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言重建
非政府组织与抗震救灾
■ 文/赵 晓,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当前,一场抗震救灾的战役正在全国打响。相比历史上,中国政府表现出了空前的快速反应以及亲民作风,行动雷厉风行,出招准确有力,而且值得称道的是,思维相当开明,不仅善于汲取民众意见,而且表现得更加懂得并关注公众的精神感受(如全民默哀、停止娱乐等)。
除此之外,这一次的救援工作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民间组织尤其是各类NGO组织也纷纷以自己的力量参与了抗震救灾。如,陈光标率领中国首支自发抗震救灾队伍,由六十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抢险突击队抵达绵阳、北川一带,展开了大规模救灾行动。真正可喜可贺!
事实上,许多事情并非如经济学教科书上讲得那样清楚,是完全属于“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因而一定都要政府来处理。民间组织,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机构也都可以发挥一定作用,帮助政府来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
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才刚刚起步,这就使得政府非常辛苦,尤其是政府担重担子的领导人相当辛苦,不得不东奔西跑,亲临前线。否则,整个体制的重心就无法转移到灾难救助中来,整个国家资源无法向灾区倾斜。政府单纯主导型的救援方式有待向政府——民间配合的方式转型。
从这次救灾开始,假如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能够得到锻炼和成长,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一件大事和幸事!
农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的规划重点
■文/张乃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这次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生产的严重破坏,是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要挽回灾害损失,实现灾区恢复性经济的大发展,必须选择新的生产增长方式,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灾区重建后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建设规划,要立足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链的发展。
四川自古是“天府之国”,山区特色资源非常丰富,这是四川广大老百姓长期生产繁衍的基础。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四川山区的特色资源一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优势。这次地震大灾后要想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应该是一条必然选择的路子。因此,在产业调整布局上,应该结合各地的特色资源条件,加强特色经济乡镇和一村一品经济的布局规划,从而形成特色经济的规模集聚效应和产业链辐射效应。加强这一规划,从国家指导层面上,应该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扶持优惠政策加以引导。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层面考虑,各地应该把发展特色经济落实到具体开发项目上,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外力的支持。
这次灾后重建规划,切忌不能搞产业趋同化,一定要立足当地实际,力争把特色经济品牌打出去。这样,特色经济才能做大、做强,四川地震灾区才能历史性地出现产业调整变革,这是地震灾区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
用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灾区重建
■文/郭松民,著名时事评论员
关于灾后重建,现在舆论中有许多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说了很多,都是计划经济的路子,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提这个词,因为计划经济被妖魔化了。这次震后重建,我认为就应该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灾区现在完全是一片废墟,灾区人民积累了多少年的财产都化为乌有,市场已经不存在了,市场没有办法在那里进行任何的发展了。
重建是营救的继续,营救应该体现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大规模地调动人力、物力来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体制能表现出较高效率,尤其是媒体和志愿者广泛的参与,廉洁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可以得到保证。
首先是安全,有些地方不宜重建,要把人口撤出来,只能是计划解决,市场是解决不了的。其次,重建要有节奏感,台湾9•21大地震以后,多少年有人还住不起房子。重建的节奏感,应该体现在两三年之内就要达到基本的生活水平,要居者有其屋,然后才能谈经济等层面的恢复,这个也只有计划经济能做得到。我觉得应该是由中央统一成立一个机构,然后来主导地方的重建。
比方说在农村,可以由国家投资在农民的土地上为农民建房子,建好了免费交给他们使用,朝鲜都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在城市,可以建好了房子用很低的价格先租给市民使用,过两年经济发展了、恢复了,市民有条件可以再把这个房子买下来。所以我觉得应该由计划经济主导重建,应该由中央的机构投入进来。
用计划经济的模式重建,最大的问题是这中间会不会出现腐败或者效率不太高的情况?物质资源被垄断的,但是信息资源不能被垄断,信息时代所有的信息都应该公开,可以动员所有的媒体对于重建的过程进行密切的监督,尤其是灾区的灾民,可以组织一个委员会,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监督,建立发布渠道统统公布出来。
有了这样一个保证,计划经济的高效率,加上社会和媒体的严密监督,就能保证重建的质量。
