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既点明了阅读对于一个人学习、发展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也点明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归结起来,课标的阅读目标中涉及朗读、默读、略读、浏览、诵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上述阅读方法中占据最主要地位的无疑是朗读了。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共同提高。
然而,在当前大部分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所占的比重还远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课堂上,没有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琐碎的分析和逐课的讲解。在没有经过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在学生还没有建立和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在学生还没有在朗读中形成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由任课教师以一种问题驱动式的引导刻意拔高學生的体验,必然导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隔阂。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也不尽如人意,如说话结结巴巴,朗读断断续续,写作文句不通。课堂教学的效率可想而知,遑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以朗读为中心,目前我校小学语文组正在着力进行研究。我校目前正在进行的“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正是基于以朗读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探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朗读、有提升地朗读,在朗读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明确各年段朗读目标
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朗读目标是:
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要求的核心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区别在于三个学段的要求分别是“学习用”“用”“能用”,这标志着学生朗读能力经过系统的学习得到提升。但在平时的教研中,我发现有教师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具体要求含混不清。经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朗读的目标要求。“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不唱读;“流利”,是要求朗读时语气比较连贯,能读出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有感情”,是要求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所阅读文本的感情传达出来,能读出陈述、感叹、疑问等句子的区别,同时有情感参与其中。
朗读目标的要求明确,让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朗读环节设置、朗读指导及朗读反馈有了方向。
二、打磨“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落实朗读先行
我校现在正在进行的“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由11个课型组成,分别为:方法习惯标准磨合课、自主预习课、基础过关课、主题读悟课、读写结合课、拓展阅读课、高效阅读课、语文综合学习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检测反馈课。以读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语文实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以基础过关课、主题读悟课、拓展阅读课为例:
基础过关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集中识字、处理字词。在这个课型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就是认读,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在读中识记字词,在读中领悟含义。
主题读悟课打破传统意义上通过教师的分析让学生学习的模式,打造以学生读为主的课堂,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不同方法的读,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生成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感情,学习语文表达方法。
拓展阅读课,以正确、流利为朗读要求,指导学生大量拓展读本,在原来教科书每单元四篇课文的基础上,扩充十篇左右的文本,让学生在课内完成大量朗读,接受规范语系的影响。
“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为中心,在今后的课改进程中,将进一步落实朗读先行的理念,深化朗读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朗读中心”课堂教学组织策略
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成功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完成的关键。“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确保朗读在语文课堂的中心地位,使朗读教学更为有效。
1.保证朗读的时间和学生
的朗读范围
在语文课上给朗读留出大量的时间,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不只让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读,要坚持一组的学生、一横排的学生、一竖排的学生起立依次读,扩大学生课堂朗读的数量,切不可只做个读书的样子,草草收场,像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那样“随口念一遍”就算了。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时间,让读完之后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2.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朗读能力提升的体验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要有教师耐心的指导。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读不准确、读不通顺的情况时,教师一定要加以指导,让学生及时修正。
3.坚持范读
教师和优秀学生出色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正音,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
4.小组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模式会让朗读在课堂更高效。让小组内朗读能力强的同学带动朗读,既可以激发同伴,还可以检查组内同学的朗读情况,同时,小组间的良性竞争,互评互改,也能让以朗读为中心的理念扎根于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
目前,我校以朗读为中心的语文课程实践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学校的“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已初具规模,并在全区开展了三次现场研讨会,形成了良好反响。在接下来的“以朗读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学校将继续学习课改理念,深入课堂,打磨课程体系,提升课堂组织策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然而,在当前大部分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所占的比重还远远达不到课标的要求。课堂上,没有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琐碎的分析和逐课的讲解。在没有经过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在学生还没有建立和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在学生还没有在朗读中形成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由任课教师以一种问题驱动式的引导刻意拔高學生的体验,必然导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隔阂。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也不尽如人意,如说话结结巴巴,朗读断断续续,写作文句不通。课堂教学的效率可想而知,遑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以朗读为中心,目前我校小学语文组正在着力进行研究。我校目前正在进行的“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正是基于以朗读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探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朗读、有提升地朗读,在朗读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明确各年段朗读目标
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朗读目标是:
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要求的核心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区别在于三个学段的要求分别是“学习用”“用”“能用”,这标志着学生朗读能力经过系统的学习得到提升。但在平时的教研中,我发现有教师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具体要求含混不清。经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朗读的目标要求。“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不唱读;“流利”,是要求朗读时语气比较连贯,能读出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有感情”,是要求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所阅读文本的感情传达出来,能读出陈述、感叹、疑问等句子的区别,同时有情感参与其中。
朗读目标的要求明确,让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朗读环节设置、朗读指导及朗读反馈有了方向。
二、打磨“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落实朗读先行
我校现在正在进行的“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由11个课型组成,分别为:方法习惯标准磨合课、自主预习课、基础过关课、主题读悟课、读写结合课、拓展阅读课、高效阅读课、语文综合学习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检测反馈课。以读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语文实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以基础过关课、主题读悟课、拓展阅读课为例:
基础过关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集中识字、处理字词。在这个课型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就是认读,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在读中识记字词,在读中领悟含义。
主题读悟课打破传统意义上通过教师的分析让学生学习的模式,打造以学生读为主的课堂,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不同方法的读,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生成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感情,学习语文表达方法。
拓展阅读课,以正确、流利为朗读要求,指导学生大量拓展读本,在原来教科书每单元四篇课文的基础上,扩充十篇左右的文本,让学生在课内完成大量朗读,接受规范语系的影响。
“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为中心,在今后的课改进程中,将进一步落实朗读先行的理念,深化朗读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朗读中心”课堂教学组织策略
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成功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完成的关键。“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确保朗读在语文课堂的中心地位,使朗读教学更为有效。
1.保证朗读的时间和学生
的朗读范围
在语文课上给朗读留出大量的时间,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不只让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读,要坚持一组的学生、一横排的学生、一竖排的学生起立依次读,扩大学生课堂朗读的数量,切不可只做个读书的样子,草草收场,像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那样“随口念一遍”就算了。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时间,让读完之后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2.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朗读能力提升的体验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要有教师耐心的指导。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读不准确、读不通顺的情况时,教师一定要加以指导,让学生及时修正。
3.坚持范读
教师和优秀学生出色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正音,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
4.小组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模式会让朗读在课堂更高效。让小组内朗读能力强的同学带动朗读,既可以激发同伴,还可以检查组内同学的朗读情况,同时,小组间的良性竞争,互评互改,也能让以朗读为中心的理念扎根于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
目前,我校以朗读为中心的语文课程实践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学校的“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已初具规模,并在全区开展了三次现场研讨会,形成了良好反响。在接下来的“以朗读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学校将继续学习课改理念,深入课堂,打磨课程体系,提升课堂组织策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