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随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新课程要求课堂上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要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要求。为此,我根据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观念 学习能力
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为今后的工作,甚至终身服务。高中三年英语学习的侧重点不同:高一年级:重点在培养兴趣,锻炼听说能力,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二年级:坚持听说练习,着重扩大词汇量和阅读量,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高三年级:提高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和综合性,并努力提高做题技巧。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英语课程的共同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那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下面就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学生之所以觉得高中英语难学,实际卜是由初中升到高中后,他们对英语学习还不适应,尚未习惯。在初中阶段,教材浅易,对活丰富有趣,大多阅读课文篇幅较短,那么课堂上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不需要课前花时问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一些简单的词组和句型如:would like to do sth; be busy( in) doingsth;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The park is southofthe mall.等等能倒背如流。即使他们不能说出语法上为什么,他们能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在考试中能得分。但是到了高中,情况却不同了。教学内容颇多,阅读材料篇幅较长,课时相对减少。对于阅读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课时才能结束。加之词汇量增多,语法较为集中,写作要求提高,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这样就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只是客观原因。从初中到高中在学生的心理上也是一个质的变化,许多学生反初中在课堂上主动积极、踊跃发言、主动参与的好习惯,而变得腼腆、沉默寡言的被动接受。
二、转变观点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对此,《学会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得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在不少教师观念中,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教师和学牛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开发教材,是在教师及学生的实践、反思中进行的。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在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教材,为更好地利用本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还体现为激励、赞赏学生。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
(4)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正确的评价观需要把形成牲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怪学生。
(5)培养正确的学习观。自主学习即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满足或裹足于过去“蜡烛”角色,例如:“教师是蜡烛”的隐喻给教师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圣人”,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一味地燃烧只会越烧越短最后也只能以熄灭告终。更何况教师也是自然人,也要重视自己生活和发展。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用英语这个工具,通过交流、合作完成某项任务。例如:根据各单元的主题,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project.这既可以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又可以增强他们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让他们真正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只要我们领悟了新课程所蕴涵的思想真谛,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教学观,新课程观,新学生观,打破学科界限,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直挂沧海!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观念 学习能力
英语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为今后的工作,甚至终身服务。高中三年英语学习的侧重点不同:高一年级:重点在培养兴趣,锻炼听说能力,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二年级:坚持听说练习,着重扩大词汇量和阅读量,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高三年级:提高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和综合性,并努力提高做题技巧。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英语课程的共同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那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下面就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学生之所以觉得高中英语难学,实际卜是由初中升到高中后,他们对英语学习还不适应,尚未习惯。在初中阶段,教材浅易,对活丰富有趣,大多阅读课文篇幅较短,那么课堂上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不需要课前花时问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一些简单的词组和句型如:would like to do sth; be busy( in) doingsth;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The park is southofthe mall.等等能倒背如流。即使他们不能说出语法上为什么,他们能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在考试中能得分。但是到了高中,情况却不同了。教学内容颇多,阅读材料篇幅较长,课时相对减少。对于阅读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课时才能结束。加之词汇量增多,语法较为集中,写作要求提高,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这样就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只是客观原因。从初中到高中在学生的心理上也是一个质的变化,许多学生反初中在课堂上主动积极、踊跃发言、主动参与的好习惯,而变得腼腆、沉默寡言的被动接受。
二、转变观点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对此,《学会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得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在不少教师观念中,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教师和学牛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开发教材,是在教师及学生的实践、反思中进行的。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在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教材,为更好地利用本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还体现为激励、赞赏学生。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
(4)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正确的评价观需要把形成牲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怪学生。
(5)培养正确的学习观。自主学习即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满足或裹足于过去“蜡烛”角色,例如:“教师是蜡烛”的隐喻给教师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圣人”,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一味地燃烧只会越烧越短最后也只能以熄灭告终。更何况教师也是自然人,也要重视自己生活和发展。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用英语这个工具,通过交流、合作完成某项任务。例如:根据各单元的主题,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project.这既可以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又可以增强他们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让他们真正使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只要我们领悟了新课程所蕴涵的思想真谛,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教学观,新课程观,新学生观,打破学科界限,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直挂沧海!
(作者单位: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