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重庆西部物流园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忙碌而井然有序的气氛扑面而来。印着中欧班列图标的集装箱整齐排列,横跨铁路的龙门吊正在作业。装满货物的一辆辆班列承载着互联互通的愿景,从这里驶向远方,驶向中亚,驶向欧洲腹地。
“去程货物主要是笔记本电脑,回程是整车进口及汽车零部件。”重庆西部物流园总经理谷永红说。连日来的忙碌和劳累,令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物流园正处于紧张的建设期,兴隆场编组站已全面投运,园内具有冷链功能的保税冻库正在建设中。“一带一路”赋予西部物流园新的使命,内陆保税物流园、铁路口岸等功能布局正在拓展之中。
西部物流园是“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的起始站。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成功开行以来,以“渝新欧”为代表的中欧班列发展迅速,“渝新欧”“赤满欧”“义新欧”……各地充分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探索“铁水空”多式联运,形成了独特的“枢纽经济”,带动了地区产业发展。
打造“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点站
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在那里迎接来自中国重庆的“渝新欧”货运列车进站。这一全长11000多公里、贯穿亚欧大陆的铁路线,被称為“新丝绸之路”。
自1891年重庆开埠、设立内陆地区第一个海关以来,“渝新欧”班列的开行,又成为重庆打造中国内陆开放窗口的重要标志。
“‘渝新欧’班列从这里出发,经兰州从阿拉山口出境,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从重庆到欧洲仅需13—15天,相较海运可节约30—45天的运输时间,成本是空运的五分之一。”据谷永红介绍,“渝新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000班,货值占整个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境货物的80%。目前,“渝新欧”班列的开行数量、货值、速度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居中欧班列第一位,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时间和成本优势使得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货物品种越来越多,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渝新欧”大通道越来越受到生产及贸易企业青睐。目前,去程货物主要是笔记本电脑、通讯、机械设备等,回程货物则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食品等消费品为主。整个中欧班列的货物品种已经涵盖工业设备、医用器械、日用百货等品种。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货物,也通过中欧班列转运至欧洲。
西部物流园不仅有着“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铁路开放口岸等开放资源,还依托重庆长江黄金水道的便利,正在构建辐射亚欧的“铁水空公”多式联运体系,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助推“渝新欧”的双向延伸。
而整个重庆已拥有“铁水空”三个国家级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如此发达的交通体系,预示着一个全新意义的内陆开放时代的到来。
依托国际大通道 重塑重庆产业结构
在采访中,不少人士对记者提到了“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对重庆产业结构的影响,有的甚至认为对工业结构起到了重塑的作用。
在重庆铁路口岸所在地,“枢纽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跨境电商智能公共监管仓就设在其中。这里既是西南地区保税物流分拨中心,又是跨境电商的转运中心。
在跨境电商智能公共监管仓里,记者看到,一道绿色围栏内,货架上“渝新欧”班列从德国运来的厨具、从荷兰空运来的奶粉等进口商品琳琅满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为跨境电商提供一条龙服务,货物进入绿色围栏就进入保税状态。电商只要找好货源,报关报检、查验、上架都由我们来做。”
西部物流园的整体定位是着力打造陆路国际运输枢纽和开放型商贸服务区,带动周边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综合性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仓储分拨等生产性服务业兴起。“入园企业从2007年至今已有700多戶,有18家世界500强企业。”西部物流园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重庆铁路口岸展示中心的沙盘上,紧邻西部物流园,紧密分布着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台资信息产业配套园、青凤工业园等园区。
“全球每4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出自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西部物流园工作人员说,这与重庆的交通优势是分不开的。
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发展初期的工业结构仍然偏重机械、化工、纺织等,彼时的重庆物流体系仍然以“内陆化”重工业为背景,难以适应电子信息制造业对运输时效的需求。“渝新欧”班列带来的时间成本缩短和运输成本降低,不仅带动了电子信息、整车进口业务的发展,还使得重庆更好地融入全球分工,新的贸易形态正在持续出现。
金融创新为“一带一路”提供综合融资服务
“2015年4月,中信银行向重庆铁路口岸物流开发公司提供了1.3亿元的综合融资服务,用于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中信银行重庆分行行长助理宋柯表示。此前,中信银行在当地人民银行等金融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已通过综合融资方式,为西部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金融多元化需求,银行机构也在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畅通境内外融资渠道等方面着力,寻找融入“一带一路”的契机。
2016年8月,为寻求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重庆西部物流园赴海外发行5年期5亿美元债券。此次发债由星展、花旗银行作为牵头行,工行、中信、浦发等7家银行参与,发行价格是迄今为止重庆企业采取直接发行模式的海外债券中最低的。
作为“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的起点,西部物流园大力发展铁路口岸建设,其整车进口业务融合了中欧贸易、路上运输、通关一体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跨境电商、平行进口等众多热点,极富内陆开放特色,不仅补上了“渝新欧”回城货物的短板,还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因此被园区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投入了大量优质资源进行发展。
