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夏天,湯素英相依为命的老伴去世。两个月后,大女儿将她接到了云南昆明养老。
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汤素英却时常想念雾锁两江的重庆。
“我还是想回到熟悉的社区去。”2016年1月,抱着这样一个执念,汤素英回到了“旧居”——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华福巷社区。
在这里,汤素英和社区里的其他空巢老人,不仅能感受到老街坊们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还能享受到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照料,以及志愿者医生的专业护理。
在这样的福利背后,大溪沟街道打造的“三级服务体系”关爱空巢老人项目,正在通过“精准服务”,为破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难题开山筑路。
专业化引领
——为社区配备专业社工,采用“社工 志愿者”模式,让社工的专业指导与志愿者的常态照料形成优势互补。
2016年4月6日,社工邓履英和同事在华福巷社区走访时,得知95岁的李文菊老人唯一的养子离世了。
“李婆婆不是才做完右腿截肢手术吗?”闻讯,邓履英不免一阵担忧,立即调头奔往李文菊家。
“李婆婆,我们来看看你。”来到李文菊家,邓履英微笑着进了屋。
“谢谢你们,现在我的腿不中用了,儿子也没了……”看到社工来了,李文菊眼泪汪汪。
“婆婆,不是还有孙子照顾你吗?孙子这么乖,你为了他也要注意身体。”邓履英一边安慰,一边轻抚着李文菊后背。
在这次探访中,邓履英运用倾听、尊重、同理心等专业技巧,在安抚服务对象情绪的同时,也收集了服务对象的详细情况,形成了长达30页的分析材料和服务计划。
接下来,社工和志愿者按照服务计划,频频上门探访李文菊。邓履英还协调了医院、心理专家、社区等各方面资源,为李文菊构建了全方位服务网络。
一个多月后,李文菊走出了丧子之痛。
看到老人重燃生活信心,邓履英喜上眉梢。
而就在前些年,面对空巢老人的各种需求,邓履英还一筹莫展。
“我经常遇到一些老人,他们总是会反复念叨同一个问题。但在当时,因为专业能力不够,我既不能够理解他们,更帮不上什么忙。”邓履英一度很苦恼。
也是在那个时候,大溪沟街道在服务过程中发现了社区养老的共性问题——工作人员配备不够、服务水平不高、养老阵地缺乏……
随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开始探索“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三级空巢老人服务体系,陆续在各个社区推行养老志愿服务工作,并鼓励辖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职业水平证书。
2014年,邓履英经过系统学习后,取得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也从此兼具了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双重身份。
这时,邓履英才明白,老人们之所以反复强调某个问题,是因为他们具有某种深层次需求。
精细化延伸
——依托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养老工作向进门入户的精细化阶段延伸,保证老人的生活服务不离家、不离群。
“我和爱人是同班同学,56年前自由恋爱,用书信传递爱情,几十年后都还保留着发黄的书信。”
“我们是再婚夫妻,曾是同事,后来分开了36年。我们在都失去老伴后又相遇,相亲相爱相伴了接近20年。”
…………
2015年七夕,在专业化居家养老组织“U我养老”的策划下,华福巷社区举行了一次特别的七夕活动——请社区老人分享自己的爱情故事。
“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对提升老人的生活信心有极大的帮助。”渝中区“U我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运营部主任张莉说。
每天,张莉都会接到十几个老人寻求帮助的电话。根据这些需求信息,她发现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尤为突出,于是精心策划了这样一个七夕活动。
“要在全街道推动精细化的养老志愿服务,必须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以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来带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化。”华福巷社区党委书记鱼雪梅说。
2015年6月,大溪沟街道引入了“U我养老”“冬青社工”“孝欣园”等专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
“U我养老”入驻社区后,根据社区老人实际情况,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逐个致电了解其需求。在养老服务中心,“U我养老”安装了“适老设施”,配备各类专业器材,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助老志愿者队伍也建立起来了。
2017年1月7日,人和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周二的“义剪”时间又到了。
这天一大早,志愿者王正兰就背着工具包,从杨家坪来到人和街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
帮两位老人修剪完头发后,王正兰又来到健康理疗室,为老人们做针灸推拿。
如今,在大溪沟街道各个社区,像王正兰一样的志愿者,正为老人们提供着越来越精细的生活服務。
医养结合
——家庭医生工作室既为社区老人提供常态化的基础检查和治疗,也让他们不出社区就能找到专业医生解疑释惑。
2017年1月5日,华福巷社区。
“刘医生今天又来看我了。”社区居民李耀海对老伴叶帮芳说。
“又来看你了啊,她不是经常给你打电话吗?”
“是啊,我们老两口的身体,真多亏了刘医生照料。”李耀海说。
李耀海口中的“刘医生”名叫刘露霞,是大溪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
2011年,大溪沟街道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成立了家庭医生工作室,工作室请了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急救中心、中山医院(现重庆市人民医院)的3位老年科、内分泌科、心内科专家坐诊,为辖区空巢老人提供专业化健康服务。
刘露霞就在其列。
此后,叶帮芳夫妇就和这位经常背着巡诊箱上门的医生成了朋友。
“那次要不是你来看我,我就危险了。”这是叶帮芳常常对刘露霞念叨的话。 “婆婆,你今天吃藥没得?”这是刘露霞常对叶帮芳提的一个问题。
这两句对白的由来,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2016年初,李耀海做完手术回家调养,刘露霞上门来关心李耀海的恢复情况。
叶帮芳一开门,刘露霞就留意到她的精神状况很不好。
“叶婆婆你怎么了?”
