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特点,指出辅导员在做好常规新生引航教育的基础上,更多地要采用温情、亲情、友情“三情”并举,给予学生情感关怀,创造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入学适应教育 温情 亲情 友情
【课题】北京化工大学辅导员分类发展(引领型学业发展辅导研究团队)建设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12-01
对不少学生来说,从高中到大学是一道重要的门槛,新生入学,作为大学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发展目标、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育成本高,学生家境较为优越,性格活跃自我,基础相对较差,在较高的语言能力和学分要求下,容易导致纪律性、抗挫折能力差,自我要求不高、遇事逃避等问题[1]。特别是在中外合作办学形成的类群环境中,相互影响,特质也更为突出和明显。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家校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在做好常规新生引航教育的基础上,更多地要给予学生情感关怀,创造情感共鸣,带给学生家的归属感。
一、用温情浸润
温情,就是温暖、温馨。在学生管理上,更多地体现在关爱暖人、制度暖人和人格魅力暖人。
(一)温情具有整合力。迎新前几个月,我院便提前开展宿舍学长教育引导工程,通过对前期联系、报到接待、校区介绍、学业指导、生活辅助等多方面内容的培训,确保迎新当天“一站式”服务掷地有声,高效、有序地完成。迎新过程中,辅导员既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前期的责任分工,中期的工作进度,后期的跟踪反馈等,要一一落实到位,为初入校门的学子及家长提供温馨、周到的咨询与帮助,顺利完成报到手续和相关入住事宜,让学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家人的情怀,让浓浓的人文关怀时刻感染着每一个新生。
(二)温情具有改造力。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学生的任性、自私、封闭等往往会导致同学、舍友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作为辅导员必须要沉下身子,经常走进学生中间,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和苗头,对问题不放任、不回避、不扩大化。对一些小的问题,我更主张旁敲侧击,顺势而为,给学生搭桥铺路,提供认识改正的机会;而对一些原则问题,作为管理者,必须要站得硬、做得正,在事情有效处理后,从其他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关爱,不离不弃,同时要营造大家庭的氛围,在集体生活中去感悟感化,使其尽早归队。
(三)温情具有辐射力。美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要少发命令,命令只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失败的时候才用。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辅导员的言传身教,这就是一种无声的指令。学生生病时,辅导员的宽心慰问,学生失意时,辅导员的鞭策鼓励,学生陷入困境时,辅导员的迷津指点,受益的是个体,影响辐射的是学生群体,长此以往,辅导员就会成为学生的主心骨,学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为加强家校沟通,辅导员邮箱、联系方式等信息及时向所有家长公开,办公室的大门也随时为所有的学生、家长敞开,办公室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辅导员成为了学生的依赖和靠山,及时化解消除了许多误解误会,不少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用亲情感化
家和万事兴。如果说,人生是一个五味瓶,那么亲情就是最甜的一个;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亲情就是最绚丽的一笔。
(一)爱心是亲情的根基。作为辅导员,首先要有博大的情怀和爱心,体现在学生上,就是真诚、平等地关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辅导员要放手不放任,当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要挺身而出,当学生产生意见分歧时,要主动出谋划策,平日的视角要更多地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弱势群体。
(二)耐心是亲情的载体。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过程,辅导员要学会用放大镜寻找变化,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进步,都是他们成长的见证;用显微镜探究细节,不放过蛛丝马迹,让他们既知道怎么做,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入学之初,学院便会邀请专家深度开展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括做好生涯规划培训指导、生涯规划书撰写、生涯规划分享等活动,帮助学生做好规划,树立正确的学业目标。学生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会出现反复,辅导员不能急躁,不能追求一锤定音、一蹴而就,要耐下性子,允许学生犯错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与出口。耐下性子,倾听花开的声音,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责任心是亲情的保障。辅导员工作“千条线一根针”,高度的责任感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处事态度。对于刚到学校的学生,总会有很多问题不了解,很多事情需要咨询,对于这些情况,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回复,能办的马上办;缓办的给予解释、拿出计划;办不了的,求得理解。立马就办、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是一种责任,也是辅导员的本分。
