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教材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是应用数学与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建立起正确明晰的概念,才能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因此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在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一些学生数学素养之所以差,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因此造成他们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距明显。
概念课的教学,一种常用的模式:通过大量具体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对这些例子进行观察、归纳、概括,从而得出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形成概念。但从实际教学情况看,许多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时,不舍得花时间,没有让学生认真观察、不愿花时间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它的本质特征,不注重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只注重概念的应用。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并没有按照以下步骤:1.实例引入,建立感性认识;2.归纳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3.建立概念;4.概念辨析,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5.巩固、应用,加深理解与系统构建。殊不知,教师忽视而刻意删去的教学环节,正是概念教学需要重视的概念形成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过程。缺少这样过程,既可能丢掉了从问题到概念之间的精彩过程,又可能让学生感到这样的学习显得单调、乏味,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下面以一次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展示问题:
问题1: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5°C,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C。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C。(1)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
教师:这是正比例函数吗?再看看下面的几个问题。
问题2:
(1)有人发现,在20~25°C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C)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差。
(2)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单位:kg)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再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的值。
(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单位:元)包括月租费22元,拨打电话x分的计时费(按0.1元/分收取)。
(4)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矩形的长减少xcm,宽不变,矩形面积y(单位:cm■)随x的值而变化。
教师很快就让一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展示结果:上面问题中,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1)c=7t-35(20≤t≤25) (2)G=h-105
(3)y=0.1x 22 (4)y=-5x 50(0≤x≤10)
并总结:一般地,我们把形如y=kx 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然后让学生做练习。
像这种把需要学生思考、观察、归纳、概括的思维过程省略了,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收器,把知识强加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锻炼,上课的积极性显然不高,这样的课堂肯定很乏味。
如果老师在此稍作调整:首先由于问题的背景不一样,干扰了学生对问题本质的发现,那如何把这种干扰排除呢?就像几何只研究物体的大小和现状一样,我们这里只讨论两个量的关系,抛开它们的实际背景,所以我们不妨把5个问题的未知量统一成x,y,于是这5个解析式就成了下面的5个式子:
(1)y=-6x 5
(2)y=7x-35(20≤t≤25)
(3)y=x-105
(4)y=0.1x 22
(5)y=-5x 50(0≤x≤10)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式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与之前学过的正比例函数是否一样?不一样,又有什么区别?这几个式子在结构上相同,它是怎样的一种结构,你能说出来吗?我们把具有这种结构的式子叫一次函数,再引出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另一种现象,一些数学概念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引入这些概念,它是怎样产生的?通过了解它的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下面以平方根教学为例作说明。
复习引入:
教师: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如果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1、2、3、4、0.5,则它们的面积是多少?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鸥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cm■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教师:如果这块画布面积为4cm■、9cm■、16cm■,你能求出边长吗?0.01cm■呢?有没有面积为2cm■、3cm■、5cm■?如果有,它的边长是多少呢?你能求出来吗?