农民自建房亟待加固
■文/苏幼坡,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副主任,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夺走了24万条生命,事后学界和官方一致认定,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建筑物强度不够。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一个奇迹,一座由日本人建造的水塔在地震中屹立不倒。日本人受尽了地震灾害的苦难,因此在灾后家园重建时,把建筑抗震强度充分地考虑了进去。
受此警醒,唐山大地震后,京津唐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城市的房屋建筑普遍进行了加固。在唐山新城的建设中,也把建筑物的抗震强度设计为“抗震8度”(最高9度),可以抵抗6.5级地震。2005年,江西九江发生了5.7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而当地建筑物抗震强度只有6度,远无法抵御如此强度的地震。我国的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属地震多发地带,四川的成都、都江堰、双流等地的建筑物抗震强度均为7度,而这些区域的地震震中的强度往往会达到9~10度,因此这些区域的建筑物远远无法抵御此次汶川大地震高达8级的高强度。
在目前尚无法进行准确地震预测的尴尬情况下,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抗震防范措施。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点目前在城市做得差强人意,在农村就更是一个盲点,尤其是农民自建房,完全不具备抗震能力。此次汶川大地震,大量倒塌的农房似乎再一次将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目前,国家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已经提到了民房抗震问题,指导农民如何建房才能有效防震。在地震多发地带的农村,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也可实行政府、农民各自出资一部分的方式),帮助农民对自建房进行加固。
农区灾后重建路线扫描
■ 文/卢 布,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副研究员、农学博士
5•12汶川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川渝陕甘多处农区的严重破坏,保持农区稳定、恢复农业生产、重建农民家园是灾后重建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依据地形地貌以及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将地震灾区划分为三个类型区。一是震中河谷区,大体从都江堰沿河谷向东北方延伸300多公里到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一带,是岷江、涪江等河流、国道、省道集中的区域,分布着数座县城和数十个乡镇,是人口和基础设施相对集中,生态地质脆弱,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恢复重建的难度大、任务重;二是震中河谷区东南侧的山前平原区,该区属于四川盆地的西北缘,是农业高度发达、村落相当密集、农村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由于房倒屋塌,农田渠系毁坏严重,恢复重建工作量也比较大;三是震中河谷区西北侧山地高原区,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冷凉、人口密度较小,是藏族同胞发展农牧生产的地区,本次受灾程度较小,恢复重建的工作压力不算太大。
在震中河谷区要科学规划农村,适度合并乡镇、村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将不适合居住地区的人员异地安置;要本着“粮油-林果-养殖-水产”的顺序恢复生产,对地质条件较为稳定、地块面积较大的农田集中抢农时,抓生产,对坡地果林地块进行评估后恢复生产,杜绝新开果园茶园,对河滩、山坡的农田和水面暂时不要利用,待交通完全恢复、疫情威胁有效控制后再恢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
对东部山前平原区的建设恢复要以田间道路、渠系为重点,以合理规划新村建设为核心,全面恢复种植、养殖生产。要派遣专家,科学规划,提供服务,协调处理问题,发挥当地群众的主动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对西部山地高原区要以恢复农牧业生产为重点,对村落和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修复。
灾后重建中的灾民住房安置和城市规划
■ 文/于凌罡,北京合作建房发起人
灾后重建当中要意识到规模将是相当大的。在二战之后,欧洲整个的重建是一种灾难后的重建;再一个就是中国的香港,在1953年之后,香港政府紧急组织了廉租房的建设。在灾后重建过程当中,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经验都是比较类似的。
灾后重建房屋和城市规划很重要,对于一个新城的建设,应该选择在能够减少灾害发生几率的地区。第二新城建设应该避免现有的一些大城市病或者小城市病,比如比较缺少劳动机会、就业机会。这些问题应该在新的城市规划当中有所体现。
关于房屋建设,我们有一些传统的错误观念。比如现有城市规划当中一些建筑师,包括规划专家,都在一些问题上进行了妥协,就是允许城市当中出现极高容积率,不利于抗震也不利于交通。实际上我们在提高容积率之后,第一是土地被浪费了,第二就是当我们遇到灾难的时候,高容积率的项目更不利于抗震。
我比较反对开发商以商业开发的模式进行灾区重建的方式,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包括台湾9•21地震的经验,在几年之后,我们可能有大批的残疾人会依旧在城市里乞讨。台湾的9•21地震到现在8年多过去了,很多房屋重建依旧还在纸面上,还在图上,很多灾民的重建还没有完成,相当多的比例他们都是依托于商业开发。
我在天津帮助他们规划过一个城市新城,我提出的方案大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可以完成15万人的新城,我接触到的开发商都很夸大这个方案本身的科学性,但是他们把这个方案的周期调整到10到15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把这个方案交到传统的开发模式里面去,至少要5倍以上的时间。
灾后重建应加强文化产业规划与金融工作
