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改变生活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一论断或许也为当下的房企指明了发展方向:让提供的产品更有温度,让购房者更喜欢住在这里。
原·聚场举办的咖啡品鉴沙龙吸引小区业主参加。

  那么,怎样的房子才更有温度?房企新贵东原集团已经找到了答案——发展独特的社区运营体系,由东原牵头来实现社区资源充分流动,让业主参与社区建设,构建和谐“小社会”。

重庆D7原·聚场的实验


  作为房地产界的“文艺生”,东原从2013年就有了“俱乐社区”的概念,并梳理出童梦童享、友邻友趣、乐享乐配、优度优家四大社区子品牌。其中除了优度优家是更偏尺度感、物理空间以外,其他三个子品牌都是来源于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社区的关系,目的也是要服务于这样的关系。
  2016年,东原开始考虑在原有的社区子品牌之外做一个社群聚合产品——原·聚场。东原集团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何既君向《新民周刊》表示:“我们之前四大社区子品牌是相对独立的,总体偏硬件,而原·聚场是这四个子品牌的综合,偏软件方面。我们希望把原·聚场做成一个社群活动中心,而这里的社群活动是不分人群和年龄段的。原·聚场就是一个‘小社会’。”
  首个“原·聚场”选择在重庆东原D7区,一个已经入住两年的小区。值得注意的是,业内其他做社区运营服务的房企,往往是在新开发楼盘中推出类似产品,作为一个卖点。由此可见东原做这个事情更多是公益性的。
  难能可贵的是,东原几乎以“工匠精神”来打造原·聚场,重庆D7的硬件投入就花了1000多万。东原还特意找来了因2015年《梦想改造家》改造北京胡同而出名的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为重庆D7原·聚场900多平方米做整体设计。“我们当初就是打电话到青山周平工作室的前台,他和我们谈了一次就决定接这个项目了。”在何既君看来,大家能够如此顺畅合作的原因是双方有相同的理念:倡导邻里社会关系,建筑以人为本。
  而青山周平操刀的D7原·聚场,也把这一理念做到了极致——他创造了一种尽量没有界限的空间,在“小社会”里让大家自由地产生连接——吧台、多功能厅、书塔、观影区被盛放在大小不一的“盒子”,高低起伏的地面营造出城市一般的层次感,同时兼具交通空间、活动空间以及休闲空间。
  2017年6月23日,由东原打造的国内首个交付社区的社群空间——原·聚场于重庆东原D7区正式亮相。“东原每一个社区里面都有大量资源,里面充斥着有才华的人、有资源的人、有時间的人、有梦想的人,有老人,有小孩,包括自由职业者。他们的时间、才华在过去的模式里没有得到充分的共享,”东原集团董事长罗韶颖在启幕仪式上表示,“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产品,把社区内所有人的能量放大出来呢?我觉得是有机会的,所以今天,我们原·聚场的实验版隆重开启!”

“小社会”的美好生活


  短短100多天,原·聚场对社区带来了令人惊叹的改变——这里不再是只有一家5口的“小家”而是6000户人家构成的“大家”——鸡犬之声相闻,守望相助,很温暖很亲切的邻里关系。
左:原·聚场拳击活动。
右:原小胖。

  原·聚场负责人告诉《新民周刊》:“十九大报告里多次提到‘美好生活’,而原·聚场与这个概念不谋而合。”
  一方面,原·聚场的景观很棒,周围还有跑道。很多业主在遛弯的时候就会到原·聚场坐坐,这是原·聚场负责人和他的团队没有预期到的。“业主形成了习惯,渐渐喜欢到这里来了。白天主要是中老年人过来,而晚上6点半到9点之间则是下班的年轻人——他们带孩子来看看书,或是带着电脑来吧台加会儿班。大家把原·聚场当作自己家的客厅一样,是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感觉特别棒。”而且,原·聚场每个员工都能叫出小朋友的名字,如同以前的熟人社会。
  另一方面,原·聚场的存在也对D7的居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因为有原·聚场,D7的房价比对面的楼盘高了10%-20%。”原·聚场负责人透露,“原·聚场落地后,D7物业缴费率也提高了很多。并不是说之前业主不愿意缴费,而是原·聚场所在地本来就是以前的物业缴费中心,但是大家懒得多跑一趟,一般到了年底才交。而现在业主们经常来原·聚场,顺便就把物业费缴了。”
  此外,小区自治氛围十分浓厚——原·聚场外面的广场上没有喧嚣的广场舞,门前落叶也有居民自发清扫。“我们今年6月下旬运营时,曾担心会有不遵守规矩的老人进来。但运营一两个月后,我们发现应该拥抱这部分人,我们这个空间是欢迎所有人的。”原·聚场负责人很赞同青山周平的观点——建筑是能够改变人的,空间是能够改变人的。
  “我们邀请了重庆最棒的老年人舞蹈培训机构,来原·聚场为老人们做提升培训。这也体现了原聚场当初的目的,我们要提高你原本的生活。”原·聚场负责人自豪地表示,五个月来,业主把原·聚场当成了自己的空间,契合了原·聚场的英文名“Our Space”。“现在有小朋友在原·聚场里吵的话,家长都会及时制止。”
  组织性是原·聚场区别于业主会所的重要特质,不只提供活动场所,还配有专业的Y.O团队(Yuan Organization)长期运营,把所有知识产权把握在手中。对此,罗韶颖有她自己的思考:“关于原·聚场,东原不光是盖了房子,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社区活动的组织者。但组织者不是主导者。我们只是要做‘点火器’,社区里的人,左邻右里,他们才是真正的‘发动机’,是这些‘社邻’让社群活动持续运转。”   一群奉献共享的Y.O(Yuan Organization)为牵头人带着大家一起创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社区,构建了亲子、生活美学、戏剧三大社群,通过这些社群又孵化了57个兴趣小群。原·聚场负责人说:“现在的业主大群,已有三四千人,覆盖了一大半的小区住户。其他业主群可能会投诉开发商等问题,而我们的群里讨论的是孩子哪里培训好,小区哪家餐馆好等。我们做的活动在群里也会进行通知,业主的接受度很高。”
宁静致远。

