程可以满足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的结论。以期依据现代的价值理念对"家国同构
其他文献
职校生免费就学为何遭遇如此尴尬?职校办学质量缺失是主要原因。家长不管学校是省重点职校还是四星级学校,他们关心的是能不能给学生带来效益。而职校毕业生就业待遇低,专业不对
孑孓即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长至蛹的中间阶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种类繁多,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分布广泛,各大陆皆有蚊子
长篇纪实散文《走过丹江》成稿22万字,用了近三年时间完成,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路上,通过实地"行走",了解丹江的前世今生,了解丹江与人、人与丹江生息与共的关系,通过"行走实录"
《女孝经》是唐代郑氏所作,是当时女子孝道教育的书籍。全书的结构模仿曾子的《孝经》,宣扬女子应遵循的孝悌观、夫妇观、母仪观等女德思想。《女孝经》确立的女德规范,通过
白忠德的《风过余家沟》是一部表现人与土地的温情散文,饱含情感的散文话语蕴含着其对余家沟众多民俗风情及生命样态的崇敬与审视。作者以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感悟将余家沟
<正>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料库研究在经历长达25年的低谷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21世纪后,语料库更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