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农民阶级不仅要受到生产力水平低的束缚,还要受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压迫。一个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他所处的环境有重要的关联,而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生产力水平也较为底下,这对古代农民阶级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农民阶级;制度;生产力;思想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古代农民阶级思想的影响
(一)土地制度对农民阶级思想的转变
中国古代有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皇权,“试想,春秋战国以来,成长起来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如果是建立在所谓走向分散的土地私有权为代表的经济文化基础上,怎么可能会在政治上形成专制制度呢?”[1]因此,封建土地制度是建立在一个强大的皇权之上的。正因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是建立在强大皇权之上的,古代农民阶级离开土地也就无法生存。古代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都提倡奖励耕织和土地私有制度。土地的所有者大都为当时的官僚地主,农民很少有土地。农民阶级为了养活家人,也就只有投入劳动来化的一些报酬而保障家庭的正常生活。农民阶级通过劳动所得的不仅要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还要缴纳很多的税收。古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就是在土地上精耕细作,这样他们就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同时也将农民阶级就被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在生产力低下的中国古代有着深远的演变,“秦朝,秦始皇嬴政就提出‘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有是富。’到了汉代,统治阶级更是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汉高主刘邦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明朝时期,朱元璋曾经使用强制的规定和严厉的刑罚来打压工商业者,还曾经下令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发配充军。洪武二十四年更是下令凡是不从事农耕活动者一律视为游民逮捕。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2]统治者通过仿佛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强化本末意识,抹黑商人形象和通过财政、税收、垄断的方法来抑止商业的发展。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游走在祖国的各个地方,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也可以通过商人之间交流。统治阶级为了打击地主阶级的势力,巩固中央的权利而又推行了一系列的重农政策。其中有名的就有唐朝的均田令,宋朝王安石变法的方田均税法等。正是在这种重农政策的影响下也就形成了古代农民阶级讲求平均和一种松散的社会思想。
(三)文化专制的政策束缚了古代农民阶级的思想
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各朝各代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文化专制统治,其中著名的就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通过法律来治理天下,还有汉武帝从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转变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面推行“儒化”教育,明清时期统治阶级采用程朱理学和“大棒加胡萝卜”[3]的文化政策。这也就大大的束缚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只是分子自主的发表言论,更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和交流。在当时知识分子大都喜欢通过读书而跻身地主阶级的行列,于是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他们整日所读的书籍也就是一些固定的教材和正统思想的书籍。而知识分子在当时受到古代各界人士的尊重。古代农民阶级整日经受劳作的艰苦,在这个桥梁的影响下,他们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封建正统思想也就牢牢的印在人民的心中。封建文化专制制度也就从政府到知识分子再到农民阶级影响到整个古代社会。
(四)封建官僚体系对古代农民阶级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僚制度的运行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这套官僚体制也就成为从农民阶级手中剥削的工具。他们通过行政、法律手段等一系列特权对百姓进行残酷剥削。他们不仅要收取向国家应缴纳的徭役,而且他们还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自身私利兼并土地,使农民阶级更加的痛苦不堪。古代农民阶级也进行过反抗斗争,如黄巾大起义、李自成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大起义,但由于农民阶级没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最终导致起义失败的悲惨命运。在这种意识形态下也农民阶级中也形成了一些人为谋官、保官、升官而挖空心思,不顾人格丧尽廉耻的思想。
二、古代生產力水平对古代农民阶级保守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小农生产方式对农民阶级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经济就是一种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农民阶级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还要为国家服徭役,男子也大多会为国家服徭役,这样就会使一个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子减少。随着家庭男子的减少,从事农业人数的壮年劳动力也就减少,也自然影响了一个家庭的财富收入。小农经济是以直接的小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形式,需要较高的投入收入却很少,从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是很高的。由于他们获得的少,对物质的需求也就很高,对生产资料的保护程度也较深。他们不愿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所得,也不愿别人破坏他们的生产资料。于是在农村地区也就会出现为了天边地角会导致反目成仇;看见别人比自己家里物质丰富会心生嫉妒;别人弄坏了自己的东西会怀恨在心等想象。这些其实都是古代农民阶级保守思想和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这种思想也是当时小农经济私有性的环境引起的。
(二)商业活动的滞后对古代农民阶级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而获得自身的须求,对外界的需求较少,从而古代农民阶级与商人交流也较少。商业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地区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农民阶级与外界交流较少于是也就加剧了他们的自身保守思想的形成。中国古代商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在中心城市,随着商业和城市的发展,边远地区和中心城市地区的保守思想程度也越来越大。
三、结语
影响古代农民阶级思想的因素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探讨,对古代农民阶级思想形成因素的探讨可以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据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研.乾隆时期辞官现象探析 [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2]王秀琴.论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J].黑龙江史志.2013.7(总第296期)