随着重庆整车进口数量快速增长,园区整车进口企业资金压力快速上升,但由于缺少固定资产作为担保,企业难以通过传统模式取得银行资金。为此,中信银行依托丰富的汽车金融业务经验,创新设计了基于“物流 园区控货”的平行进口整车质押融资模式,以贸易货物为主要担保物,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破解了企业融资困境。
中欧班列带动产业聚集和发展,盘活了商流和物流,金融创新使得资金流更为畅通。轨道上的“一带一路”,不断伸向远方……
(摘编自《金融时报》)
“去程货物主要是笔记本电脑,回程是整车进口及汽车零部件。”重庆西部物流园总经理谷永红说。连日来的忙碌和劳累,令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物流园正处于紧张的建设期,兴隆场编组站已全面投运,园内具有冷链功能的保税冻库正在建设中。“一带一路”赋予西部物流园新的使命,内陆保税物流园、铁路口岸等功能布局正在拓展之中。
西部物流园是“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的起始站。自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成功开行以来,以“渝新欧”为代表的中欧班列发展迅速,“渝新欧”“赤满欧”“义新欧”……各地充分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探索“铁水空”多式联运,形成了独特的“枢纽经济”,带动了地区产业发展。
打造“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起点站
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在那里迎接来自中国重庆的“渝新欧”货运列车进站。这一全长11000多公里、贯穿亚欧大陆的铁路线,被称為“新丝绸之路”。
自1891年重庆开埠、设立内陆地区第一个海关以来,“渝新欧”班列的开行,又成为重庆打造中国内陆开放窗口的重要标志。
“‘渝新欧’班列从这里出发,经兰州从阿拉山口出境,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到达德国杜伊斯堡。从重庆到欧洲仅需13—15天,相较海运可节约30—45天的运输时间,成本是空运的五分之一。”据谷永红介绍,“渝新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000班,货值占整个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境货物的80%。目前,“渝新欧”班列的开行数量、货值、速度等各项主要指标均居中欧班列第一位,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时间和成本优势使得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货物品种越来越多,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渝新欧”大通道越来越受到生产及贸易企业青睐。目前,去程货物主要是笔记本电脑、通讯、机械设备等,回程货物则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食品等消费品为主。整个中欧班列的货物品种已经涵盖工业设备、医用器械、日用百货等品种。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货物,也通过中欧班列转运至欧洲。
西部物流园不仅有着“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铁路开放口岸等开放资源,还依托重庆长江黄金水道的便利,正在构建辐射亚欧的“铁水空公”多式联运体系,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助推“渝新欧”的双向延伸。
而整个重庆已拥有“铁水空”三个国家级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如此发达的交通体系,预示着一个全新意义的内陆开放时代的到来。
依托国际大通道 重塑重庆产业结构
在采访中,不少人士对记者提到了“渝新欧”国际大通道对重庆产业结构的影响,有的甚至认为对工业结构起到了重塑的作用。
在重庆铁路口岸所在地,“枢纽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跨境电商智能公共监管仓就设在其中。这里既是西南地区保税物流分拨中心,又是跨境电商的转运中心。
在跨境电商智能公共监管仓里,记者看到,一道绿色围栏内,货架上“渝新欧”班列从德国运来的厨具、从荷兰空运来的奶粉等进口商品琳琅满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为跨境电商提供一条龙服务,货物进入绿色围栏就进入保税状态。电商只要找好货源,报关报检、查验、上架都由我们来做。”
西部物流园的整体定位是着力打造陆路国际运输枢纽和开放型商贸服务区,带动周边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综合性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仓储分拨等生产性服务业兴起。“入园企业从2007年至今已有700多戶,有18家世界500强企业。”西部物流园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重庆铁路口岸展示中心的沙盘上,紧邻西部物流园,紧密分布着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台资信息产业配套园、青凤工业园等园区。
“全球每4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出自西永微电子产业园。”西部物流园工作人员说,这与重庆的交通优势是分不开的。
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发展初期的工业结构仍然偏重机械、化工、纺织等,彼时的重庆物流体系仍然以“内陆化”重工业为背景,难以适应电子信息制造业对运输时效的需求。“渝新欧”班列带来的时间成本缩短和运输成本降低,不仅带动了电子信息、整车进口业务的发展,还使得重庆更好地融入全球分工,新的贸易形态正在持续出现。
金融创新为“一带一路”提供综合融资服务
“2015年4月,中信银行向重庆铁路口岸物流开发公司提供了1.3亿元的综合融资服务,用于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建设。”中信银行重庆分行行长助理宋柯表示。此前,中信银行在当地人民银行等金融业主管部门指导下,已通过综合融资方式,为西部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金融多元化需求,银行机构也在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畅通境内外融资渠道等方面着力,寻找融入“一带一路”的契机。
2016年8月,为寻求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重庆西部物流园赴海外发行5年期5亿美元债券。此次发债由星展、花旗银行作为牵头行,工行、中信、浦发等7家银行参与,发行价格是迄今为止重庆企业采取直接发行模式的海外债券中最低的。
作为“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的起点,西部物流园大力发展铁路口岸建设,其整车进口业务融合了中欧贸易、路上运输、通关一体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跨境电商、平行进口等众多热点,极富内陆开放特色,不仅补上了“渝新欧”回城货物的短板,还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因此被园区作为重点发展项目,投入了大量优质资源进行发展。
随着重庆整车进口数量快速增长,园区整车进口企业资金压力快速上升,但由于缺少固定资产作为担保,企业难以通过传统模式取得银行资金。为此,中信银行依托丰富的汽车金融业务经验,创新设计了基于“物流 园区控货”的平行进口整车质押融资模式,以贸易货物为主要担保物,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破解了企业融资困境。
中欧班列带动产业聚集和发展,盘活了商流和物流,金融创新使得资金流更为畅通。轨道上的“一带一路”,不断伸向远方……
(摘编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