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设“十二五”的新时期中,农村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压力,如何加强和巩固农村宣传阵地,挖掘农村广播电视节目资源,开拓农村文化广电市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新农村建设更好服务,这是乡镇文化广电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历史职责。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农村建设;服务
农村广播电视是农村宣传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科技、法律、信息、政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載体,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走进“十二五”,随着文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和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实现,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然而,受多重因素的制约,但目前乡镇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与管理的现状离“大广电、大网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所以,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发展,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面向新农村的广电现状。
在我们旬阳县,集镇和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县级广播电视人口已基本覆盖,我县22个乡镇现在都能收看到3套广播节目,全部通了有线电视,有效的解决了盲点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但是面对着众多媒体的竞争压力:面对着科学文化日新月异发展的需求,农村文化广电事业目前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传输手段的落后和机制的不完善。像我们旬阳县这个陕南小县,属秦巴山区,无线发射不可能全部覆盖,农民收听收视是受到地形限制而随意性的。有线网络限于投资,不能在短时间内延伸到各个角落,在加上乡镇文化站管理机制不顺,有不少乡镇在人、财、物诸方面投入很少,乡镇文化服务站在广播电视服务宣传上形同虚设,毫无建树。
2、在传播方式表达上,真正面对广大农村人口的节目不多,由于限于设备条件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真正贴近生活的好节目不多。节目类型仍未突破传统的说教方式,有的好线索好节目源由于受条件限制而流失放弃,有的为应付播出,粗糙不精。
3、在收视收听率上,但鉴于上述原因,收视收听率不高。好的节目农民普遍欢迎,可问题是目前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档次处于中等偏下,套路陈旧,形式呆板,农民群众参与性差等,形成了“你播你的,听不听、看不看由我”的局面。
4、在管理体制上,过去是“四级办广播电视”,县级台与省市主管部门有着更紧密的联系。但自90年代后,政策发生变化,网络的发展,信息的加快,众多电视频道的竞争,使县级广播电视台成为“自生自灭”的群体,它的生存发展完全凭借自身的打拼或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乡镇的广播电视站划归乡镇文化站后,广播电视人员流失严重,农村的广播电视事业现状更令人担忧,无法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新时期,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应对措施。
进入“十二五”新规划,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求广播电视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服务手段也要朝着“广播”、“窄播”、“点播”的方向全面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要,乡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机遇又是如何呢?
第一、更加开放的中国,未来农村发展前景,为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提供广阔的舞台。全球经济更趋向一体化态势,使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汇融合加深,竞争压力加大,促使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改革步子越来越大,广电媒介产业化程度也将会提高。广电业将会把眼光更多地盯住广阔而极具发展前景的中国农村和农民们。
第二、随着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把无形资源变为有形资产,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迅速地传遍千家万户,送去了党的政策,送去了科技致富信息,也送去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给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注入勃勃生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村经济可持续力增强,植根于农村社会生活舞台的中国农村广播电视也会随之将产生巨大的动力。一方面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农村会有更多的人群拥有广播电视接收装备,将会收听看到更多的节目;另一方面农村现代农业科技的更新,渴望掌握更多的科技信息去寻求自身发展的空间,农民对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有更加迫切的需求。
第三、信息资源的共享,城市媒介的繁多,使农村广播电视市场将成为广电产业激烈竞争的阵地。目前,城市受众市场已被瓜分完毕,并呈日益分化和细化的趋势。信息资源的争夺和共享使人不得不面对信息资源的“贫乏”,一条信息为数家甚至十家媒体介入,使其成为“大众快餐式”的消息。于是农村领域中许多“空白点”成为广电业竞相争逐的战场,投入也会随之增大。
发展机遇对每个媒体是一样的,面对从事农村广播电视宣传从业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性、传统性、高高在上的说教式等落后传播模式的节目必将淘汰。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要求掌握更高、更全面的农村知识,不仅要掌握农村新闻专题宣传报道的艺术,同时还要善于在节目策划、题材选择、制作手段运用、市场化营销策略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而要将起步阶段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间断的挑战,笔者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乡镇广电事业的扶持力度。将农村广电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本经费由各级财政承担;同时,制定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广电产业的投资(如陕西省新农村的无线数字电视建设)。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无线数字电视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要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大文化中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应。
二、完善传输手段,提高传输质量,保证有效的覆盖和渗透。一是依赖于城乡有线电视正在迅速发展、光缆联网工程正逐步铺开的势头,加强联网工程的实施,并逐步实现全县联网,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可以同杆同线,齐头并进,使有线网络通往家家户户,既能扩大覆盖面,又能保证传输质量。二是巩固和完善现有的乡镇文化服务站和村广播室的建设,巩固和完善广播基础设施,在喇叭尚未入户的情况下,至少在村头、街巷和公共场所有音箱音柱,通过乡村转播,保证让群众能听到上级台的声音,广播有了阵地,在和电视共同的覆盖中,优美的音响必然逐渐的渗透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改革的深入,是时代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和巨大投入,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将会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同时农村广播电视市场将会成为一片真正的大有作为的“希望的田野”。
