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中的“爱的主题”教育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a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是人的基本情感,也是人的基本需要。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进行“爱”的主题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爱”的意识,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思想品德;爱的主题;教学方法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而德育无疑是教育中的重点。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社会人的基本道德素养,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很难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因此,德育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基础,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起点。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爱”的教育,更是重点的重点、核心的核心。爱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爱”更是和谐稳定的基础。所有,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对“爱”的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爱的主题教育,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学生自身出发,进行“自尊自爱”教育
  要爱他人,就得先爱自己。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在“爱”的主题教育中,首先对学生进行自尊自爱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爱护自己,学会保护自己,然后在“以己达人”,用自己的爱去关爱别人。因此,在进行“爱”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调动学生内心的“爱”,让爱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发芽成长。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珍爱生命,才能谈发展。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动画教学的形式。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关于小学生生命教育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如教师在《平安回家》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渗入生命教育,在课堂上播放交通管理部门的一些关于交通安全宣的传片,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也是对自身生命的珍爱。又如在《我会好好地吃》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去看待饮食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饮食观念,克服厌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当然,自尊自爱的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教师可以从讲卫生,爱健康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的健康。
  二、从学生家庭出发,进行亲情之爱的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爱的教育,也应该包括学生与家人之间的爱的教育。父母之爱是家庭爱的教育的核心。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爱,是最原始最朴实的爱。但是,当前由于学生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这使得学生很容易忽略自己父母之间的爱是平衡的,是双方的,不是单一的。不尊敬父母、不尊敬长辈,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把家庭之爱,作为爱的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好好感受父母之爱,去回报父母之爱。如在进行《家人的爱》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安排一个实践活动,就是回家跟自己的父母表达自己的爱,用写信或者直接表达的形式,然后到课堂上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就是回家帮父母洗洗脚,让父母感受爱的温暖。当然,除了这样的“爱”的实践活动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图片和新闻报道,如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母亲用身体保护孩子的照片为辅助资料,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以此激发学生内心的爱,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给父母更多的“爱”,或者是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话。
  三、从国家荣誉出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爱”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层次。祖国是母亲,祖国的繁荣发展,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在进行了自尊自爱、亲情之爱的教育后,教师应该从更高的层次出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时刻以祖国为荣,立志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教师可以以天安门的升旗仪式的影像资料,作为教学资料,让学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在早晨明媚的阳光中,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受到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又如在《我爱祖国山和水》的学习中,教师要把“爱国”的主题贯穿到底,让学生在祖国的山河中,体验到祖国的的伟大,由此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产生。教师也可以通过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通过讲述革命烈士为国奋战,为国英勇捐躯的感人事迹,感染学生,坚定学生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信念。
  四、结束语
  总之,“爱”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把“爱”的教育纳入日常的教学中,把中华民族“爱”的精神和传统传承下去,让学生在“爱”的感染下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清平;小学德育活动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年26期
  [2]冯文全;论新时期学校德育方法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05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讲述,概括出理论性的结论,也就是说要注意语言的系统性、具体性、形象性、逻辑性,按照历史的年代顺序系统地叙述历史现象,阐明历史的发展过程,这些方面都必须以形象化的教学语言为前提条件,形象性的语言才能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增强学生思维的兴奋中心。  生动有趣的历史讲述,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外来刺激,加深历史知识在
利用单片机对576只灯泡阵列进行控制,共设计10种灯光阵列显示图案,有波浪图、放射图、滚动图、流水图等,图案丰富多彩,通过按键K1、K2、K3、K4可实现多种图案显示模式的切换,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针对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游戏教学;兴趣  游戏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我们倡导的游戏教学法吸收了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合理成分,并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际,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创新。在教学中特别强调游戏教学方法的精髓就是愉快教学,一定要让学生
【摘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是课程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核心要素,也是课程教学的终极发展目标。在课程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出发,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思维模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学生主动性不断增强能够为课程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主体;主动性    英语课程标准认为,关注学生的语言
与五四前后其他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相比,丁玲早期创作中的女性追求情与欲的统一,其情感追求体现出较鲜明的现代色彩,这与时代及作者自身的经历有密切关联。
近年来,学术界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保持了浓厚的学术兴趣,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文学艺术成为一大显学。朱载堉作为中原文化的巨人,怀川文化的骄傲,他的文学艺术成就与地域文化密切关联
腊日节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祭祀节日,它既承袭了前代,又有所创新。但自宋代以降,腊日逐渐衰弱,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文章着重论述唐代腊日的祭祀情况及其价值功能,以及腊日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