■ 文/喻文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主任
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和九寨沟(以下简称“成九线”)有四处世界级文化资源,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其他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本是这一带的经济命脉。灾后重建工作必须抓住旅游不放,重建规划应该包括以旅游为骨干的文化产业整体规划。
相应的资源投入包括财政与民间的赈灾、捐款和银行贷款,以及发行债券、旅游企业上市或已上市企业的再融资,或建立专门的灾后重建基金等,可以在政府指导下重点支持2~3家大型旅游企业组织有关专家,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对整个线路相关的主题城镇建设、民居风格、文化资源展示布局、田园风光、道路规划、投入产出计划、招商引资和融资等统筹规划,保持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
金融机构对救灾和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本次各类金融机构表现出的灵活性和民生意识,以及承担的风险,可以在文化产业的建设中逐步得到补偿,金融管理机构应对有关的政策性贷款、救济救急放款与中长期贷款统一规划。如果成九线的文化企业得到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比如争取到除旅游外的跨地域跨行业的文化产业经营牌照或与之合作,并借助于发达地区和国际先进的文化机构的人才支援,以及强大的财政支持和特批的金融牌照(包括建立文化产业银行、旅游保险公司、文化救灾基金、国际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等),加上对于灾后文化产业金融的专业研究,结合四川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四川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培育出位居世界前列的文化企业,以灾后经济的腾飞纪念亡灵并报答各界的关爱。
灾后文化产业金融规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文化产业金融规划与交通、创意与经理人力资本、高科技与信息产业、环境安全、国际化等因素关系密切,金融规划既要涵盖总量,更要设计结构、工具及流程,还要兼顾金融自身的安全,这是一项很细致但也足以支持灾后灾区可持续性发展、有着极高价值的工作。
这个工作现在就应该启动。
工业化移民实现灾后重建的思考
■文/黎峰林,中共江西九江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曾向东部省市求援为灾区提供就业岗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集中或调剂一批就业岗位,统一实施劳务赈灾,财政部还允诺东部企业吸纳灾民就业可享受财税优惠,但应者寥廖。
当前可以抓住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在中西部依托现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通过建设专门的工业区或工业镇安置灾民就业和居住,采取“政策引导、灾民自愿、企业运作、政府扶持”的办法,通过“财税、信贷、土地政策、社保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实现以就业带动移民安置。
在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劳动力持续短缺、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宏观背景下,对灾区推行工业化大规模移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在中西部依托产业集群安置灾民成本低、易启动。近期东部转移出来的都是产业链低端的企业,而本地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高端升级,温州、广州、东莞等地正在从生产基地转向总部经济,对劳动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地价是中西部的几倍,在东部目前大规模安置灾民就业并不现实。与东部相比,中西部县级工业园企业商务成本和职工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尤其在中西部震区外选择非地质断裂层的平原地区安置灾民,抗震标准低,建房造价会低于震区。加上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予以资金支持并发动企业捐赠建房,与灾民回乡安置相比,灾民建房负债不重,还贷能力强,整个安置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启动并取得成效。
以就业带动移民能实现灾民稳定、灾区和谐。此外,灾区人口外迁有利于防灾减灾、恢复生态。灾区地处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地震后,该区域对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进一步减弱,按主体功能区规划,绝大多数地区应列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大量人口外迁后,可以让震后满目疮夷的山川休养生息,使其生态得以逐步修复,并为今后防震减灾减轻压力。留下来的人口可以通过生态特色旅游、生态农业规模经营而致富,也为羌族、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创造条件,使民族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编辑 胡 浩]
E-mail:[email protected]
非政府组织与抗震救灾
■ 文/赵 晓,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当前,一场抗震救灾的战役正在全国打响。相比历史上,中国政府表现出了空前的快速反应以及亲民作风,行动雷厉风行,出招准确有力,而且值得称道的是,思维相当开明,不仅善于汲取民众意见,而且表现得更加懂得并关注公众的精神感受(如全民默哀、停止娱乐等)。
除此之外,这一次的救援工作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民间组织尤其是各类NGO组织也纷纷以自己的力量参与了抗震救灾。如,陈光标率领中国首支自发抗震救灾队伍,由六十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抢险突击队抵达绵阳、北川一带,展开了大规模救灾行动。真正可喜可贺!
