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考验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要有信仰的。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归宿,它决定了一个人终生的奋斗目标。共产党员从入党第一天起,就注定要为自己的信仰奋斗终身,并要永远接受各种形式的考验。
  革命时代:生与死的考验
  《聂荣臻回忆录》提到,红军之所以能打胜仗,除了靠正确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主要靠压倒敌人的士气。士气从哪里来?靠指战员的阶级觉悟,靠广大指战员知道为何而战,靠政治思想工作。……试问我们的每一个红色战士,为什么当红军,他们都会回答你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再进一步地问他,他会回答你:“为了苏维埃新中国!”“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更进一步问,他会回答你:“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他说,每个农民参军,都经历了一个对革命目的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由初步具有这种认识,随后就变成每个革命战士终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目标、政治理想和斗争信念,他们早就希望将来有一个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的社会,他们把一切至善至美的理想都寄托在她身上,她每天都指导和鼓舞战士们前进。很多烈士临终以前,眼里都闪着圣洁的泪光说:“为革命而死,死而无憾。只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我看不到了!希望同志们……”
  生命诚然可贵,当一个人在没有信仰前,必定要为了保全生命而努力,而信仰一旦在心中扎下根,那么他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会指向那里,以至于为了信仰甘愿放弃最宝贵的生命,这正是信仰的力量所在。共产主义信仰,在红军战士们的心中是圣洁的,是党在心中点燃的灯塔,虽然遥远但终究能够到达。正是靠着这个坚定信念,我们无数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无怨无悔;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舍小家、顾大局,大公无私,矢志不渝,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由此可见,革命年代在崇高信仰的指引下,经过生死考验的共产党人,打败所有反动派敌人是历史的必然。
  和平时代:贪与廉的考验
  矛盾无时不在,战斗永不停止。历史进入了波澜不惊的和平时期,但是信仰对共产党人的考验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革命年代,战争对共产党员信仰的考验是严酷的、激烈的和外在的,和平时期则表现得隐蔽和渐进,但其严酷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说,要比革命年代来得更加汹涌猛烈。
  重温毛泽东同志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果然不出所料,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就发生了党的领导干部刘青山、张子善严重贪污盗窃国家资财等案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因政治、经济、作风等腐败问题被查处的腐败案件令人触目惊心。客观地讲,被查处的这些党员领导干部大多曾是胆识过人、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和政治明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独当一面,有着不凡的奋斗历史和功绩,在糖弹面前却打了败仗。原因是什么呢?就如一些腐败干部在忏悔书中反复说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动摇和丧失!进入和平时期,受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封建残余思想影响,他们认为,生活好了,环境变了、太平了,也该享受享受了。于是慢慢地放松了警惕性,革命意志渐渐被消磨掉了,仗着一点小小功绩,开始谋划起自己的小算盘了。他们忘记了入党誓言,忘记了自己加入党组织的初衷,忘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价值实现。在他们眼里,理想不再重要,信仰不再神圣,只有个人利益才最可靠。于是绞尽脑汁、机关算尽,“为儿女使尽些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些担山力”,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快意人生,如何给满堂子孙们留下享用不完的荣华富贵,对党苦口婆心的教诲已经无动于衷,对西方妄图我们改朝换代、红旗变色似乎与他毫不相干,以致于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他们土崩瓦解、一触即溃,直落得满盘皆输!
  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夺取胜利后,经不起执政的考验,一面口口声声要为人民服务,而另一面巧取豪夺大肆攫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依然搞封建社会“尽尧舜之言,背孔孟之道”的那一套。“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那末我们就依然跳不出所谓的“历史周期率”。
  是信仰的力量让我们夺取了革命胜利,打下了江山,同样,和平时期能否过得了权力关、廉洁关、执政关,能否坐得稳、守得住江山,则考验着8000多万党员的信仰,考验着我们全党的集体操守和精神力量。从这个角度看,和平时期依然战云密布、杀机四伏,只不过,这次我们是战争的另一方。
  “中国梦”时代:进与退的考验
  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嘱托全党:“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时代发展到了今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进步,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生存问题已经不是引起社会动荡和思想混乱的主要矛盾。但是,一些党员干部没有看到复杂的国际环境、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我们党提出的巨大挑战,没有看到温和的局势后隐藏的种种风险。反而因没有经过重大政治事件和艰苦环境的磨炼,长期处在较平和的环境中,信仰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感模糊了、消失了,拼搏奉献的精神也逐渐衰退了,在思想上满足了、麻木了,有的甚至变得是非不问、荣辱不分、善恶不辨,终日浑浑噩噩、萎靡不振,不仅起不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反而成了群众的尾巴。这种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却在整个党员队伍中弥漫。他们以为这就基本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到了物质文明的尽头,再往后的共产主义也无非如此,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逐渐丧失,工作没动力、没目标,对事业缺乏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整个人生就像一艘没有目标的航船,行进在茫茫大海,即使加足马力狂奔,也不知驶向何处,一步步坠入了消沉的漩涡… …
  民族需要梦想,时代呼唤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前沿,响亮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时代号召 ,两个一百年指日可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目标并不遥远,多少代中国人苦苦追求的梦想即将变为现实,恰如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预见中国革命必将胜利一样:“它是站在地平线上遥望海中已经看得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依然曲折,到达胜利的彼岸,同样需要经历一路的风风雨雨。一位名人曾说过:前途并不属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而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我们的党是一个不断奋斗的党,每一次重大历程,都是一次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成就自己、超越自我的壮举,都包含着无数的痛苦和大大小小的战斗。实现“中国梦”同样是一场战斗,而且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深水区”“硬骨头”“壮士断腕”“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等一句句出自党的最高领导人、让人内心深处感到十分震撼的话语,使人们不禁擦亮了双眼。“中国梦”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向全体党员发出的总号令。“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像长征、像抗战、更像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它使千千万万党员的心中不断升腾起勇立潮头的奋斗激情和再造山河的凌云壮志。放眼未来,这必将是一次险象环生的战役,但同时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冲锋号已经吹响,战士们都已跃出战壕。这其间,进与退是对所有党员干部的又一次考验,贪生怕死的懦夫和蝇营狗苟的可怜虫会被人民毫不留情地抛弃,而心系天下、舍我其谁的忠勇之士必将千古流芳!
