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个词, 真的很不靠谱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少时听过的最大谎言之一,就是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错误不是出在“选择”两个字上,而是出在“喜欢”上。
  我们经常说“要做什么,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或者说“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做”。
  其实是把顺序弄反了。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如果以这个作为行动的前提,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我又要啰唆一遍这件事情了:中国式教育里缺乏“兴趣发现”这一环,所有业余活动都以不耽误学习为准则,因此导致业余活动成了负担。
  在学校里所学的常规内容,大多数人都没有兴趣,谁会对被迫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呢?更何况还要不停地接受“正确答案很标准”的考试。于是就导致了高中毕业后没有能力去选择专业,选了不够喜欢的专业就彻底迷茫了,对于未来找工作完全没谱儿,最后找了一份不怎么喜欢的工作,浑浑噩噩过一生。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每年我做线下分享的时候,现场观众里都会有一个小朋友,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作家。
  然而当我问他“你对作家的工作了解吗?”的时候,具体的他也说不出来,只说会坚持自己的梦想。
  一个不了解的事情,凭什么谈喜欢呢?
  但这就是存在于年轻人中的怪现象,实际上我们并不了解理想职业的日常工作,我们喜欢的只是这份工作带来的财富和光环。
  为什么很多人说当作家、出道做明星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因为这些职业的曝光率很高,尤其是明星。每天光鲜亮丽地出现在新闻里,并且被人追捧。而我们会把自己稍微了解的职业,当作喜欢的职业。
  我以前也以为自己喜欢当作家,原因很简单,我喜欢看书,我接触得最多的就是作家,其他的我并不了解。
  后来我发现,其实我更喜欢教育行业。
  学习是我的兴趣所在,对于怎么学习、如何快速成长,我一直有着浓烈的热爱,表达分享和影响他人又是我的特长,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让我拥有很强的价值感。
  能把兴趣、特长和成就感结合在一起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天选之路。
  而发现这条路,是我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才做到的。高中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经济专业,因为彼时家境贫困,最想解决的是经济问题,这个专业出来之后能够确定的是薪水不错。但整个大学期间我却非常迷茫,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乱撞,什么都尝试,什么都敢做,一直到真的给我撞出一条路。
  从高中开始,我身上就闪现过类似的才能,我不仅喜欢自己努力,而且非常擅长激励他人,周围的朋友一旦失去斗志,就会选择和我聊天充电。
  这个才能一直到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舞台,才开始绽放出来。
  到现在,我对我的工作不只是喜爱,可以说是有些敬畏,它不是“兴趣”这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而喜欢,在我看来反而是需要警惕的。
  为什么这么说?
  在我看来,谈及喜欢的时候,一定要确认下面这几件事情。
  首先,喜欢绝对不是一时兴起。
  想学舞蹈,想学钢琴,想学书法,或者是我看了一个节目,看别人比赛唱歌,觉得自己也想学唱歌。这种一时兴起想做的事,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放弃,更何况我们随时可能有别的一时兴起。
  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兴趣。你应该学哪个专业,不是取决于你此时心里所想,而是取决于你最后想要做的职业。
  我们当下所做的每一个想或不想的选择,其实都取决于最终想要过的生活。
  举个例子,比如我没有兴趣学英语,但是我非常希望成为一个外交官,可是英语又是外交官必会的语言,所以我要为我的梦想去克服和忍耐一些东西,这跟自己随心所欲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次,不要把兴趣当成即时满足。
  看小说、看电视剧、吃,这些都是能够让人即时满足的,能够带来即时快乐的。所以有人问起,你的兴趣是什么,很多人就会回答“我的兴趣是吃”。吃确实能够让你马上快乐,但能够让你马上快乐的东西,也会让你非常容易厌倦。
  《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里说到,实际上人是喜欢艰难的工作的,如果一件事情太过容易,会让人很快就感觉无聊,无法长期投入其中。
  游戏就是这样一个艰难的工作,你会自愿去游戏里寻找任务,对抗敌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游戏才有了长久的吸引力。
  不然一下就通关了,也没什么好玩的了。
  最后,不要在开始的时候,就对兴趣下定论。
  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弃,不要轻易说没兴趣,大多数真正有意思的事情都不能像吃一个冰激凌那样,马上产生快乐感。
  你一定要坚持到成就感发生的时刻,再去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兴趣。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热情,是可以源于成就感和自信的。相比物理、化学这样的学科,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对电视、文学、音乐感兴趣,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是我们平时最容易接触到、最先了解到的,人在听歌这件事情上,是没有门槛的。
