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份认同的角度看祥林嫂悲剧之根源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t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子阶段理论,从身份认同角度探析鲁迅小说《祝福》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鲁镇儒释道文化的幽闭、封建礼教夫权和族权的矛盾、社会对“寡妇”的偏见、看客的冷漠等当时的这些社会“镜子”,使祥林嫂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压抑、绝望,进而走向死亡。
  关键词:身份认同;祥林嫂;悲剧根源
  在《祝福》中,鲁迅先生用很长篇幅描写了小说主人公——祥林嫂从“嫁人丧夫”到“再嫁丧夫失子”直至死亡的悲惨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文化、封建礼教、世人麻木冷漠等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表达了他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社会底层妇女的同情和惋惜。
  我们认为,作为社会人的祥林嫂,其悲剧的根源不仅仅有来自当时社会现实的压迫剥夺,更有其在这种文化语境中自我认识中身份认同上的迷茫和困惑。拉康在研究人的自我认识如何形成时,认为个体对于自我的认识是通过自己在外界的“映象”反作用于人的心理,这种“映像”好比人在水中或镜子中的影子,个体完全可以凭借这种“映象”确立自我形象,进而把自我与他人区分开来。生活在鲁镇的祥林嫂,正是通过“他者”这面镜子,看到了自己的身份,并努力确认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当祥林嫂的自我身份认同被层层撕毁之后,带给祥林嫂的只能是走向灭亡的悲剧。
  一、“祥林嫂”身份的自我认同
  在旧中国,妇女对自己身份认同的最初阶段“镜像阶段”,往往是通过特定的“镜子”——母亲或其他社会关系,来认识自己全貌的,即在一个形象中从属地认定了自己,并不把这个全貌作为自己想要变成的样子。于是,女子在家从父,以后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除了小时候在家有小名外,出嫁后便随夫姓改名为“某某氏”、“某某嫂”,丈夫死后则可称“某某娘”。这种称呼显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是她与家庭的组合。
  祥林嫂因嫁给了祥林,便获得了“祥林嫂”的身份。“祥林嫂”这一称呼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界定。“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人们根本就不在乎祥林嫂的真实姓名,和我国古代传统中的女性一样,姓名并不显得很重要。她与小自己十岁的祥林结合的情况,作者没有具体的描写,其过程大概是“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的住在一块吧!’”。这种不相称、不自由的婚姻是很难幸福美满的,但她接受顺从,即使是婆婆严厉的对待也没有让她产生不满和反抗。理由应该很简单,作为一个女性,她自己成功的纳入到了她所理解的生活秩序,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她嫁给了祥林,因此她的身份是祥林嫂。此时,对祥林嫂而言,生活的天平是平衡的,内心情感是满足的。因为她知道,她是祥林的妻子——祥林嫂,即使面对生活的困厄,她依然会忍辱负重,正如千千万万的中国妇女一样,为自己的男人活着。
  “祥林嫂”被她自己和他人接受认同,说明她已进入到“象征秩序”中,即进入那个已经事先给定了的包含着不同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的社会结构,以及构成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关系中。也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祥林嫂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二、“祥林嫂”身份的丧失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祥林嫂平静的生活因祥林的死亡被打破,祥林死后,他们没有孩子,她的身份仍然是祥林嫂,内心中“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思想驱使着她要为祥林守节。虽然成为寡妇,但“祥林嫂”这一称呼成为她的“身份”和精神支柱。为了守护自己的贞操和尊严,祥林嫂逃到了鲁镇去做工。她的主人“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第一次见到祥林嫂时他“皱了皱眉”,但最终还是说同意祥林嫂在他家做工。虽然祥林嫂是个寡妇,在“鲁四老爷”看来不太吉利,但毕竟他还有着名存实亡的“祥林嫂”身份。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鲁镇人是是一个共同的文化群体,大家共同遵守着这种文化的规则。其实祥林嫂也是这文化共同体中的一员,她心里很清楚,她是个失掉男人的寡妇,但她选择了为男人守节,大家彼此之间的默契使“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然而当她被迫再嫁,与贺老六结合后,她的身份也就由祥林的妻子转变成贺老六的妻子和阿毛的母亲。如果说祥林的死是祥林嫂身份的第一次丧失,但她为祥林守节,遵守着传统的文化规则,无论是她自己还是鲁镇人在内心中还是能接受她的。在“他者”的眼中,“祥林嫂”这个称呼还是她合法的身份。她的被迫再嫁,把“祥林嫂”的身份被赤裸裸的撕去了,她内心深处是抵触的,所以她拼命的反抗,不是为了所谓的自由,恰恰是为了维护她“祥林嫂”的身份。
