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帮助女大学生走出就业困境,深入分析社会、高校、女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因素,并多方面的提出一系列促进就业这一问题的对策,帮助女大学生增强就业意识和能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因素 对策
大学生找工作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不少女大学生求职路上倍感艰辛。
一、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一)社会因素。处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持续走下坡路。中国经济的水深火热,有形无形中加剧了就业压力。尽管目前经融危机已有复苏迹象,但峰回路转尚需时日。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校招生逐年增长,尤其是1999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后,高等教育由最初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平民教育"。从前大学生百里挑一,中专生十里挑一,而现在本科生却十里有五个。
(二)就业困难中国高校有一定的责任。没有注重女大学生的特性,将女大学生的心思细腻、缜密等特有的优势忽略,而将女生的娇气、缺乏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认知为所有女大学生的共性,因此在某一程度上降低了对女大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尽管女大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纯属纸上谈兵,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教学安排不尽合理,绝大多数的高校的具体教育过程中未能将专业学习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接轨,高校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重知识积累而轻具体应用。女大学生成绩虽好,但原本不强的动手能力却雪上加霜。
(三)女大学生自身因素。专业选择的盲目性:父母包办、人云亦云与追崇热门专业。父母们会不加考虑孩子个性及兴趣,强加自己的个人观点,想法设法的填报热门专业,殊不知当时的热门成了孩子毕业择业时的冷门,等到择业时已走上工作选我而不是我选工作的尴尬境地。自身綜合素质与就业期望值差距大,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倡能力培养。女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等却不及男生。就业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条件。因此在择业中胃口高吊,流露出一副傲慢与咄咄逼人、非录取不可的模样。向往都市,不愿下基层工作,白领情节令她们片面的追求在大城市发展。本着"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中西部一套房"的偏执心态,削尖脑袋的向东部大城市靠近,导致求职者人满为患。受陈旧观念影响,缺乏冒险,"一业定终生"的传统就业观念在其心中根深蒂固,竭力寻求铁饭碗,而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也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四)用人单位的原因。企业不景气,我国众多大小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校园招聘显得有几分冷清,各企业为应对经融危机非但不招人,反而还有了裁员的举措。企业是现实经济实体,要招收的对象为能够给企业带来绩效的应聘者。专业成绩优秀但动手能力弱的女大学生并不是用人单位青睐的对象,纸上谈兵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相反还得搭上老员工对其的培训与辅导。性别歧视随处可见,"宁选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情况普遍存在。女大学生恋爱结婚生育休长假,影响工作的连续性与持续性。不仅要停工停时,用人单位还得支付女性员工产假外的有岗位缺失,产后重返岗位的调整培训所带来的许许多多的直接与间接的损耗。
二、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思考。解决就业难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高校、女大学生自身及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综合用力,携手共奋斗。
(一)社会方面。a.就业指导部门深入全国各高校调查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所学习的专业及、往年就业率、毕业后收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等指标,结合女大学生特性中的弱点及优势,千方百计的拓宽就业渠道。b.结合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障碍及面临的困境,立法机构制定促进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界定"就业性别歧视"的定义、范围、惩罚措施等,明确公平公正的就业目的,并不断加以完善。强化用人单位及其全社会的性别意识,加强对歧视女大学生的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对就业歧视行为,严格按照法规进行响应的惩罚并公诸于众。制定薪金方面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女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用人单位聘用高校女大学生等。c.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妇女生育基金制度,将生育成本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去,将女性自然成本社会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女性劳动力进行调查研究,规划出男女最佳退休年龄,保障妇女享有平等社会地位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二)学校方面。a.针对女大学生的特性、在就业中的特殊性,为女大学生量身定制特色课程。如根据女性语言能力优势、思维能力优势、交往能力优势及管理能力优势,培养她们的独特能力。要特别重视女性能力的培养,对她们与男性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帮助女大学生提高竞争优势。同时在教学安排中引入学生评分机制和教学竞争机制,为女大学生就业做提前准备。b.优化专业设置。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和制定招生计划前,应该全面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加以调查研究,协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再结合自身的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充分考虑男、女性别不同领域的适应性,从而灵活调控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协调好男女性别比例,避免热门专业在同一学校的重复设置。c.增强校企合作。高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及小组,加强与关系企业间的联系,定期对各专业组进行工作考核。通过校企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企业保证为毕业生开拓和提供广阔的择业舞台。