  伟大的时代已经到来。 如今,当我们踏上“中国梦”这艘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美好理想的航船破浪前行时,让我们再次静静地体会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的那一段名言,让它成为徐徐劲吹的海风,伴随我们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在山西抗日战场上,广大军民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诞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抗战诗歌。这些诗歌是壮士出征的战鼓,是军民进军的号角,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它表现了抗日军民在凶恶的外敌面前同仇敌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百折不挠、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魄为支柱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重读这些抗战诗歌,我
期刊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6月,山西省广播电视台和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联合制作大型抗战系列节目《铭记》,特邀著名军史专家、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研究组组长岳思平研究员主讲。本刊编辑部人员应邀到现场聆听了岳思平讲座,并进行了专访。岳思平谈到的关于抗日战争的一些基本问题,释疑解惑、激浊扬清,对我们学习这段历史具有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重要作用。  记者:长期以
期刊
我手中收藏有一枚“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即“抗大”校徽。摆弄此枚校徽,引发我无限遐想。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6年6月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改称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中央任命林彪为“红大”校长兼政委,刘伯承为副校长,罗瑞卿为教育长,杨尚昆为政治部主任。1937年1月,“红大”迁到延安,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是中共培养
期刊
2015年6月19日下午,纪念《党史文汇》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太原召开。会议由省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钟启元主持,省委党史办公室主任于若洁作了重要讲话。参加座谈会的有四位省级老领导:省政协原主席郭裕怀、省人大原常务副主任杨安和、省人大原副主任光敏、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潭生,省新闻出版部门的相关领导:戎晓峰、邢书良、夏祯,专家、学者、读者、作者、评者的代表:赵政民、艾斐、王志超、相从智、徐久刚、王宏伟、林卫
期刊
重视妇女地位  明确妇女工作的方向  抗战时期延安的妇女工作,始终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怀指引下开展的。不仅党在关键时期提出妇女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及时发现和纠正妇女运动中的偏差,而且党的领导人还经常参加妇女们的集会和活动,或是讲话,或是题词,指导妇女运动健康发展。  1937年3月8日,延安召开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有四五千人到会。朱德、郭洪涛(边区党委书记)发表演说,希望妇女们积极投入革命队伍中来
期刊
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一支以骁勇善战名震中外的铁血雄师。太原失陷后,奉命挺进晋西南,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在一年的时间里,屡战屡胜,所向披靡,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以卓越战绩支撑和推动了山西乃至华北抗战。  挺进晋西南是毛泽东的战略部署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在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升为主要地位。太原失守当天,毛泽东致电八路军
期刊
玉珍:  由南溪来信数封均收到,悉一切情形,又家中朱理书①来信亦悉。许杨明②近到我处,见面亦谈及家中情况,十年来的家中破产、凋零、死亡、流亡、旱灾、兵灾,实不成样子,我早已看到封建社会之破产,这是当然的结果。尚书死去,云生转姓,后事已完,我再不念及,惟两老母亲均八十,尚在饿饭中,实不忍闻。望你将南溪书籍全卖及产业卖去一部分,接济两母两千元以内,至少四百元以上的款,以终余年,望你千万办到。至于你的生
期刊
预知任过旧职的曾日三会很优秀  1932年12月25日,周恩来致信苏区中央局,提出要正确对待曾在旧政权任职人员的问题。其时,几位级别较高的机关干部对出身于旧职员而时任红三军政治部主任的曾日三有所怀疑,并产生了某种情绪。  周恩来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牵涉党的政策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他在信中首先指出:“曾日三并非教育局长,系局中职员,且左倾。”继而肯定他参加革命后“一向都好,入党后亦未曾有严重错误。今年
期刊
我是太原市娄烦县人。1947年在晋绥老解放区参军,先后参加过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军旅生涯多年,但我记忆最深的是67年前太原前线指挥部给我们攻城部队下达的“打太原空进空出,出城时两袖清风”铁的指令。  我16岁参军,当时我家房无一间(佃租住房),地无一垄(租种地主土地),是叮当响的穷人。参军后先是在晋绥八分区警卫连当战士,不久正式编入晋绥军区独立旅警卫连,从交城山下到了晋中平川,参加了几次
期刊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月18日,主题为《扬抗战精神 共圆中国梦》的中华两岸百名将军部长与书画家作品展在山西太原开展。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省军区政委郭志刚与原山西省委书记、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等北京来宾一起参加开展仪式并观看展览。  此次书画展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八路军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晋文化研究会、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