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应该怎么上?每个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看法,因为语文本来就是内涵最丰富、外延最宽广的一门课程。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的,那就是对目前广泛存在的“肢解”法的反对。为了应付高考,我们把一篇优美的文章切割成几块,血淋淋地展示给学生看。这其中有几分美感可以言说,自不待言。本文谨以《祝福》为例,探讨一下教材文本的解读方法。
2007年我参加山西省第七届语文“金钥匙”赛讲时,抽到的课题便是《祝福》。一般情况下我们讲这篇小说,都会从小说的几个要素入手,讲它的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讲完之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是支离破碎的。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衡量,第一维度的“知识与技能”无疑是死的,第二维度的“过程与方法”是僵化的,而第三维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基本是谈不上的。我们像一个兢兢业业的解剖者,展示给学生一堆毫无灵性的文字垃圾。
所以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就想尽量避免这种传统而无效的教学方法。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无意中读到了舒婷的一首诗《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了眺望天上来鸿/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这首诗以大胆的笔触,呼唤人们勇敢地去追求爱情,而不必恪守所谓的贞操。看到这首诗后,我突然想到了祥林嫂,她不就是被贞操观念扼杀的一个典型形象吗?于是我这节课的构思便产生了:以贞操观念为出发点,解读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一个很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细节来展开教学。祥林嫂第一次逃婚到鲁镇,人们都叫她“祥林嫂”。第二次走投无路到鲁镇投奔老主人,人们依然叫她“祥林嫂”。同样的称呼,似乎没有什么异样。可细读之下则不尽然。第一次人们叫她“祥林嫂”是因为她是已逝的祥林的未亡人,这一声声“祥林嫂”无疑在提醒她:你生是祥林的人,死是祥林的鬼,祥林是你一辈子的主人!而祥林嫂本人也是认同这一提醒并自觉照办的,因为这就是她在这个社会上所受到的最早也最重要的教育。但被婆婆带人抢回并逼嫁贺家墺,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第二次到鲁镇,仍然是那一声声“祥林嫂”,可在她听来,显然有别的味道,那是在提醒她:你是个不洁之人,你背叛了祥林,你不配叫这个名字!就是这样看似没有什么异样的称呼,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一样,一天天把这个苦命的无所适从的女人逼向了绝路。
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只及一点,其实是以点带面。我们的参考资料上总是千篇一律地解释: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礼教,是“三纲五常”……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封建礼教,什么是“三纲五常”,但这些东西在学生脑海中始终是僵化的,因为没有感性的认知,他们不会有任何深刻的体会,那么这些口号般的解读就是无效的。而抓住一点的话,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带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深切体会祥林嫂是如何在贞操观念的逼迫下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其结果,学生未必能够解释什么是封建礼教,便他们会牢牢记住:封建贞操观念是如何杀人于无形的。而我们的目标不也就达到了吗?
所以,我认为,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活起来,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能够真正发挥其美育和德育功能,就应该大但摆脱僵化教条的条分缕析,有针对性地寻找突破口,带领学生从任一个侧面入手,去窥及整个文本的风貌。面面俱到的分析,只能让教学变得枯燥,让我们的语文课一步步远离学生的兴趣,成为一块真正的鸡肋。
2007年我参加山西省第七届语文“金钥匙”赛讲时,抽到的课题便是《祝福》。一般情况下我们讲这篇小说,都会从小说的几个要素入手,讲它的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讲完之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是支离破碎的。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衡量,第一维度的“知识与技能”无疑是死的,第二维度的“过程与方法”是僵化的,而第三维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基本是谈不上的。我们像一个兢兢业业的解剖者,展示给学生一堆毫无灵性的文字垃圾。
所以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就想尽量避免这种传统而无效的教学方法。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无意中读到了舒婷的一首诗《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了眺望天上来鸿/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这首诗以大胆的笔触,呼唤人们勇敢地去追求爱情,而不必恪守所谓的贞操。看到这首诗后,我突然想到了祥林嫂,她不就是被贞操观念扼杀的一个典型形象吗?于是我这节课的构思便产生了:以贞操观念为出发点,解读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一个很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细节来展开教学。祥林嫂第一次逃婚到鲁镇,人们都叫她“祥林嫂”。第二次走投无路到鲁镇投奔老主人,人们依然叫她“祥林嫂”。同样的称呼,似乎没有什么异样。可细读之下则不尽然。第一次人们叫她“祥林嫂”是因为她是已逝的祥林的未亡人,这一声声“祥林嫂”无疑在提醒她:你生是祥林的人,死是祥林的鬼,祥林是你一辈子的主人!而祥林嫂本人也是认同这一提醒并自觉照办的,因为这就是她在这个社会上所受到的最早也最重要的教育。但被婆婆带人抢回并逼嫁贺家墺,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第二次到鲁镇,仍然是那一声声“祥林嫂”,可在她听来,显然有别的味道,那是在提醒她:你是个不洁之人,你背叛了祥林,你不配叫这个名字!就是这样看似没有什么异样的称呼,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一样,一天天把这个苦命的无所适从的女人逼向了绝路。
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只及一点,其实是以点带面。我们的参考资料上总是千篇一律地解释: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礼教,是“三纲五常”……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封建礼教,什么是“三纲五常”,但这些东西在学生脑海中始终是僵化的,因为没有感性的认知,他们不会有任何深刻的体会,那么这些口号般的解读就是无效的。而抓住一点的话,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带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深切体会祥林嫂是如何在贞操观念的逼迫下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其结果,学生未必能够解释什么是封建礼教,便他们会牢牢记住:封建贞操观念是如何杀人于无形的。而我们的目标不也就达到了吗?
所以,我认为,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活起来,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能够真正发挥其美育和德育功能,就应该大但摆脱僵化教条的条分缕析,有针对性地寻找突破口,带领学生从任一个侧面入手,去窥及整个文本的风貌。面面俱到的分析,只能让教学变得枯燥,让我们的语文课一步步远离学生的兴趣,成为一块真正的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