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次刺桐城的青春期落在了哪一年?是绸缎、茶酒、禽鸟和乐器经由刺桐港流到全世界的时候?
还是开元寺东西塔雕刻上东方婆娑世界的时候?
或者是现在,坐在月光下的闽南深巷里,泡着茶,
和传承文化的泉州新青年们插科打诨的时候?他们那股深情的戏味和对时间的敏感,将壮丽又琐碎的
刺桐城,以青春的面目重演了一遍。
我断续在厦门生活了很多年,却几乎不去泉州。只要不去,泉州于我,就总是活在可灵活切换的时空里。有时像在卡尔维诺笔下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的对话里,香料如山,帆船遮日;有时又像在旧式武侠小说里,敬神敬佛敬公妈,一迭声闽南语和鞭炮声混在一起。这次泉州之行起因是80/90传承四人展。展览以泉州传统手艺的年轻传承为题,策展人郑达真说,要做个“自嘲与努力”的展览,我被这对坦率的关键词迷住,刺桐城的新面貌也随之揭开。
神鬼如伙伴
泉州多寺庙。待在泉州那几天,我住在涂门街,算是老城区的闹市,白天晚上都要经过关岳庙。白天经过,太阳底下香火袅袅,和市井烟火混在一块,竟一点不觉突兀。夜晚再经过,只见大学生模样的男女牵着自行车在庙前广场聊天,说起中学每逢大考就来这里求签的种种,“特别灵”。
泉州七个城门,各有一座关帝庙,香火旺盛程度不同。北门街约所关帝宫的香火一般,但当地人聊起来语气隽永,因为守庙人是个92岁的老婆婆,守了14年庙,每天打开两道庙门的头件事儿就是“上一炷香,告诉关帝爷今天又是个晴好的天”。新派艺术家蔡国强也是泉州人,也聊过关帝庙。大意是有段时间屡次出行都不太顺利,妈妈赶紧去泉州最灵的关帝庙求签,求来上上签;于是下一次的展览,老蔡把求来的签文也一块展出了。在21年前的威尼斯双年展,蔡国强曾把从泉州起航的中国渔船驶进爱尔兰大运河。他说,“来自家乡的保佑从未离开”。而那些待在家乡的闽南父母们,真真是在签文里陪着儿女走遍了万水千山。
神、佛、鬼,就像水一样浸透入泉州人的生活,与之相关的节日也多。比如泉州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佛生日”,喝酒猜拳,结彩摆坛,演戏酬神;又如用以敬鬼的普渡,同样是摆开宴席,搭起戏台,沸腾数日。神鬼纪念日最频繁的农历七八月,泉州人大概睡梦里都枕着咿咿呀呀的唱戏声。高甲戏、梨园戏、打城戏、木偶戏,全化作唐传奇、清小说似的片段,化作“80后”泉州青年大脑里的集体无意识。至今说起当年的普渡还眼睛放光的年轻人,大概都在体内藏了数段古法炮制的人生吧。
王啸波就是其中一个。他的主业是电台主持人,却爱戏成痴,因为极力想把舞台搬回家,便开始大量收藏木偶。收藏多了,见解愈深,木偶们也随主人附形——他会和木偶雕刻大师黄清辉讨论偶头换成什么发髻更灵动,会央请梨园剧团的服装师帮他制作理想中的偶衣,会把武老生的蚕丝胡子换成更硬挺的牦牛毛,还会时不时把某些个线条明快、粉工细腻的木偶头随身带着把玩。“有尊‘黑花童’,我曾经让他穿上红半甲、红披风,装扮成‘红孩儿’,放在行李箱里,跟我去巴肯山看了日落。”啧,活脱脱像对待恋人。
王啸波做的是木偶冠帽,自学,也曾求教于李文炳、李伯芬等木偶名家,还和台湾的木偶爱好者隔空交流。他习惯在万籁俱寂的时候干活,一边放着纪录片,一边制帽——像是一点点从老式抽屉深处往外掏东西,又一点点往脑袋里补进新东西。我看他制作帽冠的过程,全是细活,一针一线镶起色彩明亮的珠子,跟诗人清点标点似的。啸波按传统技法做帽子,细节处却不知埋下了多少新功夫。同类型的冠帽,他会隔段时间重做,上次用过的零件被打散,又成为新帽子的一个修辞;即使是帽翅的振动频率,他也会根据角色的威仪程度来自制铁丝弹簧,“铁丝的粗细、卷的疏密、帽翅的配重都会影响到振动的频率”。此种洞察,非至爱而不可得。
