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首先带给欣赏者的是一个完整而高質量的艺术欣赏过程,由感触、生兴,到达兴会,进而到达最高层次,兴味。这是考验一部艺术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最基本因素。显然,歌剧《沂蒙山》堪称经典,本文借助古代文论艺术鉴赏兴会理论中的接受层次来分析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的兴会意蕴,从而品味经典,传承经典。
关键词:兴会 感触 审美期待 沂蒙精神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162-03
一、感触
民族歌剧《沂蒙山》是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是由王晓岭、李文绪编剧,栾凯作曲,黄定山总导演,王丽达主演,于2018年12月19日、20日在济南首演,在长达150分钟的歌剧叙事中,其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和情感表现力让人震撼不已。首演当天,笔者在山东省会大剧院观看了此演出,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描述了海棠、林生等抗日角色在国家危亡时刻,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英雄故事。本文将笔者所观、所感、所得结合艺术鉴赏中的“兴会”理论来剖析经典、品味经典。
接受者在欣赏一部作品时,首先是以自己的感官去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通过听、看、闻、即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感受其构成和特色,即“兴会”的第一个层面“感触”。感触是艺术欣赏过程的第一步,实际上是调动身体的感觉器官去“观”。“观”是审美感知与实践的初始阶段,它需要欣赏者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审视,通常被视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古代就有“观文”而“入情”;“观画”而“入理”;“观物”而“取象”;“观乐”而“即心”的说法。歌剧不仅是听的艺术,也是看的艺术,《沂蒙山》是由青年歌唱家王丽达担任女主角的一部宏大的全景式民族歌剧,层层的巧妙布景,灯光的叠影重合,使得舞台空间得到了大大的拓展。旋转舞台的运用让舞台调度更加快速、便捷,使得剧情发展变得更加连贯性和流畅性,让观众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干冰的使用营造出了一种烽烟滚滚的战争场面和梦境般的诗意画面,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觉享受。其舞台背景高高矗立的山峰,带给观众强烈的压迫感。这里的山不是陶潜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南山,也不是向往田园生活怡然自得的绿水青山,而是《诗经》当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可以打仗躲鬼子的良好屏障,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沂蒙儿女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决心。接下来舞台灯光转向崖子村口村民,只见村民们大声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向观众展现了当时抗日村民的无所畏惧,要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勇气和决心,一座座高山寓意着重重艰难险阻,同时又象征着坚强、无畏、勇气和打不倒的民族精神。这宏大壮观的歌剧背景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激发了个人的民族爱国情怀,正如郭小利教授说道:“我们将‘观’称之为‘融入阶段’,使学生通过学习,由‘陌生’变‘熟悉’,并产生审美认知、情感共鸣与音乐文化认同”。
二、生兴
由于积极的感触艺术作品激发内心的感性波澜,才使欣赏者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生兴。即激发欣赏者的同感,唤醒欣赏者内心深处的记忆,以及对艺术作品的一些看法和想法,通俗的讲就是感同身受。在时长约150分钟的歌剧《沂蒙山》当中,歌剧包含了男女独唱、对唱、二重唱、四重唱、混声合唱等诸多演唱形式,同时将山东民间音乐《沂蒙山小调》中的音乐元素融合到歌剧唱段之中,歌剧还融入了多种民族乐器伴奏,如竹笛、琵琶、唢呐等,使得歌剧具有极其浓厚的山东地方音乐色彩。整部歌剧分为六幕,共有四十个唱段,四十个唱段层层递进,熟悉的沂蒙旋律时常会在耳边回荡,剧目中的音乐唱段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歌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代人的民族记忆,歌剧的《序曲》,笔者认为包含了整部歌剧的内容,《序曲》是以沂蒙山小调为主旋律,情绪先后经历了平静—欢快—紧张—欢快,让笔者联想到了战争前的平静、祥和,农忙时的欢乐和战争到来鬼子进村形成鲜明对比,形势变得紧张,而后八路军大部队来了,革命胜利盼来了曙光这一幅幅画面,反映了沂蒙山人民抗战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
从序曲来说,序曲运用了《沂蒙山小调》,这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而且它的诞生地就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凸显了一种文化气质,承载着一种精神,并且《沂蒙山小调》的旋律贯穿全剧,反反复复出现,似曾相识的熟悉旋律流畅动听,突显出地地道道的山东风格,并将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融合发挥到了极致。其次,《沂蒙山》的唱词都如诗歌一样完美,比如《沂蒙山》的主题合唱唱段《等着我,亲爱的人》,旋律优美动听,朴实的歌词朗朗上口,令听众“过耳不忘”。“你是家乡的雨,我是远行的风。风雨相随伴征程,等到再相逢。我是村头的月,你是远方的星。星月相伴乘彩云,等到再相逢,等着我,亲爱的人,等着我,不变的心,听你听我,彼此呼唤,一生有情有梦”……林生、海棠彼此呼唤共同演绎,唱出了海棠思念林生,盼望林生早日归来一家团聚的美好期望,表达了两人浓浓的爱意,歌颂了抗日战争年代妻子送郎上战场的辛酸和思念之情,又歌颂了其民族大爱。