  在重庆D7原·聚场,清洁大姐是9栋的留守妇女,店员是对面7栋的小美女,朗读群是10栋的金融青年……他们都是Y.O团队的一员。
  更有趣的是,原·聚场的馆长是一只名叫“原小胖”的猫咪,如今已经成为重庆原·聚场的明星。事实上,原小胖原本是一只流浪猫,小区有一位好心人一直在喂养它。原·聚场的工作人员知道这件事后就收养了它,从此原小胖就登上了生活巅峰——它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慵懒地躺在沙发上,每当有客人进来,原小胖会在前面带路,陪着他们参观,非常称职地扮演着馆长和形象代言人的角色。或许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美好,让一只流浪猫都有了归属感。
  除了原小胖,原·聚场这一IP也有了自己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例如,北京奥运服装设计师、东原业主梁明玉,为原·聚场定制文创作品——“灵囊”。而“原物”文具等文创产品也相应问世,向人们传递“回归生活本真”的生活态度,使得原·聚场深入人心。
  易居研究院智库总监严跃进分析,对于东原来说,此类社区品牌项目的推出,显示出其对于社区经营的新理念和运筹能力。从实际情况看,东原当前正通过此类标杆项目来梳理社区经营的新模式。尤其是在社区经营的概念相对较多的时候,东原通过此类社群空间的打造,进而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市场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

遍地开花的大IP


  随着重庆项目建立的口碑效应,东原开始向全国推广原·聚场。据悉,原·聚场所有的活动策划及搭建,均由原·聚场自身的Y.O团队策划落地。所有的知识产权把握在原·聚场手中,为资源对外输出和自我复制创造了条件。
  據悉,原·聚场将在4座城市复制8个项目。按照规划,武汉、杭州、昆明、成都将先一步迎来原·聚场落地。在此之后,东原将在更多城市推广原·聚场。届时,东原的俱乐社区理念将会全面开花结果。
  至于一线城市,何既君透露,东原将在上海建造一个原·聚场的品牌馆,和重庆D7原·聚场不同,上海的这个品牌馆是一个完全对外开放的,除了有咖啡馆和吧台等消费场所,还有东原高端系列的展示,相当于一个消费场所和公共空间的集合。
  为了找到适合原·聚场的设计师,东原先后接触了100多个设计师,最后选择了设计钟书阁的李想和设计混沌研习社的齐帆等几位设计师。选择他们的原因是为了让每一个空间都有亮点。当然,双方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是:理念一致,请来的是致力于建筑改变生活、更新社区、更新城市的设计团队……
  据悉,国内许多房企已经参观了重庆原·聚场,对于东原的这一模式赞不绝口。东原也和同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联合建立社区研究所,原·聚场就是社区关系研究的最佳样本。
  房企新贵的中国梦
  优秀的产品力是所有房企生存的关键。一直以来,东原就追求设计出一套良性的生态系统,让业主真正喜欢生活在东原的社区里。这套独特的社区生态系统,也是东原社区与其他社区最大的差异化所在。原·聚场的加入让东原基于社区关系运营的核心产品货架,更加丰满和完善。
  不难发现,致力打造成“城市运营服务商”的东原,从早期的1.0时代“靠沟通吃饭”,到2.0时代的“让连接发生”,实现社区内人与人之间更有质量的连接,再到3.0时代的“俱乐社区”规划,东原深度挖掘社区内部资源,打通内外部资源的分享系统,东原社区运营理念不断迭代更新。
原·聚场已经成为小区居民的“公共客厅”。

