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相关知识和思想被大众共享与传播的过程。人与人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是人们之间知识、信息、情感乃至思想传递的途径。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构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和机制。基于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大学生有两种基本类型的交往网络,即“内聚性网络”和“桥接性网络”。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基于交往形成的两种社会网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显著影响,其中“内聚性网络”比“桥接性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更为强烈。应针对不同社会网络类型制定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交往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2-0059-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资助(10JD710034)。
作者简介:杨建科(1977-),男,陕西宝鸡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学;单舒平(1978-),男,四川珙县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李昱静(1986-),女,陕西宝鸡人,西安交通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社会学。
当今社会已进入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的信息时代,社会网络的重要性因而更加凸显。社会网络可以通过关系的影响来实现知识共享与传播,为知识与信息获得提供有利的条件。社会网络分析正是基于社会交往的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分析方法,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视角。
一、社会网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机制
1.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及其功能。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社会网络分析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以及社会互动结构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态度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指大学生基于社会交往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关系网络既有基于出身而带来的,也有自身主动建构的。在大学这样人口高度集中的群体性环境中,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在和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完成的,长期的互动和交往会逐渐形成学生相对稳定的交往网络,不同类型的交往对象、不同类别的交流话题和不同频度的交往次数与交往规模,都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基于此,学生之间建构和形成自身的各种社会网络,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信息的来源以及价值观的传播和认同都是在这些社会网络中,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往进行的,而且这些网络关系和网络结构是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自主选择和结合,因此,在网络上交流的内容,更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作用,也更容易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认识和行动。可以说,拥有什么样的社会网络,与大学生自身的性格、认识和态度是直接相关的,大学生在大学时期的成长过程,就是交往网络的机制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在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研究中,学者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网络对于大学生求职和收入的影响研究,诸如“先赋性”社会网络和“自致性”社会网络对大学生职业获得的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网络的层次、规模、密度、类型对大学生求职和收入的影响等等,而对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其获取知识的影响研究甚少。
2.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社会网络机制。从社会网络的理论视角看,知识的获得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网络中的其他人员,无疑成为增加他们知识的重要来源,甚至这种知识比通过培训或者书本获得的具有更高的价值。就高校学生而言,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以外,在非正式场合同其他人员的交往过程也会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社会交往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和比自己知识更加渊博、层次更高的人员交往更是如此。有人把老师比作工人,把学生比作产品,把学校比作工厂。虽然这种流水线一般的教育模式提高了效率,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中,知识传播多表现为单向的知识传授或转移过程,学生只是一个“无知”的人,学习者的特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考虑和尊重,学生一般是在外部力量(如纪律、考试、就业等)的强迫下接受或者被灌输课程知识。结果,在学生的头脑里存在着两种没有或很少发生联系的知识体系:一种是源于学校的显性课程知识体系,另一种是源于日常生活的默会知识体系。①由于默会知识在人们的行动和信念之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当显性的课程知识与默会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应用最多的还是默会知识。“高分低能”现象中,“高分”说明他掌握了很多的显性知识,“低能”则说明他在实践中与那些未受过教育或未受过同等教育的人一样,应用的仍是默会知识。
由于默会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表达,并且只能在行动中被展现、被察觉、被意会,因此它无法通过传统的教学活动传授。而社会网络机制则是一个传递默会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强关系包含着某种信任、合作与稳定,因此能传递高质量的、复杂的或隐性的知识。强关系使得成员保持着频繁的交流与合作,能带来默会知识的潜移默化,并且一旦强关系建立起来就能得到不断的强化,这更加有利于默会知识的持续交流。而弱关系在默会知识共享中也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因为弱关系联结的是两个异质性的信息源,一个在弱关系中生成的简单信息或知识有可能触发新的认知,这对默会知识的进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提高,仅仅依靠正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社会网络作为非正规的教育途径,是正规教育的补充。基于对知识的如此分类,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显性的知识体系,也是默会的知识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既是作为一种显性知识被大众学习和认识,也是作为一种默会知识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行为。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知识传播、思想认同与价值共享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结合起来,并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从而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自觉实践活动,也必然离不开大学生社会交往网络的通道。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传播、认同和共享的过程,这个过程可通过大学生不同类型的交往来实现。基于不同对象间的社会交往会形成不同社会网络,如亲属网、朋友网与同学网、同事网、社会外联网等,大学生从不同网络类型中获取和传递的信息内容不同,对不同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信任度也不同。一般而言,越是强关系的网络,如亲友网,获取信息的重复性越强,信任度越高;越是弱关系的网络,获取信息的非重复性越高,但信任度相对较低。在基于职业角色形成的正式网络和基于情感信任形成的非正式网络中,大学生群体讨论和传递的信息、知识、甚至价值观也都有所差异。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交往网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建构和塑造着大学生群体的知识、观念和行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知识和价值观体系,也要通过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社会网络来传播、认同和共享。可以说,大学生基于交往形成的社会网络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机制。