“我也不清楚,就是很不舒服。”
刘露霞旋即为叶帮芳做了基本检查,发现她的血压高达“170”。
“婆婆,你的血压太高了,你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吗?”刘露霞追问道。
原来,叶帮芳42岁就查出了高血压,但她没引起重视,从未吃过降压药。
“你都快80岁了,这样长期不吃药,很容易中风!”从此,刘露霞又多了一项工作:督促叶帮芳吃药。
“我都不敢不吃药了——刘医生真的是我们空巢老人的家庭医生。”叶帮芳笑着说。
邻里守望
——在整合医院、养老机构、社区等正式社会服务资源的同时,还需要构建由家人、朋友、邻居和志愿者组成的非正式服务网络,集各方之力共建具有关怀性的社区。
受到社区志愿服务氛围的感染,叶帮芳也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长期帮扶一位偏瘫的独居老人。
志愿者鲜红的袖章,成了这位耄耋老人手臂上最为惹眼的标志。
“虽然我年纪大了,但能帮一个是一个。”叶帮芳说。
走在华福巷社区,像叶帮芳一样佩戴志愿者红袖章的居民越来越多。
2016年5月,86岁独居老人杨向碧的血压一下子蹭到了“200”,由于情况严重,医院要求她住院治疗。
但杨向碧没有子女,没人帮她办理住院手续,于是她找到了结对帮扶的社区志愿者付永慧。
“小邓啊,杨婆婆生病了,在医院办住院手续,要人签字确认。”付永慧急忙找到邓履英。
很快,邓履英和付永慧等低龄老人志愿者来到医院,顺利为老人办理了住院手续,并一直承担照顾老人、办理医保、转院等工作。
2013年,华福巷社区承接了“重庆市居家养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提出了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新路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越來越多的社区低龄老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也吸引了社区以外的许多志愿者加入。
如今,华福巷社区共有注册志愿者688名。而在整个大溪沟街道,已成立45支志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已达7000余人,形成了“邻里守望”的志愿服务模式。
2017年1月,因服务成效突出,渝中区大溪沟街道构建的“三级服务体系”关爱空巢老人项目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文中汤素英、李文菊、杨向碧均为化名)
在四季如春的昆明,汤素英却时常想念雾锁两江的重庆。
“我还是想回到熟悉的社区去。”2016年1月,抱着这样一个执念,汤素英回到了“旧居”——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华福巷社区。
在这里,汤素英和社区里的其他空巢老人,不仅能感受到老街坊们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还能享受到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照料,以及志愿者医生的专业护理。
在这样的福利背后,大溪沟街道打造的“三级服务体系”关爱空巢老人项目,正在通过“精准服务”,为破解社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难题开山筑路。
专业化引领
——为社区配备专业社工,采用“社工 志愿者”模式,让社工的专业指导与志愿者的常态照料形成优势互补。
2016年4月6日,社工邓履英和同事在华福巷社区走访时,得知95岁的李文菊老人唯一的养子离世了。
“李婆婆不是才做完右腿截肢手术吗?”闻讯,邓履英不免一阵担忧,立即调头奔往李文菊家。
“李婆婆,我们来看看你。”来到李文菊家,邓履英微笑着进了屋。
“谢谢你们,现在我的腿不中用了,儿子也没了……”看到社工来了,李文菊眼泪汪汪。
“婆婆,不是还有孙子照顾你吗?孙子这么乖,你为了他也要注意身体。”邓履英一边安慰,一边轻抚着李文菊后背。
在这次探访中,邓履英运用倾听、尊重、同理心等专业技巧,在安抚服务对象情绪的同时,也收集了服务对象的详细情况,形成了长达30页的分析材料和服务计划。
接下来,社工和志愿者按照服务计划,频频上门探访李文菊。邓履英还协调了医院、心理专家、社区等各方面资源,为李文菊构建了全方位服务网络。
一个多月后,李文菊走出了丧子之痛。
看到老人重燃生活信心,邓履英喜上眉梢。
而就在前些年,面对空巢老人的各种需求,邓履英还一筹莫展。
“我经常遇到一些老人,他们总是会反复念叨同一个问题。但在当时,因为专业能力不够,我既不能够理解他们,更帮不上什么忙。”邓履英一度很苦恼。
也是在那个时候,大溪沟街道在服务过程中发现了社区养老的共性问题——工作人员配备不够、服务水平不高、养老阵地缺乏……
随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开始探索“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三级空巢老人服务体系,陆续在各个社区推行养老志愿服务工作,并鼓励辖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职业水平证书。
2014年,邓履英经过系统学习后,取得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也从此兼具了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双重身份。
这时,邓履英才明白,老人们之所以反复强调某个问题,是因为他们具有某种深层次需求。
精细化延伸
——依托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养老工作向进门入户的精细化阶段延伸,保证老人的生活服务不离家、不离群。
“我和爱人是同班同学,56年前自由恋爱,用书信传递爱情,几十年后都还保留着发黄的书信。”
“我们是再婚夫妻,曾是同事,后来分开了36年。我们在都失去老伴后又相遇,相亲相爱相伴了接近20年。”
…………
2015年七夕,在专业化居家养老组织“U我养老”的策划下,华福巷社区举行了一次特别的七夕活动——请社区老人分享自己的爱情故事。
