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人间是此峰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此时回望中华民族追寻伟大复兴梦想的历史时间,意味深长——
  风雨百年,青史可鉴。中国共产党无疑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坚强领导核心。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2012年,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此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一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奋力前行!
  千年梦圆——中国共产党人兑现庄严承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2012年11月29日,刚刚上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出铿锵誓言。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纵贯千年的朴素理想,到激荡百年的奋斗历程,全面小康迎来“建成”的决定性阶段,擂响“决战决胜”的战鼓。
  几天后,习近平总书记选择改革开放前沿广东,首次赴地方考察。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深圳莲花山,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并种下一棵高山榕。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在中国建设小康社会。从此,小康被赋予新的时代意蕴。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
  从广东回到北京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太行山区河北阜平县看真贫。在顾家台村,他走进村民顾成虎家破旧的土坯房,心情沉重。
  习近平总书记走后,顾成虎发现收到的慰问品中比别家多了一件棉大衣。“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总书记看到我左袖口破了,特意让人给加的。”顾成虎说。
  “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重若千钧。
  此后,贫困人口脱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
  这,是一场任务艰巨又必须打赢的战役!
  当时,中国农村有近一亿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举——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印有党徽的脱贫攻坚责任书上签下名字。
  “这就是你们给中央立下的军令状。”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地说。
  在此基础上,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
  党中央一声令下,脱贫攻坚战场万马奔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冲锋陷阵。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上阵,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足迹遍及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翻山越岭到20多个贫困村访贫问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等措施,始终指引着脱贫攻坚战的方向。
  经过英勇战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1800多名党员、干部牺牲。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污染防治,同样是一场绝无退路的攻坚战。
  2014年2月25日,北京遭遇雾霾,空气污染指数已连日爆表。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一边调研一边思考应对之策。
  “大气污染防治是北京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指出,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相继实施。
  当年11月,北京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美丽的蓝天刷屏。
  习近平总书记在欢迎宴会上致辞:“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央随后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七大标志性战役陆续开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高悬……战果频频,让生态文明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美丽中国的模样,正是中国人民心中全面小康的厚重底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重要基石。
  2019年1月21日,一年一度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关键少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从有效遏制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到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再到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一场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斗闯关夺隘,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2020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袭。
  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沉着、指挥若定,作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果断作出关闭离汉离鄂通道的决策,决定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及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在党中央号令下,4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前线,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凝聚起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经此一役,中国人民挺了过来!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转正”,中国社会生机活力依旧。这道“加试题”让全面小康含金量更足。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深圳,望着那株已枝繁叶茂的高山榕,意味深长地说:“8年了,弹指一挥间啊。选的这个地方很好,树冠能展开,树长得也快。”
  穿越百年风云,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正义阳光洒向大地……
  全面小康的中国,正是梁启超在兵荒马乱中畅想的“雄飞时代”,正是李大钊在沉沉黑夜中向往的“青春之国家”,正是方志敏在敌人监狱中憧憬的“可爱的中国”。
  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小康梦圆在即,站立“如您所愿”的盛世,告慰先辈,昭示未来——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伟大变革——应时代之变,答历史之问,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辉映中,书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习近平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正是在这次党代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党章,写在百年大党的旗帜上。
  新时代,新思想,其来何从?
  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中,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宽广的战略眼光、深邃的历史思考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是一场新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
  2010年10.6%,2011年9.6%,2012年7.9%……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高增长,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增速走出下行曲线。
  是沿用老办法拉增长,还是找新路径提质量?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
  明确“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提出“新常态”,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思之深、行之笃。
  山西太钢,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一度巨额亏损。2017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走进这家企业考察调研。
  第一次考察,太钢刚刚经历去产能之痛。
  三年后,太钢涅槃重生,全球最薄“手撕钢”供不应求。见到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生产车间,“85后”技术员廖席紧张又兴奋。
  拿起一片“手撕钢”,总书记轻轻扭折了一下,称赞说:“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了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發展方式全面转变、发展结构大幅调整、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上新起点,朝着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这是一场发展空间的战略重构——
  2014年3月,乍暖还寒。
  正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九曲黄河的最后一弯——黄河东坝头段考察。
  水阔风劲,河水裹挟泥沙滚滚东去,千百年来,黄河曾多次在这里决口改道。总书记伫立岸边眺望。
  “黄河宁,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2019年9月,河南郑州。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古老黄河,掀开了发展的崭新篇章。
  不限一时一域,放眼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着眼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
  两条母亲河——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
  三大城市群——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发挥集聚效应、构建新增长极和动力源;
  四大经济区——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赋予时代新内涵、发展新方向。
  以千秋大计的气魄谋划建设雄安新区;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赋予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历史新使命……
  联南接北、承东启西,优势互补、双向互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个关键处落子、彼此相连成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空间。
  这是一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巨变——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聚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份涉及15大领域、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的方案出炉。   由此,中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全新局面。
  深知前路险峻,习近平总书记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果敢担当,亲自挂帅中央深改组(委),亲自把关掌舵、拍板决断、部署推进。
  7年多来,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改革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为民族复兴初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从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机构改革大幕,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描绘和部署中国之治“制度图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开辟出崭新的境界。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思想的波涛卷起巨澜。
  习近平强军思想、经济思想、外交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法治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真理的伟大力量,强力推动着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事访问期间的一番肺腑之言,彰显出人民领袖的真挚情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至深至厚的人民情怀,贯穿于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
  从人民大会堂到田间地头,从革命老区到改革开放前沿,从老北京胡同到“换了三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的重庆山村……无论在哪里,民生始终是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
  宁夏西海固,曾因水而困。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看望父老乡亲,走进村民马科家,听说安了太阳能热水器,总书记关心地问家里的小男孩:“你常洗澡吗?”
