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贷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市场上供求双方地位不平等,信贷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出现了信贷配给。而作为新疆农村信贷市场需求主体的农户和乡镇企业又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现实。为缓解这一状况,本文针对新疆农村信贷需求问题从政策层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疆农村;信贷需要;改革建议
一、非信息对称下农村信贷问题
1.信息不对称
根据交易主体双方在信息的掌握上是否均衡来看,将不完全信息分为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信贷市场上存在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的信息作为公共信息为农户所知,而农户拥有银行所不能完全得到的私人信息。
在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人无法监督借款人的行为。处于信息优势方的借款人易于发生道德风险,以损害处于信息劣势方的贷款者的利益,增进自身利益。这种道德风险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借款人在获得贷款后将资金投放于成功概率小但一旦成功借款人将获得巨大收益的投资项目即高风险项目。另一种情况是借款人在有能力偿还借款的情况下,对偿还借款和不偿还借款所带来的成本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策略性的不偿还借款的行为。
2.信贷配给的产生
由于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以当信贷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时,如果银行采取提高利率的方式以求得资金的供需平衡,那么银行的信用风险会增大。当银行提高利率所增加的边际收益小于由于提高利率而带来的逆向选择效应所增加的边际损失时,银行不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方式以求得资金的供需平衡,这时信贷配给出现了。
二、新疆农村信贷需求研究
新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农户和乡镇企业,农户作为农村经济中最大的一个主体,必然应作为农村信贷主要的服务对象,农村居民信贷行为主要是融入资金。目前,农户融入资金需求是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迫切的需求。现阶段新疆农民普遍存在着融入资金的需求,且融入资金的最主要形式是借款,具体渠道有两种:一种是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另一种是从正规金融机构以外的民间金融取得借款,包括农民之间的借贷、向民间金融组织借贷等。
同样,乡镇企业信贷需求主要表现资金融入的需求为主。在资金融入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资金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资金来源的多元性,如乡村政府的积累投入、财政投入、政府向民间的集资、职工入股、个人积累、正规金融贷款和民间金融融资以及外资投入等。但由于受到国内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受来自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双重缺损的制约,新疆许多乡镇企业难以通过各种外部渠道获得低成本资金,尤其是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
三、政策建议
1.积极培育信用文化,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通过建立以“诚信”为核心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务实农户的信用思想基础,经济培育信用文化,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建立完整、系统的农户、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健全规范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农户及中小企业信用征集、评估的真实性,是守信者得到实惠,是失信者寸步难行。此外,农户要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只有加强沟通银行可以深入了解农户的经营状况,预测市场前景,能够在银行与农户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同时,也有利于银行对放贷资金的使用监督,防范银行风险。
2.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信贷供给体系
首先必须保障农业银行的支农作用,加强农业银行支农业务整合,逐步提高涉农贷款当地总量和占比,推进信贷投向多元化以及信贷种类的多样化,重点支持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信贷中心从传统农业转移到现代农业。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领域,切实加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构建设,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商业性金融难以覆盖领域的信贷服务,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中长期项目的信贷投资力度。其次,发挥农信社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在新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覆盖率。第三,鼓励多元化微小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建立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不同类型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积极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如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贷款子公司,小额信贷组织等。
3.开展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新疆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信贷的特点,在农村信贷中要积极探索信贷产品创新,根据新疆农村经济的特点,设计出多种资金信贷融通方式。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特点调整贷款期限,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投入;可以根据农户借款的用途设置不同的信贷产品,根据不同的需求特点为不同贷款设置不同的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还可以创新担保方式,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显示,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是一种有益的信贷创新方式,利用社区内信用监督及“联保”的约束机制提高了贷款的回收率,同时又解决了农民的“贷款难”问题。
4.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作用
尽管目前新疆并不乏涉农金融机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在解决农村信贷资金问题中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队涉农金融机构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从新疆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考虑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在利率定价方面给予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对涉农金融机构因支农可能产生的不良贷款给予一定帮助并建立对各涉农金融机构的长期资本金补充机制,以帮助其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对农村信贷总额的供给情况,更好地为支持新疆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波 杨国颂:我国农村信贷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0(5):101-105.
