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虫:嗨,各位,都认识我吧?一只疯狂钻书的虫!因为我爬过四大名著,游过世界经典,遛过童话寓言,蹚过散文小说……所以我经纶满腹、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近视整整一千度,我骄傲!
经纪人小樱:好了,好了!知道你要开讲,赶紧入题,要不读者都走光了……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出生于英国北部偏僻山区一个贫寒的牧师家庭,在六个子女中,她排行第三。母亲死后,父亲没有能力养育这么多孩子,便将女儿们送到一个救济性的寄宿学校里去。夏洛蒂毕业后,在这个学校里当了三年教师,后来她外出做了家庭教师。这些经历在《简·爱》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叙述。夏洛蒂自小酷爱文学,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她产生了很大影响。《简·爱》一书的出版,为她在英国文坛带来了很高的声誉。
夏洛蒂十分关注女性的命运和生活。《简·爱》一书中颇具叛逆精神的独立女性形象,可以说是欧洲女权主义的先声。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论小说和小说家》里曾提到她读《简·爱》的感受:“夏洛蒂·勃朗特一切的力量都因受到压抑而变得更加强烈,最终全部倾注到这个断然的声明当中,整部《简·爱》都在倾诉着世间的爱、恨、痛苦、泪水、激情和希望。”
《简·爱》里,女主角离开罗切斯特先生后的孤苦无助和百般绝望,似乎都有着夏洛蒂自己的影子。当简·爱连夜逃离了桑菲尔德庄园,她身无分文,又累又饿,只能凭借着一双脚在無边的荒原上奔逃、奔逃。
“夜露降下来了,不过带着慈祥的温柔,也没有风声拂拂。大自然似乎对我是宽厚而好心的,我尽管觉得我落魄到那样,她还是爱我的。而我呢,从人那儿只能指望得到怀疑、鄙弃和侮辱,也就怀着子女般的爱紧紧依偎着她。”
在那个看起来似乎没有尽头的黑夜,简·爱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热爱。正因为拥有这份热爱,所以她在接下来无目的的逃亡之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她坚信裂缝中总有阳光,并撑过了漫长的黑夜,在之后的黎明中获得了新生。书虫也被这份励志深深感动,决定不再做那瘫在沙发上的咸鱼,要继续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
夏洛蒂说:“众所周知,偏见很难从没有用教育松过土施过肥的心田里根除。它像野草钻出石缝那样顽强地在那儿生长。”
夏洛蒂塑造的简·爱,生活在世人的偏见之中。所有人都认为简·爱弱小、丑陋,甚至连一个佣人都比不上。似乎周围的一切的现实力量都在压迫她,摧残着她的天性。这种偏见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夏洛蒂身上。
那个时代的女性想要成为一个作家非常不易。在维多利亚时代严苛的性别规范下,女作家通常采用男性笔名写作。勃朗特三姐妹也是如此,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艾格尼丝·格雷》分别启用柯勒·贝尔(Currer Bell)、埃利斯·贝尔(Ellis Bell)和阿克顿·贝尔(Acton Bell)等笔名发表。
尼采说:“只有洗衣的时候,才应该以颜色分类。”即使世俗给每个人贴上了不同的标签,真正纯粹勇敢的人也不会被打倒。他们终将站出来,为自己发声。即使世人都看轻简·爱,简·爱的心灵也并没有被摧毁。她说:“我渴望自己具有超越那极限的视力,以便使我的目光抵达繁华的世界,抵达那些我曾有所闻,却从未目睹过的生机勃勃的城镇和地区。”正是这样的逆境,培植了她超人的勇气,她的精神因苦难生活而得到了锤炼,意志也更加坚韧不拔。最终,她凭着自己的努力,从无貌无财的孤女,变成了拥有涵养、气质、独立和令人仰慕的女性。
在书中,夏洛蒂借用简·爱的口,说出了所有被歧视的人们的心声:“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一样!……就像我们必须历经死亡站在上帝的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当困境如山一样压在我们的身上,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像简·爱一样的勇气,为自己发声,斩断偏见,绝境逢生,不为世俗所限制,做自己,并成全自己!
小樱:听说这一期你要介绍你最爱的小说?
书虫:咳咳,没错,那就是《简·爱》啦!
小樱:曾经的我,也和故事里的简·爱一样,不够自信,不断自我否定……
书虫:成长就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阔的过程,且听我慢慢道来。
《简·爱》可以说是虫子最爱的小说啦。中学时,书虫就通宵读完了整本《简·爱》。如今,再次翻看书里的情节,书虫依然对简·爱敬佩不已,敬佩她每每在尊严与感情的斗争中,都能做出令人叹服的理性抉择。书虫从简·爱身上汲取到力量、希望和前行的勇气。
简·爱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力量,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就算已经长大成人,每一次重读《简·爱》,书虫都会从中收获深刻的人生启示。
1. 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作家。她与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2. 1848年秋到1849年,夏洛蒂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书中寄托了她对亲人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
3. 在以追求女性独立,追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为主题的19世纪女性文学中,夏洛蒂·勃朗特是至关重要的作家一员。她同时还表现了独立以后的女性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19年11月刊上,书虫将和大家一起阅读《边城》。如果你也读过这本书,并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请赶紧写下来,于9月25日前发给我的经纪人小樱(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合肥市长江西路898号4联排113《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编辑部),你将有机会和千千万万爱阅读的少年们一起交流哦!
