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是按照教材给定的教学范例进行教学,有的教学内容本来比较简单,只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指导,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但是,我们教师如果只是就教材教教材,学生往往会对于未知的范例不甚了解,尽管教师一再启发,学生还是一头雾水,没有办法,教师还要花费时间对给出的情景内容进行一番讲解。结果时间到了,教学目标没有实现。课后,教师还牢骚满腹,指责学生“笨”,干启不发等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关键词:教材 质量
总的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体现了“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然而,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尤其是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任何一个版本的新教材都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地区,尤其像我们边远山区农村的学生和教师。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挖掘应用新教材,使得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便成为每个中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新课改倡导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内涵和特色,再度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以及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教材的加工处理并不是随意的,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一定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创造者。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与相互的探讨,能使学生具有会看书、会操作、会思考、会讨论、会迁移、会类推、会创造等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就要善于设置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例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10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课时,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用一张长方形纸片,将它对折1次,有几层?对折2次,有几层?对折3次,有几层?如此对折下去,请同学们猜想:对折20次,有几层?如果纸片足够大,对折100次,纸层会有多厚?学生听后个个动手进行操作、实验,很想尽快找到答案,但又苦于能力有限,无法马上回答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于是我让学生带着这些的疑问认真看课本P62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感受有理数的乘方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讨论着、交流着,他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从而获得愉快的学习情感体验。
二、从学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选取素材提出问题
新教材注重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但有些问题情景的内空并不是最适合学生,情景引入的方式也并不是最佳的。这就需要教师多收集学生身边的、方便使用的素材,来创设情景。在创设情景环节中,教师可运用复习铺垫、作业讲评、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资料等多种手段,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的主题。例如:学习“八年级(下)第四章《相似图形》黄金分割”时,如果老师一开始就利用线段的比讲黄金分割的定义,学生会感觉很枯燥。教师如果先给大家展示蒙娜丽莎的画,提出她美吗?美再哪里?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一样,那怎样去判断一个人美呢?现代的女性为什么都愿意穿高跟鞋呢?芭蕾舞演员在翩翩起舞时,为什么不时地踮起脚尖?这样学生听了之后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体会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再来上课就有兴趣了。
三、根据学生基础,认知水平,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便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例如,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数学史,由于数学史料涉及数学概念的产生背景及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就便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全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启发作用。例如:学习“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时给学生补充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赵爽的故事和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数学成就《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求知兴趣。并体会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根据学生实际,对教学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关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环境、不同学生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情况,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例如:(先介绍教材的内容顺序安排)在学习“八年级(下)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章时,可在“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后紧着学习“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后再学习“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这样调整有利于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及其它的解法,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
总之,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们教师要确立新的教材观和教学观,努力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完善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教材只不过是一种载体,它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教育理念、科学精神,则是最重要的灵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努力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特色”,就一定能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关键词:教材 质量
总的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体现了“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思想,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然而,各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尤其是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任何一个版本的新教材都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地区,尤其像我们边远山区农村的学生和教师。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挖掘应用新教材,使得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便成为每个中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新课改倡导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内涵和特色,再度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以及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教材的加工处理并不是随意的,它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一定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创造者。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知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与相互的探讨,能使学生具有会看书、会操作、会思考、会讨论、会迁移、会类推、会创造等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就要善于设置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例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10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课时,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用一张长方形纸片,将它对折1次,有几层?对折2次,有几层?对折3次,有几层?如此对折下去,请同学们猜想:对折20次,有几层?如果纸片足够大,对折100次,纸层会有多厚?学生听后个个动手进行操作、实验,很想尽快找到答案,但又苦于能力有限,无法马上回答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于是我让学生带着这些的疑问认真看课本P62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感受有理数的乘方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讨论着、交流着,他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从而获得愉快的学习情感体验。
二、从学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选取素材提出问题
新教材注重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但有些问题情景的内空并不是最适合学生,情景引入的方式也并不是最佳的。这就需要教师多收集学生身边的、方便使用的素材,来创设情景。在创设情景环节中,教师可运用复习铺垫、作业讲评、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资料等多种手段,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的主题。例如:学习“八年级(下)第四章《相似图形》黄金分割”时,如果老师一开始就利用线段的比讲黄金分割的定义,学生会感觉很枯燥。教师如果先给大家展示蒙娜丽莎的画,提出她美吗?美再哪里?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一样,那怎样去判断一个人美呢?现代的女性为什么都愿意穿高跟鞋呢?芭蕾舞演员在翩翩起舞时,为什么不时地踮起脚尖?这样学生听了之后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体会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再来上课就有兴趣了。
三、根据学生基础,认知水平,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我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便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例如,在数学课堂上,适当地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数学史,由于数学史料涉及数学概念的产生背景及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就便于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的全貌,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启发作用。例如:学习“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时给学生补充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赵爽的故事和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数学成就《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求知兴趣。并体会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根据学生实际,对教学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关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环境、不同学生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情况,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例如:(先介绍教材的内容顺序安排)在学习“八年级(下)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一章时,可在“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后紧着学习“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后再学习“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这样调整有利于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及其它的解法,而且可以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知识,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
总之,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们教师要确立新的教材观和教学观,努力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完善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教材只不过是一种载体,它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教育理念、科学精神,则是最重要的灵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努力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特色”,就一定能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