  总书记为何对洗澡这样的民生小事如此挂心?这年年底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给出回答。
  作为党中央谋划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政策的平台,这次会议的一项议题是研究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6个突出问题。
  看似一些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却强调:“都是大事,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从农村的“厕所革命”到城市的垃圾分类,从防治“小眼镜”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从加强食品安全到狠刹浪费之风,百姓的柴米油盐,一件件都摆上中南海的议事案头。
  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标注不断刷新的民生刻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向深水区,户籍制度改革“鼓点”密集敲响,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制定民法典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民事权利,修订刑法更有力惩治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各类犯罪,完善行政诉讼法让“民告官”更有底气……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习近平总书记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得到人民认可。
  “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是让全面小康惠及全体人民的答卷。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凉山。在三河村,总书记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彝族村民节列俄阿木家的火塘边交流。
  节列俄阿木的女儿热烈日作几度哽咽。她说,村里的小孩以前没书读,“如果不是党的关怀,我和弟弟也没法上学念书,更不用说去成都读书了”。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兑现承诺,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如期整族脱贫。
  “一个都不放弃”的坚持,是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答卷。
  武汉780名新冠肺炎患儿全部平安出院,最小的收治时才出生30小时;80岁以上高龄老人救治成功率近70%,年龄最大的108岁;
  全国确诊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2.15万元,重症患者超过15万元,少数危重症患者高达几十万元甚至超过百万元,所有费用全部医保报销、国家兜底……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坚毅而深情。
  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
  再塑自我——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習近平
  百年历史一再证明,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将遭受挫折。
  86年前,长征途中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86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乌江河畔,望着对岸山峰险峻、壁立万仞,陷入沉思:
  “遵义会议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2012年11月,面对中外记者,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坚定有力:“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全面从严治党在全党展开。
  “从具体事抓起,才能落到实处”——
  从抓“舌尖上的浪费”到抓“车轮上的铺张”,从查“月饼盒里的不正之风”到查“楼堂馆所的豪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系列举措剑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反腐败斗争更是惊心动魄——
  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身居高位的“老虎”落马,犹如一记记惊雷响彻,一次次刷新人们对共产党反腐决心的认识。“老虎苍蝇一起打”成为海内外耳熟能详的反腐誓言。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是要他们俩,还是要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为刘青山、张子善的求情,毛泽东同志曾这样发问。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斩钉截铁:“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
  一手大刀阔斧反腐败,一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准则》 《条例》等党内新规密集出台;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山西塌方式腐败案、辽宁拉票贿选案等大要案,在巡视中被揭开盖子;监察法获得通过,国家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从“打虎”“拍蝇”“猎狐”的震慑,到制度笼子的约束,再到政治生态的改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的综合效应不断凸显。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既猛药去疴又补足精神之“钙”。
  一系列重大安排,拓展了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全新境界和有效路径,拓展了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
  “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百年大党以无私的斗争精神,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自我革命,赢得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世业镇的考察即将结束。告别时,村民们围了上来。
  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崔荣海握着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你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
  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中,习近平总书记众望所归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2015年1月16日,中南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开了一整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
  此后,每年年初,党中央都要听取五大班子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
  2018年5月23日,新组建的中央审计委员会亮相。身兼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之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坦言:“中国共产党是当家人,当家就要管好钱。党中央要研究战略性问题,要决策拍板。”
  不只是审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财经、外事、国家安全、军民融合、网信……在事关民族复兴的重要领域,党中央都组建顶层机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法规接连出台,成为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
  河南三门峡以东,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凿成的“砥柱石”,千百年来岿然立于黄河激流中,矗立如柱。
  百年风雨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是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胸怀天下——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引领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携手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前途。”——习近平
  2013年3月19日,刚刚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中国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这将给中国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什么变化?”“您最近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世界梦’是什么?”