男声独唱曲目《爱永在》表达出为了爱人而毅然奔赴战场的决心和信念,到了抗战牺牲情节,唱词随即变得铿锵有力:“都有自己的爹,都有自己的娘,省下最后一口粮,为了前方。都有自己的儿,都有自己的女,送上最后亲骨肉,血洒战场”!此外,歌剧里面的咏叹调也是全剧的升华,如《苍天把眼睁一睁》是《沂蒙山》中第五幕海棠的咏叹调,这是整部歌剧情节矛盾的激发点,并将全剧推向高潮。它讲述了海棠的儿子被日军打死后,海棠悲痛万分的心路历程,她带着对儿子逝去的痛苦、自责和无尽思念唱出这首咏叹调,宣泄自己内心强烈的矛盾情感,塑造了一位悲痛的母亲变成了舍小家为大家、勇担大任的女性革命者形象。《沂蒙山》就是用这一句一句精彩的唱词,描绘出永不褪色的“沂蒙精神”和塑造出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豪爽坚毅的海棠、热血洒战场的林生、善良坚强的女八路军战士夏荷、守信用的孙九龙,以及一心为老百姓的赵团长等。通过聆听歌剧唱段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进而去了解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也可以认识一种音乐。歌剧《沂蒙山》做到了用声音传递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体验中国风格和中国韵味。 三、兴会
所谓兴会:“是指艺术品接受者借助于艺术品欣赏而激发自身感性的过程。兴会理论关注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接受,弥补了西方接受理论中过于哲理化的倾向,而且有利于构筑切合中国人审美体验的艺术鉴赏理论。兴会首先一个要点就是不能离开文本的修辞,同时另一个要点就是这种文本修辞所带来的多样而又复杂的内心感动过程”。
由于笔者是临沂人,故事的发生地点正是笔者的家乡莒南县,这里是沂蒙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曾经诞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如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和无私奉献的沂蒙母亲,还有与日本侵略者拼到最后一刻也不放弃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涯村”,这里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即“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成长下的新青年,所以笔者可以暂时用“局内人”的眼光去看待这部歌剧,笔者的“期待视野”就与所期待的一样。“期待视野”又称“期待视界”或“期待水准”,是姚斯文学史理论的重要概念。他认为“期待视野是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读者的文学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简言之,“期待视野是指处于不断变化的人类经验和学科知识,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处世态度、文化視野和艺术素养,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是读者对一部作品接受的全部前提条件”。歌剧《沂蒙山》深刻表现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这与外婆和笔者讲述的故事一样,在国家危难时刻,沂蒙山人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国家。
通过观看歌剧《沂蒙山》,让笔者更加了解到当时战争岁月的无情,沂蒙儿女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儿时的记忆与歌剧的内容、场景形成“对话”,更加理解并加深了笔者的记忆,同时为自己是沂蒙的女儿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笔者虽然没有出生在那个艰苦岁月的战争年代,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所经历的苦难,但从小外婆会给笔者讲述她所经历的事情,讲述那个时代所发生的故事。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血脉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历史的接力棒递到了我们手中,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一代的我们要努力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融入骨髓,化为血液,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老区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个沂蒙子女的使命担当。我们将努力完成父辈们手里交给我们新一代党员的伟大梦想、伟大目标、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欣赏完歌剧《沂蒙山》后并结合外婆的讲述,在笔者脑海里形成了新的认识,还原历史真相、加深历史记忆,铭记历史。
四、兴味
兴味是指审美过程结束之后,审美感受持续活跃,进而向欣赏者的现实生活或明或暗推进的过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个成语描述的就是音乐欣赏中兴味品评的过程。先秦时,“味”理论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如《国语·郑语》中史伯以“和五味以调口”来强调政治上的“广纳言”;《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子提出的“声亦入味”,认为五味调和而成美味,五声、六律调和则成美的音乐;医和、子产认为五味、五声、五色皆可给人以感官和美的享受,孟子、荀子则把味、声、色作为符合人之本性的追求,将味来比喻音乐、文章等的美感,是“通感”经验理论的运用。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这样写道:“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可不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表现了兴会层面中最为美妙、最有中国人独特体验的所在。用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兴味即“悦志悦神”,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能力,属于道德范畴,甚至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