社会网络的机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更具效果,因为其途径和机制的效用是生活化和自主化,与课堂、教材传授与说教相比,学生的认识和接受会更加自然、自觉和自主。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地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高校拥有一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骨干队伍,其中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也包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以及党政干部等,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施者和推动者。其次,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性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场所,这种系统性表现为通过有计划的教学安排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对社会现实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社会网络对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内化为自觉行动具有重要影响。在课堂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默会知识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除了在课堂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外,学生在非正式场合与其他人员的交往过程中也会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社会交往会使得学生获得更多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机会,比如学生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老师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切磋琢磨,会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知识传播、思想认同和价值共享的过程。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学生的社会网络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二、社会网络类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的统计分析
围绕大学生社会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我们在陕西两所高校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下面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学生社会网络类型的具体测量及其回收数据的分析。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量的测量。我们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定量化测量,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机、学习行为及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的指标描述。具体见下表:
2.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网络测量。参照前文的“强关系”与“弱关系”理论,结合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我们将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分成“内聚性”社会网络和“桥接性”社会网络。根据大学生与交往对象交往的密度、信任和自主性特点,我们认为,和同学、朋友的交往属于非正式、亲密性、平等性的交往方式,可规定为“内聚性”社会网络;而同辅导员、专业课老师等的交往,由于具有明显的正式性、层级制关系,因此可规定为“桥接性”的社会网络。我们知道,这两种社会网络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机制。首先,“内聚性”社会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强化学习,而“桥接性”社会网络则有利于新知识、新观点的传导。在本研究中,我们重点通过探讨学生同这两类成员的交往强度来测量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网络状况。具体问题如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您和下列人员探讨和交流过有关马克思主义方面的问题吗?根据我们的调查,两种类型社会网络的分布状况如下,其中分值越高,网络强度越强。
3.大学生社会网络类型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分析。(1)“内聚性”社会网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大学生“内聚性”社会网络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的相关分析。大学生“内聚性”社会网络是大学生与同学之间交往形成的同辈群体的关系网络,网络成员之间有较强的同质性,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关系是该网络的重要部分。下表的数据表明,内聚性社会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同学之间越是经常讨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知识,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越赞同,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也越高。并且,这种相关关系通过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同样,大学生“内聚性”社会网络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行为、动机和学习结果也是高度相关的。数据表明,越是那些和同学朋友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也更加专注地听讲,缺勤的可能性减少,他们也更倾向于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认为是教学任务,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帮助认识社会、发展自我和增长见识”的手段。同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同学。总之,大学生“内聚性”社会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在态度和动机层面、行为层面以及事实层面都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
(2)“桥接性”社会网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分析。“桥接性”社会网络是大学生和同辈群体之外的老师和其他人交往形成的网络。数据表明,大学生“桥接性”社会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当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同老师或者辅导员谈论马克思主义的相关问题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越赞同,也更倾向于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他们在课堂上也更加专注地听讲,相对减少了缺勤和干其他无关事务的可能性。并且,这种相关关系通过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这说明,如果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同老师或者辅导员谈论马克思主义相关问题,其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水平和认同程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同学,可以说,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也越高。
值得说明的是,大学生“桥接性”社会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相对比“内聚性”社会网络的影响更加强烈,前者的相关系数大多都高于后者,其中“桥接性”社会网络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态度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226。如果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同老师或者辅导员谈论相关问题,可能比从同学那里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更加丰富,这说明了在高校中充分动员老师对学生普及大众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知识共享、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网络既是知识共享的环境,也是知识传播的途径。通过网络这个非正式的知识传播渠道,学生学习知识的氛围亲和力、信任感强,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根据不同网络类型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建构学生学习网络,开辟大众化新渠道。在此次调查中,经常与同学、朋友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比例为13.51,有时交流的为31.18%,偶尔交流的为31.03%,从不交流的为24.28%。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从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交流马克思主义,仅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习任务。如果大学生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会更好。我们可以通过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实践社团体系,学习、践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利用新型媒体,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习阵地,高校的校园BBS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在BBS上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实践版块,给同学们建立一个利用网络学习、交流的阵地和平台。
