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人心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zj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稻盛和夫有“经营之圣”的美誉,他一生创办了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都进入到了世界500强。很多人都想知道他成功的秘密,稻盛和夫笑着道出了四个字:经营人心。
  1959年4月,稻盛和夫带着7个弟兄成立了一家从事电子工业用陶瓷材料生产的公司——京瓷株式会社。公司成立之初,没有钱,没有技术,没有订货,唯一的资本就是年轻人的激情。稻盛和夫一头扎进工作中,没日没夜,埋头苦干,希望带领公司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然而,到了第三年五月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颠覆了他的思想。
  公司曾经招进了10名高学历的员工,经过一年的磨炼已成生力军,他们拿了按上了血指印的请求书找到稻盛和夫,要求说:“公司前景不明,令大家心里不安,因此公司必须就定期增薪和发放奖金向大家做出保证,否则我们无法在这里工作下去。”稻盛和夫无法接受他们的要求——在那个时候,公司连明天的事情都无法预料,更不用说保证一年后的事情了。艰苦的对话进行了三天三夜,稻盛和夫对他们说:“虽然无法接受你们的条件,但是我可以保证为了诸位的利益竭尽全力。如果你们有辞职的勇气,那就把这种勇气拿出来相信我一次!如果将来发现我欺骗了你们,那你们就杀了我吧!”这些年轻人相信了他的话,撤回了请求书。他们离开之后,稻盛和夫抱着头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自己一心一意为公司、为他们,却得不到认可呢?这使他领悟到,公司并不是经营者个人追求梦想的地方,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公司永远是保障员工的生活的地方,必须始终把公司作为一个社会公器来把握。
  从此,稻盛和夫改变了经营理念,把经营人心作为经营企业的核心原则。日本企业实行“终身雇佣”,这是一种近似的说法——雇佣契约上没有这样的文字,只是作为一种共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公司不轻易解雇员工。而在京瓷,“终身雇佣”却是实实在在的“制度”——就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京瓷也不解雇员工。1974年石油危机,京瓷与绝大多数日本企业一样,陷入了低迷。稻盛和夫没有采取解雇甚至“一时解雇”的作法,他把从生产一线撤下来的员工编成了“预备部队”,每天在公司里打扫卫生、修理房子、整理花坛或者学习文化、操练技术,公司一朝恢复生产,员工马上回到原岗位。日本企业的一大特色是“定期增薪”,而增薪的幅度,则于每年的三四月份由工会与资方的交涉——“春季斗争”来决定。但在京瓷,这样的劳资交涉却没有必要,因为京瓷每年定期增薪的幅度,都要高于一般“春季斗争”劳方所要求的水平。而另一项更具意义的制度,则是“员工股份所有”——京瓷鼓励员工们购买公司的股票。有时候,京瓷还把本公司的股票,奖励给生产中的“功劳者”,或代替临时奖金发给员工。1984年,在京瓷创立25周年纪念的时候,稻盛和夫把自己17亿日元的股份赠予1.2万名员工。稻盛和夫通过创立这些企业制度,把企业打造成了员工和经营者的命运共同体,公司员工与业主,不再是建立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上,而是相互倾心的同志,大家都是为了这个共同体而工作。
  为了把自己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稻盛和夫非常注意与员工的沟通,他的沟通方式很特别,那就是跟大家喝酒。稻盛和夫在京瓷经常搞“聚餐会”,欢迎新职工要聚餐,完成了生产任务要聚餐,新年辞旧迎新也要聚餐。而稻盛和夫,则是逢场必到,一会儿给这个斟酒,一会儿跟那个干杯。每到这种时候,稻盛和夫总是不忘大谈他的人生哲学和企业哲学。聚餐会总是这样结束:稻盛和夫和大家互搭肩膀,高唱京瓷社歌。在公司创立不久的时候,稻盛和夫为了鼓励技术革新,承诺要是获了奖,就把奖金拿去喝光。后来京瓷搞的一项技术革新,还真获了通产省颁发的一项大奖。稻盛和夫先是把奖状复印,每个员工及家属寄一份,然后把大笔奖金,分几次同员工们一起喝了个精光。后来在通产省召开的各获奖厂商的大会上,通产省官员问大家,你们的奖金,都拿去干什么了。有人回答买新机器了,有人回答搞开发了,只有稻盛和夫一本正经地答道:“同员工们一起喝光了。”
  随着企业日益壮大,员工发展到几万人,仅凭稻盛和夫一个人的沟通交流显然已经不行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培养干部上,让更多干部拥有同他一致的哲学思想,然后再让他们去传播给员工。稻盛和夫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盛和塾,对企业干部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别的企业非常关注技术、技巧、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但是他们却拿出60%-70%的精力培训京瓷哲学。
  正是因为长期致力于经营人心的努力,京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难,即使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2008年,公司依然实现了赢利。稻盛和夫说:“京瓷公司并非是在庞大技术队伍的支持下,开发出一个又一个划时代产品的英雄传说式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京瓷公司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是一条全体员工同心同德、诚实为本的路。”
  在许多人的眼里,人心是最难把握的,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人心难测”等许多成语俗话都印证了这种说法,而稻盛和夫却说:“人的心确实变得快,有时也靠不住,但反过来说,世界上也再没有比人心的结更加牢固的东西。”将心比心,付出真心,让善的理念生长,必然收获精诚团结的回报。在京瓷,许多员工选择身后葬于公司墓地,墓碑上写着:为那些永生不愿离开京瓷的人。有了人心的力量,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征服呢?!