[2]周丽芳: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村信贷市场问题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关键词:新疆农村;信贷需要;改革建议
一、非信息对称下农村信贷问题
1.信息不对称
根据交易主体双方在信息的掌握上是否均衡来看,将不完全信息分为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信贷市场上存在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的信息作为公共信息为农户所知,而农户拥有银行所不能完全得到的私人信息。
在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人无法监督借款人的行为。处于信息优势方的借款人易于发生道德风险,以损害处于信息劣势方的贷款者的利益,增进自身利益。这种道德风险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借款人在获得贷款后将资金投放于成功概率小但一旦成功借款人将获得巨大收益的投资项目即高风险项目。另一种情况是借款人在有能力偿还借款的情况下,对偿还借款和不偿还借款所带来的成本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策略性的不偿还借款的行为。
2.信贷配给的产生
由于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以当信贷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时,如果银行采取提高利率的方式以求得资金的供需平衡,那么银行的信用风险会增大。当银行提高利率所增加的边际收益小于由于提高利率而带来的逆向选择效应所增加的边际损失时,银行不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方式以求得资金的供需平衡,这时信贷配给出现了。
二、新疆农村信贷需求研究
新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农户和乡镇企业,农户作为农村经济中最大的一个主体,必然应作为农村信贷主要的服务对象,农村居民信贷行为主要是融入资金。目前,农户融入资金需求是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迫切的需求。现阶段新疆农民普遍存在着融入资金的需求,且融入资金的最主要形式是借款,具体渠道有两种:一种是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另一种是从正规金融机构以外的民间金融取得借款,包括农民之间的借贷、向民间金融组织借贷等。
同样,乡镇企业信贷需求主要表现资金融入的需求为主。在资金融入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资金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资金来源的多元性,如乡村政府的积累投入、财政投入、政府向民间的集资、职工入股、个人积累、正规金融贷款和民间金融融资以及外资投入等。但由于受到国内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受来自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渠道双重缺损的制约,新疆许多乡镇企业难以通过各种外部渠道获得低成本资金,尤其是难以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贷款。
三、政策建议
1.积极培育信用文化,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通过建立以“诚信”为核心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务实农户的信用思想基础,经济培育信用文化,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建立完整、系统的农户、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健全规范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农户及中小企业信用征集、评估的真实性,是守信者得到实惠,是失信者寸步难行。此外,农户要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只有加强沟通银行可以深入了解农户的经营状况,预测市场前景,能够在银行与农户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关系。同时,也有利于银行对放贷资金的使用监督,防范银行风险。
2.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信贷供给体系
首先必须保障农业银行的支农作用,加强农业银行支农业务整合,逐步提高涉农贷款当地总量和占比,推进信贷投向多元化以及信贷种类的多样化,重点支持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信贷中心从传统农业转移到现代农业。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领域,切实加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构建设,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商业性金融难以覆盖领域的信贷服务,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中长期项目的信贷投资力度。其次,发挥农信社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在新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覆盖率。第三,鼓励多元化微小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建立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不同类型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积极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如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贷款子公司,小额信贷组织等。
3.开展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新疆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信贷的特点,在农村信贷中要积极探索信贷产品创新,根据新疆农村经济的特点,设计出多种资金信贷融通方式。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特点调整贷款期限,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投入;可以根据农户借款的用途设置不同的信贷产品,根据不同的需求特点为不同贷款设置不同的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还可以创新担保方式,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显示,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是一种有益的信贷创新方式,利用社区内信用监督及“联保”的约束机制提高了贷款的回收率,同时又解决了农民的“贷款难”问题。
4.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作用
尽管目前新疆并不乏涉农金融机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在解决农村信贷资金问题中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队涉农金融机构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从新疆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考虑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在利率定价方面给予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对涉农金融机构因支农可能产生的不良贷款给予一定帮助并建立对各涉农金融机构的长期资本金补充机制,以帮助其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对农村信贷总额的供给情况,更好地为支持新疆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波 杨国颂:我国农村信贷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0(5):101-105.
[2]周丽芳: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村信贷市场问题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