事实上,许多事情并非如经济学教科书上讲得那样清楚,是完全属于“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因而一定都要政府来处理。民间组织,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机构也都可以发挥一定作用,帮助政府来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
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才刚刚起步,这就使得政府非常辛苦,尤其是政府担重担子的领导人相当辛苦,不得不东奔西跑,亲临前线。否则,整个体制的重心就无法转移到灾难救助中来,整个国家资源无法向灾区倾斜。政府单纯主导型的救援方式有待向政府——民间配合的方式转型。
从这次救灾开始,假如中国的非政府组织能够得到锻炼和成长,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一件大事和幸事!
农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的规划重点
■文/张乃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这次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生产的严重破坏,是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要挽回灾害损失,实现灾区恢复性经济的大发展,必须选择新的生产增长方式,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灾区重建后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建设规划,要立足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链的发展。
四川自古是“天府之国”,山区特色资源非常丰富,这是四川广大老百姓长期生产繁衍的基础。过去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四川山区的特色资源一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优势。这次地震大灾后要想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应该是一条必然选择的路子。因此,在产业调整布局上,应该结合各地的特色资源条件,加强特色经济乡镇和一村一品经济的布局规划,从而形成特色经济的规模集聚效应和产业链辐射效应。加强这一规划,从国家指导层面上,应该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扶持优惠政策加以引导。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层面考虑,各地应该把发展特色经济落实到具体开发项目上,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外力的支持。
这次灾后重建规划,切忌不能搞产业趋同化,一定要立足当地实际,力争把特色经济品牌打出去。这样,特色经济才能做大、做强,四川地震灾区才能历史性地出现产业调整变革,这是地震灾区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
用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灾区重建
■文/郭松民,著名时事评论员
关于灾后重建,现在舆论中有许多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说了很多,都是计划经济的路子,但是大家都不愿意提这个词,因为计划经济被妖魔化了。这次震后重建,我认为就应该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灾区现在完全是一片废墟,灾区人民积累了多少年的财产都化为乌有,市场已经不存在了,市场没有办法在那里进行任何的发展了。
重建是营救的继续,营救应该体现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大规模地调动人力、物力来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体制能表现出较高效率,尤其是媒体和志愿者广泛的参与,廉洁在一定程度上也都可以得到保证。
首先是安全,有些地方不宜重建,要把人口撤出来,只能是计划解决,市场是解决不了的。其次,重建要有节奏感,台湾9•21大地震以后,多少年有人还住不起房子。重建的节奏感,应该体现在两三年之内就要达到基本的生活水平,要居者有其屋,然后才能谈经济等层面的恢复,这个也只有计划经济能做得到。我觉得应该是由中央统一成立一个机构,然后来主导地方的重建。
比方说在农村,可以由国家投资在农民的土地上为农民建房子,建好了免费交给他们使用,朝鲜都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在城市,可以建好了房子用很低的价格先租给市民使用,过两年经济发展了、恢复了,市民有条件可以再把这个房子买下来。所以我觉得应该由计划经济主导重建,应该由中央的机构投入进来。
用计划经济的模式重建,最大的问题是这中间会不会出现腐败或者效率不太高的情况?物质资源被垄断的,但是信息资源不能被垄断,信息时代所有的信息都应该公开,可以动员所有的媒体对于重建的过程进行密切的监督,尤其是灾区的灾民,可以组织一个委员会,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监督,建立发布渠道统统公布出来。
有了这样一个保证,计划经济的高效率,加上社会和媒体的严密监督,就能保证重建的质量。
农民自建房亟待加固
■文/苏幼坡,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副主任,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夺走了24万条生命,事后学界和官方一致认定,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建筑物强度不够。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一个奇迹,一座由日本人建造的水塔在地震中屹立不倒。日本人受尽了地震灾害的苦难,因此在灾后家园重建时,把建筑抗震强度充分地考虑了进去。