  在贺家墺这个深山野岙中,田夫野农、蚕妇村氓还仍旧保持着纯朴原始的生活观念和更多合乎人情的东西,对自由的追逐,对幸福的向往依旧存在于人间。“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这样的没有那么浓重的封建礼教观念的社会环境,她的“贺六嫂”或“阿毛娘”的身份应该是得到人们的认同的。因此,她在贺家墺的一系列认同中,她也得到了暂时的自我认同,思想上比较轻松,夫妻恩爱,“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了。
  三、“祥林嫂”身份的“回归”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身份的认同是一种心理过程,祥林嫂作为一个主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他者”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之后再根据“他者”提供的信息模式全部或部分地塑造自我形象,确认自我身份。
  再嫁、失子后,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原有的一切都变了,她从“祥林嫂”变成了“贺六嫂”或“阿毛娘”,身份的几次变化让鲁镇人对她的评价也随之变化,然而不变的依然是人们对她的称呼。“镇上的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说话。但笑容确实冷冷的了。”为什么镇上的人们仍旧称呼她祥林嫂,而不改叫她为“贺六嫂”或“阿毛娘”呢?为什么她全然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睁着眼睛和大家讲她日夜不忘的故事呢?我认为,镇上的人们不改称呼是对她新身份的拒绝和再嫁行为的否定,大家更愿意接受的还是原来的她,“祥林嫂”这个称呼似乎已成为人们对她身份的讽刺。鲁镇是由讲理学的“鲁四老爷”控制舆论的地方,贞操节烈思想处处弥漫。他们认为女子必须从一而终,从而将她永久地定格为祥林的妻子——这个为镇上所承认的合法身份。所以“鲁四老爷”告诫四婶,祥林嫂虽然可怜,但她伤风败俗,祭祀的东西是绝对不能让她这种不洁的人碰触的。   无论是“鲁四老爷”和“四婶”,还是下层妇女“柳妈”,他们并没有以一种决绝的或恶意的态度来对待祥林嫂,应该说鲁镇上的人们应该是善良的。然后他们都是封建文化体系中的一份子,自觉不自觉的都在维护所谓的封建观念,其实连祥林嫂自己都不例外,身份的变化让她迷失了自我,她已找寻不到自己真正的身份。为此,祥林嫂捐了门槛,似乎能重新“回归”自我的身份,然而四婶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让她的梦彻底被击碎。这也预示着在身份认同上她彻底的被“他者”所抛弃。
  鲁镇人对她“新身份”的不认同深深压抑、损害者她,而她只希望通过向人们诉说阿毛凄惨的故事,来暂时得到认同和宽恕。可当人们在她身上得不到新的“满足”时,便用又尖又冷的语言和声调来奚落和刺伤她的心灵。她知道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已无法变成最初自己想要变成的那个“祥林嫂”,身份的扭曲导致心灵的毁灭,想要得到宽恕和被认同的欲望竭力要从无意识那里冲出来,自我和外界却挡住了他们。这种冲突和张力使身份问题不可避免地彻底摧毁了她,她最终走向了死亡。
  总之,祥林嫂的一生受尽愚弄而不自知、不觉悟,大抵是她始终无法意识到决定了自己生活的种种社会过程。鲁镇文化的幽闭、封建礼教夫权和族权的矛盾、社会对“寡妇”的偏见、看客的冷漠等当时这些社会“镜子”,从卫家山到鲁镇到贺山墺再到鲁镇,这恶劣的情境,时刻包围着、吞噬着她,真正的自由与幸福观念从她出生到死亡一直不断淡化和蒸发。身份是回不去了,选择与身份的诀别,无助的祥林嫂别无他途,只能选择死亡。
  所以,我们认为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无论是祥林嫂还是作品中的“我”,似乎都在寻找一种合适的身份认同,作为有知识的“我”选择了离开鲁镇,而孤苦愚昧的祥林嫂只能选择死亡。与其说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还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的悲剧。事实上,在人类生活历史的每个阶段,我们何尝不是某种文化的捍卫者,我们的身份认同和道德标准的建立何尝不是某种文化的产物。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批判,增加了《祥林嫂》的深度和意蕴,也值得每个读者认真的反思。
  注释:
  鲁迅.祝福·彷徨·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46-147
  鲁迅.随感录四十·热风·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0
  鲁迅.祝福·彷徨·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47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坟·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8
  鲁迅.祝福·彷徨·鲁迅全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2.