2.重视师生交流网络,加强课外交往和思想互动。调查发现,40%以上的学生与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从不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51.44%的学生从不和专业课教师交流。所以,高校亟待加强学生与教师尤其是思政课老师、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应当尽快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师生交流网络。具体可以从拓展思政课老师与学生的交流途径、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与学生的思想互动等方面入手。
3.创新、丰富授课方式,理论密切联系实践。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类课程授课方式大都是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十分单一。在此次调查中,51.6%的学生依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类课程大部分照本宣科,授课方式不够丰富;50.9%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类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充分,49.5%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类课程缺乏实践性课程。这反映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程依然存在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理论联系实践不足的问题。因此,高校应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增加实践课课时,将理论与实践、书本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4.调整教材内容,增强解释力、现实感。此次调查显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评价中,53.2%的学生认为这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现实感和说服力;49.6%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对热点和疑难问题缺乏解释力,同样49.6%的学生认为教材的形式教条,语言过于抽象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材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基本,如果教材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必然会影响甚至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和效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材改革势在必行。教材语言应通俗易懂,避免教条和过于抽象,加入时新内容,增强对热点、疑难问题的解释应是教材改革的重点。
注释:
①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波兰尼在1958年首先在其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的,它指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的知识,多指人们在自由、平等和开放的交往中自主理解、领悟获得的。
参考文献:
[1]李长玲.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理论与探索,2005,(2).
[2]党洪莉.社会网络分析推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10,(13).
[3]王国炎,刘芝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任志安,毕玲.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社会网络视角分析[J].情报杂志,2010,(1).
[5]王利芬.默会知识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论坛,2008,(5).
[6]吴义爽,汪玲.论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的互嵌性——兼评格兰诺维特的嵌入[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
[7]林聚任.论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8]胡为雄.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4,(8).
[9]项松林.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与现时代[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0]由笛,姜阿平.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J].学术交流,2007,(9).
[11]忻鸿.哈贝马斯与马克思交往理论之比较[J].理论界,2007,(3).
[12]王晓路.对哈里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网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交往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2-0059-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资助(10JD710034)。
作者简介:杨建科(1977-),男,陕西宝鸡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学;单舒平(1978-),男,四川珙县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李昱静(1986-),女,陕西宝鸡人,西安交通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社会学。
当今社会已进入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的信息时代,社会网络的重要性因而更加凸显。社会网络可以通过关系的影响来实现知识共享与传播,为知识与信息获得提供有利的条件。社会网络分析正是基于社会交往的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分析方法,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视角。
一、社会网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机制
1.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及其功能。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社会网络分析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以及社会互动结构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态度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指大学生基于社会交往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关系网络既有基于出身而带来的,也有自身主动建构的。在大学这样人口高度集中的群体性环境中,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在和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完成的,长期的互动和交往会逐渐形成学生相对稳定的交往网络,不同类型的交往对象、不同类别的交流话题和不同频度的交往次数与交往规模,都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基于此,学生之间建构和形成自身的各种社会网络,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信息的来源以及价值观的传播和认同都是在这些社会网络中,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往进行的,而且这些网络关系和网络结构是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自主选择和结合,因此,在网络上交流的内容,更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作用,也更容易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认识和行动。可以说,拥有什么样的社会网络,与大学生自身的性格、认识和态度是直接相关的,大学生在大学时期的成长过程,就是交往网络的机制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在大学生的社会网络研究中,学者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网络对于大学生求职和收入的影响研究,诸如“先赋性”社会网络和“自致性”社会网络对大学生职业获得的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网络的层次、规模、密度、类型对大学生求职和收入的影响等等,而对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其获取知识的影响研究甚少。