闽南人称去庙里上香为拜拜。我问啸波,平时去不去拜拜。他说,其实还会去庙里散步思考,开元寺啊、承天寺啊,都可以一待几小时。我也去走了一些庙。有宏大威严的,比如矗立着东西塔的大开元寺。连越老越顽童的画家黄永玉写起它都正儿八经:“一千多年毫发未损,巍然屹立,塔风阵阵,只想磕头。”也有宏大但平易的,比如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妈祖林默本是凡人出身,于是宫内也混着海水气息和泥土气息,寺庙旁人人都食一份五颜六色的石花膏,再自然不过。还有一些民间寺庙,更温和地隐于深巷里。西街的裴巷就曾有座裴仙公宫,为了纪念曾在巷子里行歌于市、卖草药除蟒妖的裴道人,听起来有股苍茫的侠义味道。
另一位戏痴是万伟龙,1988年生的妆糕人,“不是戏迷做不了妆糕人”。“妆糕人”既是对手艺人的称呼,也指他们制作的面人;它和北方的“捏面人”同源,但在闽南更常以戏曲人物为题材,且与普渡中“—碗—仙”的规矩相连,因而极富地方色彩。万伟龙半真半假地聊起学艺经历,称三岁时就在菜市场遇见日后的师傅张明铁;妈妈一口气给他买了12个妆糕人,12生肖都齐了。彼时,妆糕人还是普渡的重要座上宾,三寸身躯攒尽了闽南人的喜怒悲欢。童年时期,万伟龙就近乎凶猛地汲取这些张牙舞爪的民间表达手法。学了十多年画,再学做妆糕人,从戏里琢磨,也从老手艺人那里琢磨,在福建省内寻,也跑到河南广东寻。如今妆糕人在街头难得一见,万伟龙的摊子硬是往旧岁月里夺来古意,“妆糕人”第二字写作通假字“膏”,简直一出意难忘。
我看万伟龙做妆糕人,嘴上嬉闹,目光却颇锐利。凌晨五点就发酵完毕的面粉团,此时好似裹着一个神仙仓库。揉面团的动作就是在开仓库,仓库门一开,男男女女的神仙跑出来各显神通,腾着云,叱咤着眼,披风飒飒,神气活现。我买了个观音,细节动人;孙大圣也很好,但那天万伟龙捏了一个弼马温时期的大圣,眉眼带不平,猪刚鬣与何仙姑在一旁倒是更威风。妆糕人的展厅刷成全黑,电影幕布里两手翻飞制作妆糕人的老师傅已经仙逝,水族箱似的玻璃罩子内却由万伟龙复活了一出出戏。哎,抱一出《陈三五娘》回去可好?
还是开元寺东西塔雕刻上东方婆娑世界的时候?
或者是现在,坐在月光下的闽南深巷里,泡着茶,
和传承文化的泉州新青年们插科打诨的时候?他们那股深情的戏味和对时间的敏感,将壮丽又琐碎的
刺桐城,以青春的面目重演了一遍。
我断续在厦门生活了很多年,却几乎不去泉州。只要不去,泉州于我,就总是活在可灵活切换的时空里。有时像在卡尔维诺笔下马可波罗与忽必烈的对话里,香料如山,帆船遮日;有时又像在旧式武侠小说里,敬神敬佛敬公妈,一迭声闽南语和鞭炮声混在一起。这次泉州之行起因是80/90传承四人展。展览以泉州传统手艺的年轻传承为题,策展人郑达真说,要做个“自嘲与努力”的展览,我被这对坦率的关键词迷住,刺桐城的新面貌也随之揭开。
神鬼如伙伴
泉州多寺庙。待在泉州那几天,我住在涂门街,算是老城区的闹市,白天晚上都要经过关岳庙。白天经过,太阳底下香火袅袅,和市井烟火混在一块,竟一点不觉突兀。夜晚再经过,只见大学生模样的男女牵着自行车在庙前广场聊天,说起中学每逢大考就来这里求签的种种,“特别灵”。
泉州七个城门,各有一座关帝庙,香火旺盛程度不同。北门街约所关帝宫的香火一般,但当地人聊起来语气隽永,因为守庙人是个92岁的老婆婆,守了14年庙,每天打开两道庙门的头件事儿就是“上一炷香,告诉关帝爷今天又是个晴好的天”。新派艺术家蔡国强也是泉州人,也聊过关帝庙。大意是有段时间屡次出行都不太顺利,妈妈赶紧去泉州最灵的关帝庙求签,求来上上签;于是下一次的展览,老蔡把求来的签文也一块展出了。在21年前的威尼斯双年展,蔡国强曾把从泉州起航的中国渔船驶进爱尔兰大运河。他说,“来自家乡的保佑从未离开”。而那些待在家乡的闽南父母们,真真是在签文里陪着儿女走遍了万水千山。