参考文献:
[1]新华网2008年10月19日刊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王传玉主编《电视宣传管理论集》
[3]张振东著《广播电视新闻管理讲座》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农村建设;服务
农村广播电视是农村宣传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科技、法律、信息、政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載体,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走进“十二五”,随着文化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和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实现,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然而,受多重因素的制约,但目前乡镇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与管理的现状离“大广电、大网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所以,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发展,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面向新农村的广电现状。
在我们旬阳县,集镇和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县级广播电视人口已基本覆盖,我县22个乡镇现在都能收看到3套广播节目,全部通了有线电视,有效的解决了盲点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但是面对着众多媒体的竞争压力:面对着科学文化日新月异发展的需求,农村文化广电事业目前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传输手段的落后和机制的不完善。像我们旬阳县这个陕南小县,属秦巴山区,无线发射不可能全部覆盖,农民收听收视是受到地形限制而随意性的。有线网络限于投资,不能在短时间内延伸到各个角落,在加上乡镇文化站管理机制不顺,有不少乡镇在人、财、物诸方面投入很少,乡镇文化服务站在广播电视服务宣传上形同虚设,毫无建树。
2、在传播方式表达上,真正面对广大农村人口的节目不多,由于限于设备条件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真正贴近生活的好节目不多。节目类型仍未突破传统的说教方式,有的好线索好节目源由于受条件限制而流失放弃,有的为应付播出,粗糙不精。
3、在收视收听率上,但鉴于上述原因,收视收听率不高。好的节目农民普遍欢迎,可问题是目前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档次处于中等偏下,套路陈旧,形式呆板,农民群众参与性差等,形成了“你播你的,听不听、看不看由我”的局面。
4、在管理体制上,过去是“四级办广播电视”,县级台与省市主管部门有着更紧密的联系。但自90年代后,政策发生变化,网络的发展,信息的加快,众多电视频道的竞争,使县级广播电视台成为“自生自灭”的群体,它的生存发展完全凭借自身的打拼或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乡镇的广播电视站划归乡镇文化站后,广播电视人员流失严重,农村的广播电视事业现状更令人担忧,无法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新时期,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应对措施。
进入“十二五”新规划,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求广播电视的服务内容越来越多,服务手段也要朝着“广播”、“窄播”、“点播”的方向全面发展,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要,乡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机遇又是如何呢?
第一、更加开放的中国,未来农村发展前景,为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提供广阔的舞台。全球经济更趋向一体化态势,使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汇融合加深,竞争压力加大,促使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改革步子越来越大,广电媒介产业化程度也将会提高。广电业将会把眼光更多地盯住广阔而极具发展前景的中国农村和农民们。
第二、随着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把无形资源变为有形资产,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迅速地传遍千家万户,送去了党的政策,送去了科技致富信息,也送去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给农村广播电视事业注入勃勃生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村经济可持续力增强,植根于农村社会生活舞台的中国农村广播电视也会随之将产生巨大的动力。一方面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农村会有更多的人群拥有广播电视接收装备,将会收听看到更多的节目;另一方面农村现代农业科技的更新,渴望掌握更多的科技信息去寻求自身发展的空间,农民对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有更加迫切的需求。
第三、信息资源的共享,城市媒介的繁多,使农村广播电视市场将成为广电产业激烈竞争的阵地。目前,城市受众市场已被瓜分完毕,并呈日益分化和细化的趋势。信息资源的争夺和共享使人不得不面对信息资源的“贫乏”,一条信息为数家甚至十家媒体介入,使其成为“大众快餐式”的消息。于是农村领域中许多“空白点”成为广电业竞相争逐的战场,投入也会随之增大。
发展机遇对每个媒体是一样的,面对从事农村广播电视宣传从业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性、传统性、高高在上的说教式等落后传播模式的节目必将淘汰。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要求掌握更高、更全面的农村知识,不仅要掌握农村新闻专题宣传报道的艺术,同时还要善于在节目策划、题材选择、制作手段运用、市场化营销策略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而要将起步阶段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间断的挑战,笔者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政府对乡镇广电事业的扶持力度。将农村广电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基本经费由各级财政承担;同时,制定鼓励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对农村广电产业的投资(如陕西省新农村的无线数字电视建设)。要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财政项目向农村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无线数字电视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要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大文化中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应。
二、完善传输手段,提高传输质量,保证有效的覆盖和渗透。一是依赖于城乡有线电视正在迅速发展、光缆联网工程正逐步铺开的势头,加强联网工程的实施,并逐步实现全县联网,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可以同杆同线,齐头并进,使有线网络通往家家户户,既能扩大覆盖面,又能保证传输质量。二是巩固和完善现有的乡镇文化服务站和村广播室的建设,巩固和完善广播基础设施,在喇叭尚未入户的情况下,至少在村头、街巷和公共场所有音箱音柱,通过乡村转播,保证让群众能听到上级台的声音,广播有了阵地,在和电视共同的覆盖中,优美的音响必然逐渐的渗透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改革的深入,是时代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和巨大投入,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将会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同时农村广播电视市场将会成为一片真正的大有作为的“希望的田野”。
参考文献:
[1]新华网2008年10月19日刊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王传玉主编《电视宣传管理论集》
[3]张振东著《广播电视新闻管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