2.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社会网络机制。从社会网络的理论视角看,知识的获得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网络中的其他人员,无疑成为增加他们知识的重要来源,甚至这种知识比通过培训或者书本获得的具有更高的价值。就高校学生而言,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以外,在非正式场合同其他人员的交往过程也会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社会交往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和比自己知识更加渊博、层次更高的人员交往更是如此。有人把老师比作工人,把学生比作产品,把学校比作工厂。虽然这种流水线一般的教育模式提高了效率,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中,知识传播多表现为单向的知识传授或转移过程,学生只是一个“无知”的人,学习者的特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考虑和尊重,学生一般是在外部力量(如纪律、考试、就业等)的强迫下接受或者被灌输课程知识。结果,在学生的头脑里存在着两种没有或很少发生联系的知识体系:一种是源于学校的显性课程知识体系,另一种是源于日常生活的默会知识体系。①由于默会知识在人们的行动和信念之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当显性的课程知识与默会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应用最多的还是默会知识。“高分低能”现象中,“高分”说明他掌握了很多的显性知识,“低能”则说明他在实践中与那些未受过教育或未受过同等教育的人一样,应用的仍是默会知识。
由于默会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表达,并且只能在行动中被展现、被察觉、被意会,因此它无法通过传统的教学活动传授。而社会网络机制则是一个传递默会知识的重要途径。由于强关系包含着某种信任、合作与稳定,因此能传递高质量的、复杂的或隐性的知识。强关系使得成员保持着频繁的交流与合作,能带来默会知识的潜移默化,并且一旦强关系建立起来就能得到不断的强化,这更加有利于默会知识的持续交流。而弱关系在默会知识共享中也能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因为弱关系联结的是两个异质性的信息源,一个在弱关系中生成的简单信息或知识有可能触发新的认知,这对默会知识的进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提高,仅仅依靠正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社会网络作为非正规的教育途径,是正规教育的补充。基于对知识的如此分类,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显性的知识体系,也是默会的知识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既是作为一种显性知识被大众学习和认识,也是作为一种默会知识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行为。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知识传播、思想认同与价值共享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结合起来,并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从而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自觉实践活动,也必然离不开大学生社会交往网络的通道。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传播、认同和共享的过程,这个过程可通过大学生不同类型的交往来实现。基于不同对象间的社会交往会形成不同社会网络,如亲属网、朋友网与同学网、同事网、社会外联网等,大学生从不同网络类型中获取和传递的信息内容不同,对不同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信任度也不同。一般而言,越是强关系的网络,如亲友网,获取信息的重复性越强,信任度越高;越是弱关系的网络,获取信息的非重复性越高,但信任度相对较低。在基于职业角色形成的正式网络和基于情感信任形成的非正式网络中,大学生群体讨论和传递的信息、知识、甚至价值观也都有所差异。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交往网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建构和塑造着大学生群体的知识、观念和行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知识和价值观体系,也要通过大学生自身具有的社会网络来传播、认同和共享。可以说,大学生基于交往形成的社会网络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机制。
社会网络的机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更具效果,因为其途径和机制的效用是生活化和自主化,与课堂、教材传授与说教相比,学生的认识和接受会更加自然、自觉和自主。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用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深入浅出地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高校拥有一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骨干队伍,其中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也包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以及党政干部等,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施者和推动者。其次,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性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场所,这种系统性表现为通过有计划的教学安排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对社会现实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社会网络对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内化为自觉行动具有重要影响。在课堂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默会知识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除了在课堂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外,学生在非正式场合与其他人员的交往过程中也会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社会交往会使得学生获得更多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机会,比如学生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老师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切磋琢磨,会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理解。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知识传播、思想认同和价值共享的过程。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学生的社会网络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二、社会网络类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的统计分析
围绕大学生社会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我们在陕西两所高校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下面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学生社会网络类型的具体测量及其回收数据的分析。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量的测量。我们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定量化测量,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机、学习行为及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的指标描述。具体见下表:
2.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网络测量。参照前文的“强关系”与“弱关系”理论,结合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我们将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分成“内聚性”社会网络和“桥接性”社会网络。根据大学生与交往对象交往的密度、信任和自主性特点,我们认为,和同学、朋友的交往属于非正式、亲密性、平等性的交往方式,可规定为“内聚性”社会网络;而同辅导员、专业课老师等的交往,由于具有明显的正式性、层级制关系,因此可规定为“桥接性”的社会网络。我们知道,这两种社会网络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机制。首先,“内聚性”社会网络有利于知识的强化学习,而“桥接性”社会网络则有利于新知识、新观点的传导。在本研究中,我们重点通过探讨学生同这两类成员的交往强度来测量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网络状况。具体问题如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您和下列人员探讨和交流过有关马克思主义方面的问题吗?根据我们的调查,两种类型社会网络的分布状况如下,其中分值越高,网络强度越强。
3.大学生社会网络类型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分析。(1)“内聚性”社会网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大学生“内聚性”社会网络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的相关分析。大学生“内聚性”社会网络是大学生与同学之间交往形成的同辈群体的关系网络,网络成员之间有较强的同质性,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关系是该网络的重要部分。下表的数据表明,内聚性社会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同学之间越是经常讨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知识,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越赞同,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也越高。并且,这种相关关系通过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同样,大学生“内聚性”社会网络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行为、动机和学习结果也是高度相关的。数据表明,越是那些和同学朋友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也更加专注地听讲,缺勤的可能性减少,他们也更倾向于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认为是教学任务,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帮助认识社会、发展自我和增长见识”的手段。同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同学。总之,大学生“内聚性”社会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在态度和动机层面、行为层面以及事实层面都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
