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已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结合21世纪“互联网+”时代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体育教育所关注的重点。本文或许会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有效探究
2016年9月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更成为教育工作者新的工作要求和目标。
一、“互联网+”与体育核心素养
“互联网+”是通过网络技术,依托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各种资源,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形态。
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则是指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能适用终身发展的健康意识、体育精神和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身体素质。
“互联网+教育”将成为将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迎来了划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一是“互联网+”开放、灵活、交互、共享等优点,为小学体育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体育教育单一、固定的模式;二是“互联网+”高度开放化、可视化、虚拟化的技术手段,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核心素养提出时间不长,是一种新的理念和要求。从教学中积极探索,集中表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㈠概念认识不清,思想重视不够
一是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束缚。虽然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了多年,但实际教学中贯彻落实不够,基础教育仍重视文化教育,忽视体育教育。因此,在追求知识文化教育为主应试教育对追求全面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形成了严重的束缚。
二是对体育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贯彻落实中存在内容不全、过于形式化的现象。学校对体育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在教学中认真的贯彻落实。
㈡师资储量不足,教师技能欠缺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是对培养小学生的健康意识、人格品德、生活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师既要有非常敬业爱岗、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又要有精湛的体育技能,还必须掌握与“互联网+”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技术。目前受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限制,未能建立起完善核心素养师资队伍的要求。
㈢基础条件不牢,教学设施落后
目前小学阶段还未采用信息化教学,缺乏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投入较少,缺乏必要的体育教学场地,基础设施相当薄弱。
三、“互联网+”时代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核心素养培养是我们国家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既是国家政策导向,又是政府、学校、教师等相关方工作的总目标和总要求,需要社会多方协同共建。
㈠国家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体育核心素养是什么,提高体育核心素养有什么作用等基本观念能否深入人心,主要靠国家宣传力度强不强。加大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的培训教育,让教育工作者都能清楚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并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㈡政府加大投入,改进完善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设施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物质条件保证。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在资金和政策上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育做好保障。
㈢学校完善教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体育核心素养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要重视体育学科建设,完善体育学科教学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体育专业技能实时培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体育专业教师队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㈣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技能,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供智力支撑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最终落到教师身上,教师本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决定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效果。因此,小学体育教师是承担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如何提升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教师应该准备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改变观念,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文件精神,树立核心素养的科学理念。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准确理解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树立核心素养的科学理念运用到体育教学中。
⒉积极学习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技术,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好知识技能储备。
⒊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科學安排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稳固学生体育热情,培养小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和坚韧、担当的体育道德品质。
结束语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塑造人文素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施永坚.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8)
[2]马孝志.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261-264
[3]张晓林,陈新键,毛振明.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现存问题及改进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2):78-83
(作者单位: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小学)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有效探究
2016年9月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更成为教育工作者新的工作要求和目标。
一、“互联网+”与体育核心素养
“互联网+”是通过网络技术,依托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各种资源,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形态。
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则是指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能适用终身发展的健康意识、体育精神和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身体素质。
“互联网+教育”将成为将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迎来了划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一是“互联网+”开放、灵活、交互、共享等优点,为小学体育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体育教育单一、固定的模式;二是“互联网+”高度开放化、可视化、虚拟化的技术手段,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核心素养提出时间不长,是一种新的理念和要求。从教学中积极探索,集中表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㈠概念认识不清,思想重视不够
一是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束缚。虽然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了多年,但实际教学中贯彻落实不够,基础教育仍重视文化教育,忽视体育教育。因此,在追求知识文化教育为主应试教育对追求全面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形成了严重的束缚。
二是对体育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贯彻落实中存在内容不全、过于形式化的现象。学校对体育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在教学中认真的贯彻落实。
㈡师资储量不足,教师技能欠缺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是对培养小学生的健康意识、人格品德、生活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师既要有非常敬业爱岗、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又要有精湛的体育技能,还必须掌握与“互联网+”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教学技术。目前受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限制,未能建立起完善核心素养师资队伍的要求。
㈢基础条件不牢,教学设施落后
目前小学阶段还未采用信息化教学,缺乏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投入较少,缺乏必要的体育教学场地,基础设施相当薄弱。
三、“互联网+”时代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核心素养培养是我们国家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既是国家政策导向,又是政府、学校、教师等相关方工作的总目标和总要求,需要社会多方协同共建。
㈠国家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体育核心素养是什么,提高体育核心素养有什么作用等基本观念能否深入人心,主要靠国家宣传力度强不强。加大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的培训教育,让教育工作者都能清楚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并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㈡政府加大投入,改进完善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设施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物质条件保证。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在资金和政策上为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育做好保障。
㈢学校完善教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体育核心素养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要重视体育学科建设,完善体育学科教学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体育专业技能实时培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体育专业教师队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㈣教师加强学习,提高技能,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供智力支撑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最终落到教师身上,教师本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决定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效果。因此,小学体育教师是承担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如何提升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教师应该准备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改变观念,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文件精神,树立核心素养的科学理念。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准确理解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树立核心素养的科学理念运用到体育教学中。
⒉积极学习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技术,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好知识技能储备。
⒊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科學安排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稳固学生体育热情,培养小学生社会参与能力和坚韧、担当的体育道德品质。
结束语
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塑造人文素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施永坚.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8)
[2]马孝志.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261-264
[3]张晓林,陈新键,毛振明.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现存问题及改进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2):78-83
(作者单位: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