  ……
  面对中国新任领导人,记者们接连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自信而亲切:
  “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是的,中国的发展,从来都与世界紧密相连;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崇高使命。
  几天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以国家元首身份首次出访,习近平同世界分享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索——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既办好自己的事情、又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中国的答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8年多来,从亚洲到欧洲,从非洲到拉美,从联合国总部到达沃斯小镇……习近平总书记出访41次、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中国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8年多来,从北京雁栖湖畔到杭州西子湖畔,从厦门东海之滨到青岛黄海之滨……重大主场外交接连举行,中国向世界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走四方固然辛苦,但收获是‘朋友圈’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描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充实感、成就感。
  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发起成立亚投行、推动政党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以“云外交”引领团结抗疫……共同挑战面前,中国方案、中国行动,让世界看到中国“大的样子”。   这一幕令人难忘——
  2020年3月21日夜,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机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迎风肃立,翘首以盼特殊朋友的到来。
  当中国援塞抗疫医疗专家和物资抵达,武契奇情不自禁,为五星红旗献上深情一吻。
  疫情突如其来,人们措手不及。面对需求,中国行动如及时雨。在向全国发表的讲话中,武契奇眼含热泪:“感谢习近平主席!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中国人民!”
  时光回溯到2016年6月19日,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
  正在塞尔维亚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考察两国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斯梅代雷沃钢厂。
  在国际经济形势剧变冲击下,曾被称为“塞尔维亚的骄傲”的百年钢厂一度濒临倒闭。为挽救钢厂,时任总理武契奇不知熬了多少个夜,但希望都变成失望。
  2016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的一笔投资,终于让5000名面临失业风险的工人看到曙光。
  来到钢厂,习近平总书记如同来到一片热情的海洋。“言必信、行必果。”他对饱含期待的工人们说,“我们承诺的事情,包括引进先进技术、开拓更广阔市场、保障当地就业、惠及广大民生,一定要做到。”
  话音未落,掌声如雷。
  “救活一座厂、带动一座城”。8年来,因为“一带一路”,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
  非洲竣工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马尔代夫建起第一座跨海大桥,昔日“崎岖而老旧”的瓜达尔港成为巴基斯坦振兴的希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迎来新的辉煌……
  纵使风云变幻、惊涛拍岸,中国,始终践行着“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的真诚诺言。
  2018年11月6日,上海浦东。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高耸入云。
  前一天刚刚出席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来到这里,登高望远。
  从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埠,到改革开放时期主动对外开放,再到新时代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见证着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沧桑变迁。
  无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冲击,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连续三年举行。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广交会……疫情中一个个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行动,让世界看到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面对贸易摩擦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在香港“修例风波”中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果断有力反击外国无理干涉与制裁……
  乱云飞渡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跨过一个个暗礁险滩,领航民族复兴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理解今天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需要从历史中获得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谈起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毛泽东同志胸有壮志:“中国應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如是展望21世纪的中国:“国家总的力量就大了,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信心满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7年初,瑞士,日内瓦万国宫。
  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倡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当年2月,“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10月,写入党章;次年3月,载入宪法……
  变革世界中,中国共产党人向着未来发出了坚定宣言——
  “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走向复兴——胸怀千秋伟业,谋划远景目标,为了国家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幸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把成立一百周年作为一个新的征程的起点,奔向另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
  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即将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在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孙中山《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总书记驻足凝视。
  1919年,孙中山先生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然而,那时的梦想只能在梦中。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与以往多数地方考察不同的是,总书记这次调研,集中围绕一个专题展开——南水北调。
  在新征程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水”开展专题调研,背后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远谋划。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相关任务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目光长远:“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
  在带领中国人民朝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冲刺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已经投向第二个百年。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15年。三年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用15年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具体谋划。
  在这份谋划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中,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距建党百年庆典只有几天,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3名航天员天地通话——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经过一代代中国人不懈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众多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