受此警醒,唐山大地震后,京津唐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城市的房屋建筑普遍进行了加固。在唐山新城的建设中,也把建筑物的抗震强度设计为“抗震8度”(最高9度),可以抵抗6.5级地震。2005年,江西九江发生了5.7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而当地建筑物抗震强度只有6度,远无法抵御如此强度的地震。我国的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属地震多发地带,四川的成都、都江堰、双流等地的建筑物抗震强度均为7度,而这些区域的地震震中的强度往往会达到9~10度,因此这些区域的建筑物远远无法抵御此次汶川大地震高达8级的高强度。
在目前尚无法进行准确地震预测的尴尬情况下,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抗震防范措施。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点目前在城市做得差强人意,在农村就更是一个盲点,尤其是农民自建房,完全不具备抗震能力。此次汶川大地震,大量倒塌的农房似乎再一次将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目前,国家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已经提到了民房抗震问题,指导农民如何建房才能有效防震。在地震多发地带的农村,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也可实行政府、农民各自出资一部分的方式),帮助农民对自建房进行加固。
农区灾后重建路线扫描
■ 文/卢 布,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副研究员、农学博士
5•12汶川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川渝陕甘多处农区的严重破坏,保持农区稳定、恢复农业生产、重建农民家园是灾后重建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依据地形地貌以及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将地震灾区划分为三个类型区。一是震中河谷区,大体从都江堰沿河谷向东北方延伸300多公里到甘肃文县、陕西宁强一带,是岷江、涪江等河流、国道、省道集中的区域,分布着数座县城和数十个乡镇,是人口和基础设施相对集中,生态地质脆弱,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恢复重建的难度大、任务重;二是震中河谷区东南侧的山前平原区,该区属于四川盆地的西北缘,是农业高度发达、村落相当密集、农村社会相对发达的地区,由于房倒屋塌,农田渠系毁坏严重,恢复重建工作量也比较大;三是震中河谷区西北侧山地高原区,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冷凉、人口密度较小,是藏族同胞发展农牧生产的地区,本次受灾程度较小,恢复重建的工作压力不算太大。
在震中河谷区要科学规划农村,适度合并乡镇、村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将不适合居住地区的人员异地安置;要本着“粮油-林果-养殖-水产”的顺序恢复生产,对地质条件较为稳定、地块面积较大的农田集中抢农时,抓生产,对坡地果林地块进行评估后恢复生产,杜绝新开果园茶园,对河滩、山坡的农田和水面暂时不要利用,待交通完全恢复、疫情威胁有效控制后再恢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
对东部山前平原区的建设恢复要以田间道路、渠系为重点,以合理规划新村建设为核心,全面恢复种植、养殖生产。要派遣专家,科学规划,提供服务,协调处理问题,发挥当地群众的主动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对西部山地高原区要以恢复农牧业生产为重点,对村落和基础设施进行相应的修复。
灾后重建中的灾民住房安置和城市规划
■ 文/于凌罡,北京合作建房发起人
灾后重建当中要意识到规模将是相当大的。在二战之后,欧洲整个的重建是一种灾难后的重建;再一个就是中国的香港,在1953年之后,香港政府紧急组织了廉租房的建设。在灾后重建过程当中,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经验都是比较类似的。
灾后重建房屋和城市规划很重要,对于一个新城的建设,应该选择在能够减少灾害发生几率的地区。第二新城建设应该避免现有的一些大城市病或者小城市病,比如比较缺少劳动机会、就业机会。这些问题应该在新的城市规划当中有所体现。
关于房屋建设,我们有一些传统的错误观念。比如现有城市规划当中一些建筑师,包括规划专家,都在一些问题上进行了妥协,就是允许城市当中出现极高容积率,不利于抗震也不利于交通。实际上我们在提高容积率之后,第一是土地被浪费了,第二就是当我们遇到灾难的时候,高容积率的项目更不利于抗震。
我比较反对开发商以商业开发的模式进行灾区重建的方式,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包括台湾9•21地震的经验,在几年之后,我们可能有大批的残疾人会依旧在城市里乞讨。台湾的9•21地震到现在8年多过去了,很多房屋重建依旧还在纸面上,还在图上,很多灾民的重建还没有完成,相当多的比例他们都是依托于商业开发。
我在天津帮助他们规划过一个城市新城,我提出的方案大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可以完成15万人的新城,我接触到的开发商都很夸大这个方案本身的科学性,但是他们把这个方案的周期调整到10到15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把这个方案交到传统的开发模式里面去,至少要5倍以上的时间。
灾后重建应加强文化产业规划与金融工作
