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与小说教学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树立正确的意识,同时用理论指导实践和掌握最佳的教育时机,可以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大化和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关键词: 影视资源;语文;小说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合理的利用这些影像资源,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的欣赏结合起来,将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尝试着通过让学生观看和小说相关的影视片来与教学活动想结合,以此希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第四条也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以说,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对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这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让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也正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可是由于原著与电视电影的改编在内容上毕竟又有一些差别,很多学生在看了电视电影改编的内容后反而摒弃了原著,从而本末倒置,这又让很多老师感到非常苦恼,那么如何才能利用这些影视资源更好地为原著服务使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共赢的效果呢?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教学,就自己如何利用影视资源进行小说教学的尝试做了一些介绍。
  一、《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过程与反思
  1.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2)解题。
  ①介绍作者曹雪芹与《红楼梦》。
  ②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3)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①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来梳理故事情节。
  ②根據情节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开头:林黛玉进贾府
  主体:林黛玉与众亲戚见面
  结尾:安排林黛玉住宿
  (4)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
  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丽的陈设
  (5)分析人物形象。
  贾母、王夫人、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
  (6)分析人物出场的描写。
  (7)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8)课堂小结。
  (9)观看两个不同版本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是陈晓旭版的,二是蒋梦婕版的。
  (10)布置课后作业。
  以《我眼中的林黛玉》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2.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大概用时3课时,在解决教学过程的问题时都比较顺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并且回答问题比较全面和到位。可是在批改交上来的课后作业时,却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全班同学眼中的“林黛玉”除了一个同学有自己的在读了课文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外,其他同学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要么是陈晓旭版的弱柳扶风,要么是蒋梦婕版的青纯可人。大多数同学的脑海里已经被影视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牢牢占据,在完成这份作业时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更是把原文中关于林黛玉的描写忘得一干二净,只是单纯地把影视作品中别人眼中的林黛玉形象给描述出来。影视作品的呈现其实只是别人对原著解读的一个结果,代表的是别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的人所拍摄出来的作品中肯定是融入个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所以我们现在才会看到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如陈晓旭版的“林黛玉”和蒋梦婕版的“林黛玉”,但是我们在欣赏影视资料的时候,很多学生却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单纯地去接受别人呈现出来的东西而忽略了对原著的解读,导致了众人都一致认为这就是作品中主人公的形象。很显然,这就背离我们之前把影视作品作为教学辅助资源的初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的时代,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会越来越多地借助影视等教学资源,如果学生过多地依赖影视资源而放弃对原著的解读势必就会影响学生对作品的再创造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达到教学的最大化而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呢?这节课之后我就在不停地反思和总结,通过不停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力求把影视资源与语文教学二者共同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初探
  1.核心问题带动有效教学——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学思结合
  带着问题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在看影视资源时有明确的针对性,减少观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是“结合人物肖像、人物语言、人物动作描写的分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篇课文中,对于重点塑造的两个主要人物——林黛玉和王熙凤,我分别设置了两个问题:“林黛玉是一个细心、多虑与自尊的人,‘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取笑了他去。’请你找出影片中哪些细节描写体现了她这一性格特征并进行简要分析。”和“哪些描写体现了王熙凤的‘辣’?”。观看影片结束之后,我请同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所有的同学都能找出自己认为体现这一性格特征的细节,甚至有学生还捕捉到了一些很容易让人忽略的细节,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特别是对于王熙凤的分析,同学们都能从“肖像、语言、动作”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可见,用核心问题带动教学,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边看边思考,发挥影视资源的最大化,这是一个虽说平常但是却能事半功倍的办法。
  2.掌握最佳教育时机——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安排合理   中国古代文人和画家创作的时候都讲究“留白”,作為一种鉴赏的艺术,它可以让人们通过想象来填补艺术上空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留白使得作品更加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在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不要过早地让各种丰盈的形象充斥学生的脑海。更不能在没有阅读原著的情况下马上观看影片,这样会让学生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因此在播放影视作品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去通读原著,然后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影视作品与原著之间的差别,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填补文字上的空白。同是一篇文章,在总结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后,我在另外一个班进行了另外一种尝试,就是把看影视的时间放在了布置作业之后,讲评完了作业之后让学生再结合自己所设想的林黛玉的形象去看视频,同时让学生在看的时候比较自己所想的和电视所表演出来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区别。教学的环节一换,这次我发现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更强,体会也更加深刻,甚至能够对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点评,可以说这是学生能力得到更高一步提升的表现。而学生的鉴赏和品悟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说明了影视资源与教学能够得到真正地共赢。