三、用友情熏陶
友情,既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收获。师生之间本就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友情相待,和睦相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一)友情是冬日的阳光。辅导员,应该是学生身前的挡风墙,当学生工作出现失误,遭到误解时,要及时宽慰调节;辅导员,更应该是学生身后的遮阴树,当工作瞻前顾后,面临为难情绪时,及时指点迷津,帮学生做好规划。对于学生间发生的问题,我总是告诫自己,不冲动不莽撞,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与学生平等交流,换位思考,对于个别不理智的学生,我更多采用冷处理,让他宣泄发泄后,再以理服人,触犯原则问题,严肃处理之后,更要关注他的后续表现,从内心深处,让他心悦诚服,认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亦师亦友成为师生联系的纽带。
(二)友情是隽永的清茶。为了保证学生第一、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间,我很少开全体年级会,却会更多地主动走入学生课堂、宿舍,尽可能多的涉足学生所有活动场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一些注意事项和问题苗头,每周以“辅导员寄语”的形式,将所看、所思、所悟发到大群给学生,从学风建设、习惯养成,到家校联系、心理健康,从班级事务,安全管理,到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与此相应,我会惊喜地发现学生也会愿意在大群里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对某次报告的感悟,对某些活动的探讨,双向的互动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实践证明,只有放低心态,倾注更多人文关怀,给学生带来更多家的归属感,才能博得学生信任,赢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孙颖,高敏.“3+ 1”中外合作办学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及原因[J]. 时代金融,2016(8)
作者简介:
郑玮(1990-),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北京化工大学讲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引领型学业发展辅导研究。
张璐(1983-),女,汉族,贵州安顺人,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董华(1990-),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北京化工大学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业发展、就业创业、生涯规划。
刘振娟(1963-),女,汉族,河北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入学适应教育 温情 亲情 友情
【课题】北京化工大学辅导员分类发展(引领型学业发展辅导研究团队)建设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12-01
对不少学生来说,从高中到大学是一道重要的门槛,新生入学,作为大学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发展目标、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育成本高,学生家境较为优越,性格活跃自我,基础相对较差,在较高的语言能力和学分要求下,容易导致纪律性、抗挫折能力差,自我要求不高、遇事逃避等问题[1]。特别是在中外合作办学形成的类群环境中,相互影响,特质也更为突出和明显。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家校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在做好常规新生引航教育的基础上,更多地要给予学生情感关怀,创造情感共鸣,带给学生家的归属感。
一、用温情浸润
温情,就是温暖、温馨。在学生管理上,更多地体现在关爱暖人、制度暖人和人格魅力暖人。
(一)温情具有整合力。迎新前几个月,我院便提前开展宿舍学长教育引导工程,通过对前期联系、报到接待、校区介绍、学业指导、生活辅助等多方面内容的培训,确保迎新当天“一站式”服务掷地有声,高效、有序地完成。迎新过程中,辅导员既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前期的责任分工,中期的工作进度,后期的跟踪反馈等,要一一落实到位,为初入校门的学子及家长提供温馨、周到的咨询与帮助,顺利完成报到手续和相关入住事宜,让学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家人的情怀,让浓浓的人文关怀时刻感染着每一个新生。
(二)温情具有改造力。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学生的任性、自私、封闭等往往会导致同学、舍友间,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作为辅导员必须要沉下身子,经常走进学生中间,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和苗头,对问题不放任、不回避、不扩大化。对一些小的问题,我更主张旁敲侧击,顺势而为,给学生搭桥铺路,提供认识改正的机会;而对一些原则问题,作为管理者,必须要站得硬、做得正,在事情有效处理后,从其他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关爱,不离不弃,同时要营造大家庭的氛围,在集体生活中去感悟感化,使其尽早归队。