■ 文/喻文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主任
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和九寨沟(以下简称“成九线”)有四处世界级文化资源,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其他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本是这一带的经济命脉。灾后重建工作必须抓住旅游不放,重建规划应该包括以旅游为骨干的文化产业整体规划。
相应的资源投入包括财政与民间的赈灾、捐款和银行贷款,以及发行债券、旅游企业上市或已上市企业的再融资,或建立专门的灾后重建基金等,可以在政府指导下重点支持2~3家大型旅游企业组织有关专家,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对整个线路相关的主题城镇建设、民居风格、文化资源展示布局、田园风光、道路规划、投入产出计划、招商引资和融资等统筹规划,保持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
金融机构对救灾和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本次各类金融机构表现出的灵活性和民生意识,以及承担的风险,可以在文化产业的建设中逐步得到补偿,金融管理机构应对有关的政策性贷款、救济救急放款与中长期贷款统一规划。如果成九线的文化企业得到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比如争取到除旅游外的跨地域跨行业的文化产业经营牌照或与之合作,并借助于发达地区和国际先进的文化机构的人才支援,以及强大的财政支持和特批的金融牌照(包括建立文化产业银行、旅游保险公司、文化救灾基金、国际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等),加上对于灾后文化产业金融的专业研究,结合四川全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四川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培育出位居世界前列的文化企业,以灾后经济的腾飞纪念亡灵并报答各界的关爱。
灾后文化产业金融规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文化产业金融规划与交通、创意与经理人力资本、高科技与信息产业、环境安全、国际化等因素关系密切,金融规划既要涵盖总量,更要设计结构、工具及流程,还要兼顾金融自身的安全,这是一项很细致但也足以支持灾后灾区可持续性发展、有着极高价值的工作。
这个工作现在就应该启动。
工业化移民实现灾后重建的思考
■文/黎峰林,中共江西九江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曾向东部省市求援为灾区提供就业岗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集中或调剂一批就业岗位,统一实施劳务赈灾,财政部还允诺东部企业吸纳灾民就业可享受财税优惠,但应者寥廖。
当前可以抓住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在中西部依托现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通过建设专门的工业区或工业镇安置灾民就业和居住,采取“政策引导、灾民自愿、企业运作、政府扶持”的办法,通过“财税、信贷、土地政策、社保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实现以就业带动移民安置。
在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劳动力持续短缺、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宏观背景下,对灾区推行工业化大规模移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在中西部依托产业集群安置灾民成本低、易启动。近期东部转移出来的都是产业链低端的企业,而本地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高端升级,温州、广州、东莞等地正在从生产基地转向总部经济,对劳动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地价是中西部的几倍,在东部目前大规模安置灾民就业并不现实。与东部相比,中西部县级工业园企业商务成本和职工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尤其在中西部震区外选择非地质断裂层的平原地区安置灾民,抗震标准低,建房造价会低于震区。加上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予以资金支持并发动企业捐赠建房,与灾民回乡安置相比,灾民建房负债不重,还贷能力强,整个安置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启动并取得成效。
以就业带动移民能实现灾民稳定、灾区和谐。此外,灾区人口外迁有利于防灾减灾、恢复生态。灾区地处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地震后,该区域对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进一步减弱,按主体功能区规划,绝大多数地区应列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大量人口外迁后,可以让震后满目疮夷的山川休养生息,使其生态得以逐步修复,并为今后防震减灾减轻压力。留下来的人口可以通过生态特色旅游、生态农业规模经营而致富,也为羌族、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创造条件,使民族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编辑 胡 浩]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