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中职学生状况之简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拟从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中职学校生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怎样改变目前的学生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以求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中职学校的关注。
  关键词:贫困地区 中职学生 状况 简析
  中图分类号:G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b)-0138-01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年面临生源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处境十分尴尬,一些地区因经济条件较好,借助国家整合办学资源,优化办学条件的政策,努力进取,走出困境,成功的升为职业学院,提高了办学的水平和层次,从而产生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贫困地区却缺少实力,难以摆脱办学困境,至今仍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阴影之中,个别学校甚至是人去楼空、校园杂草丛生、凋零破败、濒临倒闭。既使是勉强生存下来的学校也十分不景气,近两年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对贫困地区的中职学校实行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表面上一时激活了中职学校的生源问题,但其前景仍然让人不敢十分乐观,需要多方面的进行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解决中职学校的生存问题。本文拟从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中职学校生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怎样改变目前的学生状况等几个方面进简单论述,以求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中职学校的关注。
  
  1 贫困地区中职学校的生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对人才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学校的生源已是今非昔比,计划经济时代,中职专业技术学校对初中毕业生享有优先的特权也一去不复返。如今中职学校的学生百之分百属于中考的落榜生,绝少听到哪一个同学是不愿读高中而选择中职学校的。这给学校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是这几年中职学校在社会上名声不佳的重要原因。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 基础薄弱
  知识基础低下是目前中职学生最突出的首要问题,在我的调查中,中职学生入学成绩语、数、外三门基础学科的成绩不足200分的占到80%以上,其它综合成绩也十分低下,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同学来自边远的教育条件非常落后的地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享受到好的学校教育,但又十分渴望读书,对家长和学生而言是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中职学校的。因此,在成才上给学生和学校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很大部分学生有厌学和学不懂的双重情绪,中等专业技术知识说穿了就是要将知识及时的转化为生产劳动技能,没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其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学生表现出非常消极的学习态度,学校也显得束手无策,我个人认为首先应抽出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对其基础做一段时间的补充教育,其次应努力转化学生的态度,让其端正和明确发展方向。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的潜力空间很大。
  1.2 行为习惯差
  行为习惯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各种日常规范行为。好的行为习惯在各方面对自身进行自我约束,以达到求知和成才的目的,但中职学校的学生却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学习习惯差,主动学习的愿望很低,显得懒散、随意。更不会主动组织讨论和请教。第二是纪律意识淡薄,个人思想严重。因经济和基础的双重缺陷,许多学生由自卑进而转化为极其敏感的狭益自尊心,稍有不如意在心理上就会表现出巨大的怨恨和不满。第三是生活习惯和态度散漫。来自落后地区的同学个人生活习惯非常松散,不注意细节,抽烟、喝酒。不能合理安排生活费,卫生意识不强。针对这些现象,学校工作难度增强,至少要在第二学年才能有明显好转。
  1.3 就业情绪悲观
  因中职学校的地位十分微妙。大部分同学对前途感到悲观,暗黯,缺乏必要的进取精神,得天度日,不思上进。
  
  2 生源结构分析
  构成目前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学生的成份比较复杂,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差生面广。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在初中阶段80%左右属于差生。成绩较差的50%以上,另一部分属于不思学、律较松散,好耍贪玩。
  第二,多民族并存。在我州的中职学校中,民族成份表现为多个民族并存,其中多民族同学占到50%以上,因边远地区缺乏较好的教育条件,主要表现为汉语水平低,外语有些同学甚至没有学过。但朴实、潜力空间较大。其他民族占40%左右,这类同学虽有较好的初中教育资源,但自我约束力低、仍属差生。
  第三,来自广宽的地域。目前在校的中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我州中职学校的同学几乎来自17个县市,不同的条件构成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
  第四,家庭身份特殊。目前中职学校的同学绝大部分来自社会的低层,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增大,很多贫困地区的家庭无法承受昂贵的高中和大学费用,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受教育成本较低的中职学校。
  
  3 中职学校应怎样改变目前的学生状况
  针对前面所述的具体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改变呢?我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深化学校内部创新和改革,同时严格管理机制。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基本上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管理模式,创新和改革意识较低,随着人才的市场化,已日益表现出其严重的不足,据我了解,我州中职学校中,只有原铁路职业技术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从而争取到了较好的生源。管理学生,让其成才是学校的最根本宗旨。严格管理是必备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专业和素质方面都要进行最严格的打造。因为当今的用人单位不仅需要专业过硬的人才、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人才的品德修养,公关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第二,多渠道、全方位的引入办学的有利条件。面对学生担心文凭太低的普遍心理,学校应多方面的联合其他办学资源,争取学生在毕业时能同时获得自考、函授等方面的更高文凭,当然能力仍然是第一位的。
  第三,努力替学生着想,拓展就业方向。这一点许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的办学手段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中职学校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走出学校,深入到用人的主要企业和单位,甚至可以联合办学,资源共享,实现多方面的共赢机制。
  第四,多语教育,共同发展,针对民族地区的生源情况,教学中应开展多语种的教学手段,不能单独使用一种语种,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沟通、交流的能力。
  第五,教学与实习并重。中职学生毕业后存在动手能力弱的特点,其原因是实习时间过短,学校对书面知识的教育过于看重,忽略了对实习的管理和锻炼,有些学校甚至让学生自由实习,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和后果。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虽然面临十分艰难的办学现实,但社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却其极巨大,只要我们充分做好各项教育工作,其前途依然是光明的。点滴思考,望指正。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开展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1)在学校各个角落渗透专业物质文化建设;(2)转变观念,在学校各个理念中渗透专业文化建设;(3)搭建舞台,在技能训练各个层面中渗透专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学校 机电专业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181-01\  
分析了广东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现状,从人员紧张、缺乏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人才、宣传力度不够和缺乏对学科馆员的培训机制等方面指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能否得到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技工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在学习、情绪、人际关系、择业上的表现。心理问题产生的五个原因:人生理想缺失,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情绪体验消极,社会适应能力弱,社会认知度低。解决心理
信息化极大地加快了教育发展改革的进程,合理利用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能够加快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
分析了现代园林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当前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方面的特点,指出我国现代化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与设计水平有待提
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特点,构建其系统模型,进而论述了用户可以借助个性化信息技术提供的一套工具来构建自己的个人馆藏,满足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以期促进数字图书馆信息服
近10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心血管病死亡现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首位。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心
本文试图对微观层次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展开探讨,指出企业会计政策的可能选择空间即可选择域是由会计环境、概念结构和会计准则三大因素“圈定”而成的,并在简要阐述它们的构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新的教学观念,新课程教学的出现对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冲击。身为一名教师,应该让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展现自我,以一种舒适,愉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