歌剧《沂蒙山》是一部气势恢弘,充满豪情,充满正能量,展示“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音乐的优秀民族歌剧。从感触到生兴到兴会再到最后的兴味,每一个环节都给予我们不同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兴味并不是兴会理论的最高层面,而应理解为是由感触而产生的一种无限境界。感触的对象可能是有限的,比如歌剧中的灯光、道具、人物形象以及优美动听的歌剧唱段等。但兴味要强调的是有限的感触所带来的感兴的开放性、主观性和可变性,这往往是衡量是否成为一部优秀作品,注重深度意蕴的高雅艺术的要求。“从兴会的角度来思考,艺术作品所独有的魅力在于欣赏完一旦进入兴味的开放过程,这种艺术体验不仅能为欣赏者带来持续不断的愉悦感,而且还会提升欣赏者的审美趣味,改变欣赏者的人生态度。艺术品的巨大力量才得以爆发出来”。
欣赏歌剧《沂蒙山》来反思当下的生活,我们很庆幸自己生在和平年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和革命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吾辈要好好珍惜,作为沂蒙的女儿生活在沂蒙这块红色的热土上,要时刻发挥伟大的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永远发扬光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是一部成功的歌剧对社会和人们产生的隐形效益。综上所述,兴会的过程不仅是表层的感触,而是由感触到生兴,并抵达兴会甚至兴味的层次,是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不断进行视域融合的过程,是个体与艺术之间发生动态联系的有机过程。兴会不仅需要一双能洞察世间的眼睛,而且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更需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参考文献:
[1]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23.
[2]栾凯.攀登艺术高峰 不断开拓创新——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谈[J].人民音乐,2019(05):16.
[3]王一川主编.艺术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72.
[4]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崔学荣.接受美学视阈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优化策略[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2):139.
[6]王一川主编.艺术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64.
[7]钱钟书.旧文四篇·通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7.
[8][清]叶燮.原诗下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84.
[9]王一川主编.艺术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57.
关键词:兴会 感触 审美期待 沂蒙精神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162-03
一、感触
民族歌剧《沂蒙山》是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是由王晓岭、李文绪编剧,栾凯作曲,黄定山总导演,王丽达主演,于2018年12月19日、20日在济南首演,在长达150分钟的歌剧叙事中,其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和情感表现力让人震撼不已。首演当天,笔者在山东省会大剧院观看了此演出,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描述了海棠、林生等抗日角色在国家危亡时刻,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英雄故事。本文将笔者所观、所感、所得结合艺术鉴赏中的“兴会”理论来剖析经典、品味经典。
接受者在欣赏一部作品时,首先是以自己的感官去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通过听、看、闻、即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感受其构成和特色,即“兴会”的第一个层面“感触”。感触是艺术欣赏过程的第一步,实际上是调动身体的感觉器官去“观”。“观”是审美感知与实践的初始阶段,它需要欣赏者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审视,通常被视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古代就有“观文”而“入情”;“观画”而“入理”;“观物”而“取象”;“观乐”而“即心”的说法。歌剧不仅是听的艺术,也是看的艺术,《沂蒙山》是由青年歌唱家王丽达担任女主角的一部宏大的全景式民族歌剧,层层的巧妙布景,灯光的叠影重合,使得舞台空间得到了大大的拓展。旋转舞台的运用让舞台调度更加快速、便捷,使得剧情发展变得更加连贯性和流畅性,让观众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干冰的使用营造出了一种烽烟滚滚的战争场面和梦境般的诗意画面,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觉享受。其舞台背景高高矗立的山峰,带给观众强烈的压迫感。这里的山不是陶潜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南山,也不是向往田园生活怡然自得的绿水青山,而是《诗经》当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可以打仗躲鬼子的良好屏障,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沂蒙儿女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决心。接下来舞台灯光转向崖子村口村民,只见村民们大声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向观众展现了当时抗日村民的无所畏惧,要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勇气和决心,一座座高山寓意着重重艰难险阻,同时又象征着坚强、无畏、勇气和打不倒的民族精神。这宏大壮观的歌剧背景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激发了个人的民族爱国情怀,正如郭小利教授说道:“我们将‘观’称之为‘融入阶段’,使学生通过学习,由‘陌生’变‘熟悉’,并产生审美认知、情感共鸣与音乐文化认同”。