  2021年3月,在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就得靠我们自己。”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1年5月底,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为“科技自立自强”加上了“高水平”的定语。细微变化,意味深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1年2月,贵州黔西县化屋村,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苗绣一针一线“何其精彩”;
  3月,福建沙县俞邦村,总书记细致了解沙县小吃现状和前景,关心小产业里的大民生;
  4月,广西全州毛竹山村,总书记叮嘱农业技术人员把贡献写在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考察中关心的一桩桩小事,正是关系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大事。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蕴含着田野里的无尽希望。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这句话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这其中蕴含着一个逻辑,发展到一定程度,先富要带动后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公布。
  一个人口数量堪比欧洲大国的省份,正在打造共同富裕的样板——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从共同富裕入手,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国内考察,必看环保、必谈生态。
  3月、4月,一次中央财经委会议、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分别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
  回望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辯论上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征程再启,未来可期。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直抵人心、催人奋进——
  “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首都北京。
  城市中轴线上,两座恢弘大气的建筑——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遥相呼应。一个历久弥新的民族,诉说着不平凡的历程。
  2012-2021。时隔8年多的两次参观,意蕴深刻而隽永——
  2012年11月2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
  刚刚接过领航民族复兴历史接力棒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 《复兴之路》 展览,提出并深刻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21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带领世界最大政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号召全党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新的进军。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赵承、霍小光、张晓松、赵超、刘铮、朱基钗、杨依军、姜琳、黄玥、于文静)
其他文献
【开篇的话】  培育特色产业,建设扶贫车间和扶贫基地,凉山州把就业机会搬到搬迁群众“家门口”;提供“点对点”签约式家庭医生服务,泸州市让搬迁群众获得“家門口”的贴心服务;居民轮流当“楼长”,大竹县搬迁群众齐心治理新家园……  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挪穷窝”“换穷业”,实现贫困群众“拔穷根”,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发展问题。“十三五”期间,四川省136.05
期刊
今年以来,内江市积极探索市委党校与市中区、东兴区党校一体化办学,实现思想、機制、资源、教研咨“四个融合”。以思想融合为先导,深化一体化办学共识。推进基建、管理、办公、办班、师资、教研咨“六个一体化”,明晰办学思路;落实市区党委主体责任和组织部门牵头责任、党校直接责任,明确办学责任;采取谈话等方式了解、疏导教职工心结,形成办学合力。以机制融合为关键,规范完善管理措施。实行“两区党校人员现有编制、现行
期刊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攀枝花市委办公室创新开展“一建三强一论坛”活动(即持续打造“优秀党办人”机关党建品牌,着力强化参谋、执行、统筹三大主干业务,全力办好“优秀党办人论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力打造“优秀党办人”机关党建品牌。推动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督促各支部建立问题、责任、措施“3张清单”,建立工作流程图。组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职工兴趣爱好小组,开展党史知识竞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
期刊
近年来,南江县探索“三子模式”推动聚居点发展治理服务深度融合,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建强堡垒抓班子,凝聚治理合力。强化组织覆盖,建立聚居点党组织,划分网格党小组,构建“村(社区)党组织+聚居点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治理体系;选优治理队伍,通过党员推荐、组织推优、民主选举,选拔优秀党员进入聚居点党组织;凝聚治理合力,建立多元参与治理机制,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培育产业找路子,
期刊
近年来,彭州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队伍。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淬炼政治品格。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学史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激励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向周永开同志学习”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引导纪检监察干部见贤思齐、对标先进、创先争优。组织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拍摄庆
期刊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孜州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深挖红色资源,传承革命基因。整理收集红军长征中的红色故事,出版《红军长征在甘孜》教育读本;整合康定、泸定等地红色资源和特色点位,串点成线打造红色精品教学线路;推出《我们的100年》《红军在甘孜》等专题党课,将红色教育纳入各类培训班次或设置专题班次进行学习。丰富载体形式,提升学习成效。从“甘孜
期刊
今年以来,大竹县提升“四化”水平,抓实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治理发展。“亲民化”改造聚人气。对办公空间进行“亲民化”改造,搭建放映广场、书吧、玩具屋等共享空間,吸引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入驻。梳理高频服务项目,提供“平日延时、周末预约”服务,切实让党群服务中心更有温度。“网格化”管理提质效。建立“社区干部+民警+网格员+院落长”的管理架构,形成集隐患排查、应急处突、矛盾化解等全要素网格。顺应居民
期刊
今年以来,成都市金牛区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品牌创新,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互促,不断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聚力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健全完善党组、党(工)委书记联系指导党支部制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走访调研,讲授专题党课。举办“不负韶华、建功金牛”“天府文化”等系列主题活动,创新开展“颂建党百年·看金牛变迁”图片实物巡展,实现党员学习教
期刊
今年以来,按照成都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关于开展“联企清风行动”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要求,芳草街街道纪工委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深入走访企业收集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实现由“我等你”到“我找你”的转变,让监督更主动,更有温度。制作“清亲”监督卡,监督卡上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持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明确10项监督内容。主动走访企业和服务对象,发放监督卡,开展广泛宣传,收集意见建议。同时,对与街道
期刊
一次党课,就是一次党性锤炼,一次灵魂淬火。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四川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突出学习党史、庆祝建党100周年两个鲜明主题,把讲党课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作为将学习教育延伸到基层支部的重要载体。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业到学校,一堂堂精彩的党课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