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沙架桥絮凝聚集体的分形

来源 :泥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理含沙量在20~30kg/m3以上的高浊度水,必须采用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固-液分离.在这些工艺中架桥絮凝是最常见的颗粒凝聚机理.然而,对有关架桥絮凝体的构造特性知之甚少.本文采用沉降技术并结合黄河泥沙架桥絮凝体的电镜照片,对絮体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从沉降实验数据求得稳定态泥沙絮体质量分维D3=1.930±O.05,这表明絮体具有高度多孔的分形构造.运用分维模型及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的二维分维值D2证明,如果假定所有的泥沙絮体在层流范围沉降,则会低估了质量分维值.
其他文献
根据脉动流速服从正态分布和输沙平衡时床沙与推移质泥沙颗粒的交换处于平衡状态的概念,经理论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宽级配非均匀沙河槽的推移质输沙率及其级配计算,由非均匀推移质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一种新的模式,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实践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去感悟,去发现,从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
2006年,广西中小学实验室装备通过了“实验教学普及县”验收,验收标准依据教育部1993年颁布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下简称“旧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知识可谓丰富多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学生对历史并不感兴趣。结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历
作者采用拐点法、最大曲率法和从床沙质与冲泻质的造床性质区分的方法,利用2001年7月份长江口的采样资料,对长江口的床沙质和冲泻质进行了初步划分,并且对比了几种方法的划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