神、佛、鬼,就像水一样浸透入泉州人的生活,与之相关的节日也多。比如泉州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佛生日”,喝酒猜拳,结彩摆坛,演戏酬神;又如用以敬鬼的普渡,同样是摆开宴席,搭起戏台,沸腾数日。神鬼纪念日最频繁的农历七八月,泉州人大概睡梦里都枕着咿咿呀呀的唱戏声。高甲戏、梨园戏、打城戏、木偶戏,全化作唐传奇、清小说似的片段,化作“80后”泉州青年大脑里的集体无意识。至今说起当年的普渡还眼睛放光的年轻人,大概都在体内藏了数段古法炮制的人生吧。
王啸波就是其中一个。他的主业是电台主持人,却爱戏成痴,因为极力想把舞台搬回家,便开始大量收藏木偶。收藏多了,见解愈深,木偶们也随主人附形——他会和木偶雕刻大师黄清辉讨论偶头换成什么发髻更灵动,会央请梨园剧团的服装师帮他制作理想中的偶衣,会把武老生的蚕丝胡子换成更硬挺的牦牛毛,还会时不时把某些个线条明快、粉工细腻的木偶头随身带着把玩。“有尊‘黑花童’,我曾经让他穿上红半甲、红披风,装扮成‘红孩儿’,放在行李箱里,跟我去巴肯山看了日落。”啧,活脱脱像对待恋人。
王啸波做的是木偶冠帽,自学,也曾求教于李文炳、李伯芬等木偶名家,还和台湾的木偶爱好者隔空交流。他习惯在万籁俱寂的时候干活,一边放着纪录片,一边制帽——像是一点点从老式抽屉深处往外掏东西,又一点点往脑袋里补进新东西。我看他制作帽冠的过程,全是细活,一针一线镶起色彩明亮的珠子,跟诗人清点标点似的。啸波按传统技法做帽子,细节处却不知埋下了多少新功夫。同类型的冠帽,他会隔段时间重做,上次用过的零件被打散,又成为新帽子的一个修辞;即使是帽翅的振动频率,他也会根据角色的威仪程度来自制铁丝弹簧,“铁丝的粗细、卷的疏密、帽翅的配重都会影响到振动的频率”。此种洞察,非至爱而不可得。
闽南人称去庙里上香为拜拜。我问啸波,平时去不去拜拜。他说,其实还会去庙里散步思考,开元寺啊、承天寺啊,都可以一待几小时。我也去走了一些庙。有宏大威严的,比如矗立着东西塔的大开元寺。连越老越顽童的画家黄永玉写起它都正儿八经:“一千多年毫发未损,巍然屹立,塔风阵阵,只想磕头。”也有宏大但平易的,比如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妈祖林默本是凡人出身,于是宫内也混着海水气息和泥土气息,寺庙旁人人都食一份五颜六色的石花膏,再自然不过。还有一些民间寺庙,更温和地隐于深巷里。西街的裴巷就曾有座裴仙公宫,为了纪念曾在巷子里行歌于市、卖草药除蟒妖的裴道人,听起来有股苍茫的侠义味道。
另一位戏痴是万伟龙,1988年生的妆糕人,“不是戏迷做不了妆糕人”。“妆糕人”既是对手艺人的称呼,也指他们制作的面人;它和北方的“捏面人”同源,但在闽南更常以戏曲人物为题材,且与普渡中“—碗—仙”的规矩相连,因而极富地方色彩。万伟龙半真半假地聊起学艺经历,称三岁时就在菜市场遇见日后的师傅张明铁;妈妈一口气给他买了12个妆糕人,12生肖都齐了。彼时,妆糕人还是普渡的重要座上宾,三寸身躯攒尽了闽南人的喜怒悲欢。童年时期,万伟龙就近乎凶猛地汲取这些张牙舞爪的民间表达手法。学了十多年画,再学做妆糕人,从戏里琢磨,也从老手艺人那里琢磨,在福建省内寻,也跑到河南广东寻。如今妆糕人在街头难得一见,万伟龙的摊子硬是往旧岁月里夺来古意,“妆糕人”第二字写作通假字“膏”,简直一出意难忘。
我看万伟龙做妆糕人,嘴上嬉闹,目光却颇锐利。凌晨五点就发酵完毕的面粉团,此时好似裹着一个神仙仓库。揉面团的动作就是在开仓库,仓库门一开,男男女女的神仙跑出来各显神通,腾着云,叱咤着眼,披风飒飒,神气活现。我买了个观音,细节动人;孙大圣也很好,但那天万伟龙捏了一个弼马温时期的大圣,眉眼带不平,猪刚鬣与何仙姑在一旁倒是更威风。妆糕人的展厅刷成全黑,电影幕布里两手翻飞制作妆糕人的老师傅已经仙逝,水族箱似的玻璃罩子内却由万伟龙复活了一出出戏。哎,抱一出《陈三五娘》回去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