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无意”心理过程的规律,包括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和无意想象,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效果。本文从这三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无意注意 无意记忆 无意想象 教学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处于发展中的学生不仅有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而且也存在着个性心理差异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教育者对学生施加影响,包括他所提出的要求、讲授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等,如果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发展的水平及特点,就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无意”的心理现象,包括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这些心理过程,如果我们适当的加以利用,就可以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奇装异服的教师,课桌上新颖的教具,大城市高楼的广告、夜间闪烁的霓虹灯等。这些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而这种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一种注意。这种注意我们称之为无意注意。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两方面: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以及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而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强度(如异味、鲜艳色彩)、对比(如鹤立鸡群)、活动与变化(如霓虹灯、活动教具)和新颖性(如奇装异服)等。人的主观状态则指的是需要、兴趣、精神状态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活动,以便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无意注意教学,主要从几方面努力:
(一)优化教学环境,防止分心
教学环境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空间。一方面,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情绪,而情绪又能影响到无意注意,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比如拥挤的教室,会显得非常的沉闷、憋气,导致学生觉得烦躁、不安。这种心情状态下学生肯定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就无法实现无意注意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的其他刺激越多,越容易引起学生分心。这要求教师要尽量避免学生对学习之外的其他刺激的无意注意,防止分心。比如,安静的环境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如果无关刺激太多,学生都去关注这些事情了,肯定会使学习效率降低。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起学生有益的无意注意。这就一方面要求教师注重语言艺术的应用。语言是组织学生注意和支配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工具。如果运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来组织教学,能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声音速度的快慢、强弱、音调的变化等。例如在讲重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要尽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从而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枯燥无味,它将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把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穿插讲解、叙述、提问和讨论分析等,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考虑学生的主观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
学生的主观状态主要包括需要、兴趣、精神状态等。这要求教育者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第一,教育者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所教课程的兴趣,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这方面的需求,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结合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第二,教育者要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能引发和保持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利用无意记忆的规律,达到教学目的
无意记忆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没有经过特殊努力的记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如参加集会、看电影、聊天、看报、听故事等,并没有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和目的,也没有付出特殊的意志努力或采取专门的措施来记忆这些事物,但是它们却自然而然地记在脑子里,成为个人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无意记忆。这种记忆方式就是无意记忆法。无意记忆法在人的学习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不可忽视。人的许多知识经验是通过无意记忆取得的。无意记忆的效果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有关,还与个体对刺激物的态度、需要、兴趣有关。这些因素如果利用得当能使无意记忆获得较佳效果。在教学中很好地组织无意记忆,发挥它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利用刺激物,帮助学生形成无意记忆
凡是比较突出、鲜明、能引起人们强烈好奇和浓厚兴趣的材料,或具有强烈情绪色彩及对人意义重大的事情,都能引起无意记忆,而且有些只要经历一次。就能铭记在心,持久不忘。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性、新颖性,通过一些具体形象的东西帮助学生形成无意记忆。还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强度、对比度,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就一些重点内容多次强调、多次重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不需要意志努力也能够记下一些知识。
(二)考虑学生的主观状态,灵活组织教学活动
同无意注意一样,无意记忆一样也受到个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主要有个人的兴趣以及个人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加以利用。在学生个人兴趣方面:教师不仅可以用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语言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引用有趣、形象的例子辅助教学,而且还可以通过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个人情绪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例如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启发性外语教学法”,让成人在听音乐、说笑话和做游戏等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学口语、记单词。
三、利用无意想象的规律,引导教学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无意想象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也是两个方面:刺激物本身和个体自己的一些知识经验。
(一)就引起无意想象的刺激物而言
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变幻莫测的浮云时,脑中就产生起伏的山峦、柔软的棉花、活动的羊群、嘶鸣的奔马等形象;当我们看到北方冬季玻璃上的冰花时,就会觉得它像梅花、像树叶等,这些都是无意想象的表现形式。对于这种想象的类型,它很容易产生与刺激物相类似的事物或形象。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活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期望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想象,期望学生学习哪一方面的内容,这时通过呈现一些类似的刺激,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想象,通过这种想象来加强学习的效果。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大家介绍一篇关于美丽草原的优美文章,这位教师首先给学生呈现一张相关的图片,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展开想象,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中。
(二)就个人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言
个人容易对自己熟悉的东西产生无意想象。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在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时,找到新内容和以往所学知识的结合点,这样容易让学生接受新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了解这次课堂将要学的内容。对于所学内容比较熟悉,比较容易展开不自觉的想象。另外个人也倾向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产生无意想象,这里教师就可以多了解学生。通过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结合进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不自觉的想象能力。例如,对于音乐系的学生,教师在讲授教育理论和规律的课程中,可以举一些音乐界的人物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这种方式就是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兴趣爱好。