  今年3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榜单,东原地产比肩万科,跃升“2017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新社区文化运营5强”名单第2名。
  在罗韶颖的计划中,东原地产将坚持走差异化道路,为此需要一个基本规模,这个规模的下限是500亿。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把总部搬到上海后,东原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2018年,实现500亿 的业绩规模;预计到2025年,发展为基于并购合作友好型生态组织、社商PLUS、俱乐社区、创新业务下的强超额盈利能力组织。
  可以预见,随着原·聚场的创新和推广,东原在不断提升自我社区运营能力的同时,也为行业下半场的创新转型提供了示范,而中国社区运营也正在迎来全面革新的时代。
其他文献
1. 因反对接受慰安妇像,大阪宣布与旧金山解除60年友好城市关系。象征日军侵略历史的慰安妇少女像由当地华裔和韩裔团体设置在私有地,近日将该私有地赠送给了旧金山市。  2. 美国驻日本冲绳部队一架大型运输直升机的一个舷窗13日上午坠落在当地一所小学的操场,导致一名学生受伤。这是本月发生在冲绳县的第二起美国军机部件高空坠落事件。摔零件伤民已成当地美军传统,而美军在18日依然宣布复飞事故机型。再度引发了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把仇恨千秋万代传下去,而是为了避免历史重演。要让后人知道,和平是多么珍贵。  在12月13日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前,12月9日凌晨2点,最年长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管光镜老人与世长辞,享年100岁。在此之前,同为幸存者、长期在大屠杀纪念馆义务讲解的佘子清老先生于11月15日去世。目前,登记在册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12月7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桂香和他的亲属在侵华日
曾经有人做过测试,站在浦东向浦西望去,上海外滩的天际线用电脑绘制下来,按一定的节拍分切,居然是一首雄浑的乐曲。  如果你去查阅世界各地有关城市天际线的榜单,就会发现排名靠前的往往是那些有着滨水景观的大都市。这可能是因为水道便利的地方相对富饶,而经济发达地区高楼大厦自然也就多了。  在中国,上海天际线的魅力指数仅次于香港。因此,当上海致力于把“母亲河”黄浦江两岸打造成世界级滨水区之际,对于天际线也有
早上从上海出发到南京参加会议,晚上即可回到家中与家人共进晚餐;逢年过节为宁波老家的亲人快递一份礼物,第二天对方就能收到……这种人或物在地区之间的快速流动,就是人们常说的“区域一体化”重要特征之一,它离不开区域一体化交通系统的支撑。  8月22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以下简称“上海2040总规划”)正式面向全社会征询意见,其中,在交通方面,“上海2040总规划”提出
在世界霸权移转的当口,为国家民族谋福利,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小国政治家的智慧。  挑剔的外媒  近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显得热络,然而国际关系无论多么精彩纷呈,其本质总在历史逻辑内严谨地运行着。从外媒观点出发点,发现标题越挑剔,文章越刻薄。10月20日,北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欢迎仪式,欢迎菲律宾共和国总统罗德里戈·罗亚·杜特尔特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德国世界报标题是:“马尼
欧洲杯如火如荼之时,2016年长安福特杯媒体足球赛上海站日前也在源深体育场吹响号角,长安福特东区足球联队与上海主流汽车媒体队以球会友,享受足球运动的乐趣,生动再现了长安福特筑夢足球,进无止境的精神。  自2014年5月以来,长安福特正式成为中超联赛官方高级合作伙伴、官方推广与发展合作伙伴,并在2015年2月成功冠名中国足协超级杯。2015年8月,长安福特正式成为2015年至2019年中国足协中国之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与战略联盟伙伴——上汽通用汽车于9月在上海迪士尼乐园中开启了全新游乐体验:“创界:雪佛兰数字挑战”,充满想象和前瞻科技的创新世界带给了游客乐趣无穷的全新体验。  在这个项目中的“想象”区,游客可体验“身穿”特制的虚拟光服,在创数字化世界中驰骋的神奇感受;在“创”区标志性的“前瞻汽车设计”体验中,游客可参与设计新型的未来汽车;而在互动性十足的“驾驭”区,游客可进入以雪佛兰品牌为灵感所
B 上海  2015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五违”(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和违法居住)等问题,上海凝神聚力“补短板”,一场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正全线打响。  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邓建平介绍,去年上海完成首轮11个市级重点地块的环境综合整治;今年,又确定了17个市级区块和240个区县级地块,涉及违法用地14000多亩、违法建筑1300多万平方米。  截至2016年6月25日,17个市
闽港澳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闽港澳青年菁英是建立“丝路”国家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对促进民心相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年12月,《新民周刊》记者在福建泉州采访第三届“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主要议题是——两岸四地如何共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16年12月18日,这一由全国台联、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指导,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中国文化院主办的第四届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是上海几代人都朗朗上口的童谣。而在“实惠App”上线以后,“摇啊摇”成为了手机一族的一类标准动作。拿起手机摇一摇,也许就能中个奖。而将这些奖项送到客户手中的,正是易居社区增值服务集团的员工。  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出一支如涓涓细流般渗入社区的营销队伍?当记者走访易居社区增值服务集团上海公司时,发现了一个秘密。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必然,该服务集团上海公司四大事业部的四位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