(三)家庭方面。a.就业技巧的培养实际上从填报大学志愿时就已开始,家长应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所需要的人才类型等方面予以引导选择专业,而不是包办。b.父母在就业的道路上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而并非"大包大揽",消除"学而优则仕"传统就业观及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放手让孩子一搏,同时鼓励孩子自主创业,尝试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
(四)女大学生自身。a.女大学生加强自身基础建设,不卑不亢,看到自己比男大学生更具有耐心、细心、恒心,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谈判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优势,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在某些领域中的特殊潜力,而不单只在传统行业发光发热,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抓住一切机会来展示特长,勇于同男性竞争。b.进行精准的自我定位,清除不切合实际的"理想主义",把自身的估价与用工单位的要求结合起来,低调应聘;必须打牢根基,从小做起、从头做起,乐于并勇于到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等基层一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c.克服依赖心理,勇于走出家门,树立自强自立、敢闯敢干的就业观。不靠"神仙"和"皇帝",做别人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勇于摔打,走出一条靠自己胆量和学识的就业之路。
(五)企业方面。a.摒弃歧视女性的错误观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地方相关政策,同时企业内部制定严禁歧视等规章制度及成立监督与惩罚部门,领导以身作则,外加企业内部员工互相监督,不以性别为歧视,为女大学生就业敞开宽敞的大门,多接纳高素质女大学生,注重其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等培养。b.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用人单位设置奖惩机制,鼓励大学生将职业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公平对待男女员工,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机会,根据其为企业所带来的效益,进行不定程度的奖惩,不限男女,从而更加刺激员工的工作状态。c.用人单位应注重人才的合理使用,对录用的女大学生要进行科学分类,根据女大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就业岗位的性质、特点以及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合理配置所需人才。
作者简介:
1周婷,女,温州医科大学201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
2张吴华,男,温州医科大学201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
3周璐,女,温州医科大学201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
4纪欣农,男,温州医科大学教师,系本文指导老师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因素 对策
大学生找工作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不少女大学生求职路上倍感艰辛。
一、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一)社会因素。处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持续走下坡路。中国经济的水深火热,有形无形中加剧了就业压力。尽管目前经融危机已有复苏迹象,但峰回路转尚需时日。大学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校招生逐年增长,尤其是1999年我国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后,高等教育由最初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平民教育"。从前大学生百里挑一,中专生十里挑一,而现在本科生却十里有五个。
(二)就业困难中国高校有一定的责任。没有注重女大学生的特性,将女大学生的心思细腻、缜密等特有的优势忽略,而将女生的娇气、缺乏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认知为所有女大学生的共性,因此在某一程度上降低了对女大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尽管女大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纯属纸上谈兵,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教学安排不尽合理,绝大多数的高校的具体教育过程中未能将专业学习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接轨,高校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重知识积累而轻具体应用。女大学生成绩虽好,但原本不强的动手能力却雪上加霜。
(三)女大学生自身因素。专业选择的盲目性:父母包办、人云亦云与追崇热门专业。父母们会不加考虑孩子个性及兴趣,强加自己的个人观点,想法设法的填报热门专业,殊不知当时的热门成了孩子毕业择业时的冷门,等到择业时已走上工作选我而不是我选工作的尴尬境地。自身綜合素质与就业期望值差距大,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倡能力培养。女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环境适应能力等却不及男生。就业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条件。因此在择业中胃口高吊,流露出一副傲慢与咄咄逼人、非录取不可的模样。向往都市,不愿下基层工作,白领情节令她们片面的追求在大城市发展。本着"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中西部一套房"的偏执心态,削尖脑袋的向东部大城市靠近,导致求职者人满为患。受陈旧观念影响,缺乏冒险,"一业定终生"的传统就业观念在其心中根深蒂固,竭力寻求铁饭碗,而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也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四)用人单位的原因。企业不景气,我国众多大小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校园招聘显得有几分冷清,各企业为应对经融危机非但不招人,反而还有了裁员的举措。企业是现实经济实体,要招收的对象为能够给企业带来绩效的应聘者。专业成绩优秀但动手能力弱的女大学生并不是用人单位青睐的对象,纸上谈兵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相反还得搭上老员工对其的培训与辅导。性别歧视随处可见,"宁选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情况普遍存在。女大学生恋爱结婚生育休长假,影响工作的连续性与持续性。不仅要停工停时,用人单位还得支付女性员工产假外的有岗位缺失,产后重返岗位的调整培训所带来的许许多多的直接与间接的损耗。
