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g45y5465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难点之一。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谓是呕心沥血,而学生仍不喜欢作文,教学效率低。当然,由于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文化背景、思想境界、思想敏锐程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量、兴趣爱好、看问题的方法论等不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就不一样。依笔者的意见,其重要症结就是未能从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入手,去开辟绿色写作通道。因此,老师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的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喜之者,喜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此不疲。本文从学生写作中常见障碍出发,探讨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难,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对作文毫无兴趣。要化难为易,首先就必须从解决学生写作兴趣、激励学生写作动机入手。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学习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因此,作文教学应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确实是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写作动机。作文前我们给学生设置某种“需要”———交往的需要、表达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宣传的需要……让学生为某种“需要”而练习作文,让他们感受到作文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如五年级一个单元训练写“演讲稿”,可写“竞选班队干部”演讲稿,可写“倡导环境保护”演讲稿,可写“热爱读书”演讲稿……在写“演讲稿”前我让学生明白自己这次演讲要达到什么目的,想得到什么,要达成某种需要必须认真写好演讲稿,否则期望便会落空。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或需求,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动机,变“应付老师而作”为“实现需要而作”,真正投入到写作中去,进行积极有效地表达。写出的“演讲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干,条理清楚,思维缜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说服力强,号召力强,富有感染力。从而实现“写”以致用。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而小学生常常不是对所写内容相关的生活已经淡忘,就是缺少生活体验,没有写作激情。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运用多种手段,根据写作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渲染写作气氛,让学生触“境”生“情”,以饱满激动的情感贯穿于写作过程,自然进入写作境地。
  二、联系实际,作文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鲁迅先生曾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所以,作文课前要布置观察作业,给学生一个“安民告示”,让学生在充裕的时空环境里,去仔细、全面、深入地认识了解所要写的人物或事物特点。我们要求学生一要从不同侧面认真观察;二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也就是说,观察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感官的感觉,还需要思维活动的介入,既要有感官的摄取,又要有思维的伴随;三要做好观察笔记和采访记录等。如写人物的习作训练,引领学生在学校、家庭、单位、厂矿企业或公司的商业网点去做一些调查采访活动,学生在观察人物的所作所为时,要想一想这个人心里会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反映出他的什么品质。这样既了解人物的外在特征,又了解人物的内在特点,了解到的是个血肉丰满的人物,便对人物有了深刻的印象。积累了写作素材,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感而发。再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学生多参与生活实践,以丰富情感世界,增强感受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如参加生产劳动,奔向农村种菜,收稻谷,采蘑菇,摘柑橘,养鱼,喂鸡,牧牛,感受科技致富;多做家务活,洗衣服,钉纽扣,拖地板,做菜,煮饭,体验劳动的艰辛;多参加社区义务劳动,种树绿化环境,打扫公共卫生,为孤寡老人搞“义卖”、搞清洁,为读者收发报刊,为社区出板报、写倡议书、写广播稿,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多走进市场买衣,买鞋,卖菜,卖果,学做导购,体验生活的乐趣;多参加文体活动,登山,游泳,滑冰,郊游,游园猜谜,文艺演出,体验活动的快乐,等等。学生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感受浓厚的生活气息,经历多了,积累多了,感情丰富了,也就不愁“无米之炊”了。其三,还要让学生注意多听。一个人的所见所为毕竟是有限的,要想获得大量的材料,还应注意多听。“听”包括别人讲事情、听广播电视报道的消息等。“听”这一活动既练习了讲者的说话能力,也能提高听者的倾听能力,还能丰富写作素材和知识,真可谓一举多得。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让学生星期一每人讲一两件新鲜事,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使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让他们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
  三、情感教育,让作文教学更加完美
  我觉得孩子作文写的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乐予表达,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快乐的、伤心的、期待的……每一丝小小必灵的悸动,而不是让孩子说一些老气横秋、言不由衷的话。当然,我们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真情热情,纠正他们的冷漠心理,引导他们写出流在心里的泪,流在心底的血,写出感情饱满的佳作。我们具体的做法主要是多渠道进行感恩教育。如开展“感恩”激情演讲报告会、“感恩”主题读书会、“感恩”主题故事会,开展“感恩”实践活动,表演“感恩”节目,并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等等。学生在聆听、阅读、演讲、表演和实践过程中心中点燃爱父母、爱老师、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自然的情感火花,激发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思想感情。从此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真情和热情,“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把心中的爱倾注于字里行间,写出了许多血肉丰满、热情洋溢、倍感亲切、感人至深的好文章。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应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丰富学生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生活感受和体验的强烈欲望,才能轻轻松松地完成作文。才能让孩子感受写作的快乐,还作文一份真实的美丽!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为中学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听说训练尤其重要。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内容是体现在四种技能上,即听、说、读、写。小学英语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听得准确,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听,教师要
期刊
【摘要】: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基本要求,但读和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尤为重要,所以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如何读方法和背的技巧,认识到读和背的重要性。  【关键词】:读 背 方法 习惯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常常给学生强调听、说、读、写的重要性,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背。并且读和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学好英语,读和背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
一般情况下,中学课程表上都有“早读课”这节课,一般是半小时左右。但是笔者发现有好些早读课堂基本上处于“放羊”的自由状态,但往往是“虎头蛇尾”,学生在刚开始的十五分钟左右可能很积极,但是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本来一天才半小时的英语朗读已经是最低限度了,再这么一打折扣,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的效果可想而知。下面笔者从朗读的重要性开始谈谈如何提高早读课的质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朗读的重要
期刊
【摘要】初三作为初中阶段的冲刺时期,英语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总结了一些关于教学上的基本要求:听说训练的后期综合强化、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法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英语自我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三英语 教学 思考  进入初三,除了新知识的教授以外,还要顾及到初中整体知识的复习强化,可以说是一个时间紧且任务重的阶段。正是因为这样,初三的英语教师才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规划总结,制定出一
在小学英语课的教学中,随着课改的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以致用。因此,英语教学必然也从传统的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向交际能力培养转变,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现。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因为缺乏适当的语言环境,有些学生对英语考试非常有信心,但要让他说几句英语却很难,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有的学生虽然参与了,但一到口头表达,就吞吞吐吐,不知怎么表
期刊
关键词: 英语写作 结合 日常教学 听、说、读、写训练 词、句训练 五种基本句型 总结写作方法  一、写作训练要与平时训练中的词、句训练相结合。  在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的基础上使用常用词、句完整无缺地将写作内容表达出来,当然也要尽量使用较高级的词句,以增加文采。这也需要与平时训练中的词、句训练相结合起来。  (一)、积累过渡语,增强文章连贯性。  连接(过渡)性词语的使用是语言的连贯性得以实现的最
【摘要】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英语实际应用的储备。但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还是词语运用无不与学生的阅读能力息息相关,其分值占到了总分的将近70%,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是英语教学的关键。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
源远流长的华夏历史中,闪烁着民族文明之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千年永存;唐宋诗文经久不衰,元明清代曲艺京韵。无论是“四书”“五经”,无论是《千家诗》《唐宋八家文》……多少年来,多少代人,读着这样的书长大,开启了他们的智慧,涵养了他们的品性,丰厚了他们的底蕴。生命中永远有一股泉流过,澄澈、清凉,心中似乎沉淀下永恒的印记,那是我们民族绵延的血脉。  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进程中,在速餐文化充斥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