二、生兴
由于积极的感触艺术作品激发内心的感性波澜,才使欣赏者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生兴。即激发欣赏者的同感,唤醒欣赏者内心深处的记忆,以及对艺术作品的一些看法和想法,通俗的讲就是感同身受。在时长约150分钟的歌剧《沂蒙山》当中,歌剧包含了男女独唱、对唱、二重唱、四重唱、混声合唱等诸多演唱形式,同时将山东民间音乐《沂蒙山小调》中的音乐元素融合到歌剧唱段之中,歌剧还融入了多种民族乐器伴奏,如竹笛、琵琶、唢呐等,使得歌剧具有极其浓厚的山东地方音乐色彩。整部歌剧分为六幕,共有四十个唱段,四十个唱段层层递进,熟悉的沂蒙旋律时常会在耳边回荡,剧目中的音乐唱段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歌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代人的民族记忆,歌剧的《序曲》,笔者认为包含了整部歌剧的内容,《序曲》是以沂蒙山小调为主旋律,情绪先后经历了平静—欢快—紧张—欢快,让笔者联想到了战争前的平静、祥和,农忙时的欢乐和战争到来鬼子进村形成鲜明对比,形势变得紧张,而后八路军大部队来了,革命胜利盼来了曙光这一幅幅画面,反映了沂蒙山人民抗战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
从序曲来说,序曲运用了《沂蒙山小调》,这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而且它的诞生地就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从这种意义上说,它凸显了一种文化气质,承载着一种精神,并且《沂蒙山小调》的旋律贯穿全剧,反反复复出现,似曾相识的熟悉旋律流畅动听,突显出地地道道的山东风格,并将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融合发挥到了极致。其次,《沂蒙山》的唱词都如诗歌一样完美,比如《沂蒙山》的主题合唱唱段《等着我,亲爱的人》,旋律优美动听,朴实的歌词朗朗上口,令听众“过耳不忘”。“你是家乡的雨,我是远行的风。风雨相随伴征程,等到再相逢。我是村头的月,你是远方的星。星月相伴乘彩云,等到再相逢,等着我,亲爱的人,等着我,不变的心,听你听我,彼此呼唤,一生有情有梦”……林生、海棠彼此呼唤共同演绎,唱出了海棠思念林生,盼望林生早日归来一家团聚的美好期望,表达了两人浓浓的爱意,歌颂了抗日战争年代妻子送郎上战场的辛酸和思念之情,又歌颂了其民族大爱。男声独唱曲目《爱永在》表达出为了爱人而毅然奔赴战场的决心和信念,到了抗战牺牲情节,唱词随即变得铿锵有力:“都有自己的爹,都有自己的娘,省下最后一口粮,为了前方。都有自己的儿,都有自己的女,送上最后亲骨肉,血洒战场”!此外,歌剧里面的咏叹调也是全剧的升华,如《苍天把眼睁一睁》是《沂蒙山》中第五幕海棠的咏叹调,这是整部歌剧情节矛盾的激发点,并将全剧推向高潮。它讲述了海棠的儿子被日军打死后,海棠悲痛万分的心路历程,她带着对儿子逝去的痛苦、自责和无尽思念唱出这首咏叹调,宣泄自己内心强烈的矛盾情感,塑造了一位悲痛的母亲变成了舍小家为大家、勇担大任的女性革命者形象。《沂蒙山》就是用这一句一句精彩的唱词,描绘出永不褪色的“沂蒙精神”和塑造出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豪爽坚毅的海棠、热血洒战场的林生、善良坚强的女八路军战士夏荷、守信用的孙九龙,以及一心为老百姓的赵团长等。通过聆听歌剧唱段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进而去了解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也可以认识一种音乐。歌剧《沂蒙山》做到了用声音传递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体验中国风格和中国韵味。 三、兴会
所谓兴会:“是指艺术品接受者借助于艺术品欣赏而激发自身感性的过程。兴会理论关注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接受,弥补了西方接受理论中过于哲理化的倾向,而且有利于构筑切合中国人审美体验的艺术鉴赏理论。兴会首先一个要点就是不能离开文本的修辞,同时另一个要点就是这种文本修辞所带来的多样而又复杂的内心感动过程”。
由于笔者是临沂人,故事的发生地点正是笔者的家乡莒南县,这里是沂蒙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曾经诞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如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和无私奉献的沂蒙母亲,还有与日本侵略者拼到最后一刻也不放弃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涯村”,这里形成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即“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成长下的新青年,所以笔者可以暂时用“局内人”的眼光去看待这部歌剧,笔者的“期待视野”就与所期待的一样。“期待视野”又称“期待视界”或“期待水准”,是姚斯文学史理论的重要概念。他认为“期待视野是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读者的文学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简言之,“期待视野是指处于不断变化的人类经验和学科知识,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处世态度、文化視野和艺术素养,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是读者对一部作品接受的全部前提条件”。歌剧《沂蒙山》深刻表现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这与外婆和笔者讲述的故事一样,在国家危难时刻,沂蒙山人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革命,献给了国家。
