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祖国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那么培养现代学生的文明行为要从“礼”抓起,即传承礼仪文化精髓,践行现代礼仪。我们在“校园礼仪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实践中经过年多探索,几番尝试,逐步形成了“物化环境、教材阵地、课堂渗透、课间融入、家校实践”等几种有效的礼仪教育方式,全校师生日臻知书达礼。
主题词: 学校 礼仪文化 教育 探究
楔子:一留守儿童曾某,年仅11岁与73岁奶奶相依为命,向奶奶要零花钱不成,一刀下去奶奶成残废,何其不孝;初二学生杨某因妈妈做的饭菜不合胃口,将一桌饭菜推翻在地,何其无礼;一群学生与老师相遇竟仰天而去,何其不尊;......因此,对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迫在眉睫。礼仪文化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礼貌教育,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一、物化环境教育:优美的校园环境往往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和奇特功效。礼仪文化教育与礼仪素质的培养更需要教育氛围。在探究过程中,我们学校首先落实外显的校园礼仪文化环境。学校将所有建筑物以“礼”冠名,如办公楼为“导礼苑”、教学楼为“学礼楼”,学生公寓为“践礼院”,师生食堂为“施礼厅”,厕所为“洗礼阁”等;班级以“礼”命名如“学、习、懂、知、施礼某班”等;学校设置以“礼为先、和为贵”的主题标志和校徽;学校利用展板、黑板报、文化长廊展示:历代礼仪文化精髓,文明礼仪传承和现代礼仪操作;并将这种文化内涵渗透到每一个教室和寝室。学生学习生活在浓郁的礼仪文化校园中,一举手一投足都受到“礼”的感召和熏染,从而触动了学生那根少许野性的筋,让全体学生达成“作为现代人应该文明有礼”的共识。当然这种物化标识教育是浅层的,要使“烈马”循规还需要深层次的礼仪文化教育方式。
二、教材阵地教育:俗语道:不知礼,不为怪;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就不可能正确行礼、施礼,更不用说当个现代文明人。农村学校学生尤甚。因此,要求学生了解古代礼仪文化,知道历代文明礼仪演变过程,掌握现代礼仪知识和操作要领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学校采用了市县的礼仪教材,如《文明与礼仪》开足课时,专职教师讲授。学校还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我与礼仪同行》,有条理地收集古代圣人、诸子百家的优秀礼仪文化,每朝每代的礼仪传承,还将历代礼仪文化思想、现代礼仪的要领编成三字经、四字诀、拍手歌,让学生广为学习和传诵。内化“礼”的精髓思想,让中华礼仪之邦的美德再次拨动学生本也善良的那颗心。通过礼仪文化传承育人,充分发挥教材阵地、知识引领作用,从而达到《礼记》中“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的礼仪文化教育的至高境界。
三、课堂渗透教育:教学课堂是礼仪文化教育不容忽视的主阵地。教师在每节课的一言一行都默化着课堂上的全体学生,课堂常规礼仪,比如上下课师生相互问候,课堂上学生举手发问,师问生答等等无不目染着每位学生。因此,任何一堂课都凸显礼仪文化教育的德育功能。反过来说,礼仪文化教育可以渗透到任何课堂。是否有效把礼仪文化渗透到课堂之中,关键要看教师的“导”。所以我们学校在课题实验中,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礼仪文化教育明确写入“三维”中的情感与态度目标里,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根据每节课的教材内容,有意识地渗透礼仪文化教育。如:语文科教学《小足球赛》,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仪;教学《将相和》一课教育学生要知错就改、互相宽容,诚意待人,……英语科结合句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见面时,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为得到别人帮助时……”的礼貌用语。……数学科指导学生采用礼仪教育中的各种数据编题、计算……音乐科教学歌曲《常回家看看》渗透孝敬父母的礼仪教育;教学《好朋友来了》渗透待客礼仪教育;教学《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渗透尊师教育……体育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集队时、示范时、练习时、竞赛时渗透礼仪动作要领。
四、课间融入教育 :学生的课间活动是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课间活动是有别于课堂的另一片教育天地。那么,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融入礼仪文化教育和礼仪实践是易于学生接受的,也是极有效的。我们学校在课间活动教育实验中,以“礼为先、和为贵”的教育活动为主线,把礼仪教育实践和课间活动有机融合。如每天在课间开展“三个一”工程:以实验教师收编的礼仪文化素材为蓝本,每天用 10---1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吟诵一篇学礼的诗文,摘录一则懂礼的名言;演讲一个施礼的故事;在重庆市独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里,我们把常见的礼仪规范动作“请礼,再见礼,鞠躬礼,握手礼,颁奖礼”等,选配《爱让一切更美好》等相应的乐曲,编成“礼仪操”,把学生一日礼仪常规编成的“三字经”配上《春江花月夜》等合适的乐曲,形成“礼仪诗”,再将“礼仪操”、“礼仪诗”融入上午第二节后的30分钟大课间活动里。
总之,外显环境让学生处处见到“礼”,礼仪课堂让学生节节熏陶“礼”,课间教育让学生时时感受“礼”,家校活动让学生天天践行“礼”,这样多种礼仪文化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就定能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把学生的思想拨正了,行为训规了,即用家长的话说,孩子学乖啦,学生才能沉下心来搞学习,学校也才能顺利的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现代文明人。