  实际上,你的兴趣有可能根本就不在音乐上,而是在物理、化学或者编程上,但是由于后面这些学科门槛太高,所以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你就觉得难,便放弃了,那么你的兴趣就被忽略了,你的天分被埋没了,可是你从头到尾都不知道。
  “喜欢”和“不喜欢”这两个词说的是自我感觉,所以我们总觉得自己最有资格说出口,我们可以不用害怕否定。
  因为每次有人想和我们争论,我们就会说:喜欢是我的个人感受,我就是喜歡。
其他文献
(一)  “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月光把爱恋洒满了湖面,两个人的篝火照亮整个夜晚……多想某一天,往日又重现,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  回首2015年的年度记忆,少不了这种俄罗斯式低吟浅唱又意境开阔的调子。中国三军仪仗队在夜色中走过红场、进行阅兵式彩排时,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国流行歌手李健安静地登上舞台,成为轰动一时的现象级话题时,唱了上面那首《贝加尔湖畔》。  俄罗斯离我们太
44岁的马琳·勒庞金发碧眼,烟瘾不小,声音沙哑,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名人之一。马琳喜欢读书,每年夏天都会带很多书去海边度假,吹吹海风,同时也让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中”。她为人随和,面对镜头从来不会刻意摆出某种姿态,而是任记者随意拍,不会提出任何要求。这让不少人觉得她很“亲民”,也很有魅力。  然而,马琳并不是一位温柔的女学者,而是一名女律师、女政客,极右翼的法国国
赤裸上身的肌肉男和身着红上衣黑内裤的女子在地板上缠绵,旁边一名金发碧眼的白衣女子微笑着看得津津有味,周围站着一圈性感的长腿美女。起哄声、欢呼声充斥着“性派对”现场,让人脸红心跳。  这场“性派对”让捷克总统泽曼很烦,因为有媒体爆料,白衣女子就是他19岁的女儿卡特里娜,而且有很多照片和视频可以证明。这场“性派对”发生在2012年10月,正是捷克总统大选前。消息传出,还是高中生的卡特里娜连忙否认,“这
感资本在职场中的潜力  性感资本包括个性、魅力、活力、社会能量和让别人感到轻松,希望了解你的能力。研究人员一再发现,工作收入中存在着10%─20%的“美貌溢价”。在需要与顾客或客户接触的工作中,这种回报甚至更高。例如,在其他相关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从著名法学院毕业15年后,在私人律师事务所工作的、长相好的律师比长相平平的律师,年收入高出2万美元。  但这些数字中潜藏着性别失衡。20世纪90年代一
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便在离家几十里之外的一所初中学校的食堂里做饭。从我家到这所学校要走一段很长的山路,两旁全是黑森森、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平日里,很少有人会走这条路,只有父亲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走在上面。  记得那时父亲每天去学校时,都要随身带上一个手电筒和一把小弯刀。冬天天黑得早,给学生把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往回赶,但还是会赶上走夜路。我曾问过
地炉火暖黄昏睡  《风雪杉松图》中的主人公,大概是所有山水画中最无聊,但也最像隐士的隐士。  图中近景巨大的杉松连接尺幅,比远景的群山还要高。李山巧妙地戏弄着远、中、近三景交替呈现的传统构图,让凌寒挺立的杉松成为画面的绝对主角。  视线延伸,透过杉松之间的缝隙,有一间屋檐上覆盖着白雪的茅屋。幽暗的屋内并没有几件家具,也没有多余的人物。作者用简笔勾勒出屋主的侧影,他并没有在看书、写字或者做任何带有文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发言人日前宣布,俄罗斯可能将在位于北极新地群岛的老核试验场恢复进行亚临界核试验,测试其核武库。据俄罗斯《独立报》报道,鉴于美国持续推进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加之本国洲际导弹不断老化,为防范核威慑失效,俄政府考虑采取“恢复措施”,以提高国家威信和安全感。  亚临界核试验与真正的核试验有一定区别,是否属于核试验在国际法理和学术界还存在争议。  亚临界核试验就是把武器级核材料放在高爆炸药
电影《无人区》的宣传海报上,有4个字格外惹眼:铁定上映。无怪乎要强调“铁定”,这部宁浩导演的作品从2009年完成拍摄,到2013年12月3日上映,硬是搁置了4年,其间6次传出消息说要上映,甚至排好了档期,最终却都被证明是一场场“忽悠”。  坐在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对面的宁浩,对片子经历的波折似乎早已看淡。他穿着中式服装,有意无意地拨弄着手上的念珠,说的话也颇有些宿命感:“一部片子开始拍了,它就有自己的
法国总统萨科齐可能没想到,自己一下子成了位“奢华总统”。法国和英国媒体连日来纷纷报道,在总统府爱丽舍宫的地下车库,停着100多辆豪华汽车,总统府每天的报纸开销是1200欧元(1欧元约合8.32元人民币),光《费加罗报》就订了82份,每天的餐饮费要花掉1.2万欧元。这一切,让身处债务危机的法国公众内心非常不舒服。    大手大脚能摆谱  捅出萨科齐“大手大脚花钱”的,是法国社会党议员多西尔。他在名为
城市的夏天喧闹而且漫长,云从山后面涌出来,给饱受热浪摧残的街巷带来清凉的雨水。街边的行道树环绕在楼群腰际,街巷被雨水冲刷干净,人流熙攘,车辆轰鸣往来,整个城市流淌在夏夜的透彻星河里,像一个倒影,世界就在我们面前被慢慢展开。   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学,这不是最开始的问题。   那个最初的问题是: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无比宏大的世界。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度在于人类和世界本质上的冲突,這涉及到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