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h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学生信息渠道獲取、教师权威、教育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为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对策,如更新观念,搭建教学平台,创新方法,提高教师素质,并搭建互联网教学沟通平台,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平台;网络资源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人们开展各项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对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就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对策,希望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互联网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有利的方面,不仅便利了信息资源的获取,还方便师生间的交流,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内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此外,互联网也为学生获取教学信息资料创造便利条件,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传统授课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大班上课方式,再加上校园广播、专家讲座等形式。而互联网时代给教学方式带来变革,可以通过视频、微课、慕课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有效推动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及时解答疑惑,推动教育方式转变。
  2.互联网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我们必须认识到互联网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仅有机遇,还有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信息渠道获取多样化与无过滤化。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样化,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大量信息无选择的获取,使得大学生陷入互联网的漩涡“不可自拔”,而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可能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2)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权威提出了挑战。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专家、学者进行对话交流,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朋友圈,开展网络交流与互动活动,进而可能影响教师的权威。网络信息庞杂,一些消极信息让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有可能滋生不良情绪,认为教师的观点落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权威提出挑战。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应该对其有充分认识,结合互联网时代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从以下方面采取应对策略。
  1.更新观念并构建长效机制
  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收集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从日常网络用语、交流内容、在线方式等,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数据分析工作,更新观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掌握学生在学习、就业、职业规划、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了解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断积累经验,构建长效机制,提高学生思想觉悟。
  2.重视调查并搭建教育教学平台
  利用互联网搭建教育教学平台,重视微课、慕课的应用,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增加技术、资金、人才、设备配置方面的投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交流和学习平台。重视微博、微信的使用,增进师生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
  3. 搭建互联网教学平台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络平台,加强在线管理。利用微博、QQ群、微信群等,设立奖优评先、班级文化、学贷资助、心灵驿站等栏目,增进师生联系和沟通,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4. 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开辟专题和专栏,整合互联网资源,在栏目中增加互动内容,提高网络平台吸引力。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促进网络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使其更好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利用互联网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想动态,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改变教学方法,搭建教学平台,吸引学生兴趣,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创新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1).
  [2]娄晓敏.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6(6).
  [3]王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微课特点,阐述了制作一节好的微课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对于如何制作微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微课;特点;兴趣;互动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就是以视频为载体,在课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其核心组成是课堂教学视频及相关的教学课件、课堂练习和教学案例等相关的一些素材,营造一种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幼儿启蒙教育领域在探索幼儿教育策略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提升幼儿的能力,其中应用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就是此方面研究的重要尝试。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音乐游戏应用的意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研究,为幼儿教育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兒教学;实践能力;音乐游戏  幼儿实践能力是幼儿在实际环境中,将心中的想法转化成具体实践过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微课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走入了教师的视野。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本文将对微课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帮助教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中职;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以及实践性,由于传统课堂的各种限制,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学生学习差异性的问题难以解决,从而影响学习效率。为此,中职会计教师可考
期刊
摘 要:在项目学习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点与技术点的落实,这样才会有效发挥项目学习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核心信息素养。  关键词:项目学习;知识点;选题  项目学习主要是学生以完成一个项目为主线,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及技术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点项目学习中知识点及技术点的落实方法,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学习的实践活动。  一、双向细目表——教师重构教材的基石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做一个个项目,掌握必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从2015年起,“互联网+”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教育则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及网络教育资源,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结合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教育现状和发展的需要,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教育局开展了以“互联网+”
期刊
摘 要: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中的“推己及人”等思想对班主任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孔子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其为师水平高,贡献大,对后代影响深远,值得班主任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孔子;忠恕;为师之道;班主任  一、孔子的忠恕之道对班主任的启示  忠恕之道是孔子人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对当下的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何为“忠恕”?《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诉曾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学校德育管理的高度阐述了构建文明班集体的外部条件,并从班主任队伍建设,科学、规范的班级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富有现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的开展等方面论述了学校德育管理对构建文明班集体的重要影響。  关键词:自主管理;职业意识;和谐文明;班集体  我校是济南市槐荫区唯一一所职业中专,随着学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生源地逐渐扩大,学生成分日益复杂,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干部对于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学生干部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拥有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而亲社会行为正是高校学生干部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主要表现。但是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学生干部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关键,本文探究了如何发挥应有作用改善高校学生干部的亲社会行为现状。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亲社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实现教育方式的灵活化与丰富化,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班级管理的人文教化功能等方面就班级管理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班风;文化;制度;班级管理  种植花草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要老折腾它们,只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及肥料就行,植物的茁壮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班级管理也与种花种草有著极为相似的地方,如果能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制订规范公平的制度,养育出优秀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
期刊
摘 要:新时期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充分结合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使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融合,发挥传统文化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最终使当代大学生能够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思想意识,强化行为规范,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种种迹象表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紧迫。各高校在主抓学生成绩和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