总之,因为“有意”的这些心理过程需要意志努力,学生在学习中容易疲劳。所以我们可以开发“无意”的潜能,充分利用加以补充。只要我们恰当地运用“无意”规律,就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
(责编 覃 敏)
[关键词]无意注意 无意记忆 无意想象 教学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处于发展中的学生不仅有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而且也存在着个性心理差异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教育者对学生施加影响,包括他所提出的要求、讲授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等,如果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发展的水平及特点,就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成为他们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无意”的心理现象,包括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这些心理过程,如果我们适当的加以利用,就可以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奇装异服的教师,课桌上新颖的教具,大城市高楼的广告、夜间闪烁的霓虹灯等。这些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而这种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一种注意。这种注意我们称之为无意注意。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两方面: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以及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而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强度(如异味、鲜艳色彩)、对比(如鹤立鸡群)、活动与变化(如霓虹灯、活动教具)和新颖性(如奇装异服)等。人的主观状态则指的是需要、兴趣、精神状态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学活动,以便提高教学效果。实施无意注意教学,主要从几方面努力:
(一)优化教学环境,防止分心
教学环境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空间。一方面,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情绪,而情绪又能影响到无意注意,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比如拥挤的教室,会显得非常的沉闷、憋气,导致学生觉得烦躁、不安。这种心情状态下学生肯定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就无法实现无意注意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的其他刺激越多,越容易引起学生分心。这要求教师要尽量避免学生对学习之外的其他刺激的无意注意,防止分心。比如,安静的环境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如果无关刺激太多,学生都去关注这些事情了,肯定会使学习效率降低。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起学生有益的无意注意。这就一方面要求教师注重语言艺术的应用。语言是组织学生注意和支配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工具。如果运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来组织教学,能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声音速度的快慢、强弱、音调的变化等。例如在讲重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要尽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从而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枯燥无味,它将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把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穿插讲解、叙述、提问和讨论分析等,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考虑学生的主观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
学生的主观状态主要包括需要、兴趣、精神状态等。这要求教育者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第一,教育者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所教课程的兴趣,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这方面的需求,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结合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第二,教育者要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能引发和保持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利用无意记忆的规律,达到教学目的
无意记忆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没有经过特殊努力的记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如参加集会、看电影、聊天、看报、听故事等,并没有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和目的,也没有付出特殊的意志努力或采取专门的措施来记忆这些事物,但是它们却自然而然地记在脑子里,成为个人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无意记忆。这种记忆方式就是无意记忆法。无意记忆法在人的学习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不可忽视。人的许多知识经验是通过无意记忆取得的。无意记忆的效果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有关,还与个体对刺激物的态度、需要、兴趣有关。这些因素如果利用得当能使无意记忆获得较佳效果。在教学中很好地组织无意记忆,发挥它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利用刺激物,帮助学生形成无意记忆
凡是比较突出、鲜明、能引起人们强烈好奇和浓厚兴趣的材料,或具有强烈情绪色彩及对人意义重大的事情,都能引起无意记忆,而且有些只要经历一次。就能铭记在心,持久不忘。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性、新颖性,通过一些具体形象的东西帮助学生形成无意记忆。还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强度、对比度,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就一些重点内容多次强调、多次重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不需要意志努力也能够记下一些知识。
(二)考虑学生的主观状态,灵活组织教学活动
同无意注意一样,无意记忆一样也受到个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主要有个人的兴趣以及个人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加以利用。在学生个人兴趣方面:教师不仅可以用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语言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引用有趣、形象的例子辅助教学,而且还可以通过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个人情绪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例如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启发性外语教学法”,让成人在听音乐、说笑话和做游戏等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学口语、记单词。
三、利用无意想象的规律,引导教学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无意想象也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也是两个方面:刺激物本身和个体自己的一些知识经验。
(一)就引起无意想象的刺激物而言
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变幻莫测的浮云时,脑中就产生起伏的山峦、柔软的棉花、活动的羊群、嘶鸣的奔马等形象;当我们看到北方冬季玻璃上的冰花时,就会觉得它像梅花、像树叶等,这些都是无意想象的表现形式。对于这种想象的类型,它很容易产生与刺激物相类似的事物或形象。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活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期望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想象,期望学生学习哪一方面的内容,这时通过呈现一些类似的刺激,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想象,通过这种想象来加强学习的效果。例如,某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大家介绍一篇关于美丽草原的优美文章,这位教师首先给学生呈现一张相关的图片,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展开想象,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中。
(二)就个人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言
个人容易对自己熟悉的东西产生无意想象。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在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时,找到新内容和以往所学知识的结合点,这样容易让学生接受新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先进行预习,了解这次课堂将要学的内容。对于所学内容比较熟悉,比较容易展开不自觉的想象。另外个人也倾向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产生无意想象,这里教师就可以多了解学生。通过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结合进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不自觉的想象能力。例如,对于音乐系的学生,教师在讲授教育理论和规律的课程中,可以举一些音乐界的人物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这种方式就是考虑到了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兴趣爱好。
总之,因为“有意”的这些心理过程需要意志努力,学生在学习中容易疲劳。所以我们可以开发“无意”的潜能,充分利用加以补充。只要我们恰当地运用“无意”规律,就可以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
(责编 覃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