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设学生展示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活学生的内部动力、教会阅读的方法几个方面,介绍了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的一些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方法
我国古代便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学生展示的舞台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很想倾吐自己的积淀和展示自己,这是学生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让全班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或是在自己的阅读小组中互相交流,他们在互相交流中都互相受益,因为每个同学所阅读内容都不同。同学们尽情地讲自己的阅读收获,个个有说不完的话,有的谈自己读到的新奇的内容,有的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有的谈自己读书的方法等等。所以,我为学生创设了表达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充分表现出来。把阅读与表达相结合是解决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所以学生的阅读和口语交际都应有目的和对象,学生在目的和对象的引导下去阅读,把阅读到的大量的信息,通过口语交际讲给别人听,这样就会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
新课改倡导的是合作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强了,诸多疑难便能迎刃而解,这样既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有些问题,学生单枪匹马是无法解决的。如果有了“三个臭皮匠”,也会拥有诸葛亮似的智慧,许多问题在诸生的争执与讨论中得以解决。一节优秀的阅读课要充分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体现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实践、探究意识,关注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呢?因为孟母充分认识到了孩子学习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这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
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掛在学生的卧室里,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四、激活学生的内部动力
要真正让学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还要解决学生的内部动力,那就是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好的阅读方法是在语文课堂中习得的,不是老师直接交给学生的。在这一段的语文课堂上,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与文本对话。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体会阅读的方法,然后进行简单的归纳。学生的印象深刻,回家就会运用到自己的课外阅读中。他们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汉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就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这才是学生自觉阅读的真正动力。
五、教会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是学生解决阅读问题的灵丹妙药,阅读方法是学生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一个会读书的人,能从平实的字里行间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从阅读中得到巨大的精神享受,于是越来越爱读书;而一个不会读书的人,再动听的文字也无法敲开他(她)心灵的门扉,于是读着读着便没有了兴趣。那么,教师要教会学生哪些阅读方法呢?
1、教会学生正确选择阅读内容的方法。课标中明确告诉我们了每个学年段学生适合的阅读内容,这是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注意的。教师要教会学生浏览新书中的学习内容,为自己列一个学期课外阅读计划。我在执教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时,一开学就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了课外阅读计划。如:童话故事,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发明家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的介绍,科技小常识等等,这样,学生在选择、购买书籍时不致于盲目无助。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列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书目,供学生参考。教师要时时了解关注学生正在阅读的书籍,便于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课外阅读常用的方式是默读,教师要教会学生默读,告诉他们默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还有利于理解思考阅读的内容。低年级的学生在默读时可以学习圈点批划,即在所读文章中标注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教师要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例如:读不懂的地方画一个小问号,优美的句子下面划波浪线,自己认同的观点旁边画个感叹号,给生字注音等等。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边读边做旁批,如标出小节,划出重点句段,对精彩的地方做出评价,写写读后感等。运用边读、边想、边动笔的阅读方法,既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方法
我国古代便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由此而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学生展示的舞台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很想倾吐自己的积淀和展示自己,这是学生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让全班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或是在自己的阅读小组中互相交流,他们在互相交流中都互相受益,因为每个同学所阅读内容都不同。同学们尽情地讲自己的阅读收获,个个有说不完的话,有的谈自己读到的新奇的内容,有的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有的谈自己读书的方法等等。所以,我为学生创设了表达交流、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充分表现出来。把阅读与表达相结合是解决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所以学生的阅读和口语交际都应有目的和对象,学生在目的和对象的引导下去阅读,把阅读到的大量的信息,通过口语交际讲给别人听,这样就会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
新课改倡导的是合作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强了,诸多疑难便能迎刃而解,这样既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有些问题,学生单枪匹马是无法解决的。如果有了“三个臭皮匠”,也会拥有诸葛亮似的智慧,许多问题在诸生的争执与讨论中得以解决。一节优秀的阅读课要充分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体现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实践、探究意识,关注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呢?因为孟母充分认识到了孩子学习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这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
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掛在学生的卧室里,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四、激活学生的内部动力
要真正让学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还要解决学生的内部动力,那就是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好的阅读方法是在语文课堂中习得的,不是老师直接交给学生的。在这一段的语文课堂上,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与文本对话。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体会阅读的方法,然后进行简单的归纳。学生的印象深刻,回家就会运用到自己的课外阅读中。他们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汉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就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这才是学生自觉阅读的真正动力。
五、教会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是学生解决阅读问题的灵丹妙药,阅读方法是学生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一个会读书的人,能从平实的字里行间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从阅读中得到巨大的精神享受,于是越来越爱读书;而一个不会读书的人,再动听的文字也无法敲开他(她)心灵的门扉,于是读着读着便没有了兴趣。那么,教师要教会学生哪些阅读方法呢?
1、教会学生正确选择阅读内容的方法。课标中明确告诉我们了每个学年段学生适合的阅读内容,这是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注意的。教师要教会学生浏览新书中的学习内容,为自己列一个学期课外阅读计划。我在执教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时,一开学就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制定了课外阅读计划。如:童话故事,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发明家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的介绍,科技小常识等等,这样,学生在选择、购买书籍时不致于盲目无助。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列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书目,供学生参考。教师要时时了解关注学生正在阅读的书籍,便于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课外阅读常用的方式是默读,教师要教会学生默读,告诉他们默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还有利于理解思考阅读的内容。低年级的学生在默读时可以学习圈点批划,即在所读文章中标注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教师要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例如:读不懂的地方画一个小问号,优美的句子下面划波浪线,自己认同的观点旁边画个感叹号,给生字注音等等。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边读边做旁批,如标出小节,划出重点句段,对精彩的地方做出评价,写写读后感等。运用边读、边想、边动笔的阅读方法,既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