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把中国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ng1987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今年90岁。是什么塑造了她始终坚韧的性格,使她饱经沧桑却依然乐观?
  回顾自己的人生,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乐黛云说,一生中有三个最重要的选择:第一是选择了教师的职业,第二是选择了终身从事文学和文学研究,第三是选择了老伴汤一介。
  “我们共同生活了58年,心中始终有一颗小小的火苗,那就是忠诚。无论经过多少波折,我始终无悔于我的三个选择。”
  2021年1月,乐黛云出版首部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将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真情实感、真切体察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令人掩卷深思。是什么塑造了她始终坚韧的性格?又是什么原因使她饱经沧桑却依然乐观?
  1.被山水浸润的性格
  1931年,乐黛云出生在美丽的山城贵阳。她的父母都是新派人,父亲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英文系的旁听生,母亲是女子师范艺术系的校花。他们家附近没有小学,父母就自己教她念书。父亲教英语、算术,母亲教语文和写字。母亲嫌当时的小学课本过于枯燥无味,就挑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和好懂的散曲教她阅读和背诵。
  父亲被聘为贵州大学英文系讲师后,他们一家搬到了贵州大学所在地花溪。父亲买了一小片地,就地取材,依山傍水,用青石和松木在高高的石基上修建了一座简易的房子,走下七层台阶,是一片宽阔的草地,周围镶着石板小路,路和草地之间,是一圈色彩鲜艳的蝴蝶花和落地梅。跨过草地,是一道矮矮的石墙,墙外是一片菜地,然后是篱笆。篱笆外就是那条清澈的小溪了。草地的左边是一座未开发的、荒草与石头交错的小山。最好玩的是在篱笆与小山接界之处,有一间木结构的小小的厕所,厕所前面有一块光滑洁净的大白石。少年时的乐黛云常常坐在这块大白石上,用上厕所作掩护,读父母不愿意她读的《江湖奇侠传》和张恨水的言情小说。
  在从贵阳疏散到花溪的贵阳女中,乐黛云快乐地度过了初中时代。这所刚从城里迁来的学校集中了一批相当优秀的老师,其中国文老师是刚从北方逃难南来的“下江人”,名字叫朱桐仙。朱老师很少照本宣科,总是在教完应学的知识之后给学生讲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微贱的裘德》《还乡》《三剑客》《简爱》等等,这些美丽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乐黛云,她几乎每天都渴望着上国文课。在老师的熏陶下,乐黛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爱上了戏剧。
  2.治学现代文学史
  1948年,乐黛云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老师们博学高雅的非凡气度深深吸引着乐黛云。当时一年级设在宣武门城墙下的旧“国会”会址;离沙滩校本部还挺远,课程有沈从文先生教大一国文(兼写作),废名先生教现代文学作品分析;唐兰先生教说文解字;齐良骥先生教西洋哲学概论,还有化学实验和英文……她喜欢听这些课,总是十分认真地读参考书和完成作业,也喜欢步行半小时,到沙滩校本部大实验室去做化学实验……


  大学毕业后,乐黛云就选定现代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喜欢这门风云变幻、富于活力和挑战性的学科。恩师王瑶先生劝告她,不如去念古典文学,“现代史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事还没有定论,有些貌似定论,却还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王瑶先生说,“何不去学古典文学呢?至少作者不会从坟墓里爬出来和你论争!”乐黛云反问:“那么,先生何以从驾轻就熟的中古文学研究转而治现代文学史呢?”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3.从中国文化出发
  1952年,乐黛云和汤一介结婚了。公公是曾经在美国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的汤用彤先生。乐黛云回忆说,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学者,做什么学问都要有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从汤老的教训开始的。汤用彤先生晚年患有脑溢血,乐黛云帮他做了很多事情,找书、听他口述,然后笔录成书。有一次汤老先生在口述中提到《诗经》中的一句诗:“谁生厉阶,至今为梗。”乐黛云没有读过,也不知道是哪几个字,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汤老先生很惊讶,连说,《诗经》你都没通读过一遍吗?连《诗经》中这两句常被引用的话都不知道,还算是中文系毕业生吗?