(2)“桥接性”社会网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分析。“桥接性”社会网络是大学生和同辈群体之外的老师和其他人交往形成的网络。数据表明,大学生“桥接性”社会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有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当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同老师或者辅导员谈论马克思主义的相关问题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越赞同,也更倾向于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他们在课堂上也更加专注地听讲,相对减少了缺勤和干其他无关事务的可能性。并且,这种相关关系通过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这说明,如果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同老师或者辅导员谈论马克思主义相关问题,其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水平和认同程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同学,可以说,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也越高。
值得说明的是,大学生“桥接性”社会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相对比“内聚性”社会网络的影响更加强烈,前者的相关系数大多都高于后者,其中“桥接性”社会网络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态度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226。如果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同老师或者辅导员谈论相关问题,可能比从同学那里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更加丰富,这说明了在高校中充分动员老师对学生普及大众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三、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知识共享、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网络既是知识共享的环境,也是知识传播的途径。通过网络这个非正式的知识传播渠道,学生学习知识的氛围亲和力、信任感强,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根据不同网络类型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建构学生学习网络,开辟大众化新渠道。在此次调查中,经常与同学、朋友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比例为13.51,有时交流的为31.18%,偶尔交流的为31.03%,从不交流的为24.28%。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从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交流马克思主义,仅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习任务。如果大学生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会更好。我们可以通过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实践社团体系,学习、践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利用新型媒体,提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习阵地,高校的校园BBS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在BBS上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实践版块,给同学们建立一个利用网络学习、交流的阵地和平台。
2.重视师生交流网络,加强课外交往和思想互动。调查发现,40%以上的学生与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从不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51.44%的学生从不和专业课教师交流。所以,高校亟待加强学生与教师尤其是思政课老师、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交流,应当尽快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师生交流网络。具体可以从拓展思政课老师与学生的交流途径、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辅导员与学生的思想互动等方面入手。
3.创新、丰富授课方式,理论密切联系实践。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类课程授课方式大都是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十分单一。在此次调查中,51.6%的学生依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类课程大部分照本宣科,授课方式不够丰富;50.9%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类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充分,49.5%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类课程缺乏实践性课程。这反映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程依然存在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理论联系实践不足的问题。因此,高校应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增加实践课课时,将理论与实践、书本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4.调整教材内容,增强解释力、现实感。此次调查显示,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评价中,53.2%的学生认为这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现实感和说服力;49.6%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对热点和疑难问题缺乏解释力,同样49.6%的学生认为教材的形式教条,语言过于抽象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材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基本,如果教材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必然会影响甚至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和效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材改革势在必行。教材语言应通俗易懂,避免教条和过于抽象,加入时新内容,增强对热点、疑难问题的解释应是教材改革的重点。
注释:
①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是波兰尼在1958年首先在其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的,它指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的知识,多指人们在自由、平等和开放的交往中自主理解、领悟获得的。
参考文献:
[1]李长玲.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理论与探索,2005,(2).
[2]党洪莉.社会网络分析推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10,(13).
[3]王国炎,刘芝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任志安,毕玲.网络关系与知识共享:社会网络视角分析[J].情报杂志,2010,(1).
[5]王利芬.默会知识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论坛,2008,(5).
[6]吴义爽,汪玲.论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的互嵌性——兼评格兰诺维特的嵌入[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
[7]林聚任.论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8]胡为雄.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4,(8).
[9]项松林.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与现时代[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0]由笛,姜阿平.格兰诺维特的新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J].学术交流,2007,(9).
[11]忻鸿.哈贝马斯与马克思交往理论之比较[J].理论界,2007,(3).
[12]王晓路.对哈里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