“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对提升老人的生活信心有极大的帮助。”渝中区“U我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运营部主任张莉说。
每天,张莉都会接到十几个老人寻求帮助的电话。根据这些需求信息,她发现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尤为突出,于是精心策划了这样一个七夕活动。
“要在全街道推动精细化的养老志愿服务,必须引入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以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来带动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化。”华福巷社区党委书记鱼雪梅说。
2015年6月,大溪沟街道引入了“U我养老”“冬青社工”“孝欣园”等专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
“U我养老”入驻社区后,根据社区老人实际情况,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逐个致电了解其需求。在养老服务中心,“U我养老”安装了“适老设施”,配备各类专业器材,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助老志愿者队伍也建立起来了。
2017年1月7日,人和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周二的“义剪”时间又到了。
这天一大早,志愿者王正兰就背着工具包,从杨家坪来到人和街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
帮两位老人修剪完头发后,王正兰又来到健康理疗室,为老人们做针灸推拿。
如今,在大溪沟街道各个社区,像王正兰一样的志愿者,正为老人们提供着越来越精细的生活服務。
医养结合
——家庭医生工作室既为社区老人提供常态化的基础检查和治疗,也让他们不出社区就能找到专业医生解疑释惑。
2017年1月5日,华福巷社区。
“刘医生今天又来看我了。”社区居民李耀海对老伴叶帮芳说。
“又来看你了啊,她不是经常给你打电话吗?”
“是啊,我们老两口的身体,真多亏了刘医生照料。”李耀海说。
李耀海口中的“刘医生”名叫刘露霞,是大溪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
2011年,大溪沟街道将医疗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成立了家庭医生工作室,工作室请了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急救中心、中山医院(现重庆市人民医院)的3位老年科、内分泌科、心内科专家坐诊,为辖区空巢老人提供专业化健康服务。
刘露霞就在其列。
此后,叶帮芳夫妇就和这位经常背着巡诊箱上门的医生成了朋友。
“那次要不是你来看我,我就危险了。”这是叶帮芳常常对刘露霞念叨的话。 “婆婆,你今天吃藥没得?”这是刘露霞常对叶帮芳提的一个问题。
这两句对白的由来,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2016年初,李耀海做完手术回家调养,刘露霞上门来关心李耀海的恢复情况。
叶帮芳一开门,刘露霞就留意到她的精神状况很不好。
“叶婆婆你怎么了?”
“我也不清楚,就是很不舒服。”
刘露霞旋即为叶帮芳做了基本检查,发现她的血压高达“170”。
“婆婆,你的血压太高了,你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吗?”刘露霞追问道。
原来,叶帮芳42岁就查出了高血压,但她没引起重视,从未吃过降压药。
“你都快80岁了,这样长期不吃药,很容易中风!”从此,刘露霞又多了一项工作:督促叶帮芳吃药。
“我都不敢不吃药了——刘医生真的是我们空巢老人的家庭医生。”叶帮芳笑着说。
邻里守望
——在整合医院、养老机构、社区等正式社会服务资源的同时,还需要构建由家人、朋友、邻居和志愿者组成的非正式服务网络,集各方之力共建具有关怀性的社区。
受到社区志愿服务氛围的感染,叶帮芳也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长期帮扶一位偏瘫的独居老人。
志愿者鲜红的袖章,成了这位耄耋老人手臂上最为惹眼的标志。
“虽然我年纪大了,但能帮一个是一个。”叶帮芳说。
走在华福巷社区,像叶帮芳一样佩戴志愿者红袖章的居民越来越多。
2016年5月,86岁独居老人杨向碧的血压一下子蹭到了“200”,由于情况严重,医院要求她住院治疗。
但杨向碧没有子女,没人帮她办理住院手续,于是她找到了结对帮扶的社区志愿者付永慧。
“小邓啊,杨婆婆生病了,在医院办住院手续,要人签字确认。”付永慧急忙找到邓履英。
很快,邓履英和付永慧等低龄老人志愿者来到医院,顺利为老人办理了住院手续,并一直承担照顾老人、办理医保、转院等工作。
2013年,华福巷社区承接了“重庆市居家养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提出了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新路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越來越多的社区低龄老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也吸引了社区以外的许多志愿者加入。
如今,华福巷社区共有注册志愿者688名。而在整个大溪沟街道,已成立45支志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已达7000余人,形成了“邻里守望”的志愿服务模式。
2017年1月,因服务成效突出,渝中区大溪沟街道构建的“三级服务体系”关爱空巢老人项目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文中汤素英、李文菊、杨向碧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