通过观看歌剧《沂蒙山》,让笔者更加了解到当时战争岁月的无情,沂蒙儿女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儿时的记忆与歌剧的内容、场景形成“对话”,更加理解并加深了笔者的记忆,同时为自己是沂蒙的女儿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笔者虽然没有出生在那个艰苦岁月的战争年代,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所经历的苦难,但从小外婆会给笔者讲述她所经历的事情,讲述那个时代所发生的故事。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血脉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历史的接力棒递到了我们手中,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一代的我们要努力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融入骨髓,化为血液,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老区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个沂蒙子女的使命担当。我们将努力完成父辈们手里交给我们新一代党员的伟大梦想、伟大目标、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欣赏完歌剧《沂蒙山》后并结合外婆的讲述,在笔者脑海里形成了新的认识,还原历史真相、加深历史记忆,铭记历史。
四、兴味
兴味是指审美过程结束之后,审美感受持续活跃,进而向欣赏者的现实生活或明或暗推进的过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个成语描述的就是音乐欣赏中兴味品评的过程。先秦时,“味”理论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如《国语·郑语》中史伯以“和五味以调口”来强调政治上的“广纳言”;《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子提出的“声亦入味”,认为五味调和而成美味,五声、六律调和则成美的音乐;医和、子产认为五味、五声、五色皆可给人以感官和美的享受,孟子、荀子则把味、声、色作为符合人之本性的追求,将味来比喻音乐、文章等的美感,是“通感”经验理论的运用。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这样写道:“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可不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表现了兴会层面中最为美妙、最有中国人独特体验的所在。用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兴味即“悦志悦神”,是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等级的审美能力,属于道德范畴,甚至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
歌剧《沂蒙山》是一部气势恢弘,充满豪情,充满正能量,展示“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音乐的优秀民族歌剧。从感触到生兴到兴会再到最后的兴味,每一个环节都给予我们不同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兴味并不是兴会理论的最高层面,而应理解为是由感触而产生的一种无限境界。感触的对象可能是有限的,比如歌剧中的灯光、道具、人物形象以及优美动听的歌剧唱段等。但兴味要强调的是有限的感触所带来的感兴的开放性、主观性和可变性,这往往是衡量是否成为一部优秀作品,注重深度意蕴的高雅艺术的要求。“从兴会的角度来思考,艺术作品所独有的魅力在于欣赏完一旦进入兴味的开放过程,这种艺术体验不仅能为欣赏者带来持续不断的愉悦感,而且还会提升欣赏者的审美趣味,改变欣赏者的人生态度。艺术品的巨大力量才得以爆发出来”。
欣赏歌剧《沂蒙山》来反思当下的生活,我们很庆幸自己生在和平年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和革命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所以吾辈要好好珍惜,作为沂蒙的女儿生活在沂蒙这块红色的热土上,要时刻发挥伟大的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永远发扬光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是一部成功的歌剧对社会和人们产生的隐形效益。综上所述,兴会的过程不仅是表层的感触,而是由感触到生兴,并抵达兴会甚至兴味的层次,是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不断进行视域融合的过程,是个体与艺术之间发生动态联系的有机过程。兴会不仅需要一双能洞察世间的眼睛,而且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更需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参考文献:
[1]郭小利.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23.
[2]栾凯.攀登艺术高峰 不断开拓创新——民族歌剧《沂蒙山》创作谈[J].人民音乐,2019(05):16.
[3]王一川主编.艺术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72.
[4]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崔学荣.接受美学视阈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优化策略[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2):139.
[6]王一川主编.艺术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64.
[7]钱钟书.旧文四篇·通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7.
[8][清]叶燮.原诗下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84.
[9]王一川主编.艺术学原理(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