   (编辑静林)
其他文献
广州花都区发生了一起悲剧,两名男童自行进入别人未锁车门的车内,触碰门锁按钮导致车门锁死。因年龄太小不懂脱困,最终两名男童死亡。家属认为,私家车车主有一定责任,“他没有关车门,孩子才进去了”。  车主真的有责任吗?很多网友的声音站在了车主一边:车停在自家院子里,不要说是因为车锁有故障,就算是忘了关门,别人私自爬进去导致意外,车主也只能算是受害者,怎么还要被追究责任?  在法律判决上,以前确有类似案例
要通过改革调整,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微观主体、法人主体。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
1983年,15岁的蒙古族少年白岩松进入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二中,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一学生。他的父亲在他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独自抚养他和哥哥。他对当时生活的记忆是“每一个冬天都很寒冷”。  10年后的1993年,25岁的白岩松在北京中央电视台工作,成为第一个在《东方时空》露面的新闻主持人。4年后他主持了香港回归的大型直播节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大型新闻直播,他站在了世界瞩目的舞台上。再
收到哈佛的邀请函后,在助理开始办相关手续时,我却心虚了。我的英语只保留了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听、说只能应付酒店的出入。  后来因为不可抗力,秋季开学时没能成行。我没有懊恼,反而庆幸有了更多准备时间。  语言的听说能力一直是我的弱项:比如刚去深圳时,我专门参加过两次广东话的培训班,都不及格。但是我敢讲,在公司,开会我都讲广东话,我觉得大家都听懂了,实际可能没听懂,但不好意思说。有一天,我在香港的一家餐
《道德经》曾提出“少则得,多则惑”的价值主张。我们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过多的样本量反而容易迷惑心智,因为每个样本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渐渐地,在领略了大量样本以后,選择者的初衷变得越来越模糊,想要占尽优势的贪欲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真正的主宰者。此时,人的欲望与执念已然是决策者,而理智变成了执行者;当决策者做出不切实际的判断时,不管执行者如何疲于奔命,也无法在海市蜃楼的欲望与现实之间找到交汇点,于是,大量
1  最近,一位朋友找我倾诉烦恼。  她上初二时,因为家人工作变动,转学到另外一所初中。本来她的性格开朗,也有很多朋友,可到了新学校后,周围都是陌生人,她一下子觉得自己很孤独,很长时间都融入不了新集体,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有人在背后议论她。从那以后,她变得很在意别人的眼光。上课不敢举手,怕别人笑话她笨;交作业也不敢提前交,怕别人说她瞎积极;甚至集体打扫卫生,她也是到最后才离
我第一次从父母那体会到“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言传身教,大概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  那是他们带我去一位战友家做客,那位叔叔住得很远,坐公交车过去要花将近两个小时,妈妈特意提前告诉我:“明天要早一个小时起床,中午跟叔叔一起吃饭。”  那会儿大概是三九天,空气又湿又冷,即便到了九点多,天空中依然布满了湿漉漉的水汽。我在睡得正酣之际被强行叫醒,被北风吹得又冷又饿,一肚子烦躁,老大不高兴地问我妈:“为什么要
期刊
人的一生面对大千世界有三种心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在知足中感受幸福,在知不足中找到方向,在不知足中获取动力。  知足者常乐  美國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其实,我们没必要与他人进行无谓的比较。若没有知足的心态,又怎么快乐得起来?不羡慕比自己幸福的人,不嫉妒比自己优秀的人,懂得享受自己所拥有的生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