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让仲永“泯然众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石的《伤仲永》讲述了一位天姿英发的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读来令人唏嘘,同时也发人深省。王安石认为,仲永悲剧之根源在于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也就是后天教育没有跟进的问题。关于文章主旨,教材文本前的引言也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编者对于文本主旨的解读均界定在“后天的教育”、“自身的学习”层面。
  这固然都没错,但似乎尚未抵达事件的本质。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仲永“泯然众人”呢?仅仅是“受于人者不至”吗?如果进一步深入分析,还可以得出更具体的结论,就连王安石的见解也存在肤浅片面之处。
  现在教育观认为,一个人的成才有三方面因素。既有先天遗传,也有后天教育,更有主观努力。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成才因素中后天教育只是外因,先天遗传和后天主观努力才是真正的内因,尤其是后天主观努力。
  从先天遗传角度说,仲永“生五年,未尝认识书具,忽啼求之”,“指物作诗立就”,尽管有点夸张的味道,但表明天资已经够高了,后天成才的几率应该是相当大的。
  从后天教育角度说,仲永看似缺乏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不过从“传一乡秀才观之”看,从师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历史上也曾流传不少“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美谈,有这样天分极高的“绩优股”学生,恐怕免费去教也会不乏其人。因此有人认为仲永因为缺乏教育资源而“受于人者不至”是站不住脚的。
  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失误倒看似是主要因素。“世隶耕”的仲永之父鼠目寸光,唯利是图,为了眼前蝇头小利,而把儿子当做摇钱树,“不使学”,对其子“泯然众人”应该负有较重大责任。但这是唯一原因吗?
  实际上,更可悲可惜的是,仲永在这场闹剧中居然没有丝毫清醒之念、违抗之意,反而或懵懵懂懂或得意洋洋地成天“环谒众人”而“不学”。这说明他根本没有欲成大器的志向,超越虚名薄利的见识,自然就没有静心向学的行动。一句话,从自身努力角度看,他自己才是扼杀天才的罪魁祸首。
  古今成大才者大多少怀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如宗悫之“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如范仲淹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且往往具有卓识远见,成年后虽百折不改其志方成就大业。有志之人立长志,一立长志自有恒。同样是求学,明人宋濂能在穷冬烈风中负笈行走,深山巨谷中从师向学;张溥少年苦读诗书,不辞辛劳,最终方成为一代宗师;清人曾国藩少年时曾笨得连贼都看不上眼,但终身努力终成大器。
  有志并不在年高,有长志自有卓识和恒心。如果仲永自小立有宏志,自然会有持久不衰的进取动力;如果仲永有卓识远见,他会反抗父亲的愚蠢行为,其父的“不使学”对他起不了决定作用;如果仲永有坚定的意志,他自然会排除万难去走自己的路。
  然而他都没有,从五岁时的天才萌发到十几岁后的每况愈下,均看不出一丝宏志卓识的影子,甚至对其父误导自己终生的行为没有丝毫判断能力,结局自然只能是昙花一现后“泯然众人”。
  志不强者智不达,识不高者才难具,意不坚者事不成。这个故事给世人留有太多启示,不仅在于让世人明白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应该是明白“志”在成才中的首要地位。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无志不成才”才是仲永“泯然众人”悲剧原因的最好注释,也是这个故事中可以挖掘出的最大文本价值。
  陈水明,教师,现居湖北武穴。
其他文献
“常”,指常情、常理,就是读者心目中所习惯之情,熟悉之理。“反常”,就是作者置读者心目中的常情、常理于不顾,反其道而行之。这种看似逆反人情,悖于事理,但却合道,就是反常的手法。  诗词是“文学骄子”,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都在其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作为遭罪贬谪岭南的罪人,宋之问偷偷逃回家乡。但是越是接近家乡,久居岭外的他却一反常态,本应“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选编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中一段有名的文字,因为这段文字中有对严监生临死时经典的细节描写,以致于严监生后来被学术界定性为吝啬鬼的形象。可如果我们细读相关的文本就会发现,已成定论的评判和文本的实际内容有很大的出入,严监生不但很难说是一个贪婪的吝啬鬼,而且有时还得承认他很慷慨,他在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也另有隐情。  “吝啬”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过分爱惜
我不知道教室里为什会有讲台,是为了讲授方便还是为了显示师道尊严,但我知道从我上学到我当老师,三尺讲台都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记得我上小学那会儿,教室里的讲台特高,没有一尺,至少也有八寸,老师站在讲台上,特威严,我们望而生畏,凡走上讲台的大都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是为接受批评或者惩罚才被叫上去的,平时谁也不随便登上讲台。等我上初中了,教室也成了砖瓦房(不再是以前的窑洞了),讲台也低了许多,也许是年龄大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实践的过程。集中而有效地实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沟通中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思想性和审美性,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寻求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一.揭示课文中具体的、可供学生感知的形象  语文教材的审美形象,主要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一方面,是具体可感的;另一方面又体现着作者的思想,不知不觉地接受作品影响的
编辑推荐辞:小组合作学习顺应时代的要求而出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可在教学实践中,假而浮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本文所谈一些具体实施办法,或许能够帮助老师们纠正上述偏颇。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必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它不仅是教师乐于采用同时也是
在新时期文学的诸多母题中,反思文革的书写无疑是其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近几年来,作家们审视历史的写作尺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强化,余华的《兄弟》直面文革和改革两个时代的残酷交锋,苏童的《河岸》则展现了一代人在文革中的荒诞命运,其它还有王安忆的《启蒙时代》等等。陈河的《夜巡》是此类题材的佳作之一。这篇小说选择了一个少年镇球作为主角,通过描写他对一座高门大院的窥视行为,细致地展现了一个青春期少年内心情欲迸发的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文化继承的基本任务,要让语言文字、文学以及背后的文化能在课堂上真实地呈现出来,尽可能地靠近“作者视角”,也就是实现课堂教学的“照着讲”;另一方面要在保持语文深层活力因素的基础上,挖掘教学中的现实因素,将教师的智慧、学生的创造性融入学习中去,尊重学习中的“读者视角”,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和判断,鼓励自我发现,并对自我的发现进行理性分析和诠释”,实现教学的从“证实”走向“解
不知怎的,一看到那只小鱼篓,我就想起了我的爷爷。  小时候,我最大的乐事就是背着小鱼篓跟着爷爷去捕鱼。我童年的宠物也是那只小鱼篓。那是爷爷花费了半天的工夫特意为我做的。青青的竹片,密密的、方方的网眼,颈口还有一条红红的绸带。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小鱼篓一直不空。要么是几条活蹦乱跳的小虾,要么是几只吐着白沫的螃蟹。这些都是爷爷给我的礼物。  河水很宽很宽,调皮的我老是一会儿扔一颗小石子,一会儿砸一块土圪
所谓的“有效教学”,个人认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学安排合理、紧凑,学习效率高,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学生获得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持续发展应具体表现为其知识的获得,思维的进步,品质的提升。  多年来让语文教学背着“少慢差费”的重担,原因之一就是语文教学的“低效”与“无效”,它是“有效教学”缺失的具体表现:一、教学目标设置失当,教学理念陈腐;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三、教学评价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新教材《语文》中编选了许多歌颂至爱真情的文章,为过去的教学内容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社会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道德高尚的、美好的爱情。”所以,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学刻不容缓,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语文学科人文功能不能丢。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工具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