设置这样一组学生目前能求出边长到不能求出边长的情况,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正方形确实存在,那么它的边长也肯定存在,是多少呢?怎么求不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学生这些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发出来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说:“等你学完今天平方根的概念,你就懂了。”这时学生很想知道什么是平方根,教师再讲解概念时,学生的兴致非常高,注意力非常集中,效果肯定非常好。
教师:正方形的面积为1cm■、4cm■、9cm■、16cm■,设它的边长为xcm,即相当于已知:x■=1,x■=4,x■=9,x■=16,求x;这时的x可以写出来。但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2cm■,3cm■,5cm■,设它的边长为xcm,即相当于x■=2,x■=3,x■=5,显然它的边长也存在,但我们目前不会表达这样的数,古人很聪明,既然存在这样的数,我们不妨用一个式子表示它。
这样的介绍,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知道■只是算术平方根符号表示法。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链,使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方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把这个概念硬灌给学生。
概念教学不仅要在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还要在设疑和激趣方面多下工夫,尽量让学生有认识上的冲突,思维上的矛盾,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概念的引出提供了保证。
概念课的教学,一种常用的模式:通过大量具体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对这些例子进行观察、归纳、概括,从而得出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形成概念。但从实际教学情况看,许多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时,不舍得花时间,没有让学生认真观察、不愿花时间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它的本质特征,不注重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只注重概念的应用。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并没有按照以下步骤:1.实例引入,建立感性认识;2.归纳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3.建立概念;4.概念辨析,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5.巩固、应用,加深理解与系统构建。殊不知,教师忽视而刻意删去的教学环节,正是概念教学需要重视的概念形成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过程。缺少这样过程,既可能丢掉了从问题到概念之间的精彩过程,又可能让学生感到这样的学习显得单调、乏味,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下面以一次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展示问题:
问题1: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5°C,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C。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C。(1)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
教师:这是正比例函数吗?再看看下面的几个问题。
问题2:
(1)有人发现,在20~25°C时蟋蟀每分钟鸣叫次数C与温度t(°C)有关,即C的值约是t的7倍与35的差。
(2)一种计算成年人标准体重G(单位:kg)的方法是:以厘米为单位量出身高值h,再减常数105,所得差是G的值。
(3)某城市的市内电话的月收费额y(单位:元)包括月租费22元,拨打电话x分的计时费(按0.1元/分收取)。
(4)把一个长10cm,宽5cm的矩形的长减少xcm,宽不变,矩形面积y(单位:cm■)随x的值而变化。
教师很快就让一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展示结果:上面问题中,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1)c=7t-35(20≤t≤25) (2)G=h-105
(3)y=0.1x 22 (4)y=-5x 50(0≤x≤10)
并总结:一般地,我们把形如y=kx 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然后让学生做练习。
像这种把需要学生思考、观察、归纳、概括的思维过程省略了,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收器,把知识强加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锻炼,上课的积极性显然不高,这样的课堂肯定很乏味。
如果老师在此稍作调整:首先由于问题的背景不一样,干扰了学生对问题本质的发现,那如何把这种干扰排除呢?就像几何只研究物体的大小和现状一样,我们这里只讨论两个量的关系,抛开它们的实际背景,所以我们不妨把5个问题的未知量统一成x,y,于是这5个解析式就成了下面的5个式子:
(1)y=-6x 5
(2)y=7x-35(20≤t≤25)
(3)y=x-105
(4)y=0.1x 22
(5)y=-5x 50(0≤x≤10)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式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与之前学过的正比例函数是否一样?不一样,又有什么区别?这几个式子在结构上相同,它是怎样的一种结构,你能说出来吗?我们把具有这种结构的式子叫一次函数,再引出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了。
另一种现象,一些数学概念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引入这些概念,它是怎样产生的?通过了解它的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下面以平方根教学为例作说明。
复习引入:
教师: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如果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1、2、3、4、0.5,则它们的面积是多少?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鸥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cm■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教师:如果这块画布面积为4cm■、9cm■、16cm■,你能求出边长吗?0.01cm■呢?有没有面积为2cm■、3cm■、5cm■?如果有,它的边长是多少呢?你能求出来吗?
设置这样一组学生目前能求出边长到不能求出边长的情况,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正方形确实存在,那么它的边长也肯定存在,是多少呢?怎么求不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学生这些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发出来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说:“等你学完今天平方根的概念,你就懂了。”这时学生很想知道什么是平方根,教师再讲解概念时,学生的兴致非常高,注意力非常集中,效果肯定非常好。
教师:正方形的面积为1cm■、4cm■、9cm■、16cm■,设它的边长为xcm,即相当于已知:x■=1,x■=4,x■=9,x■=16,求x;这时的x可以写出来。但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2cm■,3cm■,5cm■,设它的边长为xcm,即相当于x■=2,x■=3,x■=5,显然它的边长也存在,但我们目前不会表达这样的数,古人很聪明,既然存在这样的数,我们不妨用一个式子表示它。
这样的介绍,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知道■只是算术平方根符号表示法。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链,使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方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把这个概念硬灌给学生。
概念教学不仅要在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还要在设疑和激趣方面多下工夫,尽量让学生有认识上的冲突,思维上的矛盾,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概念的引出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