  这件事令乐黛云惭愧万分,从此发奋背诵《诗经》。她说,“五四时期”向西方学习的人,都有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像吴宓、陈寅恪、汤老先生和后来的钱钟书、宗白华、朱光潜等,他们都懂得怎样从中国文化出发,应向西方索取什么,而不是“跟着走”。
  4.一切“听其自然”
  和同时代的学者一样,乐黛云也曾经历过一连串痛苦而惶惑的岁月,她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也学会了耕地、播种、收割。她曾赶着四只小猪漫山遍野寻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喜欢这种与大自然十分贴近的一个人的孤寂,也经常思前想后,为自己策划着未来的生活,以为最好是找一个地方隐居,从事体力劳动,自食其力。想来想去,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帮了忙: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她说:“我似乎想明白了,倒也心安理得,每天赶着小猪,或引吭高歌,长啸于山林,或练英语,背单词于田野。”由于乐黛云劳动得很不错,还获得了“打砖能手”“插稻先锋”等光荣称号。回校后,她被告知可以重返“神圣的讲坛”,给留学生上课。上世纪80年代起,她陆续发表和出版了《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等作品,编译了《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开拓了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的新的空间。
  乐黛云说,“听其自然”是自己的格言。她没有刻意地想过要成立一个比较文学学科,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讲,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视角。“我觉得我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很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听其自然。”
  5.愿作被遗忘的鸣锣者
  荒唐岁月过去后,1984到1989年间,乐黛云夜以继日,埋头读书写作,争分夺秒,想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她在北京大学不断开设新课,如比较文学原理、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和西方、中西比较诗学等。这些课程都是第一次在北京大学开设。学生的欢迎促使她更好地准备,大量增进系统知识积累。
  此间,乐黛云连续出版了两部专著:《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原理》。在《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她真诚地写道:“我寄厚望于年轻一代……他们可以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学者,他们可以成为中外兼通、博采古今的巨人。中国文化将通过他们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发出灿烂的永恒的光辉……在他们登上宏伟壮丽的历史舞台之前,也许还需要一些人鸣锣开道,打扫场地!我愿作那很快会被抛在后面的启程时的小桥和小径,我愿作那很快就会被遗忘的鸣锣者和打扫人。”
  乐黛云把自己的這两部学术著作看作“文化热”的一种结果。她认为,要促成我国悠久文化的转型和发展新阶段,首先要有不同于过去的新的观念。文化之所以“热”,就“热”在争相酝酿新观念,这就要求人们认真了解近年来世界发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东西可供参考,又如何为我所用。
  6.支撑人生的信念
  常有人感到奇怪,“朝为座上客,暮为阶下囚”的剧烈变化竟然没有引起乐黛云性格上的根本转变,她从不颓废,没想过自杀,从未对未来完全失去信心。她说:“支撑我坚守的原因,就是一直滋养我的、来自中西文化的生活原则和道德追求,特别是中国文化中的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教导,正是这些原则帮助我度过了那些因难于索解的迷惑而痛苦的年代。”
  回顾起来,乐黛云觉得自己的一生体现着五个字:“命、运、德、知、行”。第一个字是“命”,你必须认命;第二个是“运”,这个“运”是动态的,当运气很坏的时候,你不要着急,运气很好的时候,你也不要觉得自己怎么了不起;第三个字是“德”,道德是任何时候都要“修”的,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四个字是“知”,她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没有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第五个字是“行”,所有的一切,最后要落实到行为上,“行”其实是一种选择。
  “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我努力做着,虽然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乐黛云说。
  责编:王晓静
其他文献
