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石的《伤仲永》讲述了一位天姿英发的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读来令人唏嘘,同时也发人深省。王安石认为,仲永悲剧之根源在于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也就是后天教育没有跟进的问题。关于文章主旨,教材文本前的引言也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编者对于文本主旨的解读均界定在“后天的教育”、“自身的学习”层面。
这固然都没错,但似乎尚未抵达事件的本质。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仲永“泯然众人”呢?仅仅是“受于人者不至”吗?如果进一步深入分析,还可以得出更具体的结论,就连王安石的见解也存在肤浅片面之处。
现在教育观认为,一个人的成才有三方面因素。既有先天遗传,也有后天教育,更有主观努力。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成才因素中后天教育只是外因,先天遗传和后天主观努力才是真正的内因,尤其是后天主观努力。
从先天遗传角度说,仲永“生五年,未尝认识书具,忽啼求之”,“指物作诗立就”,尽管有点夸张的味道,但表明天资已经够高了,后天成才的几率应该是相当大的。
从后天教育角度说,仲永看似缺乏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不过从“传一乡秀才观之”看,从师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历史上也曾流传不少“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美谈,有这样天分极高的“绩优股”学生,恐怕免费去教也会不乏其人。因此有人认为仲永因为缺乏教育资源而“受于人者不至”是站不住脚的。
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失误倒看似是主要因素。“世隶耕”的仲永之父鼠目寸光,唯利是图,为了眼前蝇头小利,而把儿子当做摇钱树,“不使学”,对其子“泯然众人”应该负有较重大责任。但这是唯一原因吗?
实际上,更可悲可惜的是,仲永在这场闹剧中居然没有丝毫清醒之念、违抗之意,反而或懵懵懂懂或得意洋洋地成天“环谒众人”而“不学”。这说明他根本没有欲成大器的志向,超越虚名薄利的见识,自然就没有静心向学的行动。一句话,从自身努力角度看,他自己才是扼杀天才的罪魁祸首。
古今成大才者大多少怀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如宗悫之“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如范仲淹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且往往具有卓识远见,成年后虽百折不改其志方成就大业。有志之人立长志,一立长志自有恒。同样是求学,明人宋濂能在穷冬烈风中负笈行走,深山巨谷中从师向学;张溥少年苦读诗书,不辞辛劳,最终方成为一代宗师;清人曾国藩少年时曾笨得连贼都看不上眼,但终身努力终成大器。
有志并不在年高,有长志自有卓识和恒心。如果仲永自小立有宏志,自然会有持久不衰的进取动力;如果仲永有卓识远见,他会反抗父亲的愚蠢行为,其父的“不使学”对他起不了决定作用;如果仲永有坚定的意志,他自然会排除万难去走自己的路。
然而他都没有,从五岁时的天才萌发到十几岁后的每况愈下,均看不出一丝宏志卓识的影子,甚至对其父误导自己终生的行为没有丝毫判断能力,结局自然只能是昙花一现后“泯然众人”。
志不强者智不达,识不高者才难具,意不坚者事不成。这个故事给世人留有太多启示,不仅在于让世人明白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应该是明白“志”在成才中的首要地位。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无志不成才”才是仲永“泯然众人”悲剧原因的最好注释,也是这个故事中可以挖掘出的最大文本价值。
陈水明,教师,现居湖北武穴。
这固然都没错,但似乎尚未抵达事件的本质。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仲永“泯然众人”呢?仅仅是“受于人者不至”吗?如果进一步深入分析,还可以得出更具体的结论,就连王安石的见解也存在肤浅片面之处。
现在教育观认为,一个人的成才有三方面因素。既有先天遗传,也有后天教育,更有主观努力。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成才因素中后天教育只是外因,先天遗传和后天主观努力才是真正的内因,尤其是后天主观努力。
从先天遗传角度说,仲永“生五年,未尝认识书具,忽啼求之”,“指物作诗立就”,尽管有点夸张的味道,但表明天资已经够高了,后天成才的几率应该是相当大的。
从后天教育角度说,仲永看似缺乏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不过从“传一乡秀才观之”看,从师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历史上也曾流传不少“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美谈,有这样天分极高的“绩优股”学生,恐怕免费去教也会不乏其人。因此有人认为仲永因为缺乏教育资源而“受于人者不至”是站不住脚的。
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失误倒看似是主要因素。“世隶耕”的仲永之父鼠目寸光,唯利是图,为了眼前蝇头小利,而把儿子当做摇钱树,“不使学”,对其子“泯然众人”应该负有较重大责任。但这是唯一原因吗?
实际上,更可悲可惜的是,仲永在这场闹剧中居然没有丝毫清醒之念、违抗之意,反而或懵懵懂懂或得意洋洋地成天“环谒众人”而“不学”。这说明他根本没有欲成大器的志向,超越虚名薄利的见识,自然就没有静心向学的行动。一句话,从自身努力角度看,他自己才是扼杀天才的罪魁祸首。
古今成大才者大多少怀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如宗悫之“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如范仲淹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且往往具有卓识远见,成年后虽百折不改其志方成就大业。有志之人立长志,一立长志自有恒。同样是求学,明人宋濂能在穷冬烈风中负笈行走,深山巨谷中从师向学;张溥少年苦读诗书,不辞辛劳,最终方成为一代宗师;清人曾国藩少年时曾笨得连贼都看不上眼,但终身努力终成大器。
有志并不在年高,有长志自有卓识和恒心。如果仲永自小立有宏志,自然会有持久不衰的进取动力;如果仲永有卓识远见,他会反抗父亲的愚蠢行为,其父的“不使学”对他起不了决定作用;如果仲永有坚定的意志,他自然会排除万难去走自己的路。
然而他都没有,从五岁时的天才萌发到十几岁后的每况愈下,均看不出一丝宏志卓识的影子,甚至对其父误导自己终生的行为没有丝毫判断能力,结局自然只能是昙花一现后“泯然众人”。
志不强者智不达,识不高者才难具,意不坚者事不成。这个故事给世人留有太多启示,不仅在于让世人明白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应该是明白“志”在成才中的首要地位。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无志不成才”才是仲永“泯然众人”悲剧原因的最好注释,也是这个故事中可以挖掘出的最大文本价值。
陈水明,教师,现居湖北武穴。