  参考文献:
  [1]朱庆华.祥林嫂悲剧的性格、心理因素[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杨朴,杨旸.鲁镇文化和祥林嫂的幽闭恐怖症[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鲁迅.祝福·彷徨·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坟·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0.
  作者简介:李思萌(1998—),女,安徽淮北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闻一多班2015级学生。
其他文献
说来也巧,我去美国读书的前夕,正在参加报社的欢送会,接到舅舅的电话,要我无论如何帮忙、亲自采访报道海城医院唐为勇教授。我开完会已是下午三点钟,第二天早晨我要登机去美国,也就是说赶在下班前见到唐教授才能完成采访任务。  报社派车送我去采访;不料,路上堵车,我望着车窗外长龙般被堵塞的车子,禁不住焦急起来;舅舅又打电话催促我,使我不由得回想起曾经遇见过唐为勇教授的情形:  前一阵鉴于“挂号难”、“看病难
期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先秦时代,我想最美妙的事情一定是在萋萋芳草里谈一场浪漫的恋爱。  那时,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其出东门,有女如云,有女如玉,有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让君子辗转反则,寤寐思服。那时的北方也是江河湖泊,水草
若非例行公事,我从不去两个地方——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华西。不去美国是因这地方太神奇,我害怕去了那里便丧失失了信仰;不去华西,是因为我在电视中窥探到的那儿,无非是黄土丘壑、秦腔、窑洞,已不能像北京那样包容古今了,已跟不上了时代。得知考试地点在西安,心中颇有些不情愿,但也没办法,不自在地上了飞机。  飞机上,大脑中一直响着课本上震天的腰鼓、信天游,单凭想象就要把小心脏震碎了。  不过,现实与想象相差甚
摘 要:《世事如烟》是余华“宿命观”展现的最为精彩的一部小说集。在这部作品集中,宿命是人物的灵魂,零度叙述和寓言式的文本构成其写作的独特之处,而对宿命的态度,以及作家在表现这个主题时的手法则是不断改变的。从先锋式挣扎到冷静的陈述,甚至在现实中将人物的自我灵魂从文本中超脱出来,我们都可以看到“宿命观”在余华作品中不同面貌以及这种改变所带来的迥异的悲剧美学特征。  关键词:《世事如烟》;宿命论;悲剧美
彳亍思君深,思君君已远。  今为芳年友,来日夕阳晚。  益州银杏落,梦云春水暖。  念此思君影,踽踽月潭畔。  潭水一何绿,蒲草依依转。  与君相见稀,常言课业苦。  焦额
单元计划简单来讲其实就是教材、教学内容与教案之间的纽带,也是《九年义务体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当中体育教学思
摘 要:本文采取新的视角,将《长恨歌》这一鸿篇巨制放在国画的视野下去探讨。通过国画的工笔与写意的技法,人物与山水的种类以及世俗和冲淡的风格几个方面,去阐释这一视野下的《长恨歌》,发现了其另一种生命力。  关键词:《长恨歌》;王安忆;国画;阅读体验  王安忆是一位有深厚绘画修养的作家。在《我的业余生活中》她曾经说过:“看画是我一桩重要的爱好,假如我去做一名画家,也许比写小说更有前途。我从小喜爱美术,
萨克斯汽车零部件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采埃孚集团在中国成立的第一批独资企业,主营业务是开发、生产车辆减振和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及总成,从1998年成立至今,已经历了14年的
我是一个对雨有着特殊感情的人,在别人的心里也许一提到下雨天就是阴冷、萧索,可是我却更愿意感受一下在每个下雨的日子给我带来的那份不同于其他天气的静谧和对人生的思索。  如果与万里晴朗的天空或者骄阳似火的烈日,抑或与凛冽的寒风相比的话,少了些烦躁,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温暖的感觉。在每个下雨的日子,看到一片片树叶飘落在地上,与北方一叶而知秋不同的是,我知道雨所带来的那份独特的感受将要到来了。在我的印象里,
摘 要:苏童的经典之作《罂粟之家》中频频出现有关人物形象动物性的“幻异”式刻画和人物感觉非常态的暗示性描写,将人类企图隐藏的动物性和难掩的性欲望一并释放,既显示出人类的动物属性,又以不同动物的性情特点界定了人物的形象特征;既呈现出封建地主家族复杂纠葛的人物关系,又描绘了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依附、妇女对男权依附所造成的自身生存空间潮湿霉烂和精神世界堕落迷失的状态。本文立足于《罂粟之家》部分人物形象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