当我们谈到这个世界上伟大的科幻作家的时候,能够立刻想到的名字确实是男性占多数——艾萨克·阿西莫夫、儒勒·凡尔纳、阿瑟·克拉克……  科幻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男性化”的类型领域,但实际上,“科幻之母”却是女性。玛丽·雪莱所创作的《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现代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说。  01这部哥特风恐怖小说凭什么是科幻小说的鼻祖  《弗兰肯斯坦》的诞生过程,本身就是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1816年,
期刊
以前的时间很慢,慢到一辈子只够做一件事,只钟情于一个人,民国的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一生,除了专注于他的教学事业外,还为了一个女人选择了孑然一身,孤独到老。  而他的坚守对于现代人来说,无疑是如愚公移山般的不可置信。  意气风发少年时  陈岱孙的家族在福建福州的名气十分大,这个书香世家最鼎盛辉煌的时候,一次性中了六个举人。出生在这种家庭,自身也十分聪慧的陈岱孙,自幼就在祖父的亲自
期刊
《封神演义》是在小说的角度对当时道教的神祇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而其最终的成就就是全书中所附的封神榜。  与《大宋宣和遗事》的天书名单或《水浒传》石碣榜单不同,《封神演义》中的封神榜是全书的核心及归宿。全书的全部情节,特别是其间神魔斗法的情节完全是围绕封神榜展开的,而天书名单或石碣榜单的存在,对于《大宋宣和遗事》或《水浒传》而言不过是一个媒介而已。  因此对作者而言,封神榜的精神也一定是先定的而非随机
期刊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国作家、剧作家。他长得好看,年轻时尤其漂亮——身材高大匀称,天庭广阔,眉清目润,忧郁地微笑着。30多岁,已经写出了一生大部分作品,44岁肺病去世。去世前那几年,衰老得特别快,我们熟悉的那张晚年大师照,其实是42岁拍的,刚结婚。  俄罗斯出产了太多的文学家。在它拥有的伟大与不朽中,契诃夫是坐在最前排那少数座位上的。他写出了俄罗斯民族之魂,他们的苦难、激情,高尚与卑劣,愚昧
期刊
20世纪70年代,有本书曾以一种特别奇特的方式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因为它被121家出版社拒绝。好不容易威廉·莫罗出版社签下了这本书,但作者只拿到了3000美元预付款。编辑还告诉他说,别指望从这本书上挣更多钱了。  万万没想到,这本书一面世就火得一塌糊涂,第一年即销售达百余万册,而且在之后十余年中一直位居畅销排行榜,可谓是超级畅销书。这本书就是美国作家罗伯特·梅纳德·波西格的代表作《禅与摩托车维修
期刊
究竟该读哪些书好?我认为,业余读书,大致当分下列数类:  一是修养类的书。  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首先是《论语》。切不可以为我从前读过了,现在毋须再读。正如天天吃饭一样,不能说今天吃了,明天便不吃;好书也该时时读。再次是《孟子》。孔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花上三五分钟,但可得益无穷。此时的读书,是各人自愿的,不必硬求记得,也不为
期刊
积习难改。一輩子从事编辑工作,我养成了剪报的习惯,迄今都没有丢弃。  记得很清楚,最早有计划、持续性的开始剪报,是在1981年发现孙犁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小说杂谈”。我那时是狂热的“文学青年”,对孙犁的简洁文风,从读书和创作实践中提炼出的文学理论,发生浓厚的兴趣。从1981年10月20日的《小说与伦理》始,直到这个专栏文章结束,我剪贴保存了全份。有时到外地出差,我也注意北京的报纸,跟踪阅读这
期刊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是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共和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写过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李四光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后赴英国学习地质,毕生研究地球科学,为地质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实现了创立地质力学理论、撰写《中国地质学》、系统研究微体古生物科化石,以及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等诸多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发现,堪称学术
期刊
1  小说家最基本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不是书写,不是想象,不是虚构。是病态地、一厢情愿地相信虚构。他相信虚构的真实性,他相信虚构的现实度,他相信虚构的存在感,哪怕虚构是非物质的、非三维的。虚构世界里的人物不是别的,就是人,是人本身。的确,哪怕仅仅从技术层面上说,小说的本质也是人本的。  小说家首先面对的其实是他的“所爱”,然后才是“价值”。说到底,小说家不是机器,不是人工智能,他无法规避他的情感。
期刊
爺爷非常喜欢读书。什么政治、历史、文学、科普,凡是家里能找到的书他都看,有时还自己溜去书店看上大半天。最让我无语的是,他竟然偷偷翻我的书包找我的课本看。上次我找同学借来的漫画就是他翻出来的,结果害得我被妈妈审问了半个小时。爷爷的生活离不开书。我给爷爷送了个绰号,叫“老书虫”。  “老书虫”说他小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生活都不富裕,没有钱买书。同学们谁有一本书,大家都抢着借来看,还得给人家包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