  3.及时巩固教学成果——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巧设作业
  借助影视资源,是为了辅助我们的教学,让教学成果达到最大化。因此为了检验教学成果,我们在运用完影视资源之后,可以巧妙设置课后作业进行巩固。拿《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来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于是在设置问题是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思考。比如说我曾经设置这样一个问题:“选择一个人物(贾宝玉、林黛玉或王熙凤),从课文和电影中进行对比鉴赏,说说你更赞同谁的描写”。在阅读完课文和欣赏完影片之后,让学生课后完成这个作业。通过作业完成的情况我就发现,很多学生可以很快就找出原文和影视作品的不同之处,同时也对影视作品是否能够真正表达原著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有一个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陈晓旭版的林黛玉在刻画“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能够充分发挥影视资源具有“特写、长镜头和短镜头”的优势,刻画人物时运用到的影视手段特别是“特写的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说黛玉刚出镜时的那个特写镜头,原著中没有相关的描写,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交代“且说黛玉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
  三、结语
  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可以说是为我们当代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为我们教学的最大化提供了现实的各种可能,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如能够充分挖掘利用,必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所以说影视资源与小说教学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精神。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只有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才能找到更加适合两者之间合作共赢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余乐生·《巧用影视资源优化小说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5(21).
  [3]﹒唐水国·浅析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4).
  [4]﹒宋薇、李坚·巧用影视资源,促进阅读教学江[J]·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5(6).
  作者简介:石冬菲(1985-9),女,壮族,广西宾阳县,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广西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主攻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其他文献
摘 要:知识的迁移也叫学习的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继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继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在山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利用这种迁移的规律,注意发挥学习中正迁移的作用,不但可以弥补山区学校硬件条件以及学生信息接收渠道狭窄等的不足,有利于巩固学生已学得的知识、技能和概念,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高中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它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整个高中教学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探究性学习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体现。为了使高中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意义;策略  1999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我们语文教师对这“半壁江山”却打得异常艰难。每次写作,学生就望题生厌,叫苦连天,“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胸中无墨,应急强凑,自然不能泼洒成文。批改也是教师最头疼的事,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学生自己写的什么都快忘光了。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提高作文水平呢?  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写作技法,巧列提纲以及作文批改讲评三方面和师生共勉。
期刊
摘 要:初中語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事情的能力。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法对于语文教学有哪些重要意义,有哪些具体教学措施,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就这些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必须要
期刊
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因此,找准德育的切入点,是最基本的而且是最有效的途径。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把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把握学科育人的方法  1.抓住课前五分钟的演讲  我在每节语文课上正课之前,都会让学生进行五分钟演讲的说话训练。有时让学生讲述成语故事。有時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关键性随着现在越来越流行的英语学习而日益凸显出来,这关系着下一代人的英语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而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英语词汇教学这条道路上也任重道远。此篇文章是基于新课标初中英语词汇要求和当下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写成的。  关键词:初中;新课标;词汇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新课标初中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运用语言
期刊
摘 要: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学会预习的有效方法,预习才能发挥作用。一份精心设计的预习导学案,能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同时预习导学案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才能对文本理解和课上探究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对学生而言,一堂课下来,其收获与反馈,与课前的预习效果,息息相关。那么怎样做到不让预习流于形式,真正的让预习导学案做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正是我探讨的关键所在。脱离学生实际的预习
期刊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阅读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认识与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也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小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阅读中得到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学到的知
期刊
摘 要:语言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发展的载体,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视,而且它也是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
期刊
摘 要:正新课改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质量的最终标准是学生的质量,而学生的质量又靠谁呢?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教师教的质量。如果教得好就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解放学生;尊重学生;民主; 精讲精练; 因材施教  新课改中讲到,如果教师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就有可能排斥教育,教学效果就会下降吗。正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