二、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思考。解决就业难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高校、女大学生自身及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综合用力,携手共奋斗。
(一)社会方面。a.就业指导部门深入全国各高校调查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所学习的专业及、往年就业率、毕业后收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等指标,结合女大学生特性中的弱点及优势,千方百计的拓宽就业渠道。b.结合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障碍及面临的困境,立法机构制定促进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界定"就业性别歧视"的定义、范围、惩罚措施等,明确公平公正的就业目的,并不断加以完善。强化用人单位及其全社会的性别意识,加强对歧视女大学生的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对就业歧视行为,严格按照法规进行响应的惩罚并公诸于众。制定薪金方面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女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用人单位聘用高校女大学生等。c.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妇女生育基金制度,将生育成本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去,将女性自然成本社会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女性劳动力进行调查研究,规划出男女最佳退休年龄,保障妇女享有平等社会地位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二)学校方面。a.针对女大学生的特性、在就业中的特殊性,为女大学生量身定制特色课程。如根据女性语言能力优势、思维能力优势、交往能力优势及管理能力优势,培养她们的独特能力。要特别重视女性能力的培养,对她们与男性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帮助女大学生提高竞争优势。同时在教学安排中引入学生评分机制和教学竞争机制,为女大学生就业做提前准备。b.优化专业设置。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和制定招生计划前,应该全面的深入劳动力市场加以调查研究,协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再结合自身的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充分考虑男、女性别不同领域的适应性,从而灵活调控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协调好男女性别比例,避免热门专业在同一学校的重复设置。c.增强校企合作。高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及小组,加强与关系企业间的联系,定期对各专业组进行工作考核。通过校企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企业保证为毕业生开拓和提供广阔的择业舞台。
(三)家庭方面。a.就业技巧的培养实际上从填报大学志愿时就已开始,家长应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所需要的人才类型等方面予以引导选择专业,而不是包办。b.父母在就业的道路上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而并非"大包大揽",消除"学而优则仕"传统就业观及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放手让孩子一搏,同时鼓励孩子自主创业,尝试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
(四)女大学生自身。a.女大学生加强自身基础建设,不卑不亢,看到自己比男大学生更具有耐心、细心、恒心,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谈判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优势,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在某些领域中的特殊潜力,而不单只在传统行业发光发热,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抓住一切机会来展示特长,勇于同男性竞争。b.进行精准的自我定位,清除不切合实际的"理想主义",把自身的估价与用工单位的要求结合起来,低调应聘;必须打牢根基,从小做起、从头做起,乐于并勇于到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等基层一线去工作,一步一个脚印。c.克服依赖心理,勇于走出家门,树立自强自立、敢闯敢干的就业观。不靠"神仙"和"皇帝",做别人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勇于摔打,走出一条靠自己胆量和学识的就业之路。
(五)企业方面。a.摒弃歧视女性的错误观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地方相关政策,同时企业内部制定严禁歧视等规章制度及成立监督与惩罚部门,领导以身作则,外加企业内部员工互相监督,不以性别为歧视,为女大学生就业敞开宽敞的大门,多接纳高素质女大学生,注重其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等培养。b.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用人单位设置奖惩机制,鼓励大学生将职业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公平对待男女员工,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机会,根据其为企业所带来的效益,进行不定程度的奖惩,不限男女,从而更加刺激员工的工作状态。c.用人单位应注重人才的合理使用,对录用的女大学生要进行科学分类,根据女大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就业岗位的性质、特点以及对人才层次的要求,合理配置所需人才。
作者简介:
1周婷,女,温州医科大学201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
2张吴华,男,温州医科大学201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
3周璐,女,温州医科大学201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
4纪欣农,男,温州医科大学教师,系本文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