经纪人小樱:好了,好了!知道你要开讲,赶紧入题,要不读者都走光了……
启示一:逆境使人成长,裂缝中总有阳光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出生于英国北部偏僻山区一个贫寒的牧师家庭,在六个子女中,她排行第三。母亲死后,父亲没有能力养育这么多孩子,便将女儿们送到一个救济性的寄宿学校里去。夏洛蒂毕业后,在这个学校里当了三年教师,后来她外出做了家庭教师。这些经历在《简·爱》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叙述。夏洛蒂自小酷爱文学,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她产生了很大影响。《简·爱》一书的出版,为她在英国文坛带来了很高的声誉。
夏洛蒂十分关注女性的命运和生活。《简·爱》一书中颇具叛逆精神的独立女性形象,可以说是欧洲女权主义的先声。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论小说和小说家》里曾提到她读《简·爱》的感受:“夏洛蒂·勃朗特一切的力量都因受到压抑而变得更加强烈,最终全部倾注到这个断然的声明当中,整部《简·爱》都在倾诉着世间的爱、恨、痛苦、泪水、激情和希望。”
《简·爱》里,女主角离开罗切斯特先生后的孤苦无助和百般绝望,似乎都有着夏洛蒂自己的影子。当简·爱连夜逃离了桑菲尔德庄园,她身无分文,又累又饿,只能凭借着一双脚在無边的荒原上奔逃、奔逃。
“夜露降下来了,不过带着慈祥的温柔,也没有风声拂拂。大自然似乎对我是宽厚而好心的,我尽管觉得我落魄到那样,她还是爱我的。而我呢,从人那儿只能指望得到怀疑、鄙弃和侮辱,也就怀着子女般的爱紧紧依偎着她。”
在那个看起来似乎没有尽头的黑夜,简·爱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热爱。正因为拥有这份热爱,所以她在接下来无目的的逃亡之中,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她坚信裂缝中总有阳光,并撑过了漫长的黑夜,在之后的黎明中获得了新生。书虫也被这份励志深深感动,决定不再做那瘫在沙发上的咸鱼,要继续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
启示二:平等是人性的底色
夏洛蒂说:“众所周知,偏见很难从没有用教育松过土施过肥的心田里根除。它像野草钻出石缝那样顽强地在那儿生长。”
夏洛蒂塑造的简·爱,生活在世人的偏见之中。所有人都认为简·爱弱小、丑陋,甚至连一个佣人都比不上。似乎周围的一切的现实力量都在压迫她,摧残着她的天性。这种偏见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夏洛蒂身上。
那个时代的女性想要成为一个作家非常不易。在维多利亚时代严苛的性别规范下,女作家通常采用男性笔名写作。勃朗特三姐妹也是如此,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艾格尼丝·格雷》分别启用柯勒·贝尔(Currer Bell)、埃利斯·贝尔(Ellis Bell)和阿克顿·贝尔(Acton Bell)等笔名发表。
尼采说:“只有洗衣的时候,才应该以颜色分类。”即使世俗给每个人贴上了不同的标签,真正纯粹勇敢的人也不会被打倒。他们终将站出来,为自己发声。即使世人都看轻简·爱,简·爱的心灵也并没有被摧毁。她说:“我渴望自己具有超越那极限的视力,以便使我的目光抵达繁华的世界,抵达那些我曾有所闻,却从未目睹过的生机勃勃的城镇和地区。”正是这样的逆境,培植了她超人的勇气,她的精神因苦难生活而得到了锤炼,意志也更加坚韧不拔。最终,她凭着自己的努力,从无貌无财的孤女,变成了拥有涵养、气质、独立和令人仰慕的女性。
在书中,夏洛蒂借用简·爱的口,说出了所有被歧视的人们的心声:“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一样!……就像我们必须历经死亡站在上帝的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当困境如山一样压在我们的身上,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像简·爱一样的勇气,为自己发声,斩断偏见,绝境逢生,不为世俗所限制,做自己,并成全自己!
【读前花絮】
小樱:听说这一期你要介绍你最爱的小说?
书虫:咳咳,没错,那就是《简·爱》啦!
小樱:曾经的我,也和故事里的简·爱一样,不够自信,不断自我否定……
书虫:成长就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阔的过程,且听我慢慢道来。
【虫家讲坛】
《简·爱》可以说是虫子最爱的小说啦。中学时,书虫就通宵读完了整本《简·爱》。如今,再次翻看书里的情节,书虫依然对简·爱敬佩不已,敬佩她每每在尊严与感情的斗争中,都能做出令人叹服的理性抉择。书虫从简·爱身上汲取到力量、希望和前行的勇气。
简·爱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力量,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就算已经长大成人,每一次重读《简·爱》,书虫都会从中收获深刻的人生启示。
【周边知识】
1. 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作家。她与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2. 1848年秋到1849年,夏洛蒂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书中寄托了她对亲人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
3. 在以追求女性独立,追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为主题的19世纪女性文学中,夏洛蒂·勃朗特是至关重要的作家一员。她同时还表现了独立以后的女性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下期预告】
在2019年11月刊上,书虫将和大家一起阅读《边城》。如果你也读过这本书,并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请赶紧写下来,于9月25日前发给我的经纪人小樱(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合肥市长江西路898号4联排113《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编辑部),你将有机会和千千万万爱阅读的少年们一起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