(云阳县长洪初级中学)
主题词: 学校 礼仪文化 教育 探究
楔子:一留守儿童曾某,年仅11岁与73岁奶奶相依为命,向奶奶要零花钱不成,一刀下去奶奶成残废,何其不孝;初二学生杨某因妈妈做的饭菜不合胃口,将一桌饭菜推翻在地,何其无礼;一群学生与老师相遇竟仰天而去,何其不尊;......因此,对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迫在眉睫。礼仪文化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礼貌教育,更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一、物化环境教育:优美的校园环境往往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和奇特功效。礼仪文化教育与礼仪素质的培养更需要教育氛围。在探究过程中,我们学校首先落实外显的校园礼仪文化环境。学校将所有建筑物以“礼”冠名,如办公楼为“导礼苑”、教学楼为“学礼楼”,学生公寓为“践礼院”,师生食堂为“施礼厅”,厕所为“洗礼阁”等;班级以“礼”命名如“学、习、懂、知、施礼某班”等;学校设置以“礼为先、和为贵”的主题标志和校徽;学校利用展板、黑板报、文化长廊展示:历代礼仪文化精髓,文明礼仪传承和现代礼仪操作;并将这种文化内涵渗透到每一个教室和寝室。学生学习生活在浓郁的礼仪文化校园中,一举手一投足都受到“礼”的感召和熏染,从而触动了学生那根少许野性的筋,让全体学生达成“作为现代人应该文明有礼”的共识。当然这种物化标识教育是浅层的,要使“烈马”循规还需要深层次的礼仪文化教育方式。
二、教材阵地教育:俗语道:不知礼,不为怪;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就不可能正确行礼、施礼,更不用说当个现代文明人。农村学校学生尤甚。因此,要求学生了解古代礼仪文化,知道历代文明礼仪演变过程,掌握现代礼仪知识和操作要领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学校采用了市县的礼仪教材,如《文明与礼仪》开足课时,专职教师讲授。学校还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我与礼仪同行》,有条理地收集古代圣人、诸子百家的优秀礼仪文化,每朝每代的礼仪传承,还将历代礼仪文化思想、现代礼仪的要领编成三字经、四字诀、拍手歌,让学生广为学习和传诵。内化“礼”的精髓思想,让中华礼仪之邦的美德再次拨动学生本也善良的那颗心。通过礼仪文化传承育人,充分发挥教材阵地、知识引领作用,从而达到《礼记》中“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的礼仪文化教育的至高境界。
三、课堂渗透教育:教学课堂是礼仪文化教育不容忽视的主阵地。教师在每节课的一言一行都默化着课堂上的全体学生,课堂常规礼仪,比如上下课师生相互问候,课堂上学生举手发问,师问生答等等无不目染着每位学生。因此,任何一堂课都凸显礼仪文化教育的德育功能。反过来说,礼仪文化教育可以渗透到任何课堂。是否有效把礼仪文化渗透到课堂之中,关键要看教师的“导”。所以我们学校在课题实验中,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礼仪文化教育明确写入“三维”中的情感与态度目标里,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根据每节课的教材内容,有意识地渗透礼仪文化教育。如:语文科教学《小足球赛》,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仪;教学《将相和》一课教育学生要知错就改、互相宽容,诚意待人,……英语科结合句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见面时,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为得到别人帮助时……”的礼貌用语。……数学科指导学生采用礼仪教育中的各种数据编题、计算……音乐科教学歌曲《常回家看看》渗透孝敬父母的礼仪教育;教学《好朋友来了》渗透待客礼仪教育;教学《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渗透尊师教育……体育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集队时、示范时、练习时、竞赛时渗透礼仪动作要领。
四、课间融入教育 :学生的课间活动是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课间活动是有别于课堂的另一片教育天地。那么,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融入礼仪文化教育和礼仪实践是易于学生接受的,也是极有效的。我们学校在课间活动教育实验中,以“礼为先、和为贵”的教育活动为主线,把礼仪教育实践和课间活动有机融合。如每天在课间开展“三个一”工程:以实验教师收编的礼仪文化素材为蓝本,每天用 10---1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吟诵一篇学礼的诗文,摘录一则懂礼的名言;演讲一个施礼的故事;在重庆市独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里,我们把常见的礼仪规范动作“请礼,再见礼,鞠躬礼,握手礼,颁奖礼”等,选配《爱让一切更美好》等相应的乐曲,编成“礼仪操”,把学生一日礼仪常规编成的“三字经”配上《春江花月夜》等合适的乐曲,形成“礼仪诗”,再将“礼仪操”、“礼仪诗”融入上午第二节后的30分钟大课间活动里。
总之,外显环境让学生处处见到“礼”,礼仪课堂让学生节节熏陶“礼”,课间教育让学生时时感受“礼”,家校活动让学生天天践行“礼”,这样多种礼仪文化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就定能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把学生的思想拨正了,行为训规了,即用家长的话说,孩子学乖啦,学生才能沉下心来搞学习,学校也才能顺利的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现代文明人。
(云阳县长洪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