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美的“天人合一”观及其审美意涵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方东美从哲学史入手,详细梳理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演变,从形而上学阐述了其丰富意涵.在方氏看来,中国哲学在“天人之际”书写了最为动人的篇章,从先秦的儒道墨直到清儒,在“天人合一”观上可以分出六大模型.“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生生不息的中国哲学精神之上,体现了天道与人道合德并进、圆融无间的历程.方东美将“天人合一”置于中西文化比较的语境来看待,其“广大和谐”的精神在与西方二元论(天人两分)的比较中得以凸显.从“天人合一”的实现方式来看,它又极具审美意涵,因为“天人合一”无非是生命追求“尽善尽美”最高价值的实现历程,而中国美学中所谓“物我交感”“情景合一”的美感经验,也就是人与对象世界建构统一性审美关系的过程,所以“主客融合”就是“天人合一”的审美实现方式.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传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结合中国历史实际,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致力于探寻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形成了与封建史学、资本主义史学截然不同的理论研究方法,并长期引领中国史学正确的研究方向.尽管在这一百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历了诸多曲折和危机,也留下了很多历史教训,但成就是巨大的,始终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目前,面对西方史学思想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要坚持独立自信的史学观念,避开“西方中心主义”的干扰,回归马克思主义文本本身,厘清唯物史观重要概念和问题,注重重大理
南阳地区出土许多两周时期的铭文铜器,涉及两周时期的一些贵族人物,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南阳地区出土铭文所见两周时期贵族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出了不同的邦际关系秩序:从有限的铭文材料看,西周中晚期时,南阳地区作为西周王朝的南土,它的邦际关系秩序始终是围绕着周王朝展开的;春秋时期,南阳地区的邦际关系秩序则完全是围绕着楚国展开的,周王朝在这一带的影响力已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进入群雄混战的战国,邦际关系秩序的建立则已经开始更多地依据武力,而不再过多地凭借联姻、行政建制等手段展开.
《民法典》重塑了抵押动产转让规则,第403条在允许抵押动产自由转让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事人禁止或限制动产转让约定的尊重.在第403条下,买受人只有履行查询动产抵押登记的法定义务,才能证明其属于“善意第三人”.而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登记并不导致抵押权自动消灭,只能阻却抵押权人向买受人追及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抵押动产转让中并无适用空间,买受人从抵押人处继受取得动产所有权.在此情形下,抵押权并未消灭,只是其追及权能受到阻碍.相较于旧规,第406条未对涤除权做出规定,但买受人仍可依第393条剔除依附于动产的抵押权.此
养老助餐服务是居家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北京市73家提供养老助餐服务机构的调查数据,选取三个投入变量和三个产出变量对其进行数据包络分析(DEA),考察了养老助餐服务效率在不同性质运营主体、助餐模式和行政区域间的差异,并通过回归模型识别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当前半数以上养老助餐服务的综合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纯技术效率较高但规模效率较低;养老助餐服务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首都核心区、公办性质和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的助餐服务表现出较高的综合效率;服务人员数量增加和机构扭亏为盈均对综合效率产生正向影响.未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都市圈内外部各种要素的快速流动增加了公共危机跨域传播风险.为了统筹安全与发展,采用基于相对熵组合赋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测算2011—2019年中部地区4个都市圈26个城市韧性,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分维度韧性由好到差依次为工程韧性、生态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4个都市圈城市综合韧性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一直属于中度韧性;综合韧性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合肥、南昌、郑州和长沙都市圈;基础力是合肥、南昌和长沙都市圈城市综合韧性首要正向影响因素,吸引力是郑州都市圈城市综合韧性
在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样享有宪法监督权,但宪法仅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而对全国人大并没有明确规定.依照“法无授权即无权”的公权力原则,应该认为全国人大不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问题在于,全国人大在行使宪法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一定的宪法条款作出说明,以此作为判定争议的法律或行为是否构成违宪的依据,实质上是在进行宪法解释.为化解这一矛盾,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宪法体制,从理论上将宪法解释区分为作为宪法解释制度的宪法解释与作为宪法监督方式的宪法解释两个方面,并对它们之间的联
蒙古族传统生态观是游牧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是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的传统知识和文化,其在历史上的生态价值与社会功能不容忽视.从民族文化研究的视角观之,结合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求,如果能够对蒙古族游牧生产中的传统生态观的生态功能进行重新审视与合理利用,可使其对内蒙古地区生态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如何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蒙古族传统生态观,使其更好地与现代化建设融合发展,从而积极发挥其生态功能,并扎实推进地区生态建设是
服饰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它见证了历史的演进、时代的更迭,很多文化都会通过服饰形象展现出来.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可以最直观地体现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满族是我国具有深远历史文化的民族,他们的服饰文化独具民族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满族的服饰文化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本文通过探寻满族服饰文化渊源,分析满族服饰特征,解读满族服饰中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内涵,进而展示满族服饰文化中所传承的民族文化精神.
汉唐时期北部边疆地区的文教水平相对落后.中原王朝统治者为了改善北疆的文教落后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中央官学允许接收北疆学生,国家通过在北疆兴学办校,鼓励、支持北疆地方兴办私学,教授儒家经典,积极向北疆传播儒家思想和文化,用地方官吏进行移风易俗等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提高了边疆的文明水平,加速了边疆儒化倾向,增强了边疆对儒家文化和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八二宪法”40载,国家权力布局结构不断演进.其中,“党的领导”被明确写入宪法总纲,较为完备的“党的领导”规范体系初步建成;全国人大常委会从“赋权”到“扩权”,呈现出能动行权的态势;合宪性审查机制从“隐性”到“显性”,逐渐实现规范化与制度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实践”到“入宪”,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监察法律体系;地方立法权从“恢复”到“扩容”,力在达成收权与放权之间的平衡.“八二宪法”发展的40年,不断往返于规范与现实之间,充分展现根植中国文化,依赖中国经验,采行中国眼光,兼顾效率与公平、贯彻民主和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