(三)温情具有辐射力。美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要少发命令,命令只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失败的时候才用。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辅导员的言传身教,这就是一种无声的指令。学生生病时,辅导员的宽心慰问,学生失意时,辅导员的鞭策鼓励,学生陷入困境时,辅导员的迷津指点,受益的是个体,影响辐射的是学生群体,长此以往,辅导员就会成为学生的主心骨,学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为加强家校沟通,辅导员邮箱、联系方式等信息及时向所有家长公开,办公室的大门也随时为所有的学生、家长敞开,办公室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辅导员成为了学生的依赖和靠山,及时化解消除了许多误解误会,不少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用亲情感化
家和万事兴。如果说,人生是一个五味瓶,那么亲情就是最甜的一个;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亲情就是最绚丽的一笔。
(一)爱心是亲情的根基。作为辅导员,首先要有博大的情怀和爱心,体现在学生上,就是真诚、平等地关心、对待每一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辅导员要放手不放任,当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要挺身而出,当学生产生意见分歧时,要主动出谋划策,平日的视角要更多地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弱势群体。
(二)耐心是亲情的载体。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过程,辅导员要学会用放大镜寻找变化,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进步,都是他们成长的见证;用显微镜探究细节,不放过蛛丝马迹,让他们既知道怎么做,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入学之初,学院便会邀请专家深度开展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括做好生涯规划培训指导、生涯规划书撰写、生涯规划分享等活动,帮助学生做好规划,树立正确的学业目标。学生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会出现反复,辅导员不能急躁,不能追求一锤定音、一蹴而就,要耐下性子,允许学生犯错误,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与出口。耐下性子,倾听花开的声音,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责任心是亲情的保障。辅导员工作“千条线一根针”,高度的责任感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处事态度。对于刚到学校的学生,总会有很多问题不了解,很多事情需要咨询,对于这些情况,辅导员要第一时间回复,能办的马上办;缓办的给予解释、拿出计划;办不了的,求得理解。立马就办、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是一种责任,也是辅导员的本分。
三、用友情熏陶
友情,既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收获。师生之间本就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友情相待,和睦相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一)友情是冬日的阳光。辅导员,应该是学生身前的挡风墙,当学生工作出现失误,遭到误解时,要及时宽慰调节;辅导员,更应该是学生身后的遮阴树,当工作瞻前顾后,面临为难情绪时,及时指点迷津,帮学生做好规划。对于学生间发生的问题,我总是告诫自己,不冲动不莽撞,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与学生平等交流,换位思考,对于个别不理智的学生,我更多采用冷处理,让他宣泄发泄后,再以理服人,触犯原则问题,严肃处理之后,更要关注他的后续表现,从内心深处,让他心悦诚服,认识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让亦师亦友成为师生联系的纽带。
(二)友情是隽永的清茶。为了保证学生第一、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间,我很少开全体年级会,却会更多地主动走入学生课堂、宿舍,尽可能多的涉足学生所有活动场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一些注意事项和问题苗头,每周以“辅导员寄语”的形式,将所看、所思、所悟发到大群给学生,从学风建设、习惯养成,到家校联系、心理健康,从班级事务,安全管理,到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与此相应,我会惊喜地发现学生也会愿意在大群里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对某次报告的感悟,对某些活动的探讨,双向的互动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实践证明,只有放低心态,倾注更多人文关怀,给学生带来更多家的归属感,才能博得学生信任,赢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孙颖,高敏.“3+ 1”中外合作办学班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及原因[J]. 时代金融,2016(8)
作者简介:
郑玮(1990-),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北京化工大学讲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引领型学业发展辅导研究。
张璐(1983-),女,汉族,贵州安顺人,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董华(1990-),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北京化工大学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业发展、就业创业、生涯规划。
刘振娟(1963-),女,汉族,河北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