[3]袁正平.清初文化政策及影响[J].文史杂志1997年2月
关键词:农民阶级;制度;生产力;思想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古代农民阶级思想的影响
(一)土地制度对农民阶级思想的转变
中国古代有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皇权,“试想,春秋战国以来,成长起来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如果是建立在所谓走向分散的土地私有权为代表的经济文化基础上,怎么可能会在政治上形成专制制度呢?”[1]因此,封建土地制度是建立在一个强大的皇权之上的。正因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是建立在强大皇权之上的,古代农民阶级离开土地也就无法生存。古代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都提倡奖励耕织和土地私有制度。土地的所有者大都为当时的官僚地主,农民很少有土地。农民阶级为了养活家人,也就只有投入劳动来化的一些报酬而保障家庭的正常生活。农民阶级通过劳动所得的不仅要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还要缴纳很多的税收。古代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就是在土地上精耕细作,这样他们就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同时也将农民阶级就被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在生产力低下的中国古代有着深远的演变,“秦朝,秦始皇嬴政就提出‘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有是富。’到了汉代,统治阶级更是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汉高主刘邦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明朝时期,朱元璋曾经使用强制的规定和严厉的刑罚来打压工商业者,还曾经下令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发配充军。洪武二十四年更是下令凡是不从事农耕活动者一律视为游民逮捕。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2]统治者通过仿佛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强化本末意识,抹黑商人形象和通过财政、税收、垄断的方法来抑止商业的发展。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游走在祖国的各个地方,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也可以通过商人之间交流。统治阶级为了打击地主阶级的势力,巩固中央的权利而又推行了一系列的重农政策。其中有名的就有唐朝的均田令,宋朝王安石变法的方田均税法等。正是在这种重农政策的影响下也就形成了古代农民阶级讲求平均和一种松散的社会思想。
(三)文化专制的政策束缚了古代农民阶级的思想
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各朝各代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文化专制统治,其中著名的就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通过法律来治理天下,还有汉武帝从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转变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全面推行“儒化”教育,明清时期统治阶级采用程朱理学和“大棒加胡萝卜”[3]的文化政策。这也就大大的束缚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只是分子自主的发表言论,更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和交流。在当时知识分子大都喜欢通过读书而跻身地主阶级的行列,于是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他们整日所读的书籍也就是一些固定的教材和正统思想的书籍。而知识分子在当时受到古代各界人士的尊重。古代农民阶级整日经受劳作的艰苦,在这个桥梁的影响下,他们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封建正统思想也就牢牢的印在人民的心中。封建文化专制制度也就从政府到知识分子再到农民阶级影响到整个古代社会。
(四)封建官僚体系对古代农民阶级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僚制度的运行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这套官僚体制也就成为从农民阶级手中剥削的工具。他们通过行政、法律手段等一系列特权对百姓进行残酷剥削。他们不仅要收取向国家应缴纳的徭役,而且他们还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自身私利兼并土地,使农民阶级更加的痛苦不堪。古代农民阶级也进行过反抗斗争,如黄巾大起义、李自成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大起义,但由于农民阶级没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最终导致起义失败的悲惨命运。在这种意识形态下也农民阶级中也形成了一些人为谋官、保官、升官而挖空心思,不顾人格丧尽廉耻的思想。
二、古代生產力水平对古代农民阶级保守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小农生产方式对农民阶级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经济就是一种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农民阶级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还要为国家服徭役,男子也大多会为国家服徭役,这样就会使一个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男子减少。随着家庭男子的减少,从事农业人数的壮年劳动力也就减少,也自然影响了一个家庭的财富收入。小农经济是以直接的小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形式,需要较高的投入收入却很少,从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是很高的。由于他们获得的少,对物质的需求也就很高,对生产资料的保护程度也较深。他们不愿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所得,也不愿别人破坏他们的生产资料。于是在农村地区也就会出现为了天边地角会导致反目成仇;看见别人比自己家里物质丰富会心生嫉妒;别人弄坏了自己的东西会怀恨在心等想象。这些其实都是古代农民阶级保守思想和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这种思想也是当时小农经济私有性的环境引起的。
(二)商业活动的滞后对古代农民阶级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而获得自身的须求,对外界的需求较少,从而古代农民阶级与商人交流也较少。商业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地区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农民阶级与外界交流较少于是也就加剧了他们的自身保守思想的形成。中国古代商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在中心城市,随着商业和城市的发展,边远地区和中心城市地区的保守思想程度也越来越大。
三、结语
影响古代农民阶级思想的因素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探讨,对古代农民阶级思想形成因素的探讨可以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据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研.乾隆时期辞官现象探析 [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2]王秀琴.论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J].黑龙江史志.2013.7(总第296期)
[3]